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香英(上海市第五十四中學 200030)
高中階段是學生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形成的關鍵階段,因高中生缺乏生活經(jīng)歷,思想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影響而走上歧途,因此強化對高中生的德育教育意義重大。目前,由于教學理念不明確、德育教育內(nèi)容陳舊、德育教育方法滯后、缺少交流溝通等方面因素的影響,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效率低下,研究和探討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低效的原因,制定有效策略,提高德育教育效果,增強學生綜合素質(zhì)非常必要。
德育教育的目的是使學生的思想觀念和道德品質(zhì)達到德育教育標準,引導學生形成健全人格,為學生的人生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目前,部分高中班主任只注重學科教學,缺乏德育教育理念,不能嚴格根據(jù)德育教育計劃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嚴重影響了德育教育工作的實施和開展。
開展德育教育要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公德緊密結(jié)合,現(xiàn)階段,我國針對中小學生的德育教育任務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在德育教育內(nèi)容的選擇上以典型案例教育為主。但在德育教育實踐中,部分高中班主任選擇了一些陳舊的傳統(tǒng)故事作為德育教育內(nèi)容,時間長了之后,容易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產(chǎn)生厭煩思想,嚴重影響德育教育的開展效果。另外,部分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不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fā),德育教育脫離學生生活,造成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嚴重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良好的德育教育方法能有效提升德育教育效果。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實踐法、榜樣法和說理法等,其中以說教居多,其原因在于這種方法省時省力,簡單易行,但卻導致學生的興趣不高。也有的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時感染力非常強,但在實際生活中卻存在言行不一的狀況,對德育教育的順利開展造成不良影響。
溝通和交流是班主任了解學生德育教育需求的重要途徑,在了解學生現(xiàn)狀和需求的基礎上再開展針對性德育教育能起到更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在德育教育過程中,高中班主任主要承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學生學習德育教育內(nèi)容,并獲取學生反饋。但在具體工作中,部分高中班主任沒有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采取塞責敷衍的態(tài)度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和學生之間存在隔閡,制約了德育教育的效果。
針對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低效的問題,可通過制定有效并且切實可行的德育教育目標,選擇與時代發(fā)展相適應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不斷創(chuàng)新德育教育方法,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等方式,逐步提高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效率。
開展德育教育首先應設定教學目標,只有目標合理可行才可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促進德育教育扎實有效開展。高中班主任在制定德育教育目標時,應緊密結(jié)合國務院下發(fā)的有關開展德育教育的相關文獻,根據(jù)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始終秉承“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德育教育理念。另外,高中班主任應根據(jù)班級、年級的不同設置不同的教育目標,將學生發(fā)展與德育教育目標有機結(jié)合,積極促進高中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第一,開展適應性教育。每年九月份是新生入學的時期,新生進校園后,面對新的學習環(huán)境,易出現(xiàn)膽怯、壓抑等問題,因此班主任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使新生逐漸形成積極樂觀、陽光向上的心態(tài),這也是高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
第二,開展人際交往教育。高中生德育教育不僅是道德教育,也包括人際交往教育。人際交往教育的內(nèi)容包括日常禮儀與行為規(guī)范教育、學困生與學優(yōu)生一對一結(jié)對幫扶等,使學生在學好文化課之余有更多的人際交往時間,掌握人際交往技巧,做坦坦蕩蕩的人。
高中班主任可以通過組織文娛活動等方式開展德育教育,踐行陶行知先生“教學做合一”的理念,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活的知識”。例如,班主任可以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把在德育教育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真正感受和體會到接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道德水平,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
高中班主任還可以組織開辦故事會、讀書會、演講比賽、辯論會等,這不但能調(diào)節(jié)學生學習生活,讓學生在學習中始終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tài),還可以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和綜合素質(zhì),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養(yǎng)成健康人格。例如,為提高學生思想水平,班主任可定期開辦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聽過、看過或自創(chuàng)的故事,分析故事的中心思想和情節(jié),通過或平淡或曲折或離奇或感人的故事感悟生活的真諦,從中體會為人處世的心得,不斷提高思想境界,豐富內(nèi)心感受,促進身心健康發(fā)展。
第一,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應不斷對自身思想和行為進行反思,然后根據(jù)相應行為準則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學生做好表率。與此同時,高中班主任應指出學生存在的缺點和不足,幫助學生改正,不斷增強學生學習德育教育知識的興趣。第二,高中班主任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將學生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體,與學生建立一種相互學習、相互監(jiān)督的良好關系。第三,高中班主任要理解、尊重學生。學生在班主任心中應是一個獨立而完整的個體,班主任要通過實際行動體貼和關心學生,多和學生進行談心,對學生的心理狀況和家庭狀況做到了如指掌,耐心聽取學生的建議和意見,使學生成為班級的主人。第四,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時要面向所有學生,不能獨寵優(yōu)等生,忽視學困生,要做到一視同仁。高中班主任尤其應該特別關注學困生,在開展德育教育時,應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循序漸進,努力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不斷進步。
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應牢固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理念,在學生成長的路上真正成為他們的鼓勵者、促進者、合作者、幫助者和親密朋友,根據(jù)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結(jié)合德育教育的教學規(guī)律,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