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榮
姜坤老師、鄭小娟老師是享譽全國的著名畫家、湖南美術界德高望重的前輩、生活中相敬如賓的伉儷、藝苑里各具特色的雙英。其人品、藝品都是畫界有口皆碑的佳話。
姜坤先生是一位純粹的畫家,繪畫是他生活的全部,也是他事業(yè)的全部。不熟悉他的人會覺得他很清高,其實姜先生是一位極其平和的長者。有個性,有原則,同時也非常寬容。不屑于功名利祿,但對生活非常有激情。無論性格,還是為人,他都是當今社會非常難得的、非常純粹的藝術家。
姜坤先生是一位廣譜性的大畫家,山水、花鳥、人物每一科都畫得十分精彩。在他作品的語言體系中,“墨”是他最突出、最有個性、最有高度、最有難度的符號。荊浩在他的《筆法記》中言及畫有“六要”,曰:氣、韻、思、景、筆、墨。明確釋云:“墨者,高低暈淡,品物淺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筆?!鼻宕睫乖凇渡届o居畫論》中說得明白:“用墨,濃不可癡鈍,淡不可模糊,濕不可溷濁,燥不可澀滯,要使精神虛實俱到?!泵鞔尼缑鞲菍ⅰ坝媚碧岣叩搅诵味系膶用妫骸叭似凡桓撸淠珶o法?!睔v代畫家對筆墨不敢懈怠,須知筆墨于中國畫而言,不僅是一種技法、一種美感,同時也是一種精神、一種氣韻。在傳統(tǒng)水墨畫中,繽紛的色彩純化到極致,徒留水墨而已,墨色即成為色彩的唯一表現,用到好處,即可“墨分五彩”。盡管從“闡釋學”的角度可以對“以墨代色”的藝術現象進行諸多哲學層面的詮釋,從而獲得一種理性的高度和深度,但從“敘事學”的角度來看,更容易喚起美學意義上的視覺共鳴。無論我們從哪一個學術視角來解讀姜坤先生的“墨法”,他作品中的“墨韻”總是以一種讓人流連忘返的魅力吸引著具有審美敏感力的觀眾。山水、花鳥、人物,姜坤先生都喜歡用“沒骨法”,運用干、濕、濃、淡、焦的墨色變化來營造畫面,從而獲得清潤、雅致、醒透的美感。“用墨無他,惟在潔凈,潔凈自能活潑。涉筆高妙,存乎其人。”(方薰語)姜坤先生是一位極講究的文人、極純粹的文人。這在他的畫面的品格上隨處可以洞見。湘西的吊腳樓是先生的代表性符號。毫無疑問,這些參差錯落鑲嵌在山林之間的民居腳樓,曾得到過無數畫家的青睞,成為他們作品中的主要題材。但真正具有代表性、個性化語言的吊腳樓,非姜坤先生莫屬。先生采用大片的、純粹的、豐富的、近乎平鋪的墨塊將原本參差而有些瑣碎的屋頂布局于帶有節(jié)奏和韻律感的畫面,然后再用變化豐富的筆法與墨法在這些統(tǒng)一的屋頂下進行塑造,形成“潤含春雨,干裂秋風”或“疏可走馬,密不容針”的節(jié)奏與韻律,宛若一曲又一曲優(yōu)美的樂章彌漫在湘西的村村寨寨。
鄭小娟老師更多地將精力集中在人物畫創(chuàng)作領域,工筆、寫意二者皆精。在她的工筆畫作品中,并不強調傳統(tǒng)工筆畫的精勾細描、層層渲染,反而注重“工中見寫”的“二元性”審美取向。事實上,工筆與寫意只是在表現方式方面的相對區(qū)別,在“聊寫胸中逸氣”(倪云林語)時有殊途同歸之妙。鄭老師喜歡用高麗紙作畫,這就決定了作品風格必然會與熟宣熟絹的細勾慢染中形成審美趣味的差異。材質的粗糙肌理和較強的吸水性要求畫家以合適的運動速度與下筆無悔的果斷進行創(chuàng)作,留下蒼潤的線條和具有一定暈散性的墨韻,有些地方還會呈現出生宣特有的墨層效果。鄭老師這種工筆畫中的書寫性在保持工筆畫屬性的同時又大大增加了作品語言體系的生動性與靈動感,有效地規(guī)避了可能陷入刻板與呆滯的泥坑。在鄭老師工筆畫作品中,色彩的運用是一個顯性的審美元素。在中國傳統(tǒng)繪畫語系中,色彩帶有明顯的觀念性、裝飾性、文化性。南齊謝赫在他的“六法論”中就提出了“隨類賦彩”的概念。這其中的“賦”字切中了傳統(tǒng)繪畫色彩觀的核心,畫家可以根據畫面或主觀情感表達的需要自由地發(fā)揮,“賦予”物象以某種“意象”色彩,即便是以客觀物象的色彩為依據,也可以“隨類”而賦,不必拘泥于偃仰向背的光感與色彩變化。鄭老師工筆畫的色彩來源很廣泛,不僅傳承了傳統(tǒng)繪畫“隨類賦彩”的方法,也從年畫、壁畫色彩語系中吸取了很多觀念和元素,具有很強的個性符號和平面裝飾性特征。鄭老師的寫意畫得益于她工筆畫中的率意性,完全縱情馳騁自由揮灑,完全沒有工筆畫家畫寫意畫時習慣性的拘謹,這在她的《敦煌系列》人物畫中表現得淋漓盡致。無論是菩薩還是飛天,衣紋飄舉,動態(tài)夸張,十分舒展而流暢。壁畫中曾經艷麗的色彩經歷了歲月的氧化,呈現出深沉而厚重、斑駁而滄桑、優(yōu)雅而靈動的復合型審美樣態(tài)。鄭小娟老師運用精準的造型能力和豐富的筆墨語言痛快而又精準地重新創(chuàng)造出既忠實于敦煌壁畫的原生感覺,又具有鮮明個性符號的審美形象,形象很美,品格極高!
姜坤先生和鄭小娟老師是生活中的伴侶和事業(yè)中的同行,相處幾十載,有很多交集,也有太多不同。他們和諧相處,又各自保持相對獨立,“和而不同”,乃藝苑雙英。兩位畫家都是中國畫家,既能工又能寫,姜坤先生以寫意為主業(yè),鄭老師則以工筆而著稱。兩位畫家都是大自然的赤子,對鄉(xiāng)土有一種深厚的情懷,姜坤先生多關注山川村落,人物作為這些環(huán)境中的一員,而鄭小娟老師則更多關注風土人情、民間習俗。情之所系,側重不同。兩位畫家對藝術對鄉(xiāng)土的感情都是熾熱的,但在繪畫中的表現卻又迥乎有別。姜坤先生筆下的村落顯得安靜而閑適,鄭老師筆下的村民則表現得熱情洋溢、浪漫活潑。姜坤先生以筆墨為主要語言,鄭老師則倚重浪漫色彩。姜坤先生以“情”“勢”見長,鄭老師則以“趣”“味”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