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馬克·吐溫的史詩般的著作,在小說中密西西比大河不僅僅是小說的空間背景,還承擔著重要的敘事功能,而且對小說結(jié)構(gòu)的安排,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程,大河是小說的藝術時空體。本文首先從空間敘事理論角度分析了大河的敘事功能,接著分析了大河是美利堅民族文化的象征,繼而又分析了作者的家國情懷。
【關鍵詞】 馬克·吐溫;空間敘事;時空體;文化象征
【中圖分類號】I107?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0-0019-03
空間敘事理論已經(jīng)成為敘事學的熱門領域,空間敘事理論重新定位和思考敘事作品中的空間問題。在文學作品中,時間和空間更是密不可分的。巴赫金曾經(jīng)把“文學中已經(jīng)藝術地把握了的時間關系和空間關系相互間的重要聯(lián)系”[1]稱之為 “藝術時空體”。在《小說的時間形式和時空體形式》一書中,巴赫金寫道:“在文學中的藝術時空體里,空間和時間標志融合在一個被認識了的具體的整體中。時間在這里濃縮、凝聚,變成藝術上可見的東西;空間則趨向緊張,被卷入時間、情節(jié)、歷史的運動之中。時間的標志要展現(xiàn)在空間里,而空間則要通過時間來理解和衡量。這種不同系列的交叉和不同標志的融合,正是藝術時空體的特征所在。”[2]正是對藝術時空體的這一特征有了深刻的體認。
很多現(xiàn)代小說家、評論家關注到空間的敘事功能,他們把地理空間看作小說的不可缺少的背景,利用空間來表現(xiàn)時間,安排空間布局小說的結(jié)構(gòu),甚至利用空間來推進整個小說的發(fā)展進程。在馬克·吐溫的《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這部偉大經(jīng)典的作品中,作者安排密西西比大河及其流域作為故事的地理空間背景,大河貫穿于小說的始終,而且對小說的發(fā)展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故事的主人公哈克首先出現(xiàn)在大河中,接著另外一個主人公黑人吉姆也出現(xiàn)在大河中,騙子國王和公爵也陸續(xù)登上了他們的木筏,在大河中上演著各種故事情節(jié),時間和空間在大河中凝聚,密西西比大河顯然已經(jīng)具有藝術時空體的體認。
一、大河是小說的藝術時空體
在小說開頭,為了擺脫華珍小姐的沉悶的教化,哈克跟隨湯姆來到了密西西比大河,順水劃下,他們來到下游有塊大巖石的河岸邊,上岸來到在一個又濕又冷的山洞,他們成立了強盜幫,無拘無束,開心地做各種兒童游戲,找到了童年的樂趣。由此,大河在故事開頭,就參加了敘事,大河對于孩子們的吸引力,預示了哈克和大河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大河成了小說的藝術時空體。不久,哈克又來到大河。頑皮的哈克就被父親逮住,到了大河上一個河網(wǎng)交錯的地方。哈克在這里遠離讓他生厭的資產(chǎn)階級文明教化,過著自然生活,整天釣魚打獵。但是,哈克在此卻依然活在父親的虐待下,生活絲毫沒有變好,只有那條亙古如斯的大河給幼小的哈克帶來希望。隨著六月雨水季節(jié)的到來,河水猛漲,大河上飄來了一個小劃子,“突然間,來了一只小劃子,好美啊,他有十三四英尺長,飄在水上像鴨子。我像青蛙一般從河岸上一頭往水里扎去,也顧不上身上穿著衣服,朝小劃子泅去?!盵3]他虛構(gòu)了自己被強盜殺害的現(xiàn)場,乘著木筏順流而下,前往杰克遜島,終于可以擺脫惡魔般的父親。在杰克遜島,哈克遇見了華珍小姐的出逃黑奴吉姆,他答應為吉姆保守秘密,并與吉姆一起去尋找黑奴的理想居住之地—— “自由州”卡羅鎮(zhèn)。至此,故事的主人公哈克和吉姆在大河中匯聚,大河亦卷入了故事的情節(jié)當中。
