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于 洋
氣候問題是國際石油巨頭轉型的導火索,也讓如今的轉型不再是說說而已。
▲氣候的壓力,正在顯現扭轉石油公司發(fā)展軌跡的威力。
2022年伊始,各大國際石油巨頭相繼亮出2021年年報。除了全部盈利的亮眼業(yè)績外,各位石油巨頭當家人不約而同地表達了企業(yè)轉型的決心。
有業(yè)內專家分析預測,2022年將是能源轉型的重要一年。疫情、環(huán)保、政府和來自投資者的壓力,將使油氣公司特別是國際石油巨頭置身更嚴峻的發(fā)展形勢中。實現真正的或者說有成效的轉型,對他們來說已經迫在眉睫。2022年石油巨頭們將有怎樣的動作,伏筆或許已在2021年甚至更久之前埋下。
2021年10月,投資者呼吁分拆殼牌的消息一時甚囂塵上,震動石油圈。
在資本市場,人們給激進派投資者冠以“野蠻人”的稱呼。激進派投資者們將目光放在價值回報上,更注重價格的變化。比如殼牌的重要投資者——Third Point對沖基金。
作為華爾街最多產的激進投資公司,Third Point對沖基金管理著約200億美元資產,拆分是其慣用方法。創(chuàng)始人丹尼爾·勒布是美國最有影響力的對沖基金經理之一。他曾對雅虎發(fā)起代理權之爭,幫助瑪麗莎·梅耶爾登上了雅虎CEO之位,并從中獲取利潤。他也曾呼吁索尼通過IPO分拆其娛樂部門,但索尼拒絕了他的提議。
丹尼爾·勒布表示:“在我們看來,殼牌有太多相互競爭的利益相關者,將其推向了太多不同的方向,導致了一套不連貫、相互沖突的戰(zhàn)略。這樣的戰(zhàn)略試圖滿足多方利益,但未能滿足任何一方的利益?!?/p>
面對殼牌股票回報率低、未達到股東預期和未達成對社會ESG承諾,作為殼牌重要的投資者,丹尼爾·勒布給出了這樣的建議:將殼牌拆分為兩家公司——一家專注可再生能源、氫能等低碳業(yè)務;另一家堅持傳統(tǒng)能源業(yè)務,負責上游、煉油和化工業(yè)務。
他表示,推行這一戰(zhàn)略可能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增加股東回報,“這是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勝利”。按照他的計算,如果拆分,殼牌的低碳業(yè)務預計將在2022年產生超過250億美元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雖然殼牌拆分的消息還沒有定論,但這已不是激進派投資者第一次對石油公司發(fā)難。
2021年5月26日,在??松梨诘墓蓶|大會上,僅持有0.02%股份的對沖基金“引擎一號”成功拿下了3個董事會席位,占據了??松梨诙聲坏?/4。
以“引擎一號”基金為代表的投資者爆發(fā)的代理權之爭,就是投資者要求??松梨谥匾暁夂蛘撸淖儼l(fā)展戰(zhàn)略。而此次發(fā)難讓??松梨谶@個老牌石油巨頭在今年1月宣布:將在2050年實現凈零碳排放,并表示將在2022年底之前發(fā)布一系列清晰的“路線圖”。
有意思的是,就在2020年,??松梨谠芙^設定凈零碳排放目標,并表示bp、殼牌等制定的碳減排目標是在“作秀”,倔強地表示不會放棄石油計劃。
有媒體評論認為,??松梨诘拇舜未頇嘀疇幨且粓觥皻夂蛘儭?,標志著“石油巨頭在氣候變化問題上受到毀滅性的打擊”,“前所未有并具有歷史意義”。
其實,伴隨著“野蠻人”的敲門聲,真正給石油巨頭們“當頭一棒”的是,在遇到氣候問題時,他們再也不能敷衍而過。
2021年,與氣候問題與能源轉型相關的雙邊、多邊國際性會議數不勝數。氣候問題與能源轉型,在國際政治領域正在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2021年11月1-13日,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在英國格拉斯哥舉行。從會前的國際輿論、很多國家間的外交活動,到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陰影下仍約有4萬人出席會議及會議的喧鬧程度來看,無不說明此次會議的象征意義及重要性。
此次會議通過了《格拉斯哥氣候公約》,并簽署了一系列行動倡議,包括能源轉型、停止毀林、減少甲烷排放、發(fā)展清潔交通等等。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主席阿洛克·夏爾馬在向與會者通報《格拉斯哥氣候公約》最新進展時情緒激動,幾乎落淚,稱“人們在格拉斯哥創(chuàng)造了歷史”。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會議結束時發(fā)布的視頻聲明中,稱《格拉斯哥氣候公約》是“一個重要的步驟”。
“從以殼牌為代表的能源企業(yè)所遭受的諸多事件中可見,氣候問題與能源轉型已從新聞和輿論延伸到了世界經濟的實體層面?!敝袊谢瘓F經濟技術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王能全說。
