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燕,王 挺,皮 璐,林立宇,陳 瓏,何 苗,余婉蓉,莫 慧,周躍芳,秦永菊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江蘇 南京 210012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以發(fā)熱、干咳、乏力等為主要癥狀,少數(shù)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瀉等癥狀,重癥患者多在發(fā)病1 周后出現(xiàn)呼吸困難和(或)低氧血癥,嚴重者快速進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膿毒癥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礙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胸部CT表現(xiàn)為雙肺多發(fā)磨玻璃影、浸潤影,嚴重者可出現(xiàn)肺實變[1]。COVID-19傳染范圍廣泛、致病性較強,對人民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脅,對社會生產、生活產生嚴重影響。本研究從中醫(yī)病因病機角度探討COVID-19 流行期間人群的中醫(yī)五臟癥狀,以期為本次疫情的中醫(yī)辨證論治提供思路。
1.1 一般資料本問卷于2020 年2 月5 日開始發(fā)送,截止2020 年2 月10 日,共回收有效答卷5296 份。由于各地啟動傳染病一級響應,部分被調查者的地域可能為非常期居住地,填寫問卷時按當時所在地填寫。見表1。
表1 調查人群地域分布情況
1.2 研究對象COVID-19 流行期間的可能受疫情和疫情管控等影響的人群。依據(j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緊急心理危機干預指導原則》[2],將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人群分為4 級:1級與新冠肺炎關系最為密切,涵蓋住院治療的新冠肺炎確診者、一線醫(yī)護及管理人員;2 級為居家隔離的輕癥以及醫(yī)院就診的發(fā)熱患者;3 級為與1、2 級相關人群及后方救援人員;4 級為受到疫情防控措施影響的普通公眾。
1.3 納入標準自愿參與調查者。
1.4 排除標準1)對問卷調查排斥者;2)合并重大疾病者;3)有精神病或不能理解題意者。
1.5 研究內容1)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文化程度、人群分級;2)采用中醫(yī)五臟健康問卷評估五臟癥狀評分。
1.6 方法
1.6.1 問卷填寫方法 采用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通過問卷星APP 網(wǎng)絡平臺發(fā)送中醫(yī)五臟健康問卷,該問卷經過信度檢測,信效度較好[3]。
1.6.2 臟腑定位及標準 問卷共有26個條目,其中第26項為臟腑定位,該項由醫(yī)師根據(jù)問卷結果進行定位。臟腑定位方法與標準參考GB/T15657-1995中醫(yī)病證分類與代碼以及ZY/T001-94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
1.7 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 19.0 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與非參數(shù)檢驗分析,兩組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多組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 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問卷總體情況本次問卷調查人群構成以青年及中年為主,學歷以大專、本科、研究生及以上為主,由于受疫情影響的不同級別人群總體人數(shù)不同,本次調查中4級人數(shù)為3826人,占總人數(shù)的72.24%,其次是1級791人、3級624人和2級55人,分別占總人數(shù)的14.94%、11.78% 和1.04%。五臟癥狀中以脾系及肝系癥狀為主的人數(shù)在不同分級人群中占比較高,腎系及心系癥狀為主的人數(shù)占比較低。見圖1、表2。
表2 不同分級人群中醫(yī)五臟癥狀人數(shù)分布差異比較
圖1 中醫(yī)五臟癥狀在4級人群中的分布
