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吳培源 黃意甜
[摘 要] 就業(yè)指導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刻認識把握就業(yè)指導過程中的教育主客體,充分發(fā)揮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對于促進就業(yè)指導工作的有效開展如虎添翼。從輔導員作為高校就業(yè)指導工作骨干力量的角度出發(fā),對就業(yè)指導工作實踐經(jīng)驗進行總結歸納,論述輔導員基于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開展就業(yè)指導工作的作用,并提出輔導員從真誠知學生、真心愛學生、真情待學生三方面入手構建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促進就業(yè)指導工作開展的實現(xiàn)路徑。
[關鍵詞] 教育主客體;積極情感關系;就業(yè)指導;實現(xiàn)路徑
[作者簡介] 劉 丹(1991—),女,甘肅張掖人,碩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助教,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吳培源(1993—),女,廣東汕頭人,碩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助教,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黃意甜(1970—),女,廣東佛山人,碩士,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管理學院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中圖分類號] G64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9324(2022)09-0005-04 [收稿日期] 2021-09-30
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一方面有利于促進教師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提升教育教學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育良好的心理人格品質,是師生獲得雙贏的基礎。輔導員作為高校從事學生就業(yè)指導工作的一線骨干力量,與學生共同構建起一種和諧、友好的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是推進高校就業(yè)指導工作順利進行的前提,能有效增強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影響力,提高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實效。
一、研究綜述
(一)教育主客體間關系研究概述
哲學認識論范疇的主客體觀移植運用到教育中來引發(fā)了關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主客體關系的廣泛研究,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論和觀點。
從社會學角度看,教育過程中教育主客體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并進行相應的角色互動,是一個社會交往過程,形成了交往教育過程觀,并提出了“主—客—主”的交往教育實踐模式[1]。
從心理學角度看,基于師生在教育過程中存在的知情意行等相互作用的關系,從認識關系、實踐關系和價值關系方面論述了不同內容上的教學主客體關系,認為教師和學生之間存在著改造和自我改造、認識和自我認識、自我滿足等關系,從而強調在關系中把握教育過程的主客體關系[2]。
從教育學角度看,根據(jù)對教育定義的不同理解從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結論:受我國傳統(tǒng)教育觀“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的影響,認為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權威存在,是教育活動的唯一主體,學生是教師進行教學活動被教育、塑造的客體對象,產(chǎn)生了“教師主體說”。廣義上的教育指影響人的身心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狹義上的教育指專門組織的學校教育,是按照社會發(fā)展需求或特定階級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心智發(fā)展進行教化培育,為其解釋各種現(xiàn)象、問題或行為,以提高實踐生活能力。概括起來,教育是培養(yǎng)人、促進人的發(fā)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诖死斫猓瓿隽恕皩W生主體說”“雙主體說”“復雜主客體說”等觀點。隨著時代的進步,對教育定義的理解也不斷深入,越來越強調學生個體的發(fā)展,“交往”“對話”“主體間性”等觀點不斷地出現(xiàn)在教育過程的主客體研究范疇[3]。
從社會發(fā)展歷史角度看,教育主客體經(jīng)歷了原始社會簡單、質樸、融于生活的平等關系,奴隸和封建社會教師權威主體且從屬于政治的時期,資本主義社會教育主體不斷變化的相對民主時期[3]。當前在我國社會主義體制和新時代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教育主客體關系呈現(xiàn)出極其復雜的特征,通常強調一種“以生為本,平等尊重,交互轉化”的教育主客體良性關系。
從廣義上講,教育主客體間關系可泛指一切教學相長的關系;從狹義上講,教育主客體關系特指學校等教育機構中存在的師生關系。本文所講的教育主客體間關系主要是從狹義方面來講的,特指師生之間相互認知、相互溝通、相互促進的情感作用狀態(tài)。
(二)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概述
心理學上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滿足自己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態(tài)度體驗,是生活現(xiàn)象與人心相互作用下產(chǎn)生的感受,其重要作用表現(xiàn)在情感是人適應生存的心理工具,能激發(fā)心理活動和行為的動機,是心理活動的組織者,也是人際通信交流的重要手段。關系指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顧名思義,積極情感關系可理解為人與人、人與物之間達到的一種平等友愛的正向情感體驗。故而,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就可以簡單定義為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育主客體間的一種肯定的、正向的、相互認知、平等和諧、親密融洽的態(tài)度體驗。在學校具體表現(xiàn)為:老師高尚的師德、人格魅力和專業(yè)素養(yǎng),關心、愛護、相信、幫助學生;學生尊師重道,認可、信任、喜歡、體貼老師;師生之間相互溝通、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在此基礎上獲得雙方幸福、愉悅的情感體驗,從而形成平等、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認同,從而建立起師生間積極情感關系。教育主客體(師生)間積極情感關系一旦建立,將作為潤滑劑緩解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的基本矛盾,作為催化劑增強教育教學的影響力和實效,既可以促使教育者更加積極地投身于教學活動中,也可以使受教育者更加專注于教學內容,有助于建立其認知圖式,從而為品德養(yǎng)成和技能習得奠定堅實的基礎,推進教育順利進行,保證育人成效。