在故事開端,密西西比河就像一個流淌的時空隧道,帶著巨大的吸聚力和拉力,將人物以及情節(jié)發(fā)展的線索都吸入到大河,匯聚到密西西比河中來。隨著情節(jié)進一步發(fā)展,哈克和吉姆在大河上繼續(xù)漂流,他們有的時候也會上岸,去河岸的小鎮(zhèn)、村莊、農(nóng)場,然后又返回大河中。大河參加了小說的時間、情節(jié)、歷史的運動之中。在小說中,大河不僅僅是小說的空間背景,大河承擔著重要的敘事功能,而且對小說結(jié)構(gòu)的安排有著重要的作用,并且推動了小說情節(jié)的發(fā)展進程。大河安排著在深夜里哈克被湯姆從陶格拉斯寡婦家的無聊的氛圍中喚出;大河安排哈克自己假裝死亡從父親小木屋逃脫;哈克和吉姆的航行快到卡羅自由州時,大河突現(xiàn)大霧,不讓他們在卡羅上岸,吉姆在霧中錯失了獲得自由的機會;大河讓哈克在格蘭紀福南方貴族家里滯留了一段時間,因而目睹了兩家的血腥仇殺;大河還是讓他們重逢;接著又讓冒充國王和公爵的騙子登上了他們的木筏;大河安排拯救杰姆的計劃成功。大河參與了小說的時間、情節(jié)、歷史的運動之中,時間在大河中濃縮、凝聚,小說中的人物在大河中匯聚,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在河中交織,演繹著白人哈克和黑人吉姆動人的歷險故事。
“《哈克·費恩》是自然和人生的一角陶冶出來的一部作品,它反過來又來映照這一角的自然和人生。其手法是白描,其效果則如天籟?!毙≌f的翻譯家成時也指出來自然主要指密西西比河對于小說的偉大貢獻,對于小說的密不可分,大河與小說是渾然天成,珠聯(lián)璧合的效果。[4]艾略特談到了“哈克給予這本書以風格、大河則給予這本書以形式。要是沒有這條大河,這本書就可能只是一連串結(jié)局美滿的歷險記。一條河,一條十分巨大而強有力的河是決定人類旅程的唯一的自然力量?!盵5]艾略特也指出了大河與小說的相輔相成、讓小說的內(nèi)涵更加豐滿。
二、大河是美利堅民族文化的象征
今天,馬克·吐溫號郵輪停在密西西比河畔,似乎在向世人訴說著馬克·吐溫在他的小說中所講述的密西西比大河,小說中的富有反抗精神英雄少年哈克,追求自由的黑人吉姆,所有這一切,已經(jīng)成為美國文化的一個部分,哈克、吉姆這作者創(chuàng)造的人物形象,也已經(jīng)在讀者心中打下留下深刻的印象,甚至認為他們就是曾經(jīng)在美國生活過的人物。馬克·吐溫對于筆下的大河充滿了深深的依戀,在《哈克》以及其他的作品中,作者都以飽滿的熱情描述了心目中的大河,在作者心里流淌的大河,因為這條大河已經(jīng)深深地在作者的心里打下烙印,融化在作者的記憶里。作者從小生活在密西西比大河旁邊的漢拔尼小鎮(zhèn),那時候的河面就有幾百米寬,河上來來回回的船只,大河對面的黑乎乎的樹林讓小小的馬克·吐溫浮想聯(lián)翩,以至于作家能在以后的作品中描繪出大河的神貌,他的作品中無形中滲透這大河的精神和氣質(zhì)。
就像黃河、長江一樣,是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發(fā)源地,密西西比河也是美國的發(fā)源地,是美利堅民族的母親河,沿岸風光瑰麗秀美,曾經(jīng)印第安人就住在大河邊,繁衍生息,為后來的文明打下了基礎。在《哈克》這部小說里,馬克·吐溫盡情地描繪了這條大河?!豆恕肥邱R克·吐溫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有很高的思想深度和藝術成就。小說的社會背景是在美國歷史上著名的南北戰(zhàn)爭廢除了奴隸制度之后,但是腐朽的南方依然是維護白人的利益,黑人依然沒有自由安全,依然沒有得到解放。主人公哈克從小失去母親,被道格拉斯寡婦收養(yǎng),他討厭規(guī)規(guī)矩矩的生活,也厭惡學校的教條生活,酒鬼父親經(jīng)常打他,他制造了一個被謀害的現(xiàn)場,然后逃逸到大河對岸的杰克遜島上;而另外一個主人公,黑奴吉姆的境遇更加可憐,為了逃避被販賣的厄運,也像哈克一樣,躲避到了島上。哈克和吉姆同病相憐,都想追求自由理想的生活,哈克打算幫助吉姆逃到不買賣黑奴的自由州去。
對哈克來說,他從小失去母親,神秘的大河就像母親一樣,讓他感到輕松自在,感到安全。在沒有人的時候,他們就不著衣物,與大河水乳交融;他們吃著大河里肥美新鮮的魚兒;大河的溫情和慈愛;大河黎明的靜美;晚上劃水的聲音,也有悠揚的笛聲。在馬克·吐溫筆下,大河已經(jīng)是人性化了的大河。哈克用做夢愚弄吉姆時,河上突然大霧彌漫、巨浪滔天,出于做人的良知,哈克懇求吉姆的原諒,而這大霧似乎在告訴他們追求自由之旅充滿艱難。不久,哈克的木筏被大輪船夜間故意撞翻后,他親眼看見了格蘭紀福與謝伯遜貴族血腥械斗,兩家三十年的爭斗,多少人無辜殞命。哈克認為別的地方總是那么的別扭,只有在大河里木筏上感到自由舒坦,大河就像遠離罪惡的人間凈土。而當兩個騙子登上哈克的小木筏,大河則像有預測能力一樣,大河瞬間變得雷霆萬鈞,狂嘯怒吼。而實際上,騙子國王和公爵也是為了錢喪盡天良,為了四十塊錢賣掉了吉姆,兩個騙子還騙走了失去父親的姑娘的錢,他們上演了一幕又一幕的人間丑劇。
