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德斌
近日,有關“高中生造出無人自行車獲丘成桐獎”的報道引發(fā)了社會輿論高度關注。有網(wǎng)友指出,這輛被媒體稱為自行車版“特斯拉”的車,與網(wǎng)售的2萬元左右的無人自行車“一模一樣”。
(1月10日《春城晚報》)
欲戴王冠,必受其重。高中生“造”無人自行車獲獎遭到網(wǎng)友質疑,并不奇怪,畢竟這是一項重要賽事,獲獎者要有真本事才能服眾。
有網(wǎng)友稱,“時某某的獲獎作品技術含量并不高,在程序方面已經處于開源階段,而且制作過程國內外都已有成例?!憋@然,如果真是花錢買來的“大獎”,那就屬于弄虛作假,還真得要問個明白了。因此,賽事主辦方、評委、學校等各方不能逃避,都需公開正面回應網(wǎng)友質疑。
丘成桐獎是一項面向全球9-12年級華人中學生的世界級學術賽事,對學生參加知名大學自主招生、申請海外名校有重要助力。由此可見,高中生“造”無人自行車獲獎涉及到公平公正,必須貨真價實,經得起質疑,而杭州第九中學以時某某現(xiàn)在“參加高考”、需保護隱私為由,拒絕回應外界的質疑,實則是站不住腳的。
眾所周知,近年來各類青少年科技競賽頻頻曝出丑聞,已有多位“天才”少年“翻車”,存在競賽作品弄虛作假的情況,令公眾對此類賽事成績心生疑竇。這些賽事成績事關教育和升學,公平競爭、公開信息是最關鍵的要素,公眾享有知情權,涉事各方不能找借口隱瞞,更不可故意庇護造假者。為了確保公平,應積極公開回應質疑,曬出相關證據(jù),確保參賽青少年有真本事,讓大眾心服口服,才是正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