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王學理
時下美術類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的楷、草、行、隸、篆等法帖,除少數(shù)墨跡本之外,以刻石拓本居多??淌鳛橐环N文字載體,以秦人“石鼓文”為最早。早于石鼓記事的文字,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陶器上的“文字符號”,大概是中國文字的雛形。商代的甲骨文,則是傳世最早的中國文字;而甲骨文產(chǎn)生的同時,還出現(xiàn)了鐫刻于青銅器上的銘文(后世稱為“鐘鼎文”“金文”“大篆”),其盛行于兩周時期。
早期秦人受到周文化的熏陶,已經(jīng)記事于銅器。如西周晚期的“不其簋”、春秋初年的秦公镈鐘(寶雞太公廟出土)、春秋晚期的“秦公簋”(甘肅秦州出土),以及“秦公鐘”等。從書法角度看,這些金文結構穩(wěn)重,字形優(yōu)美,展現(xiàn)著大篆簡練線條化的風格。
春秋中晚期,秦人創(chuàng)造出石鼓文這種刻石文字形式,因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石鼓文與鳳翔秦公一號大墓石磬銘文比較接近,當刻于秦景公之時,約在公元前572 年或公元前545 年后數(shù)年內。
鳳翔秦公一號大墓出土石磬多枚,經(jīng)綴合后共有銘文26 條,計206 個字。石鼓與石磬都是秦景公之物,不僅反映了刻石記事形式的多樣性,其纖細精巧的書體風格對后世影響深遠。
石鼓文,先秦刻石文字,因刻石外形似鼓而得名。發(fā)現(xiàn)于唐初,共計10 枚,高約三尺,徑約二尺,各刻大篆四言詩1 首,共10 首。內容最早被認為是記敘秦王出獵的場面,故又稱“獵碣”。對于其年代,傳統(tǒng)金石學者大概有十幾種不同的意見和看法,主要有秦襄公、秦文公、秦德公、秦穆公、秦獻公、秦惠文王等說。
“不其簋”及其銘文拓片
秦石鼓
石鼓文拓片(局部)
在石鼓與石磬之后,秦人刻字記事又有新的突破。從秦惠文王四年(公元前334 年)“封宗邑陶券”(1948 年出土于戶縣灃河之濱,現(xiàn)藏于陜西師范大學圖書館,最早由西北大學陳直教授披露)、秦始皇陵園居貲役人瓦志,到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M7 木槨室門楣上刻字,其刻技嫻熟、技法簡單,說明秦人刻字已經(jīng)完成了由石到木的轉變。
里耶秦簡
由雕刻到書寫,是秦人記事方法的轉變和記事載體的擴大,書法趣味也有了質的提升。四川青川《更修田律》木牘、甘肅天水放馬灘7 幅木板地圖和460枚秦簡,特別是湖北云夢睡虎地秦墓法律竹簡、湖南龍山縣里耶簡牘,隸體自由,富有律動之感。
秦人由石鼓開始的文字刻石,創(chuàng)造了一個歷久不衰的記事系統(tǒng)。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為了推行秦小篆這一統(tǒng)一書體,令李斯、趙高、胡毋敬三人分別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和《博學篇》作為范本。在五次出巡途中,先后于嶧山、泰山、之罘、瑯琊、碣石和會稽等地刻石7 處。這些刻石文字,均出自李斯的手筆。但存世不多,《泰山刻石》在明代能看到的只剩下29 個字,現(xiàn)存于泰廟之內的殘塊則僅剩10 個字。《瑯琊臺刻石》于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崩毀于雷雨。1921年,諸城縣當局在瑯琊臺(海神祠)原址上拾得斷石數(shù)塊,現(xiàn)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但剝泐嚴重,字跡漫漶,可辨者僅有“六合之內,皇帝之土。西有流沙,南有北戶,東有東海,過大夏。人跡所至,無不臣者”等字句,使人只能在朦朧中領略標準秀麗的小篆書體。
