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軍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是黨在兩個一百年交匯關鍵節(jié)點召開的一次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會議。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以下簡稱《決議》),全面總結了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決議》在第四部分“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之“在堅持黨的全面領導上”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旗幟鮮明提出,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運所系”“黨明確提出,黨的領導是全面的、系統(tǒng)的、整體的,保證黨的團結統(tǒng)一是黨的生命”;在論述“文化建設上”指出:“黨著力解決意識形態(tài)領域黨的領導弱化問題,立破并舉、激濁揚清,就意識形態(tài)領域許多方向性、戰(zhàn)略性問題作出部署”“黨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文化建設,注重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革命文化、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培根鑄魂”。綜合分析以上論述,結合老年教育工作實際特點,筆者認為,老年大學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強化新時代陣地意識:
強化黨史學習教育陣地?!稕Q議》的序言首語指出:“中國共產黨自一九二一年成立以來,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終堅持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信念,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xiàn)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不懈奮斗,已經走過一百年光輝歷程。”2021年,全黨上下進行的黨史學習教育取得了明顯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上強調指出:“要認真總結這次黨史學習教育的成功經驗,建立常態(tài)化、長效化制度機制,不斷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老年教育工作要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大力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進行推廣應用。重點應放在豐富教學內容、改革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嘗試和探索,將黨史教育作為新的教學內容,采取新的教學方式進行推廣,采取老同志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黨史教育,更好地體現(xiàn)從政治上關心老同志。各地老年大學應該將黨史學習教育內容納入老年教育現(xiàn)有教學體系,作為教學工作的新增課堂進行開發(fā),并長期堅持,形成體系、形成制度。
強化意識形態(tài)陣地?!稕Q議》在第四部分“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之“在文化建設上”中關于意識形態(tài)方面有著多方面的論述,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等錯誤思潮不時出現(xiàn),網絡輿論亂象叢生”“黨準確把握世界范圍內思想文化相互激蕩、我國社會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趨勢,強調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當前老年教育的對象更多的是離退休老同志,他們對黨和國家有著深厚的感情,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付出過鮮血和汗水,聽不得對黨對國家的錯誤言論,在堅定意識形態(tài)方面有著先天優(yōu)勢。但是我們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近幾年,老年教育的服務群體正在發(fā)生深刻變化,更多的是“60后”“70后”即將進入老年階段的人群,不久他們將成為老年教育服務的主體對象;另外,隨著老年教育在社會層面的不斷普及,更多的社會老年人加入老年教育行列。服務對象的變化勢必要求我們要在意識形態(tài)教育方面加深強化意識,突顯各級各類老年大學在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陣地作用。
強化優(yōu)秀文化傳播陣地?!稕Q議》在第四部分“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之“在文化建設上”還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wěn)腳跟的根基,必須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命脈,文藝是時代的號角?!崩夏杲逃菄椅幕ㄔO、文化復興的重要方面,因此,要積極研究以怎樣的方式介入和參與這一偉大的實踐活動。各級各類老年大學要積極發(fā)揮平臺作用,引領和倡導廣大老年學員投入新時代火熱的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當中去,要緊密結合生活實際進行多領域的創(chuàng)作;要倡導老年學員緊密結合地域文化特色進行創(chuàng)作,反映本地厚重歷史文化;要培養(yǎng)和引導老年學員利用網絡新媒體的傳播特性進行創(chuàng)作,記錄身邊的人和事,講好中國故事,講好老年大學故事,謳歌我們這個偉大的時代,從而不斷強化老年大學優(yōu)秀文化傳播這一陣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助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