周曉琳
裴秀芳,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山西大學碩士研究生校外兼職指導教師;民進山西省第六、七、八屆委員,第十一屆山西省政協(xié)委員;兼任山西省陶行知研究會副會長、山西省青少年心理與教育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等職。承擔完成了“‘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下家校共育的課程體系構(gòu)建研究”等10余項省級及以上課題。發(fā)表了《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調(diào)查研究》《激發(fā)內(nèi)部動機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100余篇論文。出版了《中小學素質(zhì)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心理健康教育》讀本叢書(1年級~9年級各1本)、中學生心理咨詢熱線叢書《讓他人喜歡自己──待人處事點滴》等10余冊書籍。所撰寫的論文論著共計200余萬字。曾獲山西省十大杰出家長、山西省家庭教育工作先進個人、民進中央先進個人、全國優(yōu)秀陶研工作者等眾多獎項。全國家庭教育、山西省家庭教育專家講師團成員,多次為中小學生、教師、家長等做專題報告,“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建構(gòu)與高效運行”“理性應(yīng)對疫情,在困境中成長”“雙減下的家庭教育積極應(yīng)對”等報告獲得普遍好評。
“成年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會成就一個孩子。”兩個多小時的線上采訪,只要談到家庭教育,裴秀芳老師好像就有說不完的故事想要分享。一路摸索,從“新手媽媽”到“十大杰出家長”,裴老師不僅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成長成才,更致力于讓更多的家庭在教育培養(yǎng)孩子上做足準備、少走彎路?!耙驗槲抑白哌^彎路,我就希望我的孩子呢,千萬不能走彎路。所以在孩子教育這一塊我很重視?!迸崂蠋熁貞浧饛那啊?/p>
受益:懵懂時撞見熱愛
心:您的職業(yè)選擇和發(fā)展是受您家庭的影響嗎?
裴:家庭環(huán)境對于我來說還是有一些影響的,但也不是全部,畢竟父母的見識有限,不過也確實盡其所能地托舉了我們。我父母都是高中畢業(yè),在那個年代不多見,但是他們很勤勞,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幸福都是用勞動創(chuàng)造的,尤其在品德方面,我們都是耳濡目染學來的。相比之下,家里人能幫上忙的地方就很少,除了我父親教我彈琴,可能還算起到了教練的一個作用。
我小時候在農(nóng)村長大,讀中學的時候剛好恢復(fù)高考。在70年代我們是沒有“生涯規(guī)劃”這種概念的,對于政策也不會解讀。那時候我對未來職業(yè)的考慮無非就是售貨員、司機、工廠工人等當時為數(shù)不多的很讓人羨慕的職業(yè)了,因為當時可供選擇的職業(yè)遠不如現(xiàn)在多元。我父親在文化館工作,所以起初就是想跟著我的父親學,也做個文藝工作者,未來在縣城工作,就可以跳出農(nóng)門了。于是我從小學五年級開始跟著我父親學秦琴,到高中時進入了音樂班,加入了宣傳隊,一直以來我都是希望自己走上文藝道路的。
高中階段,我們編節(jié)目、排歌劇,大家忙得熱火朝天。雖然當時班里的學習條件很艱苦,只有一臺風琴,其他的樂器都需要自己準備,但是我還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練琴,手都磨得起了繭。每當有活動或去農(nóng)村、工地做宣傳,我都去彈唱,當時感到十分有成就感。結(jié)果高中畢業(yè)之后,才發(fā)現(xiàn),我原來的同學好多都考上大學了,心里一下子空落落的,覺得考大學真好,我也得考上大學。
心:那為什么選擇到北師大讀心理學專業(yè)呢?
