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福海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從”“北”“化”這三個字都是由“人”而來的同體會意字(見下圖甲骨文示例),相隨而“從”,相背而“北”,相轉(zhuǎn)而“化”。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長歷程,包孕著國人從古至今的人生哲學與生命智慧;這三字也與每個人的求學、處友、從業(yè)等具體生活實踐息息相關(guān),深蘊待人處事之道。
對此,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寫作指導
這是一道圖畫類材料作文題,所給材料以甲骨文為基礎(chǔ),表達對人生的思考。材料文字解說部分,對由“人”引申出的“從”“北”“化”三個字的內(nèi)涵進行了理解,挖掘出鮮明而深刻的人生哲理。審題時,需要對三個字所承載的哲學層面進行剖析,從一個人完整的人生歷程去思考。從父母師友、名人名家的優(yōu)點中獲得的間接經(jīng)驗為“從”;之后會產(chǎn)生精神和行為上的雙重叛逆為“北”;最后,能從正反兩個方面思考,一切為我所用,進入“化”的階段。寫作這一題目,可以從人生縱向的年齡層面進行思考,展示幼年善“從”,青年善“北”,老年善“化”的思維過程。同時,在分析過程中,可以融入材料中所給的“求學、處友、從業(yè)等具體生活實踐”,得出擇其善者而“從”之,去其惡而“北”之,力求為我所用而“化”之的哲理內(nèi)涵。
素材及化用
強力素材一
羅杰·羅爾斯是紐約州第53任州長,也是紐約州歷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長。羅爾斯出生于貧民窟,環(huán)境骯臟、充滿暴力,他從小就受到了不良的影響,讀小學時經(jīng)常逃學、打架、偷竊?!拔乙豢茨阈揲L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校長皮爾·保羅在羅爾斯犯錯誤時,不僅沒有批評他,而是用這句話給予他語重心長的引導和鼓勵。從此,“紐約州州長”就像一面旗幟在他心里高高飄揚。四十多年間,他沒有一天不按州長的身份要求自己。51歲那年,他終于成了紐約州的州長。
化用例段
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我們的思想還不夠成熟,就需要多聽聽師長的建議。有時,即使一句鼓勵,一種寬容,都可以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命運,這就是教育的作用。聽了校長皮爾·保羅的鼓勵后,那個整天調(diào)皮搗蛋的羅爾斯改掉了壞習慣。他用州長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最終成為紐約州的州長。
強力素材二
2020年,彭麒穎單眼學習高考考了635分,被西安交大醫(yī)學系錄取。她說:“因為是好心人幫我治好了眼睛,我希望以后用我正常的眼睛,學習更多的知識,治愈更多像我一樣需要幫助的人。”湖南留守女孩兒鐘芳蓉報考北大考古這一冷門專業(yè),她說:“就是因為景仰守望敦煌的樊錦詩而毅然選擇考古專業(yè)?!毙陆晾绺呖紶钤獜堄畛椒艞壡迦A北大,選擇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技大學。他說:“我就是想去當兵,將來報效國家!”
