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從“當行本色”反思李煜與李清照詞

2022-04-05 19:33:53王強力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22年3期
關鍵詞:李煜李清照差異

王強力

摘要:本文從“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這一前人評語出發(fā),考查何為“當行本色”及同屬“當行本色”的李煜與李清照詞的差異;并反思這一差異與“當行本色”的關系。得出“當行本色”這一概念是各階段詞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其隨著詞的發(fā)展歷史而變化,而李煜與李清照詞的差異正是這種變化的具體體現(xiàn)。

關鍵詞:當行本色??? 李煜??? 李清照??? 差異

李煜與李清照是為人熟知的詞家,在詞史上的地位極為重要:李煜變伶工詞為士大夫之詞,而李清照則是兩宋少有的杰出女詞家,開創(chuàng)了易安體。清人沈謙在《填詞雜說》中贊道:“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比粍t何為“當行本色”?而同屬“當行本色”的二李詞是否有細微之差別?不禁讓人浮想。此則正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內容。

一、當行本色

所謂“當行本色”,其實并不等同于常人所理解的詞的婉約風格,而且豪放與婉約這種分法也未見妥當,“當行本色”乃是由于歷史的創(chuàng)作所形成的一種默認的詞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因此,其必然是一個歷史的概念,隨著詞的發(fā)展歷程而相應變化,體現(xiàn)在各階段詞的具體創(chuàng)作和批評上。根據(jù)詞的發(fā)展歷史,大約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一)晚唐五代時期??? 此一階段,詞體確立不久,創(chuàng)作地域主要集中在西蜀和南唐,有代表性的作品集是西蜀趙崇祚所編的《花間集》。這是詞史上第一部選集,影響巨大,而此階段的“當行本色”大可從中管窺。那么《花間集》里所寫究竟如何呢,其創(chuàng)作環(huán)境怎樣,有何目的?這只要一讀歐陽炯在集前的序言就可知道。

鏤玉雕瓊,擬化工而迥巧;裁花剪葉,奪春艷以爭鮮。……則有綺筵公子,繡幌佳人,遞葉葉之花箋,文抽麗錦;舉纖纖之玉指,拍按香檀。不無清絕之詞,用助嬌嬈之態(tài)?!诿骰食?,則有李太白應制《清平樂》詞四首,近代溫飛卿復有《金筌集》。邇來作者,無愧前人。今衛(wèi)尉少卿字弘基,以拾翠洲邊,自得羽毛之異;織綃泉底,獨殊機杼之功。廣會眾賓,時延佳論?!糅擞懈琛蛾柎骸氛?,號為絕唱,乃命之為《花間集》。庶使西園英哲,用資羽蓋之歡;南國嬋娟,休唱蓮舟之引。①

從序文可以得知,《花間集》里的詞作,正是在歌筵酒席上所寫的、由繡幌佳人拍板歌唱用以助興而文辭艷麗的歌詞。再考查《花間集》里邊的詞作,絕大多數(shù)寫的都是男女之間的相思愛情,且無一例外都選擇女性作為抒情主人公,其中既有上流貴婦人,也有下層的妓女乃至于出家的女道士。至如李珣“煙漠漠,雨凄凄,岸花零落鷓鴣啼。遠客扁舟臨野渡,思鄉(xiāng)處,潮退水平春色暮”這類描寫其他情感,清新自然的作品只是極少數(shù)。

《花間集》除開晚唐的詞,其余收入的全部是西蜀地區(qū)的詞作,沒有一首南唐的作品。事實上南唐詞與西蜀詞不同,由于南唐君臣愛好藝術,普遍的素質修養(yǎng)都要比西蜀的作者來得高,所以沒有似前蜀王衍“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這類低俗的詞。其所作相當文雅,雖然內容尚未擺脫酒筵歌席、男女相思,但已有更多表達其他心緒的詞作。如馮延巳的《鵲踏枝》:“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雪隨風轉。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笨傊瑥囊陨衔淖挚梢缘弥?,此階段詞的創(chuàng)作規(guī)范就是:合乎音律,表現(xiàn)艷情。從此就有了“詞為艷科”的說法,乃至于兩宋的很多詞人仍未能擺脫此一藩籬。當然由于南唐君臣的創(chuàng)作,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已逐步開始雅化,即使相思愛情的小詞也沒有了花間詞的濃艷,而添了一抹清氣。

(二)南北宋時期??? 詞發(fā)展到兩宋,人們開始自發(fā)認識到詞與詩的分別。蘇軾以詩為詞,企圖突破花間藩籬,但其弟子陳師道在《后山詩話》里寫道:“退之以文為詩,子瞻以詩為詞,如教坊雷大使之舞,雖極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币呀浄浅N竦仉[含否定之意。而李清照本著“詞別是一家”之說,對于晏殊、歐陽修、王安石和蘇軾諸人的創(chuàng)作批評更甚:

