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詩雨
喜歡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我們往往會為剛?cè)雸@的小班幼兒創(chuàng)設豐富的環(huán)境,準備各種材料,布置多種游戲場景,希望他們能快樂、自主地游戲。然而,幼兒會喜歡我們?yōu)樗麄儎?chuàng)設的游戲環(huán)境嗎?幼兒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呢?下面,我截取幾個片段來回顧和分析。
一、情景再現(xiàn)
【情景1】
我在活動室里創(chuàng)設了娃娃家、燒烤店、點心店、飲料鋪、小超市、小醫(yī)院、小舞臺等游戲環(huán)境,投放了豐富的游戲材料。比如,娃娃家里有鍋碗瓢盆和各種嬰兒用品,燒烤店里有各式用海綿紙制作的肉類和蔬菜,點心店里有用超輕黏土制作的生日蛋糕,飲料鋪里有用玻璃紙?zhí)娲母魃?,小超市里的仿真收銀機和付款二維碼也一應俱全……
在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有的幼兒坐在店鋪老板身邊發(fā)呆,有的幼兒在各個游戲點游蕩、徘徊,有的幼兒在活動室里漫無目的地跑來跑去……為了減少幼兒的這種游離狀態(tài),也為了讓幼兒的游戲變得更好玩,我努力扮演著一些角色,試圖與幼兒互動,引導幼兒產(chǎn)生更豐富的游戲情節(jié)。比如,在小醫(yī)院,我說:“哎喲,我的腿被撞到了,好疼喲!”“下一位病人可以來嘍,我是牙醫(yī),我可以幫你治療蛀牙!”在小舞臺,我說:“小舞臺的表演怎么那么好看!好精彩!”“珍珍的舞蹈真精彩,大家快來看??!”在點心店,我說:“老板,你的蛋糕怎么做得這么漂亮!很有設計感!”在燒烤店,我說:“哇,今天的燒烤串火候正好呢!牛肉、羊肉都很嫩!”在飲料鋪,我說:“今天飲料鋪的酸梅湯好特別!你們不去試試?”在娃娃家門口,我說:“媽媽,你今天帶孩子出來逛街了?”……在我的帶動下,幼兒的游戲好像有了一些起色,店鋪老板模仿著我的樣子在和客人交談,娃娃家的媽媽帶著孩子在小區(qū)散步,小舞臺的觀眾開始為表演者喝彩……但一場游戲下來,我成了最忙碌、最累的人。
分析:
在精心創(chuàng)設的游戲環(huán)境中,幼兒真的喜歡玩、會玩嗎?為什么在幼兒的游戲時間里,教師成了最忙碌、最累的人?在幼兒的游戲中,教師應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幼兒需要的支持是什么?
帶著問題,我進行了持續(xù)觀察,猛然發(fā)現(xiàn)留給幼兒自主游戲的空間并不大,這些預設的游戲場景和提供的精美材料在不經(jīng)意間規(guī)定了幼兒的游戲角色和行為:老板要服務客人,爸爸媽媽要照顧小寶貝,醫(yī)生要看病,觀眾要鼓掌……如果沒有這些游戲場景和材料,幼兒的游戲又會是怎樣的呢?幼兒真的會無所事事嗎?在問題的驅(qū)動下,我做出了改變。
【情景2】
一天,我準備帶幼兒去戶外游戲。我問:“你們想帶些什么?”幼兒七嘴八舌地說了一些,例如盤子、鍋子、鏟子、布料、卷筒紙芯等,我把幼兒所說的材料裝進一個大箱子搬到戶外游戲場地。這些材料很快就被幼兒一搶而光,那些沒有拿到材料的幼兒起初有些不知所措,但隨后很快就地取材玩了起來。
土坡下,意意、多多、鑠鑠、曉曉在挖泥、刨坑、撿樹葉,重復著簡單的內(nèi)容,樂此不疲。土坡上,勞勞拿著從活動室?guī)淼腻佔雍顽P子,炒制著樹葉料理;甜甜、芃芃裝了一盤樹葉,坐在大樹下假裝野餐。咪咪指著泥塊說:“這是果凍,太大了,可以分給甜甜和勞勞吃。”