裴:我們家一直都有“尊師重教”的傳統(tǒng)。我的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很重視教育。舉個例子來說,小的時候在農(nóng)村,老師需要到學生家里吃派飯,每天一家輪著給老師準備飯菜。輪到我們家的時候,爸爸媽媽就把自家的笨雞蛋、豆腐這些當時最好的東西都拿出來給老師吃,對于我的學業(yè),家里也是一直非常地支持。
我1977年上高中,1983年才考上大學,過程還是有些曲折的。因為起初的兩年沒有重視文化成績,下定決心考大學的時候幾乎是從零開始。但剛好這個時候教育教學也在改革,書本越來越厚,知識越來越多,我一邊在農(nóng)村干農(nóng)活,一邊去復(fù)讀,費了好大的勁??鋸埖刂v,我每年多考100分,但是高考的分數(shù)線每年也漲100多分,我考了好幾年。
但是說起來,考上北師大心理學專業(yè),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起初是我的數(shù)學老師給我報的志愿,填的都是機械、采礦類,因為當時看來這些專業(yè)出來好就業(yè),賺得也多,農(nóng)村孩子大多都沿著這條路走。后來,我們高中的團委書記去了一趟北京,回來跟我講,在北京路過了北師大,覺得這所學校非常好。我雖然高中學的是理科,但是內(nèi)心里一直很喜歡文科,也很擅長文科。已經(jīng)決定要報北師大之后,我所有的志愿填的都是師范院校,我就去和老師一起選專業(yè)。這個老師是天津師大畢業(yè)的,就因為老師說了一句“心理學專業(yè)會學巴甫洛夫和條件反射,就是那個,你去學吧”,我就報了志愿,結(jié)果就錄取了。北師大心理系只在山西省招了兩個學生,后幾年都沒有招生,我能夠回歸到自己喜歡的偏文科的心理系,現(xiàn)在想想還是很幸福、很幸運的。
超越:不待揚鞭自成才
心:您早年間的成長和學習經(jīng)歷有沒有影響到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裴:我讀大學的時候,一個系就一個班,班上只有18個同學,我差不多是班上最大的。畢業(yè)之后,我分配到了山西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工作,也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結(jié)了婚、生了孩子。因為我本身讀書的時候走過彎路,就希望我的孩子千萬不要重蹈覆轍,所以在孩子的教育這一塊我很重視。我就是搞教育研究的,如果我對我的孩子教育失敗的話,我也沒有辦法去說服影響別人。我內(nèi)心里下定決心,一定要讓我的孩子超越我。所以我和愛人給孩子取名叫“超”——父親和母親的姓氏后再加上一個“超”字。
我一直有一個理念,就是“你的一切努力都是為孩子獨立做準備的”。作為家長,需要和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孩子從小,我就很注重對他獨立能力的培養(yǎng),給他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F(xiàn)在孩子長大了,我甚至覺得他的獨立能力太強了,心里有點小后悔,原本是他依賴我,實際上現(xiàn)在反過來,成了我在依賴他。
我兒子讀小學二年級的時候,老師布置作業(yè),叫家長聽寫生字并在作業(yè)完成后簽字。兒子看見我在忙,就過來和我說:“媽媽你這么忙,我默寫吧?!蔽艺f:“這默寫呀,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边@一句話就激起了他不服輸?shù)膭蓬^,那天的作業(yè)他默寫完成,我簽了字,從那之后我就再也沒有給他聽寫過生字。還有一次,老師布置了背課文的作業(yè),要求背五遍,我和兒子協(xié)商后,只需要一遍背過就可以算作完成任務(wù)。其實他第一遍背得已經(jīng)很好了,我只提醒了一小處,當時他問我“可以嗎”,我的回答是“你來決定”。結(jié)果孩子就又跑回去背了半天,然后找我完整地背了一遍,沒有問題,我就給他簽了字:該生已背完五遍。雖然這是件很小的事,但是讓孩子嘗到了“自主”的甜頭,還覺得“占到了便宜”,十分高興,讓他感覺到“我媽和我是站在一邊的”。
心:也就是大家常說的,要教孩子學會自主,和孩子做朋友。
