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文杰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碩士研究生(通訊作者)
王崇恩 太原理工大學建筑學院 教 授 博士研究生
岱廟即東岳廟的別稱,供奉主神為齊天大帝。宋金時期,隨著東岳信仰在山西地區(qū)的廣泛傳播,作為東岳信仰的重要載體,東岳廟(岱廟)的營建以及民間祭祀迎來高峰。文章以山西澤州縣壇嶺頭岱廟中殿為例,對其大木作營造特征進行系統(tǒng)研究,主要從平面形制、梁架結構用材、鋪作特征等方面展開,并通過與同為大定年間的澤州高都東岳廟天齊殿的類比分析,以期得出同一時空下較為普遍的營造手法及特征規(guī)律。
澤州縣,位于晉東南太行山南麓,地處晉冀兩地接壤之要沖,是三晉大地南下中原地區(qū)的重要屏障及門戶,軍事戰(zhàn)略位置極為重要,史稱“河東屏翰,冀南雄鎮(zhèn)”。壇嶺頭岱廟位于澤州縣北義城鎮(zhèn)的壇嶺頭村北約100 處土崗之上。院落坐北向南,原有前后兩院,現僅存前院,建筑依坡就勢,層次分明,布局合理[1]。該廟創(chuàng)建年份不詳,據中殿當心間檐柱以及院內碑刻記載,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 年)以及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 年)重修,中軸線上自北向南依次排列有中殿、月臺、山門、照壁,東西兩側分別為垛殿、廊房以及梳妝樓,現存中殿為金代建筑,其余建筑為清代所建,2013 年該廟被國務院評為第七批“國?!?。
岱廟中殿,又稱大佛殿,坐落于廟宇北端的高臺之上。由兩側臺階而上,原有的拜亭現已不存,據當心間石柱上題記:“峕大定□歲次,庚子十月上旬有二日重修,岱嶽之殿記耳,施石柱二……”可知其為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 年)重修之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架椽,方形平面,梁架主體形式為“三椽栿前壓剳牽,通檐共用三柱”,檐下施以方形抹角石柱,石柱以下并未施柱礎石,而是由柱頂石直接支頂,斗栱形式為四鋪作單下昂,明間設隔扇四門,次間兩門,單檐廈兩頭造屋頂,屋檐翼角高挑,曲線優(yōu)美自然,屋頂筒板布瓦,脊飾均為琉璃材質。
山西金代建筑的平面布局多承襲宋之規(guī)制,面闊與進深尺寸相當,大致呈方形平面。壇嶺頭岱廟中殿坐北向南,立于石臺之上,前出月臺,面闊進深皆為三間,通面闊6.94m,通進深6.77m,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通面闊9.42m,通進深8.84m,兩者皆沿襲北宋之方形平面布局(圖1)。
圖1 壇嶺頭岱廟中殿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平面圖(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我國古代木結構建筑平面柱網的布列,在滿足著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和保證縱架結構穩(wěn)定的同時,也反映著建筑內部空間及其框架主體構造的變化。山西金代建筑在柱網布列方面普遍使用減柱造,以此增加室內空間,滿足某種建筑的功能要求,尤以晉東南三間小殿最為明顯。壇嶺頭岱廟中殿殿內共施柱14 根,皆為方形石柱,身內單槽,后槽減柱,檐柱與金柱同高,為小型的殿堂式前廊布局;高都東岳廟天齊殿同樣為后槽減柱,前廊式柱網布局,兩者在柱網布列上的共性明顯,反映了該時期下同一區(qū)域的同一性特征(圖2)。
