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高職院校傳承紅色基因的路徑研究
——以淮安為例

2022-03-18 08:08:27趙盼盼
關鍵詞:淮安紅色思政

■趙盼盼

(江蘇電子信息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3)

一、高職院校紅色基因傳承融入的現(xiàn)狀

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指出:“在大中小學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地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非常必要,是培養(yǎng)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1]。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偉大實踐中創(chuàng)造、積累的,“是彰顯黨的性質和宗旨,體現(xiàn)人民和時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進文化”[2]。淮安作為江蘇紅色文化的基地,在淮安地區(qū)形成的紅色革命精神、先進事跡、先進人物記錄了淮安人民不畏艱難、英勇斗爭的革命歷程,淮安四區(qū)三縣,幾乎各縣區(qū)都有紅色文化紀念館和遺址遺跡,其中周恩來紀念館和劉老莊八十二烈士遺址對高職院校傳承紅色基因具有獨特的育人價值。

從表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很完整,但從淮安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現(xiàn)實實踐來看,缺乏循序漸進的連貫性,具體表現(xiàn)為同樣的內容和表述以同樣的方式存在于不同階段的政治課教材中,以至于有些學生覺得難于理解或者覺得重復沒有吸引力。本文分別針對淮安幾所高職院校在校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對“組織學生參觀淮安紅色文化紀念館、紅色文化遺跡遺址活動”的調查顯示,有75%以上的高職院校學生參加過,這從側面說明了地方紅色文化教育在高職院校的教育實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收效甚微。當前地方紅色文化融入主要是通過部分課程章節(jié)的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及校園文化活動開展,通過相關活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不同階段的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了解,提高對紅色文化的認同。

但無論是從作為教育主體的思政教師、教育客體的學生、教育媒介的協(xié)調配合來看,還是從高職院校的思政課的學科建設、教材建設的實際情況來看,都距離發(fā)揮地方紅色文化獨特的育人價值的要求有著不小的差距。具體現(xiàn)狀可以歸納為兩點:第一,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對地方紅色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把握不準確,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有待加強。一方面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對淮安地方紅色文化內涵及其價值沒有進行深入了解,甚至一知半解,不同學段的教師隊伍紅色文化儲備量參差不齊,對紅色文化的傳承缺乏正確的認同,無法及時因材施教選擇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紅色文化教育資源,最終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第一感覺大打折扣,久而久之學生會對地方的紅色文化資源無感;另一方面,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在某種程度上會決定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吸引力,尤其是新媒體時代的微視頻、微電影、微課的使用。但是大部分老師在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融入地方紅色文化時僅停留在史實和故事的理論講授,難以激發(fā)高職院校學生學黨史的興趣,難以真正觸動青少年的靈魂深處,更無從談主動內化和傳承。第二,高職院校缺乏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外部保障和頂層設計。部分不同階段的學校開展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育的活動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突發(fā)性,在頂層規(guī)劃中并沒有具體的措施和方案,缺乏地方紅色文化融入思政課教育的機制保障,也沒有成立專門的紅色文化傳承聯(lián)盟,這在某種程度上會導致紅色文化教育融入思政課缺乏穩(wěn)定性,難以達到預期的育人效果。

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猶如一場紅色接力比賽,如果教師一味地只強調“傳”,忽略作為“承”的學生的心理需求與接受能力,以及忽略高職院校大學生身心發(fā)展和接受知識的客觀規(guī)律,就容易脫離學生的思想實際,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然會千篇一律,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的育人成效也會面臨尷尬窘境。