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于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xié)音律者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后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典重;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tài);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②

從這篇短論中可以得知宋人對于當行佳構已經有了明確的看法,雖然未必全能達到如李清照這樣近乎理想化的嚴格要求,但那些行家里手的作品也相去不遠了。譬如短論中提到的秦觀與黃庭堅,陳師道也推許說:“今代詞手,惟秦七、黃九耳?!?/p>

總體說來,南北宋時期詞的本色比起晚唐五代有所變化發(fā)展:音律上要求更嚴;內容上承接南唐的路子,除描寫相思愛情外,也可以抒發(fā)如羈旅、秋恨等更多其他情感;而且由于各種新聲異調和慢詞的出現(xiàn),首次對詞的創(chuàng)作技巧有了明確的期待和規(guī)定。

(三)宋以后詞樂失傳時期金元以后,詞樂失傳,詞從音樂文學的小歌詞正式發(fā)展為一種長短詩體,成了士大夫的案頭文學。所以沈謙在《填詞雜說》里提到的“當行本色”,則早已棄音律要求于不顧了,而僅指詞體所蘊含的特質。此種特質,前人未嘗有科學的論述,倒是近人繆鉞先生總結得頗為精當。詞之為體,約有四端:一日其文小;二日其質輕;三日其徑狹;四日其境隱??v觀佳詞,多不離此。

可說此種特質正是在音樂屬性喪失的環(huán)境下,詞完全詩化的結果。但由于詞樂遺留下來固定的平仄句法格式,仍使詞這種長短句同詩有所差別。

總之,以此反觀晚唐五代,乃至兩宋之詞則皆不能逃,此正“當行本色”。

二、二李詞與“當行本色”

(一)二李詞符合“當行本色”沈謙既然在《填詞雜說》中說“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極是當行本色”,果然如此嗎?則可以繆鉞先生所總結之四端加以觀照判斷。

1.一端“其文小”。所謂“其文小”,實際指的是詞中選取的意象多為輕靈細巧者。如有雨則云“微雨”,遇云則言“斷云”,指草木以“落紅”“飛絮”,道器物則用“金鴨”“畫屏”,皆要纖巧。此類意象于詩文中多取不宜,在詞卻正是本色。檢索李煜與李清照詞,這類意象比比盡是。今以二人之詞略加說明,得窺一斑。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盈甌,萬頃波中得自由。③

曉月墜,宿云微,無語枕頻欹。夢回芳草思依依,天遠雁聲稀。??? 啼鶯散,余花亂,寂寞畫堂深院。片紅休掃盡從伊,留待舞人歸。(李煜《喜遷鶯》)

紅酥肯放瓊苞碎,探著南枝開遍未。不知醞藉幾多香,但見包藏無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悶損闌干愁不倚。要來小酌便來休,未必明朝風不起。④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芳草,望斷歸來路。(李清照《點絳唇》)

這四首詞分別以“春風”“輕鉤”“曉月”“宿云”“芳草”“啼鶯”“余花”“片紅”“紅酥”“闌干”“柔腸”及“催花雨”等作為意象,莫不是靈巧纖細者。且形容雁聲用“稀”字,言喝酒則用“小酌”,而“催花雨”更是幾點,以蠡測海,二人之詞直是合此一端,于下文詞例也皆可得證。

2.二端“其質輕”?!捌滟|輕”指的是詞體輕靈,亦其為文之小的必然。正可通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講的“詞之為體,要眇宜修,能言詩之所不能言,而不能盡言詩之所能言。詩之境闊,詞之言長”。因為詞相較于詩而言,特別是慢詞,由于體式及歷史的制約,總是不宜直言極沉痛的情感,即使是忱摯之思也應出以輕靈之體。李煜與李清照詞正乃如此。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李煜《長相思》)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ɡ铎稀蹲右垢琛罚?/p>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 見客人來,襪劃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李清照《點絳唇》)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常扃。柳梢梅萼漸分明,春歸秣陵樹,人老建安城。??? 感月吟風多少事,如今老去無成。誰憐憔悴更凋零。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李清照《玉樓春》)

李煜的《長相思》表現(xiàn)的是女子的相思愛情,“山遠天高煙水寒”“一簾風月閑”,寥寥數(shù)語,山重水復,花開花落,一片相思苦戀之情盡現(xiàn)筆端,而全詞格外輕靈,毫不著力。李清照《點絳唇》表達的則是青春少女乍見情人的嬌羞心理,也是出句空靈,“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二語,直是活靈活現(xiàn)。至如《子夜歌》和《臨江仙》,抒發(fā)的雖然是極沉痛的家國之情,然亦不直言,或以夢道,或言"試燈無意思,踏雪沒心情”,讀之絕不類于“爺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咸陽橋。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干云霄”般危石下墜的感覺,而是質輕體靈,別有妍美之致。

