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自立
在“萬眾控糖”的時代背景下,有商家趁勢推出了所謂的“無糖湯圓”,為自己的產品貼上了“無糖”標簽,讓消費者覺得這樣的元宵食品比傳統(tǒng)的更健康。但無糖湯圓,真的無糖嗎?
傳統(tǒng)的元宵產品,在原料中確實會有大量精制糖加入,比如白砂糖、紅糖等。而這些精制糖,一方面是與豬油共同作為黏合劑,讓餡料成型;另一方面也帶來更甜美的口感。
這樣高糖、高脂肪的傳統(tǒng)配料,主要源于過去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高,一年到頭難得吃一點帶甜味、帶油脂的食物,因此在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jié),才要吃這種富含糖與油的美食,以此犒勞辛勞一年的自己,也為來年的美好生活討一個甜蜜的口彩。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人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糖與油脂已經不再是奢侈品。在飲食越發(fā)精細、豐富的今天,不少“富貴病”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困擾。比如糖尿病患者人數(shù)從1980 年不足我國人口的1%,飆升到如今占總人口的12%,這1 億多糖尿病患者,在日常飲食中必須注意各種高糖類食物的攝入,以確保穩(wěn)定的血糖水平。而在每年的元宵佳節(jié),這類人群更要當心甜味的陷阱。
要說“無糖”,其實是可以玩一些文字游戲的。比如它可以指在產品的配料表中不含任何蔗糖的成分,也可以是產品的配料表中不含可以在消化吸收后產生葡萄糖的食品成分。這看起來似乎有點繞,可以用兩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如果按“無蔗糖”來算,那么一款號稱“無糖”的產品,只需要不在配料表中添加白砂糖即可,但可以添加麥芽糖、高果糖漿等成分,這樣的食品依然不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如果按“代謝后不生成葡萄糖”來算,那么任何精制糖類都不能添加,比如白砂糖、麥芽糖、果糖等都不能添加,這樣的食物,相對就會更適合糖尿病人食用。
因此當我們在購買“無糖湯圓”時,千萬要仔細觀察產品的配料表,如果出現(xiàn)下面任何一個字眼,最好就不要購買了。
所以,“無糖”其實會分兩種情況,一種是“假無糖”,一種是“真無糖”。如果是前者,針對糖尿病人是肯定不能吃的;但如果是后者,是否糖尿病患者就可以放心食用了呢?這個問題的答案依然是:NO。
即便是“真無糖”的元宵產品,也主要是在餡料里取消了傳統(tǒng)的蔗糖,用代糖①來充當甜味的來源。比如最常使用的代糖就是木糖醇,因為木糖醇既能帶來甜味,又不容易在人體內被吸收消化,不會對血糖產生波動,讓人可以更健康地享受甜食。但是,餡料再健康無糖,也僅僅只是餡料。元宵除了餡料,還有外面的一層糯米皮,這一層皮雖然不需要添加糖來制作,但糯米粉制作的這層皮,依然屬于高升糖指數(shù)的食物,也就意味著它依然會讓血糖產生強烈的波動。
因此,“無糖湯圓”即便餡料再健康,它外面包裹的這層皮,依然注定了它對血糖的影響。
要警惕食物中的糖分,除了盡量少吃甜食外,其實還有一些飲食小技巧。雖然糖尿病患者要注意控制血糖波動,但并不意味著完全不能吃某些高糖食物。因為血糖的波動與我們整體攝入的食物有關,是一個組合后的結果,而不是與單一的食物相關。舉個小例子,也許你工資收入很高,但并不意味著你的存款也很高,因為很可能你每月的房貸、固定的消費等,讓你實際上成為一個“月光族”。
因此,要是糖尿病人或是肥胖群體也想吃甜食的話,不要只吃甜食,可以將甜食與別的高蛋白質、高脂肪食物一起吃。比如你吃一口湯圓,再搭配兩口魚肉,這樣也可以避免血糖迅速上升,當然前提是湯圓的總量不要攝入太多。這樣的話,如果你購買的是“無糖湯圓”,即便是糖尿病患者,偶爾吃兩三個嘗嘗味道,在解饞的同時也可以規(guī)避血糖異常波動帶來的后果。而對于其他成年人而言,一餐也建議不超過5 個湯圓,老人和孩子應當更少。
不管是哪種元宵食物,原料都是以糯米為皮,加以各種餡料,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都具有高熱量、高糖、高脂等特點,過量食用都可能發(fā)生消化不良,加重胃腸的負擔。合理進食,并注意新鮮蔬菜的攝入量,才能讓我們在享受節(jié)日美味的同時,擁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