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陽市油田第五小學 李志恒
描寫一樣植物,主要的語言材料是植物自身的形、色、聲、味、量。落筆之時,每個人都會聚焦這些固化的特點描寫,不過,大家只注重正面描寫事物的顯性特點,筆下的植物就很難有脫俗的“個性”。
為寫出植物“個性”,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描寫植物自身特點的同時,放眼“物外”的點點花絮,把植物的“附著物”或“邊角料”派上用場,讓它們和植物自身特點聯(lián)袂出場,共同演繹植物的生活情境。
為了更真切地表達植物特點,把“物外”的人或“物外”的動植物拉進此植物的情境畫面當中湊湊熱鬧,協(xié)助呈現植物特點,這樣筆下的植物就會平添一些靈動和鮮活。
1.借人的行為、語言襯托植物特點
比如寫桃花,在色、香、味、量描畫之余,把桃花之外的花絮拉進桃花的世界:人在花叢走,花在人中行。瞧,一位阿姨拉著一個小女孩駐足一棵樹下,笑盈盈地和桃花一起在相機里定了格。那一抹笑容融入燦爛的桃花,融入暖暖的春意,人面桃花相映紅啊。
上述語段中,寫游客和桃花合影,這是借人的行為襯托桃花,邊敘述邊抒情,側面映襯出桃花之美。
追蹤一下真實生活,春意濃時,花園草坪,有人流連忘返;炎炎夏日,綠樹蔭濃,樹下有人乘涼;秋日果園,碩果累累,有人采摘品嘗……有了人物參與的點點花絮,會讓植物的畫面感更活躍,更有生氣。
再有,置身一個情境中,呈現于眼前的只是植物生長的一個斷面,并不能見證植物之前之后的生長經歷。這時,可以借人之口,把植物漫長的生長經歷述說出來,讓植物的成長濃縮于“人物語言”當中。
花兒挨挨擠擠的,桃樹像一個粉色的絨球,又像一個個撐開的大花傘。走近了看,一朵朵桃花像一只只蝴蝶,正欲翩翩起舞;又如嬰兒的小臉,粉粉嫩嫩的。風兒徐來,桃花和桃葉共舞,花瓣紛紛揚揚飄落下來。“媽媽,這是什么?”一個奶聲奶氣的聲音傳來。原來是一個小朋友站在樹下,指著樹枝上大豆般的小毛桃,好奇地問媽媽?!斑@是桃子小時候的樣子。它還會長大,等長大了,它就變成美味可口的桃子了。那時的桃子粉粉的,白白的,就像一個個大包子,又像一個個可愛的胖娃娃。味道嘛,濃濃的甜中帶著淡淡的酸?!眿寢屇托牡亟o孩子講解著。
這個語段是置身桃花的“境”中,而“桃子”的形色味不是來自視覺和味覺,而是來自聽覺——是“媽媽”口頭介紹的?!皨寢尅钡膸拙湓?,概括了桃子的生長過程。也有側面描寫的意味。
2.故事穿插
人與植物的花、果、葉之間偶有交往的小故事,將這樣的小故事穿插于植物描寫當中,側面襯托了植物的特點。有了故事的“物”,多了些情趣,平添了生活靈性。
需要注意,這種穿插的小故事只是點綴主體的花絮,以“小”為上,以免沖淡主題。
我拿它扇一扇,它就成了一把小扇子;把它放在水中,它就成了一艘小船。上次秋葉節(jié),我在測量樹葉周長時,其他樹葉有的太軟,有的太小,有的太薄……都以失敗告終。最后,還是枇杷葉幫我順利完成了這項作業(yè)。
小作者把枇杷葉當玩具、當工具,隨意將這些瞬間點綴于正面描寫當中。于是,這葉,就有了多變的活性。
櫻桃核很小,圓圓的,含在嘴里猛地用力一吐,它就能箭頭似的躥出很遠,簡直可以當暗器了。
吃完櫻桃還能玩,櫻桃的可愛是多方位的。
為爭奪柿子,我和鳥兒們可沒少發(fā)生戰(zhàn)爭。我常在門口放一根細長的木棍,隨時準備驅趕前來“騷擾”柿子的鳥兒們。那些鳥兒似乎也擺出了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姿態(tài),它們斗不過我的棍子就和我比起了耐心——躲在一邊就是不肯離去。我哪有那么多時間和它們耗啊,因此,每次都以我失敗告終。雖然我只能吃到鳥兒挑剩下的果子,就這樣,我也感到心滿意足了。
和鳥兒的持久爭奪戰(zhàn),側面寫出果子味美。
拿起一個桃子,我已經迫不及待了,在衣服上蹭了兩下,“咔嚓”直接咬了一口。沒想到,我對桃子上的絨毛過敏,嘴唇癢了好長時間呢。
這一吃,那么迫不及待,目的還是襯托味美。
其他事物的狀態(tài)、行為也可以拿來襯托主體植物特點。
菜園里常有“客人”光顧。最美的“客人”是蝴蝶,它們穿著絢麗的演出服翩翩起舞。蜜蜂倒是不把自己當“外人兒”,它們在菜園里來去自如,這邊飛出去五六只,那邊又飛過來四五只。小蝸牛們也沒閑著,慢吞吞地在生菜葉上爬來爬去,偶爾低頭吃一口……
再有:在綠葉襯托下,黃瓜花、茄子花趕趟兒似的次第開放,散發(fā)出醉人的香氣。彩蝶翻飛,蜂兒嗡嗡。清晨的陽光下,小鳥在菜園里啁啾婉轉,菜葉上晶瑩的露珠光芒四射。
幾種小蟲子和小鳥、露珠走進菜園,營造出的是一幅美好、閑適的田園風光畫卷。
菜園有蟲子和鳥兒,果樹上呢?葡萄架下、柿子樹上、蘋果樹枝頭、山楂樹枝杈間……鳥兒的光顧是常有的事。
瞧這只鳥兒,張大的嘴巴里銜著一顆山楂,小眼睛機警地看著前方。咦,你是準備把這顆山楂帶回家給你的孩子吃吧?