二、把握高職院校紅色基因傳承融入的價值

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就是將淮安在革命、建設、改革過程形成的紅色精神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教育過程,介入到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價值觀養(yǎng)成和提升的全過程之中,使其不斷認同當?shù)氐募t色文化并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對地方紅色文化的凝練、認同和踐行既是一個不斷反復構建和論證的過程,也是一個不斷修正與踐行的過程。因此,在融入地方紅色文化的內容方面要合理把握其適用性。總的來說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根據(jù)高職院校不同階段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規(guī)劃深淺適中的學習內容,如大一階段融入的地方紅色文化內容要使其能夠牢記地方紅色文化的主要人物和革命事跡,能自覺被紅色文化熏陶;大二階段融入的地方紅色文化內容要讓學生自覺探討地方紅色文化內容的思想源流、現(xiàn)實意義及自我價值的理解和認識,增強文化的自信。高職院校的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徘徊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塑造的關鍵時期[4],引導他們學習具有紅色基因的四史故事、黨情國情,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紅色文化意識,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激發(fā)愛國情報國志。具體來說,思政課教師、團委、學工協(xié)三向協(xié)同合作,通過組織大學生讀紅色書籍、講紅色故事等多種形式,講述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講述身邊優(yōu)秀共產黨員的故事,在鮮活故事中感悟黨的初心使命,不斷增進愛黨之情。第一,高職院校的地方紅色文化內容的把握要注重考慮到高職院校學生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可以選擇生動易懂、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地方紅色文化的故事性內容,從而使高職院校學生對淮安革命烽火時期有更直觀、深刻具體的認識,進而發(fā)自內心地敬仰、尊重每一個革命先烈和前輩,讓高職院校學生從心中受到地方紅色文化的啟發(fā)。第二,高職院校要注重融入具有淮安特色的地方紅色文化內容,如“恩來精神”分享會,可以利用每周的專門課堂,通過聽、講、唱、談、感“五位一體”的模式,以紅色黨史串歌,以紅色歌曲敘史,娓娓道來周恩來在中國共產黨不同時期的故事,讓學生感悟周恩來的人民情懷。通過師生共講的方式將淮安地方紅色文化的內容進行分享,營造濃厚的紅色文化氛圍,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的提升,使其樹立正確價值觀、主動肩負起淮安歷史重任的責任與擔當。第三,大中專階段的地方紅色文化融入要著重考慮對淮安紅色文化的尊重和嵌入,必須將凝聚民族性格、標志民族氣節(jié)的紅色文化精粹嵌入其中,為大學生的價值觀成長找到根和魂,使其學會用辯證的思維和歷史的眼光看待地方紅色革命事跡和人物,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共產黨革命奮斗史的認同感和使命感,使其不負先輩重托,勇做時代前列的奮進者,引導學生在對歷史人物與歷史事件的追尋中,了解歷史和人民為什么能選擇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選擇社會主義的道路,激勵學生學習模范,汲取前行的力量[3]。

三、創(chuàng)新高職院校紅色基因傳承融入的路徑

新時代,我們必須把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作為一項系統(tǒng)性工程,貫穿于大學生生活的各方面之中,并通過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管理一體化建設、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研推進一體化等手段不斷實現(xiàn)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系統(tǒng)聯(lián)通與內在統(tǒng)一。

(一)紅色基因傳承融入教育管理一體化——“頂層”

統(tǒng)籌推進地方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一體化建設。進一步完善一體化制度建設,其實質就是要在高職院校搭建地方紅色文化融入的科學合理、有序高效的一體化管理體制機制。具體包括三個層面:第一,高職院校的思政課教育管理隊伍和思政課教師隊伍做好紅色基因融入的規(guī)劃與頂層設計,確保紅色基因融入的可行性和創(chuàng)新性,加強隊伍建設,推動高職院校教師成為紅色文化的傳播者、黨執(zhí)政的堅定支持者,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與組織保障強而有力;第二,專職和兼職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合作協(xié)同,定期進行集體的紅色文化學習,提升自身對地方紅色文化的認可,為做到實踐理論相結合,不斷深化淮安紅色文化的研究,在高職院校成立了淮安文化研究院,承辦淮安紅色革命精神研討會等學術研討會;第三把紅色基因融入學校工作,依托淮安縣域豐富的紅色資源優(yōu)勢,將紅色文化融入辦學目標、理念、管理制度中,引領學校各項工作的實施與開展,逐漸形成鮮明的辦學風格。如,在學校教學樓懸掛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光榮革命傳統(tǒng)文化資料,對廣大教師和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紅色教育,促進了學校德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升,不斷完善教育管理體制機制[5]。

(二)紅色基因傳承融入教研推進一體化——“方式”

教研推進一體化旨在理順教研關系,形成互動機制。在高職院校傳承紅色基因應著力完善教學方面出題目,科研方面完善文章,研究成果在課堂中檢驗,同時專兼職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緊緊圍繞紅色文化傳承過程中的教學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大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工作實踐中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理論和實踐研究,推動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專題,在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相互促進中提升教學科研質量,加速推進教科研一體化進程。如采取自愿開放式的組隊方式,充分整合校內紅色文化研究方面的科研力量,以專職教師為主,適當吸收宣傳人員、輔導員參加,每個教研組的人數(shù)保持在4-6人,這樣既保證紅色文化研究領域的專業(yè)性,也讓課題研究的視角更為豐富全面。