瑯琊臺刻石拓片
西漢時的刻石材料,目前所見最早的是趙王劉遂的《群臣上壽刻石》。據(jù)清代陸增祥的《八瓊室金石補正》記載,《群臣上壽刻石》出自河北永年縣朱山頂,形成于漢文帝后元六年(前158 年),當屬于趙王與群臣飲酒時應對的實錄。其字體雖是小篆,但已趨近方形,轉筆方折,含有隸意。
漢武帝也多次登泰山,行封禪禮,還西上崆峒山,南巡九嶷、天柱,北登瑯琊。雖說文獻中多有他刻石的記載,但迄今為止還未見到這些摩崖刻石的遺跡。只有霍去病墓前的一塊花崗石上,陰刻著隸書的“平原樂陵宿伯直(?)霍巨孟”、篆書“左司空”等字,留傳下來。
摩崖指刻有文字的山崖、石壁之天然石。前人常于需要敘功紀事的地方就地刻石,不另立碑。由于摩崖常位于崇山峻嶺之間、山巔斷崖之上,故不易受人為破壞,而往往受陵谷變遷、風雨侵蝕的壞損。據(jù)清葉昌熾考證,遠在商、周時代已有摩崖出現(xiàn)。近人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中國金石學概要》認為:“摩崖者,刻于崖壁者也,故曰天然之石。秦刻石中唯碣石一刻曰刻碣石門,不云立石,疑即摩崖?!?/p>
霍去病墓石雕及刻石文字
《石門頌》
雖然漢代摩崖刻石留存數(shù)量較少,但漢代簡牘卻空前繁榮,如甘肅敦煌、酒泉、張掖、武威、居延、天水,新疆羅布泊,青海大通,山東臨沂,安徽阜陽,湖北江陵、云夢,湖南長沙馬王堆等地都有漢代竹簡和木牘的出土。漢代簡牘不但分布地域廣、出土數(shù)量多,而且內容豐富,涉及漢代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書寫文字為漢隸,書法意趣濃郁,形態(tài)各異。與豐富的簡牘文字材料相比,摩崖刻石則因缺少了政府行為的支撐而體量較小。此外,簡牘文字承載內容多,這可能是西漢摩崖體量不大又一個重要原因。
東漢是刻石文字分化與定型的重要階段。陜西漢中褒斜道上的《石門頌》、甘肅成縣的《西狹頌》和陜西略陽的《郙閣頌》,布局宏大,內容豐富,體勢雄偉,字體方正,表現(xiàn)出淳樸古拙,是東漢摩崖的精粹。
目前能見到的漢碑有300 余通,一般認為西漢成帝河平三年(前26 年)的《麃孝禹碑》是目前所見最早的碑,石碑大約在此時作為獨立形態(tài)存在。而摩崖和石碑的徹底分離,大約在東漢后期。從此形成兩大系統(tǒng),各自獨立發(fā)展,在歷史長河中生生不息,結出了累累的書法碩果。
《曹全碑》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
西漢摩崖石刻的書體雖然以漢隸為主,但行書、正楷也顯露出身影。茂陵“霍巨孟”刻字已有波磔挑筆,銀雀山漢墓竹簡《孫子兵法》《孫臏兵法》中的字體筆畫同樣也帶有燕尾波挑,顯然是漢碑書法之美的前兆。
