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靈
1
我們下屬一個食品站接到當地區(qū)公所財貿教導員的電話,讓他們去幾個公社收購淘汰牛,然后運到了縣食品公司屠宰場。我們行業(yè)術語稱這種牛為菜?!蠚埮2荒芨亓?,經批準后,允許國營食品公司宰殺,供應居民。
那時候的人少于吃牛肉,我們公司幾乎沒自營過菜牛,曾經少量收購過,都調撥給幾家姓沙的回族居民了,或者把收購指標直接批給他們。下川東一帶縣城的牛肉買賣,過去一直都是回族人在經營。因此,屠宰場的殺豬匠面對這幾頭菜牛都不知怎么動手。場里有個綽號袁老癟的臨時工,大約五十來歲的樣子,瘦筋筋的,很有氣力,每天清晨負責從屠宰場挑鮮豬肉到零售門市。他是場長同鄉(xiāng),以前見過殺牛,場長說讓他來試試。
這幾頭菜牛是黃牛,殺豬匠何胖子從圈里牽出一頭,來到宰場。袁老癟雙手背在背后,右手提了一把二錘,慢慢走過去,靠近牛頭。突然,背后黑光一道,揮起的二錘重重落在兩只牛角間的頂眉心處。只見牛的雙前肢向前一彎,悄無聲息地趴下,一下子癱倒在地。手拿殺豬刀的何胖子朝牛頸項猛地捅去……
袁老癟站到一邊,嘴里不停地嘀咕著什么。我走過去聽清楚了:“你不吃來我不殺,你不牽來我不宰……”第二天,聽說他辭工回鄉(xiāng)下老家了。好在何胖子已看會,剩下幾頭菜牛都是他宰殺的。
幾年后,我們公司經營的菜牛多起來,大部分用機動船裝運到重慶、武漢、南京一帶,調撥給當地國營食品公司。而屠宰場留下的菜牛,宰殺方法變了,不再用二錘。何胖子學了一種“大開門”的殺法,說是這種殺法牛肉品質好,賣相才好。
“大開門”需要幾個殺豬匠一起動手。用繩子綰成活結,大致套好牛的四肢。兩個殺豬匠手抓繩頭半蹲著,其中一個喊“拉”,同時猛地用力,牛咚地倒地。另外有人配合,迅速綁好牛的四蹄關節(jié),使其完全不能動彈。這時,仍然是何胖子,手拿快刀,呼地割破牛喉嚨,再順勢一圈,幾乎把整個牛頸項都割斷了,只剩頸椎骨還連著。那血呼地噴出好遠,伴著昂昂的叫聲,是從氣管里發(fā)出來的。
2
“牛為耕稼之本”,自古不能輕易宰殺。1957年,四川淘汰老殘牛,制定了嚴格的審批制度。先經生產隊社員大會表決通過后,由大隊、鄉(xiāng)政府報區(qū)公所查驗,最后縣人委批準。并統(tǒng)一印制“耕牛淘汰宰殺證”三聯(lián)單,交鄉(xiāng)政府審查填發(fā),其中一證隨牛走。屠宰前,對牛要進行胎檢,如果懷了崽兒,馬上停止宰殺。1980年,有個生產隊從外地買回來一頭水牛,發(fā)現(xiàn)牛腿上長了寄生蟲。為防止傳染給其他牲畜,大隊、公社、區(qū)公所,一級級上報,后經縣革委批準,由公社武裝部派民兵擊斃了這條牛,并深埋土中。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川渝東北部三縣交界處的三匯口正修水庫。一天,工地旁的村子突然來了幾位公安人員,生產隊的一頭水牛死了,被人割了舌頭,接到報案,前來偵破。查來查去,最大嫌疑是放牛娃作案,認定他割來吃了,被抓起來,后來坐了幾年牢。事情就這樣了結了。沒想到三十多年后,真正吃牛舌的人——水庫工地文書萬××,自己擺龍門陣時說出了當年的秘密:吳××來工地做飯,為喝他的泡(喝泡,討好之意),看見坡上有一頭正吃草的水牛,趁放牛娃兒不在,悄悄把牛舌頭割下來,炒給他吃了。幾十年后道出實情,是無聊閑扯?還是良心懺悔?不得而知。當事人有名有姓,雖然已死了十來年,我仍隱去為妥。
