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全軍
魏(長生)性豪,有錢每以濟貧士,士或賴之成名。有選蜀守者,無行李資。魏晚至,贈以千金。守感極,問所欲。魏曰:愿在吾鄉(xiāng)里作一好官。
———清焦循《里堂詩集哀魏三》
乾隆年間,老天爺發(fā)了怒,一場洪災席卷了四川金堂縣,平日溫順的繡川河騰起驚天巨浪,不但沖毀了橋梁,還沖毀了兩岸的眾多民宅,一時間哀鴻遍野。要救災,當務之急是要把橋修好,才能運送救援物資,可修橋,沒錢不成啊。高縣令在臥房內(nèi)來回踱步,這錢從哪里出?國庫錢糧都救了災,父老鄉(xiāng)紳損失也不小,不能再攤派了。忽然,他看到枕頭旁的紅木匣子,心頭一亮,有了辦法。
大清朝的縣令,官居七品,一年俸銀四十五兩,俸米四十五斛,這錢本就不多,還要養(yǎng)家眷、師爺、雜役等人,自然捉襟見肘,于是有的為官者巧立名目,搜刮百姓錢糧供自己使用。偏生這高縣令不貪不占,生活也頗為節(jié)儉,每到年末居然還能剩余一些,都放入枕邊小匣中。
這錢修橋自然是遠遠不夠的,但讓他心生一計,拿出紙筆,匆匆寫了兩封書信給差役,要求按地址送出去,然后叫來劉師爺,吩咐道:“明天我要請三個貴客,你去安排一桌上等飯菜,修橋錢就靠他們了?!?/p>
劉師爺小聲說:“這飯菜的花費……”高縣令一揮手:“四個菜就行,兒菜、馬莧、萵筍、折耳根,記住多放辣椒!”
劉師爺一咧嘴,心說這也叫上等飯菜?還不把貴客得罪光?你節(jié)儉也不能對貴客節(jié)儉啊!師爺還要細問,有人來找高縣令,說受災的地方又鬧了瘟疫,于是高縣令和來人匆匆走了,臨走前囑咐:“明天早上我不一定能回來,好好招待貴客,要什么,你就給什么,記住嘍!”
第二天早上,高縣令果然沒回來,劉師爺就忙活開了,備妥了四樣菜蔬,讓廚師先預備著,然后在大堂排了桌椅,主位一把椅子,客位三把椅子。高縣令申明是“貴客”,有多貴,劉師爺也不知道。
到了晌午,差役陪著第一位貴客來到,是個六十開外的干巴老頭,騎著一頭毛驢,見了劉師爺一拱手,“高縣令可在?”
劉師爺趕忙回答:“高縣令昨天因公事外出了,我是師爺,有事您跟我說?!崩项^毫不見怪,直嚷一路辛苦,要趕緊吃飯。師爺把老頭帶進大堂,安排在第一個客位,讓廚師上菜。老頭挨個吃著四樣菜,津津有味,邊吃還邊說:“這辣椒放得恰到好處,既提了鮮,還沒壓住菜的味道,得我川菜的精髓也?!?/p>
劉師爺看不出對方虛實,也不敢接話,悄悄找來請人的差役,問從哪里找來這么一位怪老頭。差役悄悄告訴他:“從羅江請的,說是叫李調(diào)元?!?/p>
“鐵員外!”劉師爺一聲驚呼,是他啊,想不到高縣令竟然能請動他,看來修橋的事兒不愁了。這位李調(diào)元,是蜀中大才子,早年入了翰林院,人稱“李翰林”,但他出名出在當了吏部文選司員外郎后,無論誰想當官都得從他手上辦手續(xù),自然少不了有走后門的人,可他剛正不阿,秉公辦事,于是得了個“鐵員外”的外號。后來告老還鄉(xiāng),回了四川老家羅江,精研川菜、川劇、還練出一手好書法,大名鼎鼎。
吃完飯,李調(diào)元招呼一聲:“拿筆來!”這意思是要寫字。筆墨紙硯拿來,李調(diào)元先問:“你們修橋,大約用多少銀子?”劉師爺趕忙回答:“大約一百兩。”
李調(diào)元說:“我的一幅字,只賣二十兩,也只值二十兩,再多,我李調(diào)元就要挨罵了,再說,金堂的父老鄉(xiāng)紳今年過得艱難,更不能多寫。”
劉師爺心里著實佩服,不過,剩下八十兩怎么辦呢?李調(diào)元微微一笑:“大頭嘛,要另一個貴客出,他可比我厲害多了,就以他為題吧?!闭f著,他揮毫寫出一首七言詩:
魏王船上客,久別自燕京。
忽得錦官信,來從繡水城。
謳推王豹善,曲著野狐名。
聲價當年貴,千金字不輕。
這是寫的誰啊,劉師爺看了兩遍沒看明白,正自疑惑,門外傳來人聲,李調(diào)元快步迎出大堂,“他來了?!?/p>
劉師爺不敢怠慢,急忙迎出去。只見一人從大門走進,五十多歲,身材細長,面白無須,像是個讀書人,又像是個商人,一抬手,先向李調(diào)元行禮:“李翰林到得好快,我來晚了。”
李調(diào)元向他介紹了劉師爺,正要介紹他,他卻先開口了:“我姓魏,魏朝貴?!?/p>
劉師爺請魏朝貴坐在了第二個客位,和招待李調(diào)元一樣,還是把那四樣小菜端上來。端這菜,他是捏著一把汗的,可沒想到,魏朝貴連連叫好:“不錯,不錯,如果你們高縣令端上來大魚大肉,我掉頭就走。”劉師爺這才把心放到肚子里,不過奇怪這位到底是怎么個來頭?