2.2 中醫(yī)五臟癥狀評分5296 份問卷收回中中醫(yī)五臟癥狀均無者342 人,余4954 人均有五臟癥狀偏倚,其五臟癥狀總平均分為(9.27±6.30)分。以脾系癥狀為主者人數(shù)最多,為1623 人,五臟癥狀評分也最高,平均(2.44±1.79)分,其次是以肝系癥狀為主者,為1124 人,五臟癥狀平均得分(1.97±1.55)分,以腎系癥狀為主者及以心系癥狀為主者較少,分別為692人和688人,其五臟癥狀評分平均得分分別為(1.61±1.59)分、(1.53±1.77)分。
2.2.1 不同年齡人群癥狀分布 五臟癥狀總分最高為未成年組,平均(9.76±7.64)分,其次是中年組,平均(9.32±6.36)分,最低為老年組,平均(8.45±6.36)分。根據(jù)Kruskal-Wallis 檢驗分析,以心系、脾系、肺系及腎系癥狀為主的平均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組人群五臟癥狀評分比較(±s) 分
表3 不同年齡組人群五臟癥狀評分比較(±s) 分
組別未成年組(<18 歲)青年組(18~44 歲)中年組(45~60 歲)老年組(>60 歲)總分χ2 P人數(shù)60 3487 1295 112 4954心系評分1.92±2.22 1.59±1.78 1.39±1.71 0.97±1.63 1.53±1.77 32.500 0.000肝系評分2.03±1.59 1.96±1.53 2.00±1.60 1.97±1.57 1.97±1.55 0.220 0.976脾系評分2.50±2.02 2.50±1.81 2.32±1.74 2.08±1.61 2.44±1.79 11.362 0.010肺系評分1.93±2.08 1.75±1.69 1.65±1.67 1.27±1.53 1.71±1.69 12.818 0.004腎系評分1.37±1.70 1.47±1.52 1.96±1.70 2.16±1.71 1.61±1.59 99.077 0.000五臟總分9.76±7.64 9.26±6.26 9.32±6.36 8.45±6.36 9.27±6.30 2.490 0.477
2.2.2 不同性別、地域人群癥狀分布 女性五臟癥狀總分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女性以脾系、肝系癥狀為主,脾系、肝系評分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湖北地區(qū)人群五臟癥狀總分高于非湖北地區(qū)人群,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脾系、肝系、肺系及心系評分湖北地區(qū)高于非湖北地區(qū),其中心系、肝系及肺系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不同性別及地域人群五臟癥狀評分比較(±s) 分
表4 不同性別及地域人群五臟癥狀評分比較(±s) 分
項目性別地域男女ZP湖北非湖北ZP人數(shù)1394 3560 452 4502心系評分1.27±1.64 1.63±1.81-6.664 0.000 1.81±1.95 1.50±1.75-3.138 0.002肝系評分1.76±1.48 2.06±1.56-6.062 0.000 2.16±1.61 1.95±1.54-2.708 0.007脾系評分2.33±1.82 2.49±1.78-3.457 0.001 2.57±1.84 2.43±1.79-1.502 0.133肺系評分1.59±1.65 1.76±1.70-3.208 0.001 1.89±1.73 1.69±1.69-2.524 0.012腎系評分1.65±1.68 1.60±1.56-0.328 0.743 1.57±1.65 1.62±1.59-1.168 0.243五臟總分8.59±6.25 9.53±6.31-5.196 0.000 10.01±6.78 9.19±6.25-2.113 0.035
2.2.3 不同學歷人群癥狀分布 五臟癥狀總分最高為高中及中專組,平均得分(9.94±6.54)分,其次是初中組,平均得分(9.75±6.33)分,最低為小學及以下組,平均得分(8.25±6.41)分。根據(jù)Kruskal-Wallis 檢驗分析,5 組比較,脾系和腎系平均得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不同學歷人群五臟癥狀評分差異比較(±s) 分
表5 不同學歷人群五臟癥狀評分差異比較(±s) 分
學歷小學及以下初中高中及中專本科及大專研究生及以上χ2 P人數(shù)21 260 513 2963 1197心系評分1.29±1.78 1.61±1.80 1.62±1.86 1.55±1.76 1.42±1.73 7.331 0.119肝系評分1.73±1.61 2.07±1.65 2.11±1.69 1.99±1.53 1.86±1.50 9.349 0.053脾系評分2.19±1.69 2.50±1.76 2.50±1.77 2.49±1.80 2.28±1.76 15.399 0.004肺系評分1.23±1.65 1.54±1.56 1.74±1.65 1.73±1.69 1.71±1.73 5.313 0.257腎系評分1.81±2.04 2.03±1.74 1.98±1.64 1.63±1.57 1.33±1.53 96.378 0.000五臟總分8.25±6.41 9.75±6.33 9.94±6.54 9.38±6.28 8.59±6.21 25.245 0.000