“萬××是我老輩子,不便斥責?!碑敃r在場的一個晚輩聽了,只覺心頭一怔,“吳××真是‘作哈孽’?!边^去在民間,老百姓一般稱做事無良心為“作孽”,而說“作哈孽”,則指又無良心又違背常理之意。
3
小牛兒滿一歲后學犁田。老一輩留下經驗,一年中,只有農歷八月和臘月的初八、十五這四個日子才可以開始教,連教三天才算數。民間稱這為“破枷”——牛頸上挎著弓一樣的枷擔拉犁。黃牛頸背有峰包,挎得住拉犁的枷擔,教它揚頭看路。水牛后頸挎不穩(wěn)枷擔,必須教它看路埋頭。連教三天后,什么時候再教,隨主人安排,接著或斷斷續(xù)續(xù)教都可以,起碼要教上兩三個月時間,牛才能完全熟練地犁田耕地。
開始教的幾天里,天沒亮就牽牛出圈,不管是否下雨,人須戴斗笠披簑衣。等它習慣了,再脫下。正式犁田的日子難免落雨,特別是開春后雨水多,如果牛突然看到斗笠簑衣,容易受驚嚇。不過清明到谷雨的這十多天里,最好不要讓牛淋雨,看到要下雨了,趕緊牽回去。老一輩的說,牛在這段時間淋了雨,很傷身體,又易長牛虱子。
我讀小學時,班上同學陳志堅家里給生產隊養(yǎng)牛,每天計工分三分半。雖說不到一個女勞動力一半的工分,但不管天晴下雨、打霜落雪,天天都有。所有收成憑工分分配的日子,要和隊長關系好,才能得到這個活路。因此一家人十分高興,精心喂養(yǎng)。陳志堅每天放晚學回去,還要給牛割一背簍青草,給它當“夜宵”。突然有一天,這牛卻得病死了,他老漢兒嚇得不輕,害怕怪罪破壞集體生產。隊長來家查看,并沒看出什么問題,認定屬病死,向大隊報告后,派人挖坑埋了。陳志堅悄悄告訴我,那牛不是得病死的,身上長虱子,老漢兒用農藥擦,水里藥放多了,被毒死的。前幾天,我給薛老伯擺起兒時這事,他說,牛身上擦藥毒不死,應該是擦到它回頭可舔到的地方,被“鬧”死了。鬧為土話,指毒從口入。
薛老伯懂牛,十歲開始給生產隊放牛。牛犁田中途要“打幺站”(吃草),上午十點,下午四點左右,扶犁人順便吃煙(歇稍)。那時還是放牛娃兒的薛老伯趁機學扶犁犁田。扶犁人也懶得管,盡管讓他去整。有人幫忙做活路,工分記在自己頭上,何樂而不為?薛老伯學犁田,也是為工分。扶犁是技術活,十三分,全隊最高。
4
二十一歲時,薛老伯已是扶犁的好手了。原來的扶犁人老了,隊里的四十畝田地都交到他手里,耕作不過來的時候,才去別的生產隊租牛。除了栽秧到撻谷子的幾個月,其余時間不是犁田就是耕地,薛老伯每天掙十三分。集體時,統(tǒng)一上工放工,兩頭黑,很少時間做自留地的活。?!按蜱壅尽睍r,薛老伯還可以跑回去做一會兒私活。
隊上記分員是薛老伯堂哥,眼紅得很。一天,他給薛老伯說好話,試著扶犁,也想掙高工分??吹脚T谑箘艃海珙^卻不往前移,堂哥用鞭子不停地吆打,結果犁把被弄斷了,仍在原地。堂哥沒掌握好深淺,淺了,犁頭飄;太深,牛拉不動。隊上派來整田坎的雜工,天天配合薛老伯,自認為看都看會了,也來一試。那是一塊冬水田,谷子割了稻樁還在,正好犁在樁根上,犁頭一動不動的。雜工一個勁兒用鞭子抽,這是一頭水牛,被打發(fā)毛了,碰撞過來,一只角穿過他右大腿,把整個人翹了起來。薛老伯嚇慌了,迅速扯住牛繩,救下雜工。