3.三端“其徑狹”?!捌鋸姜M”指的是詞較詩文而言,適宜表現(xiàn)的范圍更窄。三者中,文的表現(xiàn)范圍最廣,既可敘事,也可抒情,還能說理;詩則以寫景言情為事,說理則少。單詞的范圍最狹小,絕是不宜說理,似蘇軾《滿庭芳》(蝸角虛名)讀來索然無味,既非本色之作,亦難稱佳構名篇??梢娫~乃為專道“賢人君子幽約怨俳不能自言之情”的。以李清照詞觀之,此論皆合;而李煜詞的情況則稍有不同,此在下文“詞體的差異”一節(jié)中有所論述。

4.四端“其境隱”?!捌渚畴[”指的是詞較詩來說,境界更加凄迷隱約,意旨難以尋繹。借用繆鉞先生的話講就是:“若夫詞人,率皆靈心善感,酒邊花下,一往情深,其感觸于中者,往往凄迷悵惘,哀樂交融,于是借此要眇宜修之體,發(fā)其幽約難言之思,臨淵窺魚,若隱若現(xiàn),泛海望山,時遠時近”。此一端于夢窗詞最能體現(xiàn),但李煜與李清照詞也可得證。

遙夜庭皋閑信步。乍過清明,早覺傷春暮。數(shù)點雨聲風約住,朦朧淡月云來去。??? 桃李依依春暗度。誰在秋千,笑里低低語?一片芳心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李煜《蝶戀花》)

春到長門春草青,江梅些子破,未開勻。碧云籠碾玉成塵,留曉夢,驚破一甌春。??? 花影壓重門,疏簾鋪淡月,好黃昏。二年三度負東君,歸來也,著意過今春。(李清照《小重山》)

李煜的《蝶戀花》表面上雖寫的是傷春之寂寞情懷,然一結合其歷史背景,難免給人一種似是傷嘆國勢衰微,無可奈何的聯(lián)想,卻又難以指實,其境不可謂之不隱。而李清照的《小重山》抒發(fā)的也是愛春、惜春之情,但諸葛憶兵先生竟然從中讀出了夫妻離別后的相思期盼,也可知此詞意旨之隱微了。

綜合上述,李煜與李清照詞應是當?shù)闷稹皹O是當行本色”這一夸贊了。然則在此四端下,二人之詞是否存在某些差異呢?下文將根據(jù)詞例加以說明。

(二)二李詞之差異。李煜與李清照是各自所屬時代的“當行本色”的代表,其詞的差異實際上就是相應兩個階段“當行本色”的差異,其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1.詞體的差異。李煜與李清照的詞集在歷史上都曾散佚,現(xiàn)在所能看到的集子都是后人收輯的,其流傳下來的詞作并不多。今各依二人之詞集,除卻存疑詞后,對已被歷史檢驗肯定的作品加以統(tǒng)計,并比較各自的令詞和慢詞數(shù)。

李煜一共有四十一首詞作,全部皆為令詞。具體詞牌數(shù)目是:《阮郎歸》《喜遷鶯》《柳枝詞》《清平樂》《蝶戀花》《玉樓春》《一斛珠》《臨江仙》《破陣子》《子夜歌》《相見歡》和《三臺令》各一首;《漁父》《長相思》《浣溪沙》《采桑子》《搗練子》《虞美人》《烏夜啼》和《浪淘沙》各二首;《菩薩蠻》《憶江南》分別四首和《謝新恩》五首。

李清照則一共有四十六首詞作,除卻兩首失調名的殘詞,實際上只流傳下來四十四首作品。其中令詞有35首,詞牌數(shù)目是:《南歌子》《一剪梅》《小重山》《怨王孫》《臨江仙》《醉花陰》《好事近》《訴衷情》《行香子》《孤雁兒》《玉樓春》《清平樂》《添字丑奴兒》《憶秦娥》《武陵春》《減字木蘭花》和《瑞鷓鴣》各一首;《漁家傲》《如夢令》《菩薩蠻》《鷓鴣天》《點絳唇》和《攤破浣溪沙》各二首以及《浣溪紗》和《蝶戀花》分別三首。