綠葉桃果映日紅?!班编?,啾啾”,喜鵲們也被這香氣吸引,呼朋引伴地叨叨這個,啄啄那個……香氣彌漫的果園好熱鬧!
柿子樹上,一個“小燈籠”已經被小麻雀啄了一個小洞??蛇@小家伙還意猶未盡,低頭啄一口,再抬頭轉著眼珠子四下看一周……
幾只小鳥這么愛吃,是不是側面襯托出果子的味道很美?
需要提醒的是:側面襯托,簡約勾勒即可,寫多了、寫細了,容易沖淡主體,主次就不清晰了。
意境想象,是虛實牽手的寫法。欣賞者置身植物情境畫面當中,受植物或色或形或味的感染,陶醉其間,產生恍恍惚惚的幻覺,自身也化身為花、草、葉、果的一員,走進植物的世界,品味享受植物的生活故事。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里。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風過了,我停止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小魚在腳下游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
這是葉圣陶先生面對荷花的意境想象。文字側重“我是荷花”之后的想象。引導學生遷移仿寫,把“荷花”這一主體換作其他植物,跟進想象不同的行為和故事即可。其想象思維可以化身主體,也可以化身主體之外的“附件”。
欣賞者化身描寫的植物主體,述說自我陶醉的意境。
看著看著,我仿佛就是一朵桃花了。風兒一吹,輕拂去我身邊的薄霧。我牽著風兒跳起了舞,還和它做起了游戲。風過了,我停止了游戲,靜靜地立在那兒。小露珠在我的俏臉上愉快地玩著滑滑梯,告訴我清早的快樂。蜜蜂從我的臉頰邊飛過,告訴我采蜜的快樂。
瞧,這朵黃色的月季小姐可真漂亮,黃得嬌嫩,黃得瑰麗,黃得晶瑩??粗粗曳路鹎瘟⒅︻^,成了一朵月季花。我靜靜地站在那兒,看螞蟻搬家、蜜蜂采蜜、蜻蜓飛舞,聽小鳥歌唱……忽然,風來了,我就和這些小家伙兒一起伴著風姑娘演奏的旋律翩翩起舞……
以上兩段,都是觀賞者面對花美的“意境”“自我陶醉”,化身為主體的想象。文字很美,“化身之后”的畫面都很細致。
我看著,陶醉著,眼前,在綠色紗帳里,一個個美麗的少女,穿著玫紅色的裙子,高高昂著頭,在引吭高歌。歌聲悠揚婉轉,傳向遠方。這么美的花,只應天上有??!
這一段的想象和上面幾段略有不同:想象中,作者把玫瑰花想象成一位位美少女,立足“美少女”的角度細致描寫。
跳出主體的圈子,化身附著于主體身上或身邊的小蟲子、小鳥……進行意境想象,以它們的視角和感受描寫植物花、葉、果的特點。
瞧,這小鳥站在葡萄藤上,低頭啄一口,抬起頭吧嗒吧嗒小嘴,好愜意!看著看著,我仿佛變成了這只小鳥,吃一顆葡萄,再品味一番舌尖上回旋的余味兒,香香的,甜甜的,真美!
這片生菜葉上的蝸牛不疾不徐地爬上葉尖,兩根觸須伸伸縮縮,是想探測最嫩的那一片嗎?看著看著,我仿佛就是這只蝸牛了。我很期待地想象著,這一片葉很脆,那一片葉很鮮,我都想嘗嘗??!