在小攀爬架旁,三五個幼兒拿著活動室里帶來的布料來回翻弄著,金金提議道:“我們把布鋪在這個架子上,就能做成一個帳篷了!”“快點進來!打雷了!馬上要下雨了!”金金一邊喊一邊招呼小伙伴們躲進這個狹小的帳篷里。不一會兒,他們鉆出帳篷,彎著腰一個接一個地從帳篷的這頭跑進去,從那頭跑出來。此時躲雨的帳篷瞬間變成了山洞,一列“小火車”正穿過“山洞”呢。
在小樹林旁,好幾個幼兒站在椅子上,用卷筒紙芯當作望遠鏡不停地眺望。一個幼兒說:“我看到房子了?!薄澳睦锬睦??我也要看!”其他幼兒異常興奮,紛紛舉起“望遠鏡”四處尋找著那棟房子。他們心領神會,配合默契:“我看到了!我看到了!”這時,可能是受到這一情境的啟發(fā),卡卡突然當起了船長:“這艘是海盜船,正在大海上航行。”“我們要把船開到哪里去?”一旁的象象問道。“我們開到前面的島上去看看!”卡卡說出了航行目的地,身邊的幼兒立刻無縫對接,變身為船員應聲說好?!按瑔T”們在卡卡的帶領下向前方的“小島”進發(fā)。“我在這里發(fā)現(xiàn)了寶藏!”象象指著一叢小草說?!笆墙饚牛 薄按瑔T”們翻弄了一下小草,假裝找到金幣裝進了自己的口袋?!拔以谶@里發(fā)現(xiàn)了沉船!還有人被困在里面!”莉莉指著遠處的滑梯說道。“快去營救!”卡卡帶著“船員”們沖進滑梯,開始搜索“沉船”里的被困人員……
分析:
親歷了幼兒無固定主題和場景的游戲,我切實感受到了幼兒是天生的游戲高手。離開了活動室內(nèi)的游戲環(huán)境,幼兒在戶外玩出了自己的游戲,各種成人無法想象的情景層出不窮。當幼兒自主游戲時,同伴間的交流和互動明顯增加,他們根本不需要教師來示范如何與他人溝通。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明顯增強,即使準備的游戲材料非常有限,他們也依然能借助環(huán)境中的已有材料以及環(huán)境本身來豐富自己的游戲情節(jié)。
在游戲現(xiàn)場,我看到幼兒始終綻放著發(fā)自內(nèi)心的笑容,當教師創(chuàng)設開放的環(huán)境,給予幼兒充分的信任時,幼兒的能力就會最大程度地被激發(fā)出來。與此同時,我也陷入了思考:既然幼兒自己也能玩得那么開心,他們還需要教師怎樣的支持呢?
【情景3】
在戶外看到“放手讓幼兒游戲”的成果后,我對室內(nèi)游戲材料做了調(diào)整,去除了許多制作精美的仿真游戲材料,把選擇游戲材料的權利還給了幼兒。
一天,美工區(qū)里的水彩顏料突然出現(xiàn)在小醫(yī)院里,只見醫(yī)生米米拿著水彩顏料往毛絨小猴子的腦袋上一邊涂一邊說著什么。不一會兒,米米的手上、小猴子的頭上、小醫(yī)院的桌子上全是各種顏料。以往面對這樣的情景,我肯定會立刻制止幼兒的這種行為,并且嚴肅地告訴幼兒不可以這樣玩。但是今天,我提醒自己要繼續(xù)觀察米米到底在玩什么,也許米米并不是在簡單涂抹,更不是在搞破壞。只見米米繼續(xù)往小猴子頭上涂了一會兒顏料。沒過多久,旁邊的牙醫(yī)甜甜也開始擺弄顏料,她學著米米的樣子把顏料擠在了牙齒模型上,再用手把顏料均勻涂抹在每一顆“牙齒”上。此時的小醫(yī)院已經(jīng)被顏料弄得一片狼藉。我問甜甜:“甜甜,你今天為什么在牙齒模型上涂顏料???”“我發(fā)現(xiàn)有蛀牙?!薄巴款伭嫌惺裁从媚兀俊薄翱梢园阎览锏南x殺死。”“現(xiàn)在蛀牙問題解決了嗎?”“解決了!”接著,我又問米米:“米米,你為什么在小猴子頭上涂顏料???”“它的頭受傷了,有傷口,我在給它涂藥!”“現(xiàn)在猴子好點了嗎?”“還沒呢,它流了好多血!”“那可怎么辦呀?”“可能需要創(chuàng)可貼!”“你們醫(yī)院有創(chuàng)可貼嗎?”“沒有……”“那你需要嗎?”“我需要!”