裴:對,就是要和孩子成為“同一個戰(zhàn)壕里的戰(zhàn)友”。在家庭中,媽媽可以充當一個“弱者”的角色,不要總是充當強勢的一方,壓制孩子,而是要豎起你的大拇指,多激勵、多鼓勵和多表揚。激勵到孩子都不好意思松懈或落伍,把自己的潛能發(fā)揮到極致,孩子就會認真負責好自己的學業(yè)和成長,就會越來越進步。家長要記住道德品行永遠是第一,必須加緊抓好并落實到實踐中。相比較而言,那些學習上的事情都是小事,是他自己的事情,家長要注意“抓大放小”。如此,孩子就會越來越獨立,家長也就會越來越輕松。像我的孩子到了初中,我跟他說得最多的就是“看把我兒子累的”“兒子,快歇一歇吧,去玩玩吧”。
共贏:沿著期望不斷進步
心:這樣看來,家長們的“高標準、嚴要求”很多時候反倒成為了孩子的負擔。
裴:我一直堅持把孩子的潛能發(fā)揮到極致,父母只在孩子需要時提供幫助,一定不能處處包辦。我一貫倡導的是“雙贏”,就是說,家長和孩子都要在各自的領(lǐng)域去努力做好,譬如哪怕我只是一個環(huán)衛(wèi)工人,我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這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正向引領(lǐng),同時孩子也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我曾經(jīng)給我的孩子講過這個道理:爸爸媽媽上班賺工資,你上學掙的是成績,我們都在為這個家作貢獻。我一直以來都是該出差就出差、該搞調(diào)研就搞調(diào)研,從不把孩子當成“累贅”和“負擔”。
記得兒子剛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因為沒有上過學前班,學漢語拼音有一些跟不上進度。那次我出差回來,一開門發(fā)現(xiàn)兒子躲在門后面,說自己拼音考了50分。上小學之前,在幼兒園大家就是玩一玩,也沒有分數(shù)的概念,到了小學就不一樣了,他很難過。我就鼓勵他多下點功夫,征得同意后幫他補缺。當時我就說“你一定會越學越好”,其實我心里也沒有底,但是我認為我一定要相信孩子“行”,并不斷激勵他。這在心理學上講,叫“期望的自我實現(xiàn)”。你對他寄予厚望,他就會朝著你期望的目標去努力,成功的可能性就會更大。
心:也就是說,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了小挫折、小困難的時候,家長首先需要鼓勵孩子自信。
裴:我覺得這一直是我的一個“法寶”。在學習上,我一直就是用鼓勵和夸獎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去發(fā)自內(nèi)心地鼓勵孩子,與他分享成功的喜悅。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去激勵他,這是一種“賦能”;孩子取得成績之后我會去表揚與分享。
一年級上了大約兩個月之后,孩子的學習就步入正軌了,也越來越自主、自信了。他說過一句話我記得特別清楚,他當時坐在我的自行車后座上,說:“媽媽,你說的是真的耶!”這一句話也激勵了我,我就說:“你只要認真學,肯定能越來越好的。”到了學期結(jié)束的時候,孩子甚至還在為沒考“雙百”而難過。我從來沒要求過他考“雙百”,但他自己特別要強,對自己很嚴格。所以說一旦把他的自主性激發(fā)出來之后,想讓他落后一點點都不行的。
心:是的,相信孩子很重要,但現(xiàn)在有很多人總是急功近利,在教育孩子上非常焦慮,裴老師怎樣看待這樣的問題?
裴:現(xiàn)在有的家長確實是急功近利、太過焦慮。像我之前說的,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都是自由地成長,而現(xiàn)在的家庭都是舉全家之力,甚至幾代人托舉一個孩子,大家都把孩子往考上好大學這一獨木橋上趕,就產(chǎn)生了一系列的焦慮情緒。好像孩子上不了好幼兒園,就上不了好的小學、中學、大學,未來就沒有機會了,家長們恨不得直接把孩子送到大學去。家長的焦慮情緒是會傳遞給孩子的,孩子的壓力也會陡增,這對他們的成長成才也是不利的。所以說家長心態(tài)放松,孩子才能坦然。
分享:讓更多家庭收獲成長
心:看到裴老師有一個公眾號和視頻號,每天都在推送各種各樣的熱點事件和教育新聞,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做的?當時為什么想要以這樣的方式去發(fā)布這些內(nèi)容呢?