二、輔導員基于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開展就業(yè)指導工作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輔導員參與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內在驅動力
大學四年,輔導員是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基于情感具有激發(fā)心理活動和行為動機的作用,當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建立起積極的情感關系,輔導員就會發(fā)自內心地與學生產(chǎn)生情感認同,對學生的情境感同身受,切實在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擔負起知心朋友和人生導師的角色。遷移到就業(yè)指導工作模塊,輔導員會擺正自己在學生就業(yè)指導工作中的角色定位,帶著極大的熱情與愛心投入工作,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或孩子,為之計深遠,指導他們科學合理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因材施教磨煉職業(yè)技能,因人而異訓練求職技巧,為踏入職場做好充足的準備。在這種愉悅的師生交往過程中,輔導員感受到學生的信任,看到學生不斷進步、順利就業(yè)、馳騁職場,也會體驗到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快樂,獲得無可替代的工作幸福感。同時,這種工作幸福感反作用于其日常工作生活,形成循環(huán)往復的良性動態(tài)工作閉合鏈。
(二)有利于激勵輔導員提升就業(yè)指導工作的能力素養(yǎng)
輔導員本著對學生負責的態(tài)度,會提高對自身能力素質的要求,主動促進自身的自我完善與發(fā)展。就業(yè)是民生之本,高校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情況和質量關系著社會穩(wěn)定與安全。近幾年,隨著社會發(fā)展迭代加速和人才需求日新月異,高校畢業(yè)生就業(yè)形勢之嚴峻、就業(yè)情形之復雜、就業(yè)環(huán)境之多變,對高校就業(yè)指導工作者提出了更高更難更嚴的要求。輔導員要想對學生負責,做好就業(yè)指導工作,必須隨時關注黨和國家關于就業(yè)的相關政策和文件,掌握社會就業(yè)風向標,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查缺補漏、勤學善思,不斷更新擴充自己從事就業(yè)指導工作的知識儲備和技能方法。輔導員在認真做好就業(yè)指導工作的過程中,不僅促進了學生的發(fā)展,間接維護了社會安定,也實現(xiàn)了個人的成長,是師生雙贏的正確選擇。
(三)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輔導員就業(yè)指導工作的配合度
學生內部普遍存在一種“輔導員是為了完成工作KPI才會積極關心你就業(yè)”的刻板偏見,因此,輔導員在畢業(yè)季經(jīng)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學生電話無人接聽,微信偶爾回復,畢業(yè)后直接失聯(lián)……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就在于學生和輔導員之間缺乏一種積極的情感紐帶。所以,輔導員需要以身作則,從學生入學時就開始主動構建師生間積極情感關系,將就業(yè)指導育人工作貫穿學生培養(yǎng)過程始終并積極熱情投入其中。在師生交流的良性互動過程中,學生被尊重、關愛和理解的需要得到了極大滿足,感受到輔導員的積極、真心、真誠、真情,矛盾對立雙方轉化為統(tǒng)一戰(zhàn)線,學生從理性和情感上都更愿意主動配合和支持輔導員的工作。
(四)有利于調動學生求職就業(yè)的積極性
烏申斯基說:“教師的人格對學生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懲罰和獎勵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種教育力量?!睂W生有“向師”的學習心理,輔導員的師德師風、態(tài)度情感、行為舉止本身具有的育人力量會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積極的情感關系則會起到正向的感染作用。由此可見,輔導員構建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激發(fā)參與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內在驅動力后,輔導員的工作熱情也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帶動學生參與求職就業(yè)的積極性。學生信任、愛戴輔導員,就會對輔導員傳遞的職業(yè)價值觀、講授的就業(yè)課程、進行的就業(yè)指導、提出的就業(yè)建議等內容多加專注學習。在這種民主平等和諧的情感關系中,學生心理狀態(tài)良好,思維敏捷清晰,格局視野寬廣,能充分發(fā)揮自我主觀能動性,正確認識自我,勇敢面對職場,增強求職就業(y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輔導員構建教育主客體之間積極情感關系開展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實現(xiàn)路徑
(一)真誠知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
知生就是能否走近學生,明晰生心,與學生打成一片。輔導員要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調整居高臨下的教師姿態(tài),主動出擊,注重從小事做起,充分利用好課余時間通過與學生聊天談心、打球跑步、走訪宿舍來等方式拉近師生間情感距離;學生取得成績時擊掌相慶、飲茶言歡,遇到挫折時悉心安撫、鎮(zhèn)定思痛。慢慢地,學生就會開始覺得輔導員沒架子、好相處、信得過,有難事也愿意找輔導員談,有掏心窩子的話也會同輔導員講,有意見建議也敢找輔導員提,這樣也就打開了通往學生內心的門。在此基礎上,輔導員要做好就業(yè)指導工作,還要勤觀察、善傾聽、細分析,對班里學生的基本情況做到一口清,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做到心中清,對學生實際想法做到說得清;弄清學生想什么、盼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職業(yè)打算,始終與學生真心交朋友,深入他們的心,融入他們的行,奠定開展針對性就業(yè)指導工作的思想情感基礎。
