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靜
(河南省鞏義市人民醫(yī)院中藥調(diào)劑室,河南 鞏義 451200)
2型糖尿病屬慢性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群[1-3]。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胰島指數(shù)和血糖水平異常,病情進展后易發(fā)生多系統(tǒng)并發(fā)癥,影響日常生活質(zhì)量。西醫(yī)常以口服降糖、飲食控制、調(diào)血脂等方式治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中醫(yī)認為,2型糖尿病病機為陰虛燥熱、脾氣虧虛,治則補脾益氣、清瀉血中伏火。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具有補脾升陽瀉火的功效。本研究用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輔治2型糖尿病效果較好,報道如下。
共94例,均為2017年8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7例,對照組男26例,女21例;年齡42~73歲,平均(63.48±4.54)歲;病程1~10年,平均(6.52±1.21)年。試驗組男27例,女20例;年齡42~74歲,平均(64.35±4.81)歲;病程1~11年,平均(7.13±1.34)年。兩組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①符合《2型糖尿病病證結(jié)合診療指南》診斷標準[4];②無精神障礙;③近期無外傷史;④認知功能正常。
排除標準:①1型糖尿?。虎诎橛性煅到y(tǒng)疾??;③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④藥物過敏。
兩組均用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珠海潤都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0728)和阿卡波糖(湖南千金湘江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213032)治療。鹽酸二甲雙胍腸溶膠囊口服,每次0.25g,日3次;阿卡波糖口服,每次50mg,日3次;治療期間根據(jù)血糖水平調(diào)整用藥量。
試驗組加用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治療。藥用黃芪20g,人參10g,生石膏20g,柴胡15g,羌活15g,升麻15g,蒼術(shù)10g,黃連8g,黃芩10g,甘草8g。日1劑,水煎,分早晚飯前服。
兩組均治療12周。
顯效:空腹血糖(FPG)<7.2mmol/L且餐后2h血糖(2hPG)<8.3mmol/L。緩解:FPG在7.2~8.3mmol/L,2hPG在8.3~10mmol/L。無效:血糖無變化。
兩組胰島指數(shù)[胰島素抵抗指數(shù)(HOMAIR)、胰島β細胞功能指數(shù)(HOMA-β)]。比較兩組血糖水平[FPG、2hPG]。頭痛、腹脹腹瀉、嘔吐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指數(shù)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指數(shù)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胰島指數(shù)比較 (±s)
組別 例 HOMA-IR HOMA-β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7 3.94±0.92 2.15±0.45 60.23±10.32 106.07±20.23對照組 47 3.88±0.90 3.01±0.71 60.54±11.67 92.28±16.07 t 0.320 2.121 0.136 3.659 P 0.750 0.037 0.892 <0.001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mmol/L,±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mmol/L,±s)
組別 例 FPG 2hPG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試驗組 47 8.81±2.18 6.01±1.28 17.16±1.72 8.64±1.86對照組 47 8.87±2.21 7.56±1.54 17.08±1.64 13.22±2.34 t 0.133 5.307 0.231 10.504 P 0.895 <0.001 0.818 <0.001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例(%)
隨生活習慣、飲食的不斷變化,糖尿病發(fā)病率呈上升趨勢,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為常見[5-6]。該病具有病程長、病情隱匿等特點,因機體胰島素分泌不足致使血液中血氧分解效果下降引起疾病發(fā)生,多表現(xiàn)為輕度乏力、口渴等癥狀。隨病情惡化,易發(fā)生糖尿病腎病、腦梗死等情況。
糖尿病屬中醫(yī)“消渴”、“消癉”范疇。病機為陰虛燥熱、脾氣虧虛[7]。中醫(yī)治療應從補脾益氣、瀉火等方面入手。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方中黃芪性微溫,味甘,歸肺、脾、肝、腎經(jīng),可益衛(wèi)固表、補氣升陽;人參性溫,味甘、苦,歸肺、脾、心、腎經(jīng),可大補元氣、補脾益肺、復脈固脫;生石膏性寒,味辛、甘,歸肺、胃經(jīng),可清熱瀉火、除煩止渴;柴胡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肺經(jīng),可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舉陽氣;升麻性微寒,味辛、甘,歸肺、脾、大腸、胃經(jīng),可清熱解毒、升陽舉陷;黃連性寒,味苦,歸心、胃、肝、大腸經(jīng),可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甘草性平,味甘,歸心、肺、脾、胃經(jīng),可清熱解毒、補脾益氣、調(diào)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補脾升陽瀉火之效。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總有效率較對照組高,提示該方案可提高療效。同時,治療后試驗組HOMA-IR較對照組低,HOMA-β較對照組高,提示該方案可調(diào)節(jié)胰島指數(shù)。分析原因在于,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中黃芪可調(diào)節(jié)胰島素敏感性,柴胡可改善胰島β細胞功能。黃連可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提高胰島素受體結(jié)合力,證明研究方案可調(diào)節(jié)胰島指數(shù),改善胰島素抵抗狀態(tài)。研究數(shù)據(jù)顯示,治療后,試驗組FPG、2hPG水平較對照組低,提示該方案可降低血糖水平。分析原因在于,阿卡波糖可減少體內(nèi)蔗糖、多糖分解,降低血糖[8]。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中黃芪可改善糖耐量。生石膏可抑制炎癥反應,使血糖水平降低,柴胡可調(diào)節(jié)糖脂代謝紊亂。升麻可抗脂質(zhì)過氧化,拮抗糖異生,促進糖酵解。從而進一步證明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可降低血糖水平[9-10]。研究數(shù)據(jù)還顯示,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兩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該方案具有安全性。
綜上所述,補脾胃瀉陰火升陽湯輔治2型糖尿病可提高療效,調(diào)節(jié)胰島指數(shù),降低血糖水平,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