牛撞人稱打人。打人的牛都是公牛,公牛又稱牯牛,因此民間叫打人牛為“打牯牛”。水牛打人,用頭橫起碰撞。黃牛打人,頭直擂。教?;蚶缣锏臅r候,對打人的牛,要找到它弱點,把它打痛,就聽話了。一般的人抽打它背,皮厚,根本不起作用。它的痛處在角根周圍,要用木棒敲打它角。薛老伯教過六頭小牛兒犁田,有很多經驗,說??傄粋€人。有一次遇到一頭性子烈的“打牯牛”,他在木板上釘一排鐵釘,穿透木板,露出釘尖的一面朝里,掛在它兩角之間。它一撞,被刺痛了,以后自然就不打人了。薛老伯說,也可以安撐筒防撞。用木棒和竹竿都行,一頭鉆眼后拴掛在牽牛繩上,靠近它鼻子的位置,另一頭人手握著,它打人時迅速撐住牛頭,不讓其靠近。撐筒前頭可削尖,或安一顆皂角刺,首先戳痛它的鼻子,就規(guī)矩得多。
多年前,青山村徐家院子喂有一頭經常打人的大黃牛。有一天天還沒開亮,家里起來做早飯的人先去喂牛草,驚呼大黃牛不見了。當家人分析,偷盜的牛一般不敢賣給附近人家,晚上牽著也走不了多遠,買牛又要一筆大錢,一時難出手,賣給宰場的可能性最大。于是,徐家派人跟著牛蹄印尋找,進出只有土路、小路,容易發(fā)現(xiàn)蹄印。終于,在縣城東河宰房找到了大黃牛,栓在柱子上的,沒來得及殺。它看見主人去了,直流眼睛水兒。偷牛人也在,正等著拿錢。他是在徐家打點工的一個“老煙鬼”,大概沒錢買鴉片了。大黃牛牽回去后,從此不再打人,變溫順了。
望天包堰塘里邊的老吳家,農歷五月初的一天請人騸牛,牛掙斷綁它的繩子,跑過幾塊田,停在了一個半坡上。但只要一有人靠近,它馬上又開跑。吳家人不敢再追,前面是大溝,生怕掉下去摔死摔傷。這時,同村的王日白正從牛旁邊的小路經過,只見他走到牛跟前,拍了拍它腦殼,說:“跟我回去!”說著,便抓起牽牛繩。當真,牛很聽話,乖乖地跟他回到了吳家院壩。接下來騸牛也很順利。騸牛匠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神了!王日白使了什么魔法?拍一下牛腦殼,它就聽他的話。
王日白是鄉(xiāng)間草藥醫(yī)生,又醫(yī)畜牲又給人看病。頭一年的大熱天,老吳家這牛得了一種“撲地黃”的病,倒在地上。說牛得了這病,鼓眼望天,會天旋地轉,很快就要死掉。吳家主人站在王日白屋后坎上,急抓抓地呼喊:“王日白,快來救一下我的牛!要死了!”
趕到吳家,王日白首先脫下自己的汗衫,把牛眼蒙起,說它看不到天旋,地也就不轉了。然后打開布包裹,抽出亮光光的長針,在牛舌頭、耳朵、背脊、尾巴上各扎一針,放出烏黑的血來。這稱打冷針。沒多久,牛慢慢站了起來。王日白叫吳家人用瓦缽裝了一碗豌豆,喊幾個在旁邊看熱鬧的細娃兒,每人屙一泡尿在里面,端給牛吃。臨走,王日白提醒吳家人,不要忘了扯牛馬藤、魚鉤草、大血藤、水麻葉等十多種草藥,熬水給牛灌下去。牛得的“撲地黃”病,其實是因勞累而中暑了。
王日白的汗衫蒙過吳家牛的眼睛,救了它命,聞得到他身上的汗臭味。
5
教小牛兒犁田之前,八到十個月大的時候先“穿牛鼻子”——在它兩個鼻孔隔中間穿過一根手指粗的繩子。這是它最敏感的地方,一拉就會疼痛,才聽使喚。從此,一生都被牽著。
穿牛鼻子時,把牛的四肢和頭綁住,或把它整個身體綁固在木欄上,用一截削尖的細竹管兒,中間穿一根細繩,手摸到它鼻孔隔中間一個很薄的地方,呼地一下硬戳破,繩子一頭綰疙瘩留下,退出竹管兒。等一個月后,牛鼻孔蹭大了,再換粗一點的繩子。這是辦蠻的方法,牛哞哞直叫,血從鼻孔一點點往下滴。溫柔一點的,用布遮住牛眼睛,用一根長鐵針,在火上燒紅后擦抹桐油,鐵針尾端系著細繩?;馃F針是除銹,桐油有消毒鎮(zhèn)痛的作用。