吃飽喝足,魏朝貴來了精神,大聲說:“看時間,我的伙計們也該來了,咱們出去看看?!痹捯魟偮?,大門外傳來車馬聲聲,動靜可不小。劉師爺心頭一喜,這拉的都是銀子吧。等出了門,只見一溜三輛馬車,馬車上坐著不少人,還有一些箱子,這箱子劉師爺一看就愣了,這是戲箱啊。
這時,李調(diào)元開口了:“劉師爺,煩勞在縣城貼個告示,就說,魏長生特來金堂獻藝,只唱一場,川劇《鍘美案》?!?/p>
魏長生?劉師爺一下子明白過來,難怪李調(diào)元詩里說“謳推王豹善,曲著野狐名”,因為這位的外號,正是“野狐教主”啊。有他在,區(qū)區(qū)八十兩白銀,自然不在話下。可是,高縣令又怎么會認得他?
魏長生是土生土長的金堂人,本名魏朝貴,但大多數(shù)人只知道他叫魏長生,小名魏三。魏長生少年時跑到西安船山鎮(zhèn)學習秦腔,藝成后進北京唱戲,竟然壓得昆劇抬不起頭,也就是戲曲界有名的“花雅之爭”。魏長生善于演下里巴人的劇目,得了外號“野狐教主”。年紀大了之后,他回到四川,住在成都東校場。他還有個別稱,是“魏皇姑”。話說有一年,當朝太后的愛女歸天,為了寄托哀思讓魏長生進宮唱戲,魏長生裝扮上臺,老太后一看,和愛女可真像啊,半真半假認了義女,于是這個魏皇姑就在民間叫開了。
魏長生唱戲的招牌一打,金堂縣城頓時沸騰了。票價也不貴,一個大子兒,頓時戲園子就被擠滿了。按劉師爺?shù)囊馑?,這票價要高一點,可魏長生說了,金堂遭遇大災,票價高了會傷及平民,既看了戲,又修了橋,豈不兩全其美。
魏長生扮的是秦香蓮,晚上戲唱完,微微帶喘,畢竟也是五十多歲的人了。觀眾高呼再唱一場,他也唱不動了。最后一數(shù)票錢,六十兩,還差二十兩,怎么辦?劉師爺正為難,這時,高縣令辦完事兒回了衙門。
高縣令和兩位貴客是舊識,聚在一起十分熱絡。劉師爺告訴他,修橋錢還差二十兩銀子,高縣令返身拿出匣子,當眾打開,里面是些散碎銀子,數(shù)一數(shù),只有十三兩。眾人看了都暗嘆不已,清官哪!