我國古代木構建筑柱式特征的表達往往有著其較為實用的功能,如柱式的收分、側角及生起等特征,在增加建筑美感的同時對于建筑大木作結構發(fā)揮了重要的穩(wěn)定作用。壇嶺頭岱廟中殿前檐柱邊長為40cm,檐柱高為333cm,檐柱邊長與高度之比為1 ∶8.32,符合宋金柱式徑高之比在1 ∶8 至1 ∶10 的普遍規(guī)律;檐柱收分1%,側腳約4cm,早期建筑特征較為明顯,而生起卷剎在該殿中未有體現(表1)。
表1 壇嶺頭岱廟中殿與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柱式特征對照表(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兩座建筑中均采用北宋之方形平面布局,殿內柱網布列均減去后槽金柱,以此擴大殿內禮佛空間,方便了人的活動[2]。二者前檐均施以方形抹角石柱,具有顯著的晉東南地域特色,柱徑徑高之比維持在1 ∶8 至1 ∶10 之間,符合山西地區(qū)金代建筑的普遍規(guī)律,柱式側角、收分等早期特征延續(xù)前代,生起特征在案例中并未出現。
作為木構建筑的靈魂,梁架的主體結構對建筑立面的表現以及整體的比例尺度起著決定作用,現將兩座大定木構建筑從梁栿間、脊部以及乳栿剳牽等方面進行分析,總結二者大木作特征的普遍規(guī)律及個性特征。
基于其平面靈活的減柱排列形式,壇嶺頭岱廟中殿整體梁架結構表現為“四椽栿屋,三椽栿前壓剳牽,通檐共用三柱”,其中剳牽為加工精致的“月梁造”,這在晉東南金代建筑中實屬少見,月梁剳牽由柱頭鋪作出跳承托,形成廊部空間,更好地滿足了民間祭祀類廟宇的功能要求。梁栿間金柱及后檐柱頭鋪作出?頭式壓跳承托三椽栿,栿背立卷瓣駝峰及櫨斗承平梁,栿間駝峰的使用與晉東南多數建筑施蜀柱合?不同,表現出對于山西其他區(qū)域的傳承性特征,駝峰間施拉枋連結穩(wěn)固。脊部于平梁之上立侏儒柱并施合?穩(wěn)固,柱頭設丁華抹頦栱及兩材攀間栱,其上頂承替木脊槫,槫子兩側設大叉手,捧戧于替木脊槫之間,柱間施枋子聯絡(圖2)。
圖2 壇嶺頭岱廟中殿(左)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剖面圖(圖片來源:作者根據山西省古建筑與彩塑壁畫保護研究院資料重新繪制)
高都東岳廟天齊殿主體梁架結構采用四椽栿前壓乳栿,通檐共用三柱。梁栿間施以蜀柱頂承,柱腳僅乳栿采用合?穩(wěn)固,其他未設這一構件,與金中期該區(qū)域普遍做法相異,脊部設蜀柱丁華抹頦栱以及攀間栱承脊槫,兩側設叉手捧戧脊槫(圖2)。
兩者梁栿的對接方式由前代的前后相對轉為更加穩(wěn)固的搭壓形式,實為古代匠人在營造過程中的進步之舉,梁栿間駝峰與蜀柱的使用則表現為這一結構在該區(qū)域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據研究,在金早期建筑中,脊部攀間施單材者均不使用丁華抹頦栱,而中晚期則攀間無論單材或兩材者,均用之,二者脊部丁華抹頦栱構件的設置手法符合金代中晚期的普遍規(guī)律[3]。
古代建筑在其營造過程中往往遵循一定的比例關系,現以澤州縣兩座大定木構建筑為例,從其柱高間廣、檐出和屋面舉折三個方面進行對比,得出大定木構建筑比例的區(qū)域性特征。
當心間檐柱與面闊比:壇嶺頭岱廟中殿檐柱高333cm,面闊為308cm,兩者比值為1 ∶0.93,與《營造法式》“下檐柱雖長,不越間之廣”之制相左,體現出了晉東南地區(qū)民間廟宇在建造過程中較為隨意性的營造手法。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檐柱高361cm,面闊為380cm,兩者比值為1 ∶1.05,符合“檐柱高不越間廣”之制。
