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發(fā)祥
《桃花源記》本是《桃花源詩》的序言,卻成就了一個神奇美妙的奇遇故事。然而在這個故事中,卻有“經(jīng)不住推敲”的地方。
先說起因。一個漁人“緣溪行”,竟能“忘路之遠近”。不識水路,怎能“捕魚為業(yè)”?
再說環(huán)境。漁人來到的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要知道,古人認為桃木能驅(qū)魔辟邪,對桃林是充滿敬畏的。那么,這位漁人為何無所顧忌,敢闖入“中無雜樹”的桃林呢?
以上疑問足見故事的不合常理和破綻之多。難道是作者講述故事時的疏漏嗎?其實,細細品味可知,這是詩人的巧妙安排,可謂“此中有真意”。
“真意”之一:真提醒。故事在寫法上前呼后應(yīng)。故事開頭,漁人“忽逢桃花林”,一個“忽”字,不但寫出了桃花源出現(xiàn)之偶然,而且寫出了漁人進入桃花源的恍惚迷離的狀態(tài)。實際上這是詩人在為文章的結(jié)尾做鋪墊:走出桃花源,即便“處處志之”,也只能是“遂迷,不復得路”。前呼后應(yīng),這是詩人的真誠提醒——故事純屬虛構(gòu),來時飄忽不定、去時煙消云散的桃花源,不是現(xiàn)實世界所有的。
“真意”之二:真夢想。本可以按圖索驥找到的桃花源,竟消失得無影無蹤,虛構(gòu)出來這樣的故事,對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陶淵明來說,并不是沒有理由的,因為他看夠了現(xiàn)實中的腐敗剝削、黑暗痛苦,他懂得桃花源里和平、寧靜的幸福生活只是自己一廂情愿的夢想,現(xiàn)實世界對此是“無問津者”。這隱隱約約、亦真亦幻的桃花源,如同霧中花、水中月,不僅是詩人的真夢想,也為讀者留下了想象空間,讓桃花源成了無數(shù)后來人的夢想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