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文化的建設發(fā)展,我國的戲劇及影視事業(yè)的發(fā)展規(guī)模也在不斷擴大,無論是在戲劇還是影視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其中不僅融合了真實的生活經歷,也融入了很多想象化的情境,才能夠更好地表達出戲劇影視的內涵。這一點也就要求在戲劇和影視的創(chuàng)作中需要具備假定性,通過假定性來構造另一個時空,更好地呈現(xiàn)出高質量的戲劇和影視效果。假定性是通過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種提煉與凝縮,讓整個戲劇或者影視更加充滿戲劇性的特點,更好地將戲劇和影視中的元素得到充分融合。本文將分別從戲劇《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與電影《信條》的假定性運用進行分析,分析在戲劇和電影中的具體假定性內容及其應用的效果,為戲劇及影視創(chuàng)作中假定性效果的提升帶來借鑒和參考,促進我國戲劇及影視創(chuàng)作質量的提升。針對戲劇及影視中假定性的研究,能夠進一步為整個戲劇和影視事業(yè)的發(fā)展來參考和指導,使戲劇和影視的假定性呈現(xiàn)效果得到提升。
1 假定性的定義
從理論角度,假定性在戲劇藝術中是指戲劇藝術形象與它所反映的生活自然形態(tài)不相符的審美原理,即藝術家根據認識原則與審美原色對生活的自然形態(tài)所作的程度不同的變形和改造。藝術形象絕不是生活自然形態(tài)的機械復制,藝術并不要求把它的作品當作現(xiàn)實,從這個意義上說,假定性乃是所有藝術固有的本性[1]。
這種創(chuàng)作中利用的假定性,無論是在戲劇藝術還是影視藝術都已經與觀眾之間構建了一種“約定俗成”。戲劇和影視利用獨有的方式為觀眾擬造出另一段時間與另一個空間,創(chuàng)作者們在這個時間、空間體系下暢快創(chuàng)作,觀眾在創(chuàng)作者構建的如夢一般的時間、空間里盡情享受。比如,觀眾在劇院與影院中可以接受2~3個小時的話劇演繹了跨越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故事,可以接受幻想的具象化出現(xiàn),可以接受在戲劇和電影,在假定性的同時,也給觀眾帶來了真實的體驗。
2 假定性的表現(xiàn)范圍
首先,如上所述,觀眾已經普遍承認了舞臺空間與時間的假定性。在構建空間方面,在戲劇藝術中,無論是構成性布景還是鏡框式舞臺的寫實性布景,任何布景都具有假定性。它們并非是現(xiàn)實生活中的場景或真實存在的,但是藝術創(chuàng)作這門通過景片、道具、燈光等多因素的組合,構建一個符合邏輯、令人相信的空間。在構建時間方面,藝術創(chuàng)作者們通過對舞臺節(jié)奏的處理及其他特殊處理方式(如通過演員動作的變化、臺詞旁白、人物內心獨白、燈光變化、音樂變化等),利用觀眾對時間流逝的錯覺,延長、縮短、甚至改變時間。這樣空間與實踐的變化更好地令觀眾沉浸其中,也為創(chuàng)作者獲取了時空上極大的創(chuàng)作自由[2]。
其次,戲劇情境的構成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假定性,創(chuàng)作者通過夸張、怪誕、獨特的戲劇情境來構建故事、表達思想。比如在許多劇作中會構建幻象、夢境、帶領觀眾進入劇中人物的內心世界等。
最后,在劇作本身情境構成的假定性下,導演的二度創(chuàng)作中也會在表演、道具、燈光、音樂等方面進行變幻,通過某種具有假定性的某種表現(xiàn)手段和表現(xiàn)方式來具象呈現(xiàn)劇作情境中所構建的幻象、夢境、人物內心世界,這些表現(xiàn)手段和表現(xiàn)方式是極具生命力并通過不同創(chuàng)作者不斷創(chuàng)新的[3]。
3 假定性的作用
假定性的存在合理了藝術創(chuàng)作中不同于現(xiàn)實生活中客觀存在的部分,為創(chuàng)作者的藝術表達提供了幫助,為作品本身更好的服務,使觀眾能夠沉浸于創(chuàng)作者所構建的作品中,受之感動與震撼。首先,在一些戲劇或影視中,假定性能夠成為該作品的表現(xiàn)形式,并且在整個影視中都能夠將假定性的思想得到深刻融入,進一步的將假定性的內容呈現(xiàn)得更加具有真實性。其次,通過假定性的體現(xiàn),使一些虛擬的場景成為體系,更好地突出戲劇和影視的多功能性,并且通過這種假定性的表達技巧,也能夠將整部作品的內容得到升華,給觀眾更加良好的視覺體驗感。