大河在作者的記憶里打下來深深的烙印,讓作者魂牽夢繞。這自西向東,流經(jīng)美國大陸腹部的大河,莊嚴而宏偉,那一英里寬的浪濤,洶涌澎湃,在明媚的陽光下熠熠生輝。大河對岸茂密的森林,遠遠望去,村鎮(zhèn)的邊緣和和河水的風景相接,也變成了水面,是那么寂靜遼遠。家鄉(xiāng)的碼頭,各種車輪滾滾,男女老幼來來往往,永遠是那么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人們一片繁忙,人與大河和諧共生,這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共存的畫面,充滿著樸素的勞動美、存在美。
出于對大河的熱愛,作者親自到大河的源頭探究??吹揭汇迦獜膬蓚€出口噴向相反的方向,分為兩個方向,一個向西,西區(qū)的泉水流經(jīng)廣闊的荒漠,經(jīng)過加利福尼亞,注入太平洋。而另一泉流在雪峰之間流淌穿梭向東流去,跋涉在峽谷之間,流過數(shù)不清的平原、荒漠。“在長達兩個月之久的日夜折騰、興奮、歡樂、歷險和深受干渴的嗓子、水泵和蒸發(fā)的危害之后,它經(jīng)過了墨西哥灣,在熱帶海洋的胸膛上得到了休息,再也不瞥一眼它那雪峰間的家鄉(xiāng),再也不懷念它了。我在一片樹葉上載負了對家鄉(xiāng)朋友們的思念,把樹葉放入這條河流……”[6]對于大河,作者的字里行間帶著熱愛,這是對于自己祖國山河的熱愛,對自己的祖國充滿了熱愛,對于自己作為一個美利堅民族的一員感到自豪,也為自己作為一個美利堅民族的一員感到自信。
從幼年到少年,馬克·吐溫不僅領略了密西西比大河的壯美的自然風光,在大河上當學徒和領航對他的人生和寫作也有重要的影響。一艘巨輪在漆黑的夜晚航行,船只要避開錯綜復雜的航道,要避開眾多的、隱蔽的暗礁,要與島嶼擦肩而過,要避開沉船。領航員稍有不慎,輪船會出事、甚至船上的人會喪命河中。學習當領航員的道路很曲折艱難,但是馬克·吐溫成功地擔當了大河上的一名領航員,熟悉了幾千里的河道,沉穩(wěn)地駕船與大河上,安全地駕船運送乘客往返在大河上。領航員的經(jīng)歷,不僅培養(yǎng)了他堅毅果斷的性格,也培養(yǎng)了他敢為天下、為民為國的胸懷和情操。當時的美國,已經(jīng)脫離了歐洲的殖民統(tǒng)治,在國內(nèi)廢除了奴隸制度,國家正處于上升時期,人們對于國家、對于社會充滿希望,對未來充滿希望。作者對于大河詩意的神性的描繪,讓大河成為美利堅民族文化的脊梁,他筆下的大河已經(jīng)成為美利堅民族文化的象征。
小說中的哈克從小失去母親,生活在酒鬼父親的棍棒下。哈克的精神狀態(tài)是多方面的,哈克有著和他的年齡不相稱的世故,還經(jīng)常說謊,但是他本性善良,他的世故和謊言都出于善意,他喜歡作弄別人。因為受到可惡的父親以及黑奴制這個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他內(nèi)心深處有白人優(yōu)越感的意識。他認識到黑人和白人一樣有人的尊嚴感,有常人一樣的感情,但是他卻一時難以克服那種年深日久、耳濡目染的偏見。小說中的吉姆是一個思想感情豐富的黑人,內(nèi)心渴望和白人一樣過上自由幸福的生活。吉姆被人抓住了鎖在斐爾普斯農(nóng)場的小房里,在湯姆受傷時,冒著失去自由的危險而照顧湯姆,表現(xiàn)了他黑人高貴的品質(zhì),在他身上閃耀著人性的光輝。他在歷險路上,給予哈克父母般的照顧,在思想上引導哈克走向成熟。通過一系列的歷險活動哈克徹底成長起來,成為一名反對黑奴制度的勇敢的少年。哈克心靈發(fā)生根本轉(zhuǎn)變,從哈克與吉姆的交往中可以看出,盡管受到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黑人生活在美國社會的最底層,但是他們也有尊嚴人格,也時刻想提升改變自己的生活處境。吉姆是個黑人,他只想和家人在一起過普通的日子,這是一個普通人類的最基本的生活要求,但是,在當時的美國社會,幾百年來,他們過得牲口一樣的生活,被白人任意買賣被打殺,更談不上婚姻戀愛自由。他很珍惜哈克的情誼,哈克在逃亡路上對他的關愛和保護,特別是哈克冒著風險,保護自己,他樂意容忍哈克這個頑童的惡作劇和愚弄,而哈克是個有良知的孩子,這反讓哈克內(nèi)心開始反省。