第二天,我就在小醫(yī)院里投放了創(chuàng)可貼,同時試探性地投放了一些縐紙條、小紙團、皮管等,想觀察幼兒會使用哪些材料。在之后的游戲中,我發(fā)現(xiàn)創(chuàng)可貼幾乎無人問津,而小紙團被幼兒當作棉花球擦拭各種傷口,縐紙條被幼兒用來包扎傷口,皮管則被幼兒用來掛鹽水或抽血……
分析:
“材料是無聲的老師”。投放材料是教師基于幼兒的游戲需求提供的間接支持,十分考驗教師的專業(yè)能力。
當我們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幼兒時,我們?nèi)孕枰^察幼兒使用的游戲材料是否有利于游戲的開展。比如,像縐紙條、小紙團、皮管等這樣的材料引發(fā)了幼兒的游戲行為,我們就可以保留;像創(chuàng)可貼這種材料因為有局限性而容易被幼兒忽略,我們就可以適時地把它撤走。要想讓無聲的材料有效地支持幼兒的游戲,我們需要不斷觀察幼兒,了解他們的游戲需求,靈活地調(diào)整材料,給予他們適宜的支持。比如,幼兒起初只是把毛絨玩具當作病人,等到他們嘗試給自己的同伴看病時,他們所需要的游戲材料必然會發(fā)生變化。
【情景4】
教師放手讓幼兒游戲后,幼兒無論身處怎樣的環(huán)境,無論有沒有材料,都能自主地玩起來了。
一天,戶外活動時間,幼兒邊叫著“著火了,著火了”,邊四處奔跑。他們在尋找消防員,但沒有人去滅火,反而更多的人開始熱衷于喊“著火了”。
看到幼兒自己生發(fā)的游戲情景具有延展的可能,我忍不住參與其中,著急地問他們:“怎么會著火了呢?”每個幼兒的答案都不一樣:“太熱了!”“點著了!”“有噴火龍!”我一聽“噴火龍”覺得很有童趣,便好奇地說:“天哪!噴火龍??!那要快點把它找出來,不然火會越來越大的!”“噴火龍”這個詞似乎點燃了他們的激情,他們開始在滑梯上跑上跑下,沉浸在尋找噴火龍的過程中:有的去追趕另一個幼兒,聲稱對方就是噴火龍;有的沖到滑梯下面,說隱秘的地方才有噴火龍……
為了擴大幼兒的游戲區(qū)域,我指著不遠處一個大型攀爬架和一架紅色長滑梯,假裝驚訝地問:“那是什么???”幾個男孩聞聲跑了過去。不一會兒,鑠鑠雙手掌心向上,假裝抱著東西回來了,他的腳步還表現(xiàn)出了承重感?!拌p鑠,你手里拿的是什么???”“給你!幫幫我,接好它,這是恐龍蛋!”我倆小心翼翼地完成了“交接”。這時,幼兒都過來往我手上做放物體狀,邊放還邊向我介紹:“這是劍龍的蛋?!薄斑@是噴火龍的蛋,很燙哦!”曉曉說:“快抱好它,只要給它溫暖,就能孵出恐龍寶寶了!”“那怎么給它溫暖呢?”我問道。幼兒七嘴八舌地說要給“恐龍蛋”蓋上被子、放在衣服里,我便配合他們拉開了自己的外套拉鏈,假裝把蛋放了進去。曉曉向另一位教師要了一條擦汗毛巾蓋在手上,說:“這就是溫暖!”