2021年5月26日,荷蘭海牙地方法院裁定,殼牌公司對氣候變化負有部分責任,要求殼牌必須在2030年之前將碳排放量控制在2019年水平的45%。
這是全球范圍內首例控制碳排放的裁決,也給謀求轉型的傳統(tǒng)石油公司帶來了潛在壓力。如果這一裁決未被推翻,殼牌將有法律義務完成艱巨的減配目標——這可能需要進行前所未有的大刀闊斧的資產組合調整。
裁決公布后,殼牌首席執(zhí)行官范伯登通過社交媒體發(fā)文稱,雖然對裁決并不認可,但公司將加速推進減排進程。他透露,殼牌將以一種兼具效率和效益的方式尋求進一步減排的途徑。這預示著在未來幾年里,殼牌將采取一些大膽的步驟。
2021年11月15日,殼牌宣布將把總部和稅籍從荷蘭遷往英國。倫敦作為公司全球唯一總部,公司更名為“殼牌”,放棄已使用100多年的“荷蘭皇家”稱號。在2021年12月10日舉行的股東特別會議上,99.77%的投資者投票贊成將殼牌總部遷往別處。
不同于殼牌、埃克森美孚被動受到沖擊,在應對氣候和能源問題轉型方面,道達爾的行動頗為主動。
2021年5月28日,道達爾宣布,經股東大會批準,公司名稱由“道達爾(Total)”更名為“道達爾能源(Total Energies)”,并啟用全新的公司品牌標識。新的品牌標識是代表“能量之旅”的符號,由象征石油、天然氣、電力、氫能、生物質能、風能和太陽能的7種顏色以漸變的形式填充,象征著道達爾能源將以石油為起點邁向新能源,開啟新的能量旅程,打開更可靠和更清潔的新能源。
“可以說,諸多石油企業(yè)受到沖擊,是氣候問題和能源轉型在實體經濟領域的最直接表現。”王能全說。
過去,油價高低決定著油氣投資的高低?,F在來看,這一定律岌岌可危。
2021年,隨著油價的復蘇,盡管油氣勘探業(yè)務有所增加,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個事實:石油巨頭們對于上游的投資更加謹慎了。
歐洲第二大養(yǎng)老基金荷蘭養(yǎng)老基金2021年12月表示,將停止投資化石能源(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生產商,并計劃于2023年初之前剝離150億歐元(約合174億美元)的化石能源資產,其中包括所持有的殼牌股份。
荷蘭海牙地方法院發(fā)布裁決要求殼牌加快減碳步伐后,2021年9月,殼牌以95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在二疊紀盆地的資產出售給康菲石油。而就在此前7個月,殼牌首席財務官烏爾還曾表示,二疊紀盆地的油氣田仍然是殼牌上游業(yè)務的核心資產,重返二疊紀盆地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此前,殼牌已同意出售其絕大部分在美的煉油業(yè)務。出售二疊紀油氣田資產,意味著殼牌進一步縮小在美國的業(yè)務范圍。從二疊紀盆地撤退的跡象可以視為殼牌轉型發(fā)展的關鍵跡象,標志著殼牌經營策略重大轉變的啟動,最終目標是實現2050年凈零碳排放。
“出售上游資產,將精力維持在核心資產上并不是殼牌一家的行為。”跨國公司研究專家劉曉說。
在2021年的世界石油大會(WPC)上,國際能源論壇(IEF)秘書長約瑟夫·麥克莫尼格爾透露的數據顯示,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在2020年和2021年大幅下降,“國際石油公司和國家石油公司2020年的資本支出削減約35%”。
不僅如此,國際能源論壇和知名咨詢機構IHS Markit在一份最新報告《投資危機威脅能源安全》中表示,油氣行業(yè)的上游投資在2021年連續(xù)第二年下降,為3410億美元,比2019年水平低近25%。
目前,已有5家國際大石油公司明確宣布將大幅縮減未來5年的資本支出。例如,??松梨谛紝?021-2025年的年均投資計劃從300億~350億美元大幅削減至200億~250億美元;殼牌將未來5年的年均投資計劃從300億美元削減至200億美元。
在整體削減投資的基礎上,各大石油公司降低了未來5年在上游領域的投資比例。例如,到2025年,bp的上游投資占比將從2020年的66%降至50%左右,殼牌將從65%降至40%左右,道達爾將降至65%。??松梨?、雪佛龍等注重傳統(tǒng)業(yè)務的公司,上游投資繼續(xù)保持在75%以上。
與大幅下降的投資水平相對應的是低水平的油氣勘探發(fā)現量。Rystad Energy2021年12月的報告稱,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發(fā)現量正降至75年來的最低水平,2021年全球油氣發(fā)現量僅為47億桶油當量,約為2020年的1/3,是194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外,除了總的發(fā)現量低于往年外,單個大型發(fā)現也屈指可數。
氣候的壓力,正在顯現扭轉國際石油公司發(fā)展軌跡的威力。如何去“油”,如何實現油氣業(yè)務與新能源業(yè)務的協調發(fā)展,將不斷考驗著石油巨頭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