東漢除摩崖刻石外,石碑遍地開花有如“碑碣云起”。特別是東漢后期,隸書趨于工整和精巧,結構扁平,筆畫出現(xiàn)了波磔(撇捺)。東漢中平二年(185 年)十月,王敞等人為郃陽令曹全紀功頌德而立的《曹全碑》,可謂書法藝術的第一高峰?!恫苋繁粫ń缭u價為氣韻秀麗,正中寓欹,平和簡靜,內剛外柔。每字都有主筆,粗長突出,借以平衡各個筆畫的重心。橫畫蠶頭雁尾,厚重而特長 ;反挑圓轉、撇捺左右相對舒展。字形扁平,多取橫勢。波挑、鉤捺厚重舒展,有飄逸之感;隨字賦形,各具變化,飄逸勁秀,甚具美感。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篆、隸、真、草各體齊備。隋唐五代時期,在唐太宗等皇帝及諸王好書的影響下,涌現(xiàn)出歐陽詢、虞世南、薛稷、顏真卿、張旭、懷素、柳公權等代表性書家。他們以各自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后世不可逾越的楷模。
歐陽詢(557—641 年)、虞世南(558—638 年)、褚遂良(596—659 年)和薛稷(649—713 年)被稱為“初唐四大書法家”?!皻W體”最為嚴正,結體長方平穩(wěn),但非“黃金比例”。在書丹的安排上,字的筆畫多少有所變化,往往不拘一格。點畫的特征尤多,富于變化,因而就能從險勁中異峰突起,出人意料。其《九成宮醴泉銘》是后世學楷的范本。虞字的特征是筆圓而體方,含蓄收斂,不露鋒芒,外柔內剛,從《孔子廟堂碑》中可見一斑。褚遂良深受歐、虞兩位的影響,方圓兼?zhèn)洌▌葑匀?,下筆遒勁,書勢向右,顯得沉著。筆畫輕重分明,點畫不用逆鋒起筆,寫得爽利,筆畫間的韻律感較強。其《雁塔圣教序》就是最好的例證。薛稷是褚遂良的高足,用筆纖瘦,以后宋徽宗的“瘦金體”則是承續(xù)薛體而來。
唐太宗李世民書法
李陽冰篆書
楷書中的“顏體”是盛唐時期顏真卿所創(chuàng),其篆、隸、行、草都有所長。早期的楷書如《多寶塔碑》結體方正沉穩(wěn),端莊而謹密。晚年的《顏勤禮碑》書法成熟完備,筆畫橫細豎粗,左直右抱又各有變化,顯得氣勢磅礴又雍容華貴,其唐楷被認為是書法史上繼王羲之之后的又一座里程碑。
楷書中的“柳體”系晚唐時期柳公權(778—865 年)所創(chuàng)。柳初學二王,后受歐、虞、褚、薛、顏等大家影響,自成一家,以63 歲時的《玄秘塔》最為有名,筆畫橫細豎粗,瘦硬挺拔,呈現(xiàn)出成熟柳體的風范。
行書中,不能不提唐太宗李世民。他極愛王羲之的《蘭亭序》,而又工于行、草兩體。其傳世的《溫泉銘》不但創(chuàng)立行草入碑的先例,而且筆法雄厚自然渾成,無一筆失度。其書法理論把“北風”“南韻”充分展現(xiàn)在自己的作品中。同時期的褚遂良以及以后的李邕、蕭誠、張從申、蘇靈芝、吳通微、王縉等輩的行書也各有特色。
草書在唐代是書法中又一顆耀眼的明星,最早的孫過庭(約646—690 年)草書深得二王之法,又有理論《書譜》一書傳世。中唐時期的賀知章(659—744年)、張旭(675—759 年)和懷素(737—?年)被稱為“唐草三杰”。好酒能詩,性格狂放,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他們把浪漫的書風發(fā)揮到了極致,開創(chuàng)了草書史上的一座座高峰。
隸書受唐玄宗的影響,也是名家輩出。玄宗李隆基寫的《石臺孝經(jīng)》至今藏于西安碑林,結體端雅,筆法工整,字跡清新,秀美多姿。史惟則、韓擇木、蔡有鄰、梁升卿、盧藏用等人的隸書都為一時之冠。
篆書在唐代突破楷、隸、行、草興盛的風尚,別開生面,李陽冰(721—785年)繼承秦李斯的玉箸筆法,又獨創(chuàng)“鐵線篆”。隨后,瞿令問、袁滋、李庾等人的篆書也各領風騷。唐篆字形縱長、構圖飽滿、筆畫勻稱,線條圓起圓收,具有莊重雅致的風貌,故而多用于碑額、墓志蓋,歷代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