4 假定性在戲劇《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中的運用
首先,在《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整體情境的構建中就具有假定性。一方面,《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是一部“戲中戲”作品,其本身是一部戲,這部戲里所演的故事也是關于導演排演的一部戲,而在導演排演戲的過程中還有另一個時空的劇中人物出現(xiàn)來講述他們的故事。另一方面,這個劇作所構建的故事讓我們認知并相信了劇本中的人物是具有真實生命力并可以穿越時空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中與真實存在的人物進行對話和溝通。這其中“戲中戲”的設定、為虛擬構建出的人物賦予生命力、劇中人物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時空穿越都是假定性的運用。在《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這部戲劇中,通過劇作探討了存在的真實性。一個舞臺本來是一個表演場地,但這六個角色的出現(xiàn),卻將這場虛幻的游戲變成真實故事,在這場戲中讓真實與虛構之間變得模糊不清,虛構超越了真實,甚至比真實還真實,這也是該部戲劇在假定性上的突出表現(xiàn)。在這部戲劇當中通過假定性的呈現(xiàn),使得其具有“更深刻意義”的,在戲劇中呈現(xiàn)的假定性內容,不是六個劇中人的倫理糾葛與家庭沖突,恰恰能夠體現(xiàn)出他們?yōu)闋幦∽约荷娴拿半U歷程,更好的將戲劇的深刻內涵得到呈現(xiàn)[4]。
其次,在劇本中關于表現(xiàn)手段與表現(xiàn)方式的假定性體現(xiàn)于以下幾點。一、皮蘭德婁設定此劇不分幕,其中有兩次具有假定性的停頓與分幕,一個是經理與角色們進入后臺商量劇本從而退出舞臺,另一個是假定布景員的角色出現(xiàn)差錯,誤把幕布落下從而結束本劇[5]。二、開始之初,現(xiàn)實中的觀眾進入劇場看到的就是沒有演出的空劇場,然后演員布景員好似真實在布景一樣上臺開始表演,通過表演與調度的假定性讓看劇的觀眾從一開始就相信所看到的是一個正在排練的戲劇,并在這個戲劇中出現(xiàn)了劇中人物。三、這部劇的最后,小妹妹溺死在水池里,男孩藏身的樹后響起槍聲,在演員假定性表演的混亂中,小女孩與小男孩在舞臺上假定性的死亡。
再者,皮蘭德婁為了區(qū)分戲里正在排演戲的導演、演員們與從劇中出現(xiàn)的劇中人們,他利用假定性為劇中人打出色彩異常的光芒,并為他們帶上面具,通過燈光、道具的假定性讓觀眾們清晰劇中人和導演、演員們之間的關系,從而更好的沉浸于作品當中。通過在這部戲劇中實現(xiàn)以假作真的過程,借助假定性的戲劇表現(xiàn)形式進行展現(xiàn),對戲劇的真實性進行了產生,將人放在了真實的現(xiàn)場環(huán)境中,充分的將舞臺藝術與戲劇故事相結合,將《六個尋找劇作家的劇中人》戲劇的呈現(xiàn)效果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6]。
5 假定性在電影《信條》中的運用
假定性不僅存在于戲劇中,同時也存在與影視中,以近年克里斯托弗·諾蘭導演的作品《信條》為例。從整體的情境構建中《信條》就設定了一群得知“熵”存在的人要保護世界,在“熵”的設定下因為存在“熵增”與“熵減”而可以隨意改變電影中世界時間,可以快進或者倒退?!办亍贝_實存在于現(xiàn)實生活中,但我們的時間并不可以逆向,這樣的假定性設定也使《信條》這部電影獨一無二。同時,由于“熵”的設定,為了使觀眾清晰和相信,諾蘭在影片中運用演員表演和聲音效果的倒放來讓觀眾相信時間的倒流。在《信條》這部電影中借助假定性的表現(xiàn)技巧,利用時空逆行的高概念在講述概念的第一時間就告訴觀眾故事的結局——即世界不會毀滅。同時將這個邏輯與觀眾對于觀看類型片的觀影期進行嵌套。這樣就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類型片邏輯的回文結構[7]。在這部電影中令人難忘的視覺語言,展示了一種神秘的反物質形式,這種形式會使物質在時空中逆向移動,例如物體向上“掉落”、船“逆著走”、建筑物在被導彈擊中后自行重組。
