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松
扯西湖一綹,擱到揚州,取個動聽的名字,叫瘦西湖。
運河逾城而過。揚州因水而興,慢悠悠的,逍遙,自在,富足。好風物、好景致的揚州人擅點化山水,長于營造玲瓏透巧的湖山勝景,盛名久負。
“煙花三月下?lián)P州”,想來,三月的揚州必定是一年中最好的。
“天地本無私,春花秋月盡我留連,得閑半日便是主人,且莫問平泉草木;湖山信多麗,杰閣幽亭憑誰點綴,到處別開生面,真不減清閟畫圖?!笔菸骱系淖鶊@林,原是由私家別墅組成?!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苯袢諄碛危雾氃賳枅@林舊屬?來者都是這片湖山的主人。唐代宰相李德裕在洛陽西北郊造了一座平泉莊—臺榭百余所,天下奇花異草,珍松怪石,靡不畢具,自制《平泉山居草木記》。想不到,路遠水迢,平泉莊和瘦西湖聯(lián)系如此“緊密”,自洛陽而來的我便軒昂著走進了瘦西湖。
瘦西湖瘦且長,湖光十里,平湖漣漪,山水空蒙,一步一景,徜徉其中恍如畫中穿行。揚州朋友告訴我,瘦西湖最好朝氣滿露時入,日薄西山時出,不慌不忙地走,氣定神閑地游—可我只有半天時間。
岸邊垂柳依依,枝條蔓蔓。長堤滿目蒼翠,楊柳籠煙—揚州宜楊,舊有“綠楊城郭”之稱,這話一點兒不假。去過杭州,“蘇堤春曉”冠壓西湖十景,家住洛陽,洛浦的“金風消夏”也是十三朝古都的一道風景線,也曾到過濟南,被大明湖的新柳陶醉過,但和瘦西湖一比,蘇堤柳遜幾分柔,洛浦柳遜幾分嬈,大明湖柳遜幾分雅。
北方園林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渾、景象雄偉,南方園林疊石理水、詩情畫意、玲瓏小巧,揚州園林兼容并蓄自成一派,這種獨特,五亭橋最為明顯。乾隆六次下江南,如何讓皇帝記住揚州?流連揚州?考驗著揚州工匠的智慧。
北海、御和園、什剎海的景致乾隆必定熟悉,那好,將北海的白塔、頤和園的連廊、什剎海的長橋揉到一起如何?乾隆二十二年(1757),原本通往蓮性寺的堤梗被打通了,揚州巡鹽御史高恒特意橫跨瘦西湖修建了五亭橋。果不其然,長橋臥波,水映樓臺,一幅好景迷醉了皇帝,也迷醉了無數(shù)的后來者。遙想當年,乾隆皇帝從御碼頭入湖,早鶯暖樹,淺草沒蹄,春花養(yǎng)眼,魚游蝦潛,煦風與他撞個滿懷,那種愜意和舒暢,豈是區(qū)區(qū)幾個文字所能描述窮盡的?
鳧莊不大,這方小巧的園林隔著淺淺綠水與五亭橋相望。坐在鳧莊的臨水廊下,近距離觀看五亭橋,宛如觀看一幅設色濃郁的水彩畫—十二塊大青石砌成大小不同的橋墩,橋身由三種不同的券洞聯(lián)成拱券形,共十五孔,橋平面呈“艸”字形,正中一亭,重檐琉璃瓦頂四角攢尖式,四角各有一亭,單檐四角攢尖式頂,高處俯瞰,仿佛一朵蓮花綻放在碧波之上。駐留橋上,手撫石獅,剎那間,目光一越千年,看不完來往熙攘,閱不盡氤氳浮華。
二十四橋是瘦西湖備受推崇的網(wǎng)紅打卡地。“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杜牧筆下的二十四橋早已塌祀在荒煙衰草之中,現(xiàn)在的二十四橋是重修的,黃石做底,漢白玉橋欄浮雕著圖案“彩云追月”,橋與水銜接處巧云狀湖石堆疊,周圍遍植馥郁丹桂,體現(xiàn)云、水、月、花,與杜牧詩中的意境相映。
只一眼,便記住了瘦西湖的荷花。
這清瘦美人,有著幾分宋詞小令的婉約。斜暉脈脈,清風徐來,水天一色,那“紅粉少女”變得更加嫵媚,芙蓉出水,那朦朧的倩影,于十里湖光之中,或是嬌羞的一抹紅,抑或冰清玉潔的一抹白,水中伊人,香遠益清。幾條錦鯉在蓮梗周圍纏綿悱惻,讓夏日的瘦西湖,多了幾分靈動和生氣。
畫舫搖曳在煙雨蒙蒙中,掌櫓的女子端坐船尾,著漢服,梳云鬢,簪花搖翠—她們的名字叫船娘。蕩一葉畫舫,在瘦西湖上品一壺綠茶;聽一曲評彈,讓吳儂軟語像詩和細雨一樣飄向遠方。這一刻,快意人生??!
洛陽和揚州原本分別在大運河兩端,可惜大運河在元代翻修時棄洛陽而取直北京。若不然,搖著瘦西湖的畫舫,一路向北,無論如何也要把一湖美景載回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