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凱迪 何燕利
在岷江上游的高山上,在茂縣西北的深山中,作為我國歷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生活在山腰高處的羌族,被稱為“云朵上的民族?!倍朗来钤诤诨⑶颊锶藗?,因其頭裹“白頭帕”而得名“白頭羌”,這種頭戴“白帕”、守“萬年孝”的民族文化獨樹一幟,在羌族文化圈里都是極特別的。相傳古時,寨子里的黑虎將軍帶領羌民保衛(wèi)家園,壯烈犧牲。黑虎將軍犧牲后,人們?yōu)榧o念他的恩德,女性從生至死都要頭戴白色的孝帕,男性則頭裹青紗,按照祖訓歷經(jīng)多年傳承,從未中斷。多么令人敬畏和震撼的民族文化,暮雪白頭只為感念先輩的恩澤,歷經(jīng)風云變幻依然堅守不變的初心。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fā)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為中華民族克服困難、生生不息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鼻甲逦幕侵腥A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尋根溯源,可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古羌人,相傳是“三皇五帝”至春秋戰(zhàn)國之際,古中原地區(qū)最著名的民族共同體之一。白頭羌守孝、祭祖、崇德的民族文化正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所倡導的崇德向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2016年7月,筆者有幸入選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項目“羌族民間舞蹈藝術人才培養(yǎng)”,在20天的學習中,深入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理、茂”三縣的羌族聚居區(qū),在采風過程中對白頭羌的民族文化情有獨鐘。隨后幾年,筆者又多次前往黑虎羌寨,深刻感受到現(xiàn)代文明對民族文化的沖擊,獨具特色的傳統(tǒng)民族服飾只有老人們還在穿戴著,并且駐留村中的年輕人一年比一年少。這也預示著“萬年孝”這一獨特的文化符號,正逐漸離我們遠去,其承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內(nèi)涵也將被人們淡忘。
作為新時代的文藝工作者,我們亟需深入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時代價值,提煉其精神標識、文化精髓,并轉化為人們的精神追求和行為習慣,讓傳統(tǒng)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適應共存,以此傳承賡續(xù)流傳了千百年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因此,我們便發(fā)揮舞蹈擅長寫意抒情的優(yōu)勢,嘗試用舞蹈敘事的手段來表現(xiàn)、闡釋這段獨特的文化記憶。
確定好創(chuàng)作題材后,便開始琢磨人物形象的選擇。黑虎羌寨駐留的婦人們,古時思念英雄的歸來,今日盼望家人的團圓,在寨子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散發(fā)著母性的光輝。黑虎將軍固然偉大,然而他背后的羌族女人的形象與精神也讓人十分動容。在構思時我們了解到,“萬年孝”這一文化習俗源于黑虎將軍的妻子,她獨特的人生經(jīng)歷與豐富的情感經(jīng)歷極具代表性,她對團圓的盼望、對失去愛人的悲慟、以及化悲痛為力量等情感要素,能夠帶給觀眾更多思考。因此我們決定選取黑虎將軍之妻作為人物形象,以獨舞的形式呈現(xiàn)這段故事。時間結構上,以將軍死前和將軍死后兩個時間段進行故事敘述。整個舞蹈結構,遵循由小及大的原則,設計為A-B-C三段遞進式。第一段,主要表現(xiàn)她盼望黑虎將軍凱旋歸來的思念之情;第二段,表現(xiàn)她望而不得,最終噩耗傳來內(nèi)心的悲痛之情;在第三段,則將主題進行升華,通過她的情緒蘊染,展現(xiàn)出整個民族群像的精神力量。為了紀念將軍的恩德,共同遵守著“萬年孝”的約定,這不僅體現(xiàn)了人們對黑虎將軍的感念之情,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個文化符號的延續(xù)。
在動作設計上,除了需要具備羌族風格以外,還要根據(jù)三個層次表達出的不同情感進行區(qū)分。羌族舞蹈動作中,男性舞蹈動作頓挫有形,夯實有力,重心低沉,而女性動作多以胯部劃圓、軀體軸轉形成一邊順為美。因此,在第一段的動作設計上,除了一些增強人物特性的生活化動作,以及多次撫摸頭飾為第二段的頭飾變化做鋪墊以外,主要以胯部劃圓并配合腳部的圓形步伐,表現(xiàn)出漫漫思念路的意象,并用劃圓動律中“兜兜轉轉”的動作形式,來迎合作品的內(nèi)容表達,體現(xiàn)出隨著時間流逝,心中愈發(fā)急切的思念之情。第二段動作中,重點以軸轉動律進行分解編排,軸轉動作為軀體的平行轉動,左右肩依次前后轉動,表現(xiàn)出她面對噩耗無法接受的哀傷心情,而當她接受愛人已經(jīng)犧牲的事實后,頭帕換成白色,一抹素白飽含著她的深情,此時的肢體動作也更加柔美,這樣的悲愴之美能帶給觀眾更強烈的對比感受。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三段的動作語言設計上,我們更多地使用了羌族男子舞蹈的動作語匯,使其更具力量感,同時也將劃圓及軸轉的元素放大到演員肢體上,形成一系列帶有技術技能性的連貫動作,并對原有的羌族語匯進行了拆解和重構,在舞蹈的結尾處,選用了“鎧甲舞”的典型動作元素,寓意著她與族人們將把黑虎將軍的精神一直傳承下去。
每一件藝術作品都需要不斷打磨,精益求精。2017年底我們編排出獨舞小樣,服裝根據(jù)羌族服飾原型制作,音樂由曾博文授權使用;2018年1月由何燕利表演的8分鐘獨舞作品首次公演,在聽取導師意見后進行修改;2019年8月,國家藝術基金《敘事舞蹈創(chuàng)作藝術人才培養(yǎng)》項目結項晚會中,由獨舞延伸出來的群舞作品《白頭羌的守望》亮相,旨在用敘事性的群舞形式,去講述羌族婦人與“萬年孝”的故事,是民族民間舞敘事創(chuàng)作的一次大膽嘗試;2019年10月,修改后的獨舞版本縮減為6分鐘,同時調(diào)整了音樂及舞段結構,新增了一段抒情慢板,讓舞蹈整體更有溫度,入選了在廣西南寧舉辦的西南少數(shù)民族舞蹈展演;2021年6月,作品又入選了在吉林長春舉辦的全國藝術碩士研究生舞蹈展演。在兩次展演中,我們又得到了一些建議,經(jīng)過一番考慮后,再次對作品進行了調(diào)整;2021年10月,得知進入2021年四川省舞蹈新作比賽決賽后,創(chuàng)作團隊特邀楊雨坤老師作為編排,對作品進行了再次優(yōu)化,使作品的動作風格、編創(chuàng)結構方面得到了進一步提升,服裝由崔炳華老師全新設計升級。最終,作品《云朵上的思念》在舞蹈新作比賽的舞臺上精彩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