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萍,鄭 杰
(建湖縣蘆溝鎮(zhèn)農業(yè)農村局,江蘇 建湖 224711)
建湖縣處于蘇北里下河平原,糧食生產主要以稻麥兩熟為主,常年種植冬小麥面積在4萬hm2。近10多年來,秸稈全量還田技術廣泛采用。經過多年實踐,秸稈還田對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改良土壤理化性狀,起到了積極作用[1],但相關弊端日益顯現(xiàn)。就稻秸稈全量還田而言,農機與農藝的不配套,給下茬小麥播種及后期管理帶來較為不利的影響。為此,在2020年秋季開展秸稈離田綜合利用試點,并開展稻秸稈離田條件下小麥栽培系列試驗,重點進行了稻秸稈離田與全量還田條件下小麥播種出苗率對比、小麥播種分期與產量結構、不同肥料運籌處理小麥產量結構試驗,對相關栽培技術措施再探討,促進小麥穩(wěn)產豐產。
對照秸稈全量還田標準,本地小麥播種要在水稻完全收割后,將切碎的稻秸稈鋪勻,然后深耕18~25 cm將秸稈掩埋,再平整田塊后下種。若遇連陰雨天氣,田塊泥濘,機械難以下田作業(yè),更會進一步影響播期。
雖然規(guī)范的秸稈還田方式能夠將秸稈深埋,上茬稻草秸稈浮于土表,小麥播后扎根困難,并常常導致出苗不勻。在2020年11月10日開展秸稈離田與全量還田播種對比試驗(見表1),供試品種為寧麥13,11月14日進行出苗率對比。研究顯示:播種量同為12.0 kg/667 m2,秸稈離田的基本苗達21.8萬/667 m2,全量還田的基本苗只有17.2萬/667 m2,相對出苗率僅有78.9%,且部分麥苗明顯偏弱。
表1 稻秸稈離田與全量還田小麥播種出苗率對比試驗
秸稈還田后,殘存秸稈未完全入土,部分麥苗生長在稻秸稈上,分蘗節(jié)裸露,遇多雨則引發(fā)漬害、遇旱易干死、遇低溫易受凍。若小麥拔節(jié)后遇到“倒春寒”天氣,也易發(fā)生幼穗凍壞,極其不利于小麥穩(wěn)產。
多年前,本地冬前化學除草有效面積可達70%~80%以上,春季化學除草只作為一種補充。近些年大面積推廣秸稈全量還田及播期推遲,冬前化學除草的有效面積已不足20%,即便冬前進行封閉化學除草,土壤中殘存大量秸稈,對藥劑除草效果影響甚大?;瘜W除草后,田間雜草基數(shù)依舊很高。
鑒于長期以來稻秸稈全量還田,給小麥播種帶來的不利影響,在2020年秋季開展稻秸稈離田綜合利用工作,以期通過離田,提高秸稈綜合利用質效;在建湖縣蘆溝鎮(zhèn)建坤家庭農場開展秸稈離田小麥綜合栽培技術研究,提升小麥綜合收益。本次試驗,上茬水稻品種為南粳9108,小麥品種為寧麥13。
本地農業(yè)生產多為大戶種植,習慣將收割日期推遲到水稻完全干枯。水稻收割從10月底開始,收割高峰要到11月中旬,留給高產良種小麥播種時間不足。我們開展了小麥播種分期與產量結構試驗。
從表2可知,寧麥13不同播期栽培,隨著播期推遲,每推遲1周播種,小麥始穗期推遲2~3 d、齊穗期推遲3~4 d,全生育期相應變短。產量結構隨著播期推遲,穗、粒、重呈下降的趨勢。推遲播種,產量明顯下降,實際畝產下降24.8~54.0 kg。綜合多種因素,建議水稻力爭在11月上旬前收割結束,為下茬小麥的適期播種作充分的準備。
表2 小麥分期播種生育期與產量結構
出于技術條件和經濟因素考慮,秸稈離田并不可能全量離田,前茬還不同程度殘留少量秸稈。秸稈離田作業(yè)時,可采用大中型拖拉機配備秸稈收集機具,秸稈田間直接機械打捆并及時離田清運。根據(jù)種植田塊特點,水稻收割時留茬高度不超過10 cm,根茬高度越低越好,便于機械耕翻。
我縣土壤以重油黏土為主,長期以來沒有大范圍進行犁耕深翻作業(yè),近幾年始終推廣應用的,主要是秸稈切碎旋耕還田,導致土壤耕作層變淺,土壤板結的情況還是相對突出。近年開展秸稈離田仍宜深翻,深度保持在18~20 cm左右。在機具選型方面,鏵式犁覆蓋翻土深,埋茬性能好,耕翻曬垡后,進行整地作業(yè)即可播種。