薛老伯穿牛鼻子分兩步。他說,牛力氣很大,但怪得很,只要把它頭向上提起,就渾身無力一樣,任你擺布。他專門做了細長的鐵針,擦酒消毒,針眼穿一絲麻,后面系一綹女人的長頭發(fā)。針和麻穿過牛鼻孔隔后,讓頭發(fā)留在穿眼中,并綰結在牛鼻上。然后,穿眼因留著頭發(fā)會慢慢潰爛,十多天后結痂,有了一個小洞,便可以穿牽牛繩了。面對牛,左手捉牛鼻,右手拿繩子穿過小洞,不能弄錯方向。牛犁田時,讓它轉彎,都用牽牛繩示意。拉繩,表示往左。向右轉,提起繩子拍打牛肚子。
縣城南門口江邊,有個長年傾倒垃圾的灰堆子,不知什么時候起,灰堆頂上一塊小壩子成了豬崽和耕牛買賣場所。有一天,外公和生產隊長、會計坐木船來縣城,到灰堆子給隊上買耕牛。剛到灰堆子,好像遇上一個熟人,帶他們徑直走到一頭大黃牛跟前。一個比我大三四歲的男娃兒牽著牛,悶悶不樂的樣子,旁邊站著兩個大人,笑著和外公他們打招呼,遞香煙,然后互相交談起來,還不時指著牛說什么。我聽不懂,也沒興趣聽,就在壩子四處看牛和小豬崽兒,直到外公扯起喉嚨喊我。
回到他們跟前,看來生意做成了,大黃牛已由外公牽著,都有說有笑的。只是原來牽牛的那個男娃兒仍苦著臉在一邊。突然,他幾步跑過來,抓住外公手里的牽牛繩說:“這索子不能給你們!我爺爺說的!”大伙被這娃兒突如其來的舉動愣住了,你望我,我望你,不知怎么辦。
外公開口了:“賣牛不賣索子,這是老規(guī)矩?!?/p>
“對不起!對不起!”對方其中一人馬上陪著笑臉,指著男娃兒說,“他是放牛娃兒,舍不得牛,硬要跟著我們來?!?/p>
好在灰堆子上有很多稻草,豬崽兒籠墊窩用過的。他們撿來一捆,幾個人動手,不一會兒,搓了一根草繩,臨時救急。放牛娃兒親手換下原來的牽牛繩,一根編得扎實的麻繩。
6
牛是重要的農業(yè)生產工具,價格昂貴。我父親當年是縣城一個局的股長,一年的工資都買不到一頭牛。俗話說,人上一百,形形色色。其實牛也是,每條習性不一樣,不是內行的人,不了解,也看不出來。比如打牯牛,賣之前,給它嘴里硬灌桐油,或把煙葉骨頭(葉脈)和七星椒一起舂茸后灌進它鼻孔,被悶或嗆昏了頭,你還以為是溫順。有些牛性子惰,犁田時慢騰騰的,你肯定不會買。但之前給它灌酒,看起很有神,你就受騙了。買牛不能像買豬買羊那么隨意,里面學問大,一般請懂行的中間人幫忙。
外公他們那次買牛剛到灰堆子時,我以為遇上了熟人,其實是中間人,民間稱“牛偏耳”。過去在牛的買賣過程中,雙方互不交談,全由中間人傳話,對著耳朵說悄悄話,市場嘈雜,聲音小,偏著耳朵湊近才能聽清。所以給中間人取了這個形象的名字。也有直接喊“牛販子”的,俗話說,“牛販子的牛爬得樹”——憑他吹。帶點貶義。但又離不了他們,買的怕上當,賣的想有個好價錢?!芭F边@個職業(yè)古老,直到二十世紀末才逐漸消失。
“牛偏耳”活躍在牛市,對行情了如指掌。牽進來的牛,都仔細觀察,骨架、毛色、牙齒等,還要牽著牛在場內轉幾圈,看牛走路的姿式。把一切都摸得清清楚楚,做到心里有數。
前幾年,我在鄉(xiāng)下承包“小農水”項目施工,認識了一個以前的“牛偏耳”,恰巧也姓劉,都喊他“牛販子”,或者是“劉販子”。他已沒得??韶溋耍绺男形沽耸畞砥ヲ呑?。山坪塘都修建在田間地頭,我雇他騾子從公路邊轉運沙石和水泥。空閑時,我請他喝酒,主要想聽他擺龍門陣。
劉販子說,我們用舊時候的計量單位“石、斗、升、合”,總結出一套看牛的經驗:二石(音蛋),兩只牛眼鼓起像雞蛋,有神;四斗,四個牛蹄子像熨斗,大而堅實;六升,牛體格身軀像鹿身(六升)緊湊結實;八合(音各,重慶方言各與角不分),牛角呈八字形。符合這些條件的牛,再孬也有七成。