哈克一直在想是否寫信給華珍小姐告發(fā)吉姆,這時哈克想起了他們在木排上一起漂流的快樂時光,無論白天晚上,在月光下或在暴雨中,他們一起抓魚燒飯、唱歌歡笑,在大河中他們幾次意外分離之后,吉姆總是特別激動、高興。特別是哈克救了吉姆告訴抓捕黑奴的人,說吉姆得了天花,讓吉姆躲過了白人的追殺,吉姆對哈克千恩萬謝,說哈克是他在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朋友,也是唯一的朋友。最終哈克把告發(fā)信撕碎了,徹底放棄了告發(fā)的念頭。哈克在吉姆家人般的友愛關懷下,轉(zhuǎn)變了思想,最終實現(xiàn)了心靈的解放,促使他對罪惡的黑奴制度,虛偽、殘忍的資產(chǎn)階級的價值觀做出反叛,走向了自己的新生。吉姆這個人物,體現(xiàn)了作者追求民族平等思想,他對于黑人吉姆高尚的思想品質(zhì)的描寫,也是對所謂的資本主義文明社會的諷刺。
馬克·吐溫創(chuàng)作的時代,美國經(jīng)歷南北沖突和國內(nèi)戰(zhàn)爭,一系列重大的社會變革,國家進入了新的時代,給美利堅民族帶來了重大的影響。民族需要自己英雄的時代。哈克不喜歡讀書,在大自然他學到了無比豐富的知識。他能隨著木排的漂浮估計出島的寬度,水的流速;他知道那兒是靜水,那是“大溜 ”;馬克·吐溫筆下的哈克外表樸陋,不守規(guī)矩,有時喜歡撒謊。他缺少教養(yǎng),卻非常機智、活潑。他對朋友極其忠心,對人毫無敵意,他憎惡殘暴與虛偽。他天真善良,又具有叛逆精神。在沮喪的時候,他也很堅定;在逆境中也盡力保持愉快。哈克在大自然哺育成長,在他身上集中體現(xiàn)許多美利堅民族優(yōu)秀品質(zhì),這些都寄托著馬克·吐溫對于美利堅民族的期望。馬克·吐溫把他對自己祖國的熱愛融化在他的作品中,而馬克·吐溫,因為《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的這部優(yōu)秀作品,也被認為是美國民族文學的開拓者。
三、結(jié)語
大河不僅參與了敘述,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大河見證了哈克的成長,她與主人公息息相關,同命運,共呼吸。主人公不著衣服,與大河融為一體。哈克和吉姆登上木筏,踏上尋求自由之行,大河是祥和溫柔;哈克用詐死來戲弄吉姆時,河上變得霧氣彌漫。當兩個騙子登上了木筏,大河突然變得波濤怒吼。它既是情節(jié)的參與者又是推動者,是小說的藝術時空體。大河賦予了的小說的風格,小說又反過來關照大河。她亙古如斯,孕育著世間萬物,它是永恒的河,神圣的河。大河又是哈克的生命搖籃,寄托了哈克追求自由平等生活的愿望;又是馬克·吐溫的生命的寄托;她寄托美利堅民族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大河也是美利堅民族的精神財富,是美利堅民族的文化象征。
正如偉大的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一樣,是我們民族的福佑之地,是所有炎黃子孫的無限依戀的地方,密西西比河流域也是美利堅民族棲居之地,馬克·吐溫對于大河的愛戀融入字里行間;馬克·吐溫作為一名學者、一名作家,他的家國情懷也熔鑄在作家對祖國所承擔的使命、所珍重的榮譽里。
參考文獻:
[1][2]巴赫金.巴赫金全集(第三卷)[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274-275.
[3][4]馬克·吐溫.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M].成時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8:35,1.
[5]董衡巽編選.馬克·吐溫畫像[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241.
[6]方平等編.馬克· 吐溫十九卷集(第5卷)[M].夏平譯.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80.
作者簡介:
謝素霞,江蘇連云港人,南京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畢業(yè),東南大學成賢學院講師。
3728501908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