檐出占比(柱高):壇嶺頭岱廟中殿檐出為165cm,占檐柱高的50%,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檐出為180cm,占檐柱高的50%,兩者鋪作次序相同,檐出占比一致性較強,體現出區(qū)域共性特征。
屋面舉折:壇嶺頭岱廟中殿總舉高為265cm,總步架為744cm,舉折為1/2.81,并未處于《營造法式》規(guī)定的1/3 至1/4 之間,屋面坡度較陡,高都東岳廟天齊殿總舉高為288cm,總步架為958cm,舉折為1/3.33,基本符合《營造法式》規(guī)定[4]。
壇嶺頭岱廟中殿殿內梁栿以及檐部剳牽砍削規(guī)整,而斷面比例約為3 ∶1 至3 ∶2 用材,梁栿用材在遵循前代規(guī)制的基礎之上斷面已經有所變化,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殿內梁栿以及檐部乳栿剳牽斷面均為砍削規(guī)整的3 ∶2 用材,兩者梁栿與同時期東南部區(qū)域建筑梁栿截面向圓形過渡的形式不同,而受北宋官式影響較深,與山西其他區(qū)域特征頗為一致,同時進一步說明了東岳廟信仰在該區(qū)域的盛行(圖3)。
圖3 壇嶺頭岱廟中殿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梁栿用材(圖片來源:作者自攝)
斗栱,是我國古建木結構建筑中特有的結構,旨在將屋頂荷載過渡傳遞于柱子及地面,它的產生和發(fā)展有著悠久的歷史。然斗栱結構發(fā)展至金代中晚期,其布置仍較為舒朗,在民間的小殿中多以四鋪作為主,此外,該時期鋪作多施以假昂造,并沒有實質性的結構作用,鋪作用材及整體尺度較前代也逐漸變小。
壇嶺頭岱廟中殿設柱頭鋪作8 朵,轉角鋪作4 朵,共計12 朵,柱頭形式為“四鋪作單下昂”,假昂琴面式,耍頭制成螞蚱形,令栱抹斜,里轉一跳華栱承剳牽。用材以前檐柱頭斗計,材寬12cm,材高18cm,足材高25cm,約合《營造法式》之七等材,規(guī)定為“小殿及亭榭等用之”的要求,斗拱一跳跳距36cm,總高82cm,鋪作高約占柱高的1/4(表2)。其中,材高與材寬之比為規(guī)整的3∶2,同樣符合《營造法式》的用材規(guī)范(圖4)。
表2 壇嶺頭岱廟中殿與高都東岳廟天齊殿鋪作特征對照表(表格來源:作者自繪)
圖4 壇嶺頭岱廟中殿和高都東岳廟天齊殿柱頭鋪作(圖片來源:作者自繪)
通過對于兩座建筑的鋪作特征進行類比分析,兩者的用材以及建筑手法存在高度一致性,符合同一時期同一區(qū)域下具有相同營造手法和用材規(guī)范的普遍規(guī)律。不同的是,兩者鋪作的前后檐一致性存在差異,壇嶺頭岱廟前后檐鋪作規(guī)制相同,而高都東岳廟在后檐補間鋪作的設置上與前檐對稱性較差。
澤州壇嶺頭岱廟中殿作為晉東南地區(qū)典型的金代建筑,其營造手法很大程度沿襲了北宋的基本規(guī)制,在與同期的高都東岳廟天齊殿以及《營造法式》的對比中,表現出了同一區(qū)域內建筑大木作特征的高度一致性以及大定年間建筑營造手法與《法式》的趨同現象。而在部分比例尺度方面,岱廟中殿又存在較為隨意和不符合規(guī)制的做法,體現了該區(qū)域在技術發(fā)展中的滯后性和隨意性。文章通過對壇嶺頭岱廟中殿大木作特征的研究以及案例對比分析,進一步理解晉東南大定木構建筑的營造手法以及傳承創(chuàng)新特征,以便更好地充實早期木構古建筑的相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