在《信條》中呈現(xiàn)的時間感是完全不同的,與現(xiàn)實世界存在著很大的差別,它是一種虛構的時空,非常具有顛覆性,這一點正是《信條》電影當中假定性的呈現(xiàn),通過顛倒時間這一假定性的表達技巧,能夠更好的將電影的視覺呈現(xiàn)效果得到增強,給觀眾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和感受。在這部電影當中,雖然是一些假定性的虛構場景,但是電影以目前物理學可以解釋的方式,讓主角可以通過一種虛構裝置操弄時間,讓未來的人可以介入過去,通過這種假定性場景的構建,將時間倒流的真實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在《信條》電影的故事情節(jié)當中,借助對時間這一概念的假設性想象,設計兩場:“逆行車戲”和“子彈飛回人體”的故事情節(jié),這就是明確演示他的“逆行時間規(guī)則”,也展現(xiàn)出了時間倒流的內容。在這部電影中,你就能看到:原本已經破碎的玻璃會瞬間恢復原狀,原本翻了個底朝天的汽車會立刻“鯉魚打挺”回到馬路上行駛。在“逆行車戲”中,當子彈從墻面倒著飛回來擊穿女主角的時候,將這個場景拆分成故事板細看,這是一種虛擬的世界,也正是這部電影在假定性的體現(xiàn),但是這種假定性卻又給人一種真實存在的意境[8]。
在電影《信條》里還有一個重要概念就是時間鉗形攻勢,虛構一種時空戰(zhàn)爭的特殊戰(zhàn)術,提供了一條揭露時空終極運作機制的線索,通過跨越時空的假定性,來更好的實現(xiàn)完美協(xié)同的雙贏局面。在電影當中兩位男主通過“旋轉閘門”逆轉時間時,會遇上“時間鉗形運動”。特點就是,在逆行時空中的自己,和另一個時空中的自己是對稱、或者說是相反的。在整部片中有很多的逆向奇觀,無論是劇情的表現(xiàn)形式還是內容,是一種充滿陌生與疏離效果的劇情及對白,像是一道又一道的謎題,接連不斷地挑戰(zhàn)觀眾,讓觀眾自行去辯證,這也是在《信條》中運用假定性的價值所在。同時在整部電影中,在特效的設計上,雖然用到了假定性的現(xiàn)象,但卻給人一種真實的存在感,比如在《信條》中的混凝土傳送門,盡管是來自于未來的智慧,它的造型看起來卻沉重且粗糙,倒更像是現(xiàn)代社會中部落文化的產物,是一種真實存在的事物。
6 結語
綜上所述,假定性是戲劇和影視創(chuàng)作中一種十分重要的表達技術,在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能夠通過虛擬的構建不存在的世界,通過一種假定性的表現(xiàn)技巧,將這種虛擬的情節(jié)呈現(xiàn)的更加真實,也能夠在虛擬的情節(jié)中,給人們一種真實的隱喻效果,更好的戲劇和影視的視覺效果體現(xiàn)得到增強。因此,應當如何將假定性在戲劇及影視中得到科學合理的應用,是當前戲劇和影視制作者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通過科學的呈現(xiàn)方式,將假定性表現(xiàn)的更加真實。
引用
[1] 梁佩儀.中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探析[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1(17):112-113.
[2] 李念章.影視視聽語言對當代戲劇“假定性”的擴展[J].齊齊哈爾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5):91-94.
[3] 劉慧利.淺談影視藝術的美學特性逼真性與假定性[J].戲劇之家,2018(7):82-83.
[4] 胡洋.戲劇表演中“真實”與“虛假”的辯證關系[J].黑河學院學報,2021,12(2):177-179.
[5] 孫月迪.自由游走在“假定”和“逼真”兩界的精靈——探秘“戲中戲”如何造就戲劇中“真實的假定性”[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4(6):43-44.
[6] 丁文凱.試論“舞臺假定性”手法的運用對“戲劇意象”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8(25):4-6.
[7] 謝卓奇.戲劇的假定性與真實表達[J].動漫先鋒,2021(5):158 -159.
[8] 張浩.數字時代電影藝術中的假定性美學闡釋[J].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24(5):46-53.
作者簡介:侯昕妍(2001—),女,山西晉城人,本科,就讀于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