使用小麥勻播機高質量播種,可實現(xiàn)全苗、勻苗。11月中旬播種的田塊采用半精量化播種,基本苗控制在19.5萬株/667 m2上下,用種量12 kg/667 m2左右,若播期每推遲2 d,適當加大用種量0.2 kg/667 m2。本次種植品種:寧麥13,面積452.5畝,11月10日-11日大面積播種,共用種5 480 kg,畝均用種12.1 kg。
多年的秸稈全量還田,土壤中病蟲害的基數(shù)很高[2],小麥播種前,需要進行曬種。同時,合理使用拌種藥,尤其要注意防治早期紋枯病和蚜蟲病害。本次試驗種子處理,將戊唑醇和吡蟲啉兩種藥劑混用拌種,以期達到有效防病蟲的目的。
冬季凍融交替,田間溝系易配套不足,易產生塌墑淤塞現(xiàn)象。12月15日前,機械開挖好墑溝,橫豎相通,并及時清溝理墑,確保排水暢通、雨止田干,維護田間良好墑情,保持小麥的根系活力。
不同地區(qū)因基礎條件不同,小麥對養(yǎng)分的需求模式也不同,只有基蘗肥和拔節(jié)孕穗肥施用比例適宜,才能培育出高產群體[3]。采用本地成熟的測土配方施肥方法,結合土壤測試結果確定N、P、K及微肥的用量,合理運籌基肥、苗肥、拔節(jié)孕穗肥比例,進而調節(jié)小麥長勢。鑒于前茬稻秸稈已離田,進行了不同肥料運籌處理小麥產量結構試驗??傮w采用控氮增磷鉀模式,N∶P∶K比例為 2∶1∶1,畝總施氮量 17.8 kg,磷、鉀各 8.9 kg。采用2 4種肥料運籌方式進行實驗,分別為:A.傳統(tǒng)前重后輕方式,即基肥50%,苗肥、拔節(jié)孕穗肥各占25%;B.前輕后重方式,即基肥占20%,苗肥占30%,拔節(jié)孕穗肥占3 50%;C.等量施肥方式,即基肥、苗肥、拔節(jié)孕穗肥均占1/3;CK,即只施磷、鉀肥,不施氮肥。從表3可知,三種處理均比CK不施氮素每畝增產,可增42.7%~54.7%。本試驗中最合理施肥模式是B模式,基肥∶苗肥∶拔節(jié)孕穗肥的比例為20%∶30%∶50%,理論產量和實產均最高。
表3 不同肥料運籌處理小麥產量結構 (單位:g、kg/畝)
根據(jù)田間雜草類型、發(fā)生特點,選準除草劑配方和用量[2]。12月15日,試驗麥田進行冬前化學除草。實地察看,試驗田塊主要有看麥娘、婆婆納、薺菜等雜草幼苗,雜草類型既有禾本科雜草,也有闊葉雜草,化學除草采取驃馬與使它隆混用。可用10%精驃乳油70 mL、0%使它隆50 mL兌水50 kg噴霧。2月中旬小麥返青,針對田塊播娘蒿、看麥娘雜草較多的實際情況,采用巨星與驃馬混合噴霧開展春季化學除草。
連續(xù)多年秸稈還田,田間的病菌和蟲卵基數(shù)甚多,特別是近年來小麥紋枯病、赤霉病的發(fā)生逐年加重[4]。試驗麥田十分重視中后期紋枯病、赤霉病及灰飛虱、蚜蟲的防治,在生產上早防、早治、普治。3月7日,組織一次大劑量、粗噴霧的防治,對相對長勢旺、地勢低洼田塊進行了二次防治。
寧麥13正常6月初進入成熟期。試驗麥田于6月6日~7日,采用麥秸稈離田的方式,組織機械收割,確保小麥顆粒歸倉,鞏固豐收成果。
從表4可以看出,本試驗農場2021年夏收小麥總產量221.6 t,畝單產達489.7 kg,比該農場往年稻秸稈全量還田條件下小麥畝單產453.8 kg超出35.9 kg,增長7.9%。表明在稻秸稈離田條件下,合理運用一定的栽培技術,小麥完全可以實現(xiàn)豐產豐收。
表4 稻秸稈離田與全量還田條件下小麥種植效益比較
小麥生產在稻秸稈離田條件下,秸稈中氮素未充分回收,肥料成本略有增加;但播種量節(jié)省較多;農藥使用量、使用頻次較大減少。因稻秸稈離田,秸稈打捆清運雖增加少量機械成本,但合計總的生產成本,實際投入是下降的。
離田的稻秸稈可以開展肥料化、能源化、原料化、飼料化、基料化的利用,額外增加一部分收入。根據(jù)市場行情,稻秸稈收購價格在0.15~0.20元/kg,均價達0.17元/kg,1畝離田秸稈重約500 kg,可增收85元左右。
綜上所述,實施稻秸稈離田,既改善了土壤性狀,又能變廢為寶綜合利用;在此條件下,采用合理栽培技術,下茬小麥穩(wěn)產高產,真正實現(xiàn)了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農民增收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