裴:2020年的2月吧,我們開始做這個公眾號,到現(xiàn)在有6萬多的關(guān)注量了。我最初是覺得應(yīng)該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去幫助家長提升自身素養(yǎng)和技能,算是一份公益事業(yè)吧。我能影響多少人,就去影響多少人。因為當時疫情形勢嚴峻,線下的講座不能開展,家長和孩子們都特別焦慮,我就想有沒有什么渠道可以幫助到家長們,就想到了開設(shè)公眾號。真的是從零開始并一發(fā)而不可收。通過這個平臺我們也凝聚了很多一線骨干教師的力量,譬如制作了36節(jié)的專題課程,做中、高考考前心理指導等,積極傳播正能量,為中、小學生和家長們提供學習、交往和生活方面的正確理念,教給他們具體可行的集科學性、實效性和可操作性為一體的方式方法,反響真的很好哦。
心:會有很多讀者在后臺和您互動吧。
裴:有的。我們當時通過這個公眾號做了一個關(guān)于心理狀況的調(diào)查,大概有5.5萬人參與,形成的報告也送到了教育廳、教科院,為決策提供參考。到現(xiàn)在我們還是會舉辦活動周、活動月,開展各種科普活動。
不管我做微信公眾號還是視頻號,都是一個目的,就是在盡可能廣闊的范圍提供免費的交流和指導平臺,為更多的孩子和諧交往、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提供有力的幫助。我們分享的內(nèi)容全部都是圍繞著心理健康教育及家庭教育主題。公眾號也成為了我們和老師、學生及家長們交流溝通的平臺,我經(jīng)常能聽到我周圍的同事和同行們說,我們轉(zhuǎn)發(fā)的報告內(nèi)容很及時、很實用,多虧我們轉(zhuǎn)發(fā)他們都才關(guān)注到一些數(shù)據(jù)的更新。還有家長在公眾號的后臺咨詢、留言,前幾天還有家長向我求助,說自己青春期的孩子情緒有些極端,問我該怎么辦。
這里需要提醒我們家長一點,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xiàn)問題,不像是發(fā)燒,醫(yī)生打一針下去,燒退了問題就解決了。教育是“慢工出細活”,我希望能夠借助我們的平臺持續(xù)為家長助力、為學生助跑。
心:我們了解到您的新書《新時代家庭教育讀本》系列叢書已經(jīng)在編輯中,即將出版,您能為我們簡要介紹一下叢書的內(nèi)容嗎?
裴:一直以來我都在研究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只有學校教育而沒有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近些年來大家對于家庭教育也越來越重視了,但是只靠公眾號,它的系統(tǒng)性、針對性也不夠強,不便于家長們學習提升。所以我們團隊決定做一套叢書,給家長們一個系統(tǒng)性、科學性、可操作的指南,讓家長能夠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投入去換取最多的收獲,也就是獲得高“性價比”。我們希望每個家庭都能有這樣的一套書,從孩子的嬰幼兒階段到高中,每個階段都對應(yīng)一冊,家長們可以省時省力地去翻閱,看看經(jīng)驗和案例,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即將開啟的階段的身心特征和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提早做好準備。
這套叢書也是我們課題研究的成果,是我們整個課題組的團隊成員和骨干教師的集體智慧,在前期已經(jīng)做了大量的調(diào)查和訪談,了解了當前家庭教育現(xiàn)狀和需求,也在實驗校進行了實驗,在這個基礎(chǔ)上,我們才最終確定了目錄和內(nèi)容,并著手編寫。我們的團隊有一個心愿,就是可以教給家長一個理念、一個方法,將我們多年積淀下來的知識與經(jīng)驗“手把手”地教給家長,使這些教育中的點滴精華能夠留下來、傳下去。
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