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琛琛
枕在媽媽膝頭,媽媽給自己輕柔地掏耳屎,是不少人童年記憶里的溫暖時光。
許多人當媽后,看到孩子的耳朵耳屎冒頭時,總是強迫癥上線,忍不住想動手清理。
在醫(yī)院時不時有患兒因掏耳不當前來就診,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娃的耳屎該不該定期清理?怎么掏耳朵才是安全的?
耳屎,是來自外耳道皮脂腺和耵聹腺的分泌物,同時還混有灰塵和皮屑。
雖然名字帶“屎”,但它不像其他屎那么糟,本質(zhì)上它就是保護耳道的分泌物,在醫(yī)學上叫“耵聹”。
我國大部分人是干性耵聹,這種耵聹在空氣中干燥后呈薄片狀,可隨頭位的改變或運動,以及咀嚼活動而向外脫落。部分人的耵聹黏稠如油脂,稱油性耵聹,不易脫出。無論是硬巴巴的干性耵聹還是濕乎乎的油性耵聹,都是正常的。
雖然耵聹是人體排出的“廢物”,但人家是有正經(jīng)工作的———它是耳道的“安全衛(wèi)士”。它不僅可以潤滑外耳道,還能保護耳膜。耳屎可以黏住不慎進入外耳道的砂礫,還能防水“誤入”引發(fā)感染;耳屎獨特的“味道”可趕走部分誤入外耳道的小飛蟲;耳屎的一些成分還有抗菌作用。
對于許多家長來說,看見孩子耳朵似乎快堵住了,不掏實在是手癢。有的孩子也頗為配合,向媽媽表達耳朵癢,想要掏一掏的想法,被掏耳朵時,更是一臉享受。
掏耳朵令人如此上頭,是有原因的。耳道里遍布神經(jīng)末梢,掏之令人酥麻。有些人一掏耳朵就咳嗽,也和耳朵里的神經(jīng)有關(guān)。
“掏耳朵的感覺很棒,簡直是一種感官享受。你會對這種感覺欲罷不能?!?/p>
愛掏耳朵可能已經(jīng)寫進了生物的基因里。多倫多動物園曾向?qū)<仪笾f動物園里的一只紅毛猩猩耳朵似乎有問題。最后醫(yī)生發(fā)現(xiàn),這只紅毛猩猩撿了人們吐掉的口香糖,發(fā)現(xiàn)它還有黏性,于是把口香糖塞進耳朵,試圖把里面的臟東西粘出來。
美國耳鼻喉科學會(AmericanAcademyofOtolaryngology)修訂版的指南并不支持自己掏耳屎。同時,也不支持用棉簽掏耳屎。
“雖然棉簽很軟,但耳道內(nèi)部的皮膚非常脆弱,很容易被刮傷?!比埂な┩叽模⊿ethSchwartz)博士是西雅圖弗吉尼亞梅森醫(yī)學中心的耳鼻喉科醫(yī)生,也是這份修訂版指南的第一作者,他表示,“刮傷會帶來劇痛,甚至發(fā)展成感染。而且還有可能弄傷鼓膜?!?/p>
每年,美國大約有12500個孩子因為使用棉簽導致耳朵受傷而被送入急診室。位于耳道中部的耳膜是受傷最多的部位。而耳膜撕裂絕大部分的原因,就是孩子手中的棉棒。
其實大部分多余的耳屎,會隨著我們的咀嚼等自然脫落,并不需要處理。而頻繁使用棉棒掏耳朵,不僅會把耳屎推向更深處,還可能會造成耳道劃傷,增加感染風險,讓耳朵發(fā)癢;甚至造成耳膜穿孔和聽小骨錯位,導致聽力下降、頭暈、耳鳴等一系列耳損傷癥狀。
如果家長正在掏,小朋友憋不住突然動了一下,很可能誤傷鼓膜,損害聽力;街邊采耳雖然舒服,但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外耳道感染。
一般來說,耳屎只存在于耳道外部1/3,通常會自己掉落出來。家長可以清理的,只有能直接看到的這一小部分區(qū)域。
但如果耳屎太多沒有出來,進入了耳道內(nèi)部,讓孩子不舒服了,這就是“耵聹栓塞”,需要在耳鼻喉科處理。
造成這種情況,很多情況是因為:掏耳朵、用手指摳耳朵、帶插入式耳機時,將耳屎頂進去了。
發(fā)生這類情況時,正確的方法是去找耳鼻喉科的醫(yī)生求助,千萬不要自己掏。
看到寶寶抓耳朵,就有家長會疑心:寶寶是不是要掏耳朵了?
其實不然。寶寶經(jīng)常抓耳朵最大的“嫌疑”,可能是蚊蟲叮咬或者耳朵里進去異物(需就診處理)。有時候?qū)殞毞咐r也會抓一抓耳朵。
如果能排除這些問題,較常見的就是寶寶耳部長濕疹,或者患上了中耳炎。哺乳姿勢不當、洗澡鼻腔進水,都可能引發(fā)中耳炎。
給寶寶洗澡、洗頭時,可使用有護耳的帽子;洗完后擦干耳朵周圍,并用棉簽清理耳郭內(nèi)的積水防止流入耳內(nèi)。
提醒:不要自己給寶寶掏耳朵。如果寶寶總是抓耳朵,可能有耵聹栓塞或耳道瘙癢,帶寶寶去耳鼻喉科看看,請醫(yī)生診斷。如果需要清理耳屎,醫(yī)生會使用專業(yè)器械來處理,安全又衛(wèi)生。
編輯/胡軼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