(二)真心愛學生,贏得學生的信任尊重
真心愛學生是輔導員職業(yè)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橋梁和紐帶。只有讀懂師生之情的珍貴,才能付出關愛的真心。首先,輔導員要熱愛就業(yè)指導這個工作,提高從事就業(yè)指導工作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和技能,滿足學生的需求,才能贏得學生的尊敬。其次,輔導員要把學生當作一個完整獨立的人關愛,尊重個體差異,平等公正對話,而不是把學生當成一種施教的工具,按照標準化模式進行流水線式培養(yǎng),忽視學生的情感需要和個性創(chuàng)造。再者,輔導員要掌握每個階段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抓住學生的成長特征,新生入學,引導學生關注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指導他們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中間階段,提醒學生審時度勢,調整完善既定目標,對標磨煉過硬本領;畢業(yè)學年,鼓勵學生乘風破浪勇敢前行。在這個過程中,輔導員要積極、平等、真誠、頻繁地與學生進行交流與互動;孜孜不倦、耐心幫助學生解決求職就業(yè)遇到的各種問題;要像兄長一樣,施以溫潤之情;要像良師一樣,擔負啟蒙之責;要像摯友一樣,傾盡扶持之力。用真心換真情,贏得學生的信任尊重。
(三)真情待學生,得到學生的鼎力支持
作為一名輔導員,既要關心學生的成長進步,也要出色完成就業(yè)工作。在就業(yè)工作中,輔導員要力爭把每件事都辦出公心,讓學生放心;辦出正氣,讓學生服氣;辦出真情,讓學生動情。俗話說:十個指頭有長有短。一個班里的學生也是如此,素質有好有壞、性格有內有外、能力有高有低,每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因此,對待學生的求職就業(yè),在方法上必須做到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在情感上必須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指導推薦學生就業(yè)中,要堅持做到“五個一樣”:學生學習成績優(yōu)秀與否一個樣;學生當過班委骨干與否一個樣;學生家庭背景強大與否一個樣;學生省內省外一個樣;學生城鎮(zhèn)農(nóng)村一個樣。就業(yè)信息統(tǒng)一發(fā)布、就業(yè)資源均衡分配、就業(yè)指導覆蓋到人。真誠、真情、真心是心靈的鑰匙,只要教師付出點滴情,學生就會捧出一顆心。在畢業(yè)后跟進就業(yè)情況填報畢業(yè)去向時,也會得到同學們的積極回應與有力配合。
學生有時很簡單,簡單得就像一張白紙,你畫什么就是什么;學生有時也很復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世界,你不真心融入他們,就不能真正了解他們;學生有時很脆弱,一點波動、一點挫折,也會讓他們心煩意亂、難以自拔。作為一名輔導員,要緊緊抓住新時代學生特點,做到彼此尊重和欣賞,產(chǎn)生平等感和認同感,深入學生中,心入學生中,構建良好的教育主客體間積極情感關系,進而更為有效地開展就業(yè)指導工作,為他們校正好人生坐標,規(guī)劃好生涯之徑,開啟好求職之路[4-7]。
參考文獻
[1]馮建軍.論交往的教育過程觀[J].現(xiàn)代教育論叢,2000(3):1-7.
[2]李長吉,林澍峻.教學主客體研究:盤點和梳理[J].教育理論和實踐,2001(5):43-49.
[3]王艷芹,李正元.教育過程主客體關系研究——基于不同視角的回顧與探析[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3):155-158.
[4]黃歌.論構建教育主客體積極情感關系的實現(xiàn)路徑[J].教育界·下旬,2015(6):128.
[5]王瑕莉.淺論構建教育主客體積極情感關系的作用和途徑[J].智富時代,2015(5):254.
[6]王云瑞,劉歡.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系探析——基于馬克思主義社會矛盾研究方法[J].政工工作,2021(4):30-31.
[7]閆曉瑞.試論構建教育主客體積極情感關系的作用及實現(xiàn)途徑[J].青年與社會,2014(1):357.
Carrying out Employment Guidance Based on the Posi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
LIU Dan, WU Pei-yuan, HUANG Yi-ti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Management,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6, China)
Abstract: Employment guidan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 and giving full play to the posi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s effectiv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w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unselors as the backbon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mployment guidance and discusses the role of counselors in carrying out employment guidance based on the posi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 It also puts forward the practical paths for counselors to construct the posi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mployment guidance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sincerely understanding students, loving students and treating students.
Key words: educational subject and object; positive emotional relationship; employment guidance; practical p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