這時劉師爺發(fā)現(xiàn),匣子底部還墊著一張紙,莫非是張銀票?正要開言,高縣令已經(jīng)拿出紙來,笑著對魏長生說:“恩公,這賬我恐怕還不上啦。”原來,這是一張欠條,是高縣令欠魏長生白銀二百兩。下面署著日期,竟然是七年前。魏長生接過來,三兩下撕得粉碎,“你不貪金堂縣一文錢,這賬已經(jīng)還利索了?!痹趫鲞B師爺帶衙役,大家都納上悶了。高縣令說:“七年了,也該說個明白了?!?/p>
七年前,高縣令還是高進士,在京城等著候補官員。清朝的制度,考中功名不等于做官,等有了空位才能當上實缺。高進士本來住在客店里,后來生了病,還遇上了賊,身上的錢被偷得一干二凈。店家才不管你進士不進士,就把他轟了出去,高進士只好住在破廟里。恰恰這時,朝廷公文下來了,命他出任金堂縣令。高進士有點哭笑不得,自己身上一分錢沒有,只有一身病,怎么去巴山蜀水上任啊。這時,紅遍京城的魏長生來了,把他扶入客店,治好了病,還留下二百兩路費,臨走時,只留下一句話:“金堂是我的老家,請當一個好官,善待我的家鄉(xiāng)父老?!备哌M士成為高縣令后,果然清正廉明,不貪不占,沒有愧對魏長生的囑托。為了不讓自己忘記這件事,他特意把一張二百兩欠條放入匣中。
魏長生接口道:“李翰林喜歡戲劇,是我故交,是他告訴我,高大人要做金堂的父母官,出于對金堂原來那個縣官的憤恨,我才特意救助高大人,給桑梓一個清廉之官。”
高縣令問:“金堂原來的縣令是怎樣的?”
魏長生怒道:“這事兒,有三十多年了,我還是個少年,因為家里窮,難免做些偷雞摸狗的勾當。當時我們一幫人號稱十兄弟,偷了一家的雞在山上烤著吃,被狗官抓住。按律也就是關上幾天,沒想到,他竟然把我們各打二十大板,關了足足十天。放出來后,我身上有傷,要不是好心的牢頭相贈三兩紋銀,還推薦我去西安學藝,這世上就沒有我魏三了?!?/p>
這話說完,劉師爺臉上變了幾變,正要說話,高縣令哈哈一笑:“劉師爺,你可知道,我那第三位貴客,是誰嗎?”劉師爺茫然搖頭,高縣令一把將他按在第三個客位上,“就是你啊,劉師爺,以前的劉縣令!”
劉師爺點點頭,“三十多年前,我確實在金堂當縣令,為這個事兒,還丟了官。偷雞人多,我就忘了魏先生的名字了。你們十個人,每人三兩,牢頭怎么拿得出來?三十兩,是我拿出了大半年的薪俸!”
高縣令接著說道:“打板子是對的,你們結(jié)了黨,不重責不知悔改!寫推薦信的,其實也是劉師爺,他是不忍見到大好少年就此走上歪路,變成禍害。他本是我的同鄉(xiāng),被罷官后,一身清正之氣令我欽佩,才特意請他做師爺,才知道了當年的事情?!蔽洪L生有點張口結(jié)舌,沒想到竟然是這樣。他又問:“那么劉師爺這樣的好官,是怎么被罷官的?”
久未說話的李調(diào)元開口了:“我這個吏部文選司,級別不高,但知道天下官員的任免。這件事,我有印象。魏先生你們十兄弟出獄離開,由劉師爺各自安排了去處,本來是浪子回頭的好事,不料附近山頭出了伙山匪,就有官員奏報,說劉師爺故意放跑了十個少年山匪,還送了銀子,分明是通匪行為。若劉師爺把你們十人抓回,也不是什么要緊事,可他就是頂著不抓,說你們只是少年,已經(jīng)改過,為此,落得個丟官罷職。我明知他有冤,可剛?cè)胛倪x司,人微言輕,束手無策。你們知道我為什么會念念不忘這個案子?因為這是我入職吏部看到的第一個卷宗,劉師爺所作所為給我立下了榜樣,當官,自當如此。于是,我這個‘鐵員外’就當定啦?!?/p>
魏長生聽完,連連點頭:“我來金堂唱戲,一為賑災,二為高縣令清正廉明,才特意唱了《鍘美案》?,F(xiàn)在看來,劉師爺才是真正的貴客。因為你,才有我的今天,才有‘鐵員外’,也才有如今的父母官高縣令。我替金堂父老向您一拜!”
劉師爺老淚縱橫,大半生清廉的他,只知道要遵守本心良知,沒想到,自己的行為影響了這么多人,原來,廉政也是可傳遞的。
四人當晚盡歡一場,雖然還只是那幾樣小菜,但都吃得興高采烈。最后商定,李調(diào)元的字售得二十兩銀子,魏長生唱戲得六十兩銀子,高縣令出了匣中十三兩銀子,所差七兩,由劉師爺補上。
金堂縣城南門外的繡川河上,一座大石橋很快修了起來。由于魏長生出錢最多,工匠們在橋旁石碑上刻了一行字:魏朝貴修橋一座。這碑至今還在。后來,魏長生二次進京城唱戲,竟然死在臺上,徒弟們扶靈回到金堂老家,把他葬在大石橋旁,人們都管這片墳地叫“皇姑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