幾杯酒下肚,劉販子瞇起眼告訴我:凡是進牛市的人,我一眼就看得出來,是來買牛的,還是來打探虛實的。買牛的,我主動上前搭白,問他住在哪兒。平壩子,就給他介紹用水牛,田要深一些,水牛力氣大。住在山上的,推薦黃牛,走坡路才得行。我當“牛販子”時,很多規(guī)矩不興了,只是講價還伸袖子里摸指頭,怕旁邊看熱鬧的人曉得價了。我先捉住賣牛人的手,伸進他袖子。如果穿短袖,就伸進衣服下擺里。有時坐茶館談價,便把手伸在桌子下面摸。賣牛人伸出指頭表示要價,一摸就明白。然后我又走到買牛人的面前,用同樣的手法把價格告訴他。買牛人還價,也在袖子里用手指頭告訴我。一樁生意要這樣反反復復講好多次,還不一定成功。畢竟一頭牛很貴嘛。成交一頭牛,“牛偏耳”可得一筆介紹費,由買牛的人付給。賣牛人要包“兩場水草”。兩場,指兩個趕場日,共六天,過去城鄉(xiāng)按一四七或三六九、二五八的日子,每三天一個場。水草,指牛在吃草,活起的,沒生病。如果三天內牛生病或死亡,由賣方負責;四至六天內,對半開;超過六天,賣方就不管了。
我對“牛偏耳”的介紹費很感興趣,問劉販子一般是多少?他岔開話題:我談成的生意都記賬,用漢字表示1-10——田、乃、寸、水、丁、木、材、拱、成、年。這是暗語,賬本被別人撿去,或者偷看了,也不懂。
我追問他介紹費。他擺著手說:“‘牛偏耳’的規(guī)矩就是保密。我已經給你說得太多了。”看來他沒喝醉。
7
有一天,我到云萬兩縣交界的七曜山一帶搜集地名故事,村支書帶著我和鎮(zhèn)文化站長來到一個農家院壩,說:這戶兒袁老癟會擺故事,今年八十八了,精神好得很。說完,對著大門呼喊:“袁老癟,客人來了!”
“袁老癟?”我一怔,不會是當年屠宰場哪個臨時工吧?畢竟綽號也有相同的。隨著村支書的喊聲落地,一個干瘦老人扶著門框出現(xiàn)了。果真是他,臉上一層皮,下巴更癟了。這是他的標志,才有了這個綽號。當然,如果沒聽到這個綽號,我也不會認出他來。
我趕緊迎上去:“袁老伯,還認得我不?”同行的文化站長和村支書很驚訝。袁老癟打量著我,搖頭說:“認不到了!”我扶他坐下,給他們講了三十多年前屠宰場的往事。大家明白了,村支書連聲說:“有緣、有緣。”
我暫時把地名故事放一邊,急于找到答案:“袁老伯,您那年怎么突然走了?哪個時候找臨時工做不容易,您和場長是熟人,才來得到的?!?/p>
“我怕該命債!殺牛,心腸狠?!痹习T回答懇摯,“還有幾條要殺,我害怕了?!痹瓉硎沁@么一回事。
袁老癟繼續(xù)說,殺牛的時候,它會流眼睛水。牛的眼睛水很干凈,看得穿人心里想的什么。如果把牛的眼睛水敷抹在人眼里,說是能看見“鬼”。
您說得這么詭秘??赡悄昴鷼⑴#瑳]見它流淚?。?/p>
是沒看見流淚,我也是聽老一輩人說的。但牛有感應,我親自得見過。小時候,我們村有一戶兒的牛摔死了,皮剝下來,掛在屋檐下晾干。我牽牛從這戶兒門前過路,隨便怎么拉,它就是不走。后來繞了路才過去。我從前聽上人(父母)擺過,殺牛匠死了,墳堆堆都不敢壘,壘了,也要被牛踩平。
我明白,袁老癟說這些的目的,就是不愿殺牛。
從小當放牛娃兒的薛老伯,從不相信殺牛之前它要流淚,說:那個說法是同情它。牛下了一輩子苦力,到頭來,還要殺了吃肉。太可憐了!牛本來眼睛水就多,經常流,有時是湊巧碰到的。
李漁是清初時的文學家、戲劇家,他的美食文章很有名,有趣不說,涉及的知識面又廣,唯獨不見他談食牛、狗。他說:“以二物有功于世,方勸人戒之之不暇,尚忍為制酷刑乎?”意思是,牛和狗對人來說是功臣和朋友,我勸人們不要殺都來不及,怎么會去研究怎樣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