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慕
我們去某個地方,盡管道路泥濘,但只要能過去,人們就不會停下腳步;如果前方修路,我們會另外繞道,向著目的地繼續(xù)前進,這幾乎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但是在人生的路上,遇到不順或挫折之類的逆境時,為什么有些人就此止步,把時間和精力用來抱怨、憤恨,甚至一蹶不振了呢?
古人講隨遇而安,何以得安?只要有遇山爬山遇河蹚河的積極心態(tài),把關注點放在“當下我能做什么”上,盡己所能,全力以赴,還有什么過不去?大不了重啟人生,說不定這一轉道,我們還可以欣賞到沿途的美景,收獲原路上沒有的驚喜。
還有,在路上遇到垃圾,如果不能順手撿起,我們一般不予理會,但是為什么在人生的路上遇到垃圾事,我們常常會與之理論糾纏,浪費寶貴的生命呢?有些事,我們選擇妥協或放棄,并不是因為懦弱,而是可以有讓自己心情更好的選擇——聽聽音樂,嗅嗅花香,會會朋友,做一頓美食,看一部經典電影,或者,打開一本早就想看的書……關注什么,就放大了什么,關注美好,才會越來越好。
而所謂命運,不過是一個個選擇連接起來的軌跡。
更好的選擇,才能擁有更大的底氣。
(摘自2021年第8期《思維與智慧·上半月》)
323050033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