化用例段
“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位置,是生命煥發(fā)光彩的前提?!眾W維德告訴我們,適合你的路,自在腳下;適合你的事,自在心中。抬頭望望天,低頭看看腳下,堅定自己的信念,拒絕被世俗綁架,你會成為不一樣的煙火?!熬褪且驗榫把鍪赝鼗偷姆\詩而毅然選擇考古專業(yè)?!边@是鐘芳蓉的理想,她希望在那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地方追尋自己的文化之夢。
強力素材三
2021年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會上,中方譯員張京的現(xiàn)場翻譯響徹世界,在全網(wǎng)刷屏。張京從小英語天賦極佳,她也一直夢想成為一名外交官。高考時,她的成績達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shù)線,但為了夢想,她毅然放棄了這兩所無數(shù)考生都向往的大學,選擇了外交學院。今天,她已經(jīng)成為優(yōu)秀的外交翻譯官。
化用例段
夢想就像是一顆種子,需要精心呵護,適當轉(zhuǎn)化,才能茁壯地成長為一棵蒼天大樹。張京,那個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的翻譯官,從小便樹立了當外交官的夢想。高考時,即使達到了清華、北大的錄取分數(shù)線,但她毅然放棄了無數(shù)學子都向往的名校,走進了外交學院。最初的夢想,讓她轉(zhuǎn)化了慣常意識,不斷發(fā)力,堅持訓練,成就了今天的“翻譯女神”。
例文
規(guī)劃夢想,成就人生
河北省唐山市開灤二中? 何琪
跟從星河流淌,體驗夜的夢想;劈波斬浪,逆行船的夢想;撥開霧濃霜降,轉(zhuǎn)化秋的夢想。人生無極,時序更迭,夢想本應多元。正所謂:相人而聽,奠定人生基礎(chǔ);相背而行,探索別樣人生;相轉(zhuǎn)而化,規(guī)劃美好未來。
青澀少年,缺少人生閱歷,缺少獨立思考,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很容易在同質(zhì)化中迷失自己的方向。這時,“從”是最好的選擇。
遇事多聽聽長輩的忠告,多聽聽師友的勸導,當會走出平衡的生活。美國貧民窟里出生的羅爾斯,因為校長一句“我一看你修長的小拇指就知道,將來你一定會是紐約州的州長”而改變了人生軌跡;教育家陶行知當校長時,他在面對一個犯了錯誤的小學生時,讓小學生回答了三個問題,每回答一個問題給一顆糖果,在鼓勵中讓這個孩子受到感動,從此嚴格要求自己。長輩的忠告,是前行的動力。
當然,一味地聽從、順從,也可能會被經(jīng)驗束縛,很容易“成為別人”而不是“活成自己”。長輩們總說,青春不應該叛逆,但始終“醉”在大眾夢想的酒壇里,就真的適合自己嗎?逆,有時恰恰能夠觸及他人不能及的地方,看到與他人不一樣的風光。
曾經(jīng),清華、北大等名校,是多少學子心中向往的圣地;金融、電子技術(shù),是多少考生仰慕已久的專業(yè)。然而,近年來,很多考生開始對名校說“不”,對熱專業(yè)說“不”,他們背離了“大眾化”的人生目標,按照自己的方向規(guī)劃更適合自己的人生。夢想是內(nèi)心的堅守,如果盲目從眾,那么會有多少夢想破碎成塵埃?因此,我們應該具備“逆”的意識,以理性的分析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正如當年北大高材生陸步軒、陳生,畢業(yè)后沒有進入人們羨慕的職業(yè)領(lǐng)域,而是賣起了豬肉和養(yǎng)豬。他們無視旁人的嘲笑,以自己的能力創(chuàng)造了非凡的社會價值。
人生需要規(guī)劃,夢想因轉(zhuǎn)化而騰飛。有人說,在千變?nèi)f化的時代浪潮前,所謂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只是一張無用的白紙。然而,正是因為時代浪潮千變?nèi)f化,我們才更需要為自己量身定制一場燦爛的人生,任憑時代千磨萬擊,只要我們不斷轉(zhuǎn)化自己的夢想,就一定會成為最想成為的人。且看,百歲老人周有光,本來學的是經(jīng)濟專業(yè),但是,當他對語言學產(chǎn)生了興趣之后,毅然轉(zhuǎn)變了思維,深入研究語言,最終成為漢語拼音之父。懂得轉(zhuǎn)化,生命會因遵從內(nèi)心而變得豐盈。
正所謂:萬紫千紅,不應一枝獨秀;百舸爭流,并非同向競發(fā)。何不讓世界更加精彩!何不讓夢想在轉(zhuǎn)化中變得多元!
評點:作者從材料出發(fā),以三個不同階段對夢想的追求進行剖析,突出了“從”“背”“化”的三種認識,并列舉具體事例進行論證,最終歸納出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出鮮明深刻的立意,展示出豐富內(nèi)蘊的哲理。整個思路一氣呵成,表現(xiàn)出流暢的論證氣勢。
(編輯:李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