(三)紅色基因傳承融入實踐教學一體化——“動力”。

實踐教學一體化有助于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利用淮安的紅色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實踐教學活動。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一方面使學生深刻了解、認識國情,加深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實踐研究的創(chuàng)新能力,自覺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第一,參觀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新安旅行團是誕生在抗日的烽火中,成長在斗爭的道路上,前進在黨的旗幟下的少年兒童革命團體,他們以“人小志氣大,愛國走天下”的壯志,通過旅行全國,廣泛宣傳中國共產黨抗日救國主張,支援前線、支援建設。一身單衣,一雙草鞋,一把雨傘……少年們行程五萬余里,在全國20個省市留下了閃光的足跡,經歷了血與火的鍛煉與考驗。第二,帶領學生前往蘇皖邊區(qū)政府舊址開展黨日活動,重溫紅色歷史,緬懷革命前輩,接受黨性教育。蘇皖邊區(qū)政府舊址紀念館包括蘇皖邊區(qū)革命史陳列、蘇皖邊區(qū)政府辦公原狀陳列、李一氓生平陳列、劉瑞龍生平陳列等六個展廳,紀念館運用文物、圖片、藝術場景以及聲、光、電等展陳手段,生動再現(xiàn)了蘇皖邊區(qū)波瀾壯闊的斗爭歷程以及蘇皖邊區(qū)政府的豐功偉績。全體黨員學生可以重溫革命先輩們?yōu)榻裉斓男腋I疃⊙獖^斗的歷史,共同追憶紅色故事,緬懷英雄前輩。在邊區(qū)政府舊址的宣誓牌前,通過帶領引導全體黨員面對黨旗莊嚴宣誓,重溫入黨誓詞,繼續(xù)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加強黨性錘煉,砥礪政治品質,踐履知行合一。第三,走進張純如紀念館,抒發(fā)別樣的愛國情感。張純如紀念館從多個角度展示張純如刻苦勤奮、絢麗多彩的一生,是淮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莊重典雅,樸素沉靜。場館面積約1000平方米,展陳分為6個板塊,分別是“大洋彼岸的父母之邦”“海外赤子的中國情結”“直面《南京大屠殺》真相”“激情燃燒的歷史捍衛(wèi)者”“不能停止的求索之旅”“光照人間的正義天使”。張純如以出版英文歷史著作《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而聞名。這本書對二戰(zhàn)中最令人發(fā)指的一幕做了果敢地回顧,翻譯成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國發(fā)行。為了揭露侵華日軍的暴行,張純如到處收集史料、到處演講,改變了所有英語國家都沒有南京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詳細記載的狀況,在寫作過程中,日本法西斯的血腥暴行,使張純如陷入極度痛苦之中,摧殘著她的精神,最終這位為和平而吶喊奔走的斗士,以自殺結束了36年短暫而光輝的一生。參觀張純如紀念館,學習張純如事跡,接受愛國主義教育,能夠讓同學們更具體地、更全面地了解歷史,激發(fā)他們的愛國情懷,在緬懷先烈的過程中,讓他們更懂得珍惜今天生活,能努力地去學習,“勿忘國恥,振興中華”,立志做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通過革命先烈的典型事跡,讓學生感受革命先烈崇高的理想信念、無私的奉獻精神。

高職院校紅色基因的傳承作為新時代思政課教育一體化建設的一條紅線,對高職院校的學生認同中國革命文化的優(yōu)良作風、繼承革命精神、勇?lián)鷷r代使命、提升文化自信具有潤物細無聲的作用。高職院校的紅色基因傳承融入是一個漸進式的過程,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最終目的,也是高職院校學生自覺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保障。

猜你喜歡
淮安紅色思政
“天下第一筍”——淮安“天妃宮”蒲菜
華人時刊(2022年15期)2022-10-27 09:05:50
思政課只不過是一門“副課”?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紅色是什么
關于國企黨建與思政宣傳有效結合的探討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梨園尋夢淮安緣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8
凝眸古城淮安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56
喜看淮安“空中走廊”
華人時刊(2020年13期)2020-09-25 08:21:46
紅色在哪里?
思政課“需求側”
當代陜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課“進化”——西安交大:思政課是門藝術
當代陜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康平县| 石棉县| 延津县| 奉贤区| 凤庆县| 延寿县| 江油市| 临漳县| 晋中市| 江西省| 梓潼县| 弥渡县| 津南区| 枣庄市| 肥西县| 沧州市| 临猗县| 凤城市| 家居| 新乐市| 荃湾区| 泾阳县| 桐梓县| 金山区| 板桥市| 湖州市| 华池县| 咸宁市| 平谷区| 建瓯市| 达拉特旗| 郁南县| 叶城县| 阜城县| 吉安县| 钦州市| 雅江县| 邛崃市| 武宁县| 扎鲁特旗| 武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