分析:
對于幼兒園的戶外場地,我們以往主要顯現(xiàn)的是其運動功能,注重幼兒大肌肉的發(fā)展以及運動技能技巧方面的培養(yǎng),但事實上幼兒園的戶外場地應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成為幼兒游戲的舞臺。當我們以開放的態(tài)度來支持幼兒的游戲時,無論幼兒在哪里,他們都能把所處的環(huán)境變成自己的游戲場。
反觀游戲中我和幼兒的互動,我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些“指手畫腳”。比如,當我忍不住著急地與幼兒對話,當我把手指向遠處的大型攀爬架和滑梯,幼兒的游戲情景似乎已不知不覺被我引導甚至控制。教師努力成為幼兒的游戲伙伴固然沒錯,但還是需要遵循“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原則,做到最大程度的放手,最小程度的介入,而如何把握這個尺度還需要教師通過不斷的實踐來積累經(jīng)驗。
二、感悟與反思
游戲是幼兒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陣地”。在游戲中呵護幼兒的自主性何其重要,只有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幼兒,幼兒才會想象和創(chuàng)造,才會獲得有益的經(jīng)驗。結合上述實踐,我獲得了以下幾方面的感悟,也引發(fā)了更多的思考。
1.游戲環(huán)境要開放
創(chuàng)設游戲環(huán)境不等于布置游戲環(huán)境,它應該是一個持續(xù)的、動態(tài)的過程。環(huán)境是不說話的老師,它在無形中支持著幼兒的游戲。幼兒是真正的游戲高手,只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開放的游戲環(huán)境,他們便會帶給我們驚喜。所謂開放的游戲環(huán)境是一個有著極大選擇自由度的環(huán)境,是一個便于直接體驗的環(huán)境,是一個能不斷引發(fā)認知沖突的環(huán)境。當我們改變原來布置的游戲場景,幼兒的游戲區(qū)域便不再被限制,游戲情節(jié)便不再被限定;當我們突破游戲地點的束縛,幼兒可以在草地上探險、可以在滑梯上玩噴火龍游戲時,他們便有了更多與環(huán)境互動的機會。一個開放的游戲環(huán)境不僅對幼兒很重要,對教師同樣重要。因為當教師相信幼兒的能力、尊重幼兒的選擇、給予幼兒適宜的支持時,師幼關系就不再是以往的“教”與“被教”的關系了。
2.高、低結構材料要結合
高結構材料雖然在小班幼兒入園初期可以吸引幼兒進入游戲情景,但通常比較封閉,幼兒可改變、可創(chuàng)造的空間比較小,而低結構材料因其天然的靈活性為幼兒的游戲提供了多種可能。在實踐中,我們減少了部分精美的高結構材料,增加了低結構材料。比如,我們看到幼兒在塑料周轉(zhuǎn)箱、紙筒芯、牛奶盒、清水積木、布料、奶粉罐、泡沫墊等材料的支持下,涌現(xiàn)出了許多替代性游戲行為:把積木放在盤子里,撒上一些土,就是一塊美味的巧克力蛋糕;把塑料周轉(zhuǎn)箱連起來,就是一節(jié)節(jié)車廂,還能坐進去玩;把紙筒芯舉起來,就是一個個望遠鏡;把布料掛在攀爬架上就能變成帳篷,還能變身山洞……高結構、低結構材料要結合起來使用,但兩者的具體配比并沒有一個標準。教師可以觀察幼兒的游戲興趣和需要,根據(jù)幼兒的游戲水平以及幼兒游戲內(nèi)容進行試探性投放,如果投放效果不佳,可以將其作為調(diào)整材料的依據(jù)。
3.教師要退后
在之前的游戲中,我們習慣于教幼兒怎么玩,有時看似是和幼兒玩在一起,實質(zhì)還是把他們導向我們希望的游戲狀態(tài)。如今,我們秉持“幼兒在前,教師在后”的原則,多觀察幼兒在玩什么,多傾聽幼兒在說什么,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成為自由的思考者和探索者,有能力的學習者和創(chuàng)造者。一旦我們選擇退后,成為幼兒游戲的觀察者、陪伴者甚至學習者,就能看到幼兒具有強大的學習能力、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當然,退后并不意味著不作為,放手游戲也并不意味著完全不介入。有時教師會糾結于該不該介入、如何介入。當教師的不介入導致幼兒要放棄當前的游戲時,教師就要提出激勵性的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讓游戲得以繼續(xù)。當教師的介入導致幼兒的游戲失去自主性時,教師就要及時退出,把游戲還給幼兒。
游戲的獨特價值和可貴之處在于“自主”。我們常說“要把游戲還給幼兒”“要放手讓幼兒游戲”,但在實踐中常常操之過急。如果我們對幼兒的游戲行為看得多了,思考得多了,案例積累得多了,我們的經(jīng)驗自然就會豐富起來。如果我們相信幼兒、以欣賞的態(tài)度看待幼兒,我們就會越來越懂他們、愛他們,在陪伴他們游戲的過程中收獲職業(yè)的幸福感。
329750033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