2.2.4 不同級別人群癥狀分布 五臟癥狀總分最高為2 級人群,平均得分(12.33±7.10)分,其次是1 級人群,平均得分(10.00±6.67)分,最低為4 級人群,平均得分(9.08±6.26)分。 根據(jù)Kruskal-Wallis 檢驗分析,不同級別人群心系、脾系和肺系癥狀平均得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6。
表6 不同人群分級五臟癥狀評分差異比較(±s) 分
表6 不同人群分級五臟癥狀評分差異比較(±s) 分
分級1 級2 級3 級4 級χ2 P人數(shù)740 52 584 3578心系評分1.78±1.88 2.34±1.85 1.51±1.72 1.47±1.74 31.092 0.000肝系評分2.04±1.58 2.21±1.78 1.99±1.53 1.95±1.54 2.123 0.547脾系評分2.62±1.86 3.17±2.01 2.41±1.76 2.40±1.77 16.213 0.001肺系評分1.89±1.78 2.59±2.03 1.77±1.74 1.65±1.65 21.925 0.000腎系評分1.66±1.62 2.01±1.76 1.51±1.52 1.61±1.60 5.872 0.118五臟總分10.00±6.67 12.33±7.10 9.19±5.91 9.08±6.26 20.872 0.000
本研究從年齡、性別、人群分級、學歷、地域等方面評價COVID-19 流行期間不同人群中醫(yī)五臟癥狀。從性別看,女性的五臟癥狀總分高于男性,這可能與女性情緒體驗能力、心理以及對周圍環(huán)境變化的敏銳度較男性高有關,在面對發(fā)病快、范圍廣、影響程度高的COVID-19時癥狀也更明顯。
從年齡看,五臟癥狀總分較高者為未成年組,未成年組年齡較小,臟腑功能及發(fā)育均欠完備,對突如其來的疫情,相較成年人來說弱小身體做出的反應也最為強烈,這可能是作為生物機體面對疾病做出的本能反應。而五臟癥狀總分最低者為老年組,這可能與對自身身體狀況的關注以及現(xiàn)代社會醫(yī)療條件的改善等方面有關。
從學歷看,五臟癥狀總分最高為初、高中人群,最低為小學及以下人群,受教育程度不同對COVID-19 的認識存在差異,加之初、高中的升學壓力及家庭社會環(huán)境等方面的變化對這兩組人群影響可能較大。
從地域看,COVID-19 流行核心區(qū)域被調查者五臟癥狀總分高于其他地區(qū),提示病毒傳染的密集程度對不同人群五臟癥狀有影響。
從人群分級看,1 級人群五臟各系評分明顯,反映了總體人群癥狀的趨勢。確診者、施救者(主要為醫(yī)務人員)暴露于危險環(huán)境中,在環(huán)境、睡眠、飲食等方面改變下,罹患COVID-19 的風險也較其他人群增高。2 級人群除了脾系、肺系癥狀為主外、心系癥狀也較明顯,并且2 級人群的五臟總分高于1 級人群,提示2 級人群的情緒、生活以及對治療的要求與愿望較1級人群更具有應激性。
總體上看,參與本次調查研究的人群以脾系、肝系、肺系癥狀為主。本次疫情屬中醫(yī)學“濕毒疫”范疇[4]。濕邪郁閉,傷及肺衛(wèi),《瘟疫論》云:“邪自口鼻而入……呼吸之間,外邪因而乘之?!碧崾静∥辉诜巍5叨局扒忠u衛(wèi)表犯肺,瘀閉肺絡,肺失宣肅,津液不布,爍肺傷津;濕邪郁阻中焦,太陰脾土受克,陽明胃氣相乘,水液代謝及中焦運化失常,肝失疏泄,氣機郁滯,三焦水利不通,痰濕內生,加上疫毒兇猛,發(fā)病迅速,由表入里,表里同病,病位以上、中二焦為主?!端貑枴れ`蘭秘典論篇》曰:“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比篂樗捍x的渠道,聯(lián)系全身氣血津液,融全身而通行,一處或阻或虛,水液代謝及氣機運行必受影響。
本次疫情為濕熱裹挾疫毒侵犯人體,患者舌苔表現(xiàn)以濕盛為多,濕邪既為病因,也是病理產物。脾胃虛弱,濕邪內生,濕熱互結,疫毒加重,因此診治時要重視脾胃功能的恢復,即《景岳全書》中“凡欲察病者,必須先察胃氣;凡欲治病者,必須常顧胃氣?!备鶕?jù)本次疫情中人群暴露出的癥狀、證型及疾病發(fā)展變化,其病理特點以熱、濕、虛、瘀、痰為主,治療可以宣肺、調中、滲下及分消走泄為治則,分輕重癥、急性期恢復期辨證論治。早期輕癥宣肺解表、化濕清熱;郁閉化熱者清氣分熱;重癥患者邪侵心包,當營血兩治;病情危重者扶虛瀉實,隨證而治;恢復期因虛損之臟腑辨證施治,用藥宜輕宣,徐緩圖之。在疾病初期清宣疏散,進展期化濕清熱、祛痰化濁、活血解毒,疾病后期益氣養(yǎng)陰、健脾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