走進果園、菜園,作者化身果、菜之外的小鳥兒和蝸牛,借它們的視角去描寫蘋果的香甜、生菜的鮮美。以此之法延伸,以生果寫熟果,以此果寫彼果,以此花寫彼花……都能側面襯托主體特點。
想象的“境”,來自主體之外的“物”,借物外之物的狀態(tài)展開想象。
在這境界里,連駿馬和大牛有時候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著草原的無限樂趣。
《草原》里,老舍先生借駿馬、大牛靜立不動的姿態(tài),“猜”它們的心思,其實質是“借物”呈現草原美好的意境。
仔細琢磨,聚焦一朵花旁邊的另一朵花、一顆果旁邊的另一顆果、花果邊的小蟲子……以“我”的內心想象“它”的心思,依然能折射植物的特點,呈現一種美好的意境。
一樹的桃花都在風中舞動著裙擺。咦,枝杈間的這一朵卻很恬靜,似乎用手掌托著自己的粉腮,靜靜欣賞著一場繽紛的舞會呢。
這是借“枝杈間的一朵桃花”的姿態(tài)進行意境想象,映襯的是滿樹桃花的動態(tài)美。
秋風吹過,一片片蝴蝶般粉紅的薔薇花跳著舞,落在鄉(xiāng)間小道上,鋪成了無邊無際粉紅色的地毯。一只小鳥飛來,追逐著飄落的薔薇花瓣,啾啾喳喳叫著,似在逗著悶悶不樂的薔薇開心呢。薔薇啊,有小鳥陪你,你開心嗎?
這個小情節(jié)是借鳥的動作想象情感意境,恰當折射了“花落去,無留意”的傷感。
陽光下,植物投下的影子斑斑駁駁,痕跡清晰;月光中,植物的影子卻隱隱約約,模糊不清。根據影子或模糊或清晰的“畫面”展開想象,一樣能側面表達事物特點,寄托情感,拓寬語言寬度。
我特別喜歡月光下的夾竹桃。它把影子投到墻上,葉影參差,花影迷離,引起了我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地圖,它居然就是地圖了。這一片影子是亞洲,那一片影子是非洲,中間空白的地方就是大海。碰巧有一只小蟲子從墻上爬過,它就是遠渡重洋的海輪。我幻想它是水中的荇藻,我眼前就真的展現出一個小池塘。夜蛾飛過,映在墻上的影子就是游魚。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畫。微風乍起,葉影吹動,這一幅畫竟變成活畫了。
樹影婆娑的意境,靜中含動,牽著人的思維走進影子的世界,把影子想象成相似的地圖、荇藻、墨竹,再把想象到的情境畫面和情境故事描述出來。
這種想象,“境”是花草的影子,想象隨“影子”而行,影子啥樣兒,故事就與之相關。這類想象要和正面描寫自然相融,不能畫蛇添足。
入夜,月光投射在這盆吊蘭上,地板上映下了一團黑影。嘿,這影子多像一幅寶藏圖啊。瞧,這根藤的影子是路線,這片葉影就是寶藏。那兩片剛冒頭兒的芽尖是箭頭,而湊巧路過的螳螂就是阻擋我們尋找寶藏的大怪物。我把這團影子想象成迷宮,這些枝干的影子是墻壁,葉影就是障礙物,闖入的不速之客蝸牛就是探險者。我把影子想象成《清明上河圖》,它就真的是了。葉片的影子千姿百態(tài):這一片影子像河流;這根粗莖是橋;這根卷成的小圓筒,是街上的店鋪;這只小飛蟲,應該是店鋪的老板吧。
這吊蘭的影子是其“形”的復制,小作者根據影子的不同形狀想象出藏寶圖、迷宮、名畫,跟進描寫的是與想象中的物相關聯(lián)的情境或故事。
晚上,文竹葉的樣子雖看不清,但卻讓我生出許多幻想。我幻想它是一朵朵的白云,它就真的是白云了。它們一片片悠悠地飄浮,表演的是淡云舞藍天的詩意。我幻想它是一叢叢的小草,它就真的是了。一片片,一簇簇,搖頭晃腦,一切都那么和諧靜謐。
入夜,借著臺燈的柔光,我看到了文竹透射在墻上的影子。我想它是一座山峰,它就是山峰了,曲曲折折的莖影,就是通往山頂的小徑;我想它是臺階,它就是臺階了,錯落有致的碎葉的影子蜿蜒攀爬,直通云霧縹緲的峰巔;我想它是寶塔,它就是寶塔了,下大上小的設計,別有一番風味兒。
這兩個語段想象的原點都是文竹的影子。上段依據影子的整體展開,想象一團團影子像片片白云、叢叢小草;下段則是由文竹莖葉、整體形狀的影子展開想象。想象的基點有別,但都顯現了作者思維的個性,都能輔助表達令人陶醉的美感。
文無定法,貴在創(chuàng)新。教學生寫作文,教師在引導學生應用技法;學生寫作文,他們也在創(chuàng)造技法。這類似于“雞生蛋,蛋生雞”的創(chuàng)新生成,有的技法是在作文課堂上技法交流中嫁接出來的,有的技法是學生在習作中創(chuàng)新呈現出來的?!爸参铩弊魑牡倪@些“邊角料”如此,其他類作文“邊角料”的生成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