余下九首慢詞的詞牌數(shù)目分別是:《轉調滿庭芳》《多麗》《鳳凰臺上憶吹簫》《滿庭芳》《念奴嬌》《永遇樂》《長壽樂》《聲聲慢》和《慶清朝慢》各一首。

李煜是五代時期南唐地區(qū)的代表詞人。這一時期,詞體確立不久,有很大部分的詞都是由加上和聲的詩演化而來,體制上于詩極近,篇幅短小。即使是直接緣樂而作的歌詞也多是篇幅短小的令詞,而絕少慢詞。而兩宋時期,新聲異調不斷,自柳永以來,慢詞興盛,故李清照集中較李煜的詞集多了九首慢詞,本無足可奇,然此變化卻影響到二人之詞的作法差異上,故也提出一小節(jié)加以說明。

2.詞之題材內容的差異。李煜的詞按照其生平經歷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時期:未登基前的早期詞,在位期間的中期詞和成為俘虜?shù)暮笃谠~;其題材主要是南唐時期的宮廷生活及降宋后的囚徒生活,此外還有相思詞、少數(shù)題畫詞和贈給宮女的詞。

從抒寫內容上看,李煜的早期詞內容上主要是抒發(fā)因厭惡皇位之爭,一心避禍,而崇尚隱逸,表現(xiàn)自己輕松快活、與世無爭的生活。具體詞作有《漁父》兩首、《阮郎歸》(呈鄭王十二弟)。此外,早期和中期詞中,還有李煜以女性作為抒情主人公表現(xiàn)相思愛情的代言體。如《謝新恩》(櫻花落盡階前月)、《采桑子》(庭前春逐紅英盡)、《喜遷鶯》(曉月墜)等。除開這些內容,中期詞作表現(xiàn)的是和大小周后愛情生活的詞作,如《一斛珠》(曉妝初過)、《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以及在國勢日漸衰微的情況下,表現(xiàn)的一種末日狂歡式的逃避及隱約間透露出來悲哀無奈之情的詞作,如《浣溪沙》(紅日已高三丈透)、《蝶戀花》(遙夜庭皋閑信步)和《謝新恩》(庭空客散人歸后)等。而當其弟從善被北宋扣留后,李煜懷念他所寫的《清平樂》(別來春半)也是中期詞內容的一個方面。至于后期詞作,李煜全都是抒發(fā)對舊日生活的回憶懷念和亡國之痛了。詞作如《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憶江南》(多少淚)、《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和《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等。

李清照的詞同樣可以分為三個時期:少女時期的詞,少婦時期的詞及晚年時期的詞;其題材則主要是女子閨中生活、少女時期的游玩及夫妻相思。此外,還有部分詠物詞、悼亡詞、應酬祝壽之詞,以及北宋滅亡后表現(xiàn)其孤苦漂泊生活的詞作。

從內容上看,有抒發(fā)少女時期生活樂趣的詞作,如《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和《怨王孫》(湖上風來波浩渺);有表現(xiàn)傷春、惜春情懷的詞,如《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小重山》(春到長門春草青);有表達少女乍見情人的嬌羞之情的詞,如《點絳唇》(蹴罷秋千);也有抒發(fā)少婦相思寂寞的詞作,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浣溪沙》(小院閑窗春色深)和《鳳凰臺上憶吹簫》(香冷金猊)等;有寫夫妻甜蜜生活的詞,如《減字木蘭花》(賣花擔上);還有抒寫丈夫逝世的哀痛之情的,如《孤雁兒》(藤床紙帳朝眠起);有表達晚年孤苦飄零生活的詞,如《南歌子》(天上星河轉)、《聲聲慢》(尋尋覓覓)、《武陵春》(風住塵香花已盡)和《永遇樂》(落日熔金)等;還有諸多詠花詞,如《鷓鴣天》(暗淡輕黃體性柔)、《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和《多麗》(小樓寒)等。

從二人各自經歷看,李清照詞實較李煜詞的范圍狹窄得多。因為李清照始終秉承著詞別是一家的觀念,從不在詞中直接表現(xiàn)國家淪喪、兵禍亂離等內容,有之悉發(fā)于詩,如《烏江》及《涪溪中興頌詩和張文潛》詩,詞中則僅有在北宋滅亡、丈夫去世的環(huán)境下只身飄零的孤苦、寂寞、哀痛之情。這一方面固然是由于詞的體式限制,而李清照恪守詞與詩的差別,自覺詞的特質,也是主要原因。其《詞論》雖不曾明確限定詞的題材內容,然遭遇家國之事,其激昂慷慨之情更易表達于詩,在其詞則只委婉透露悲慨了。

相較李清照這樣的流亡貴婦,李煜則是以一國君王,親遭亡國之痛,其悲哀自不可同日而語。且李煜并無絲毫詞體自覺的觀念,遭此慘變,直拿素日所擅一抒胸臆罷了,倒無意間開了詞體詩化的先河,“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卻為蘇軾先聲了。

但李煜的亡國經歷是詞人中非常特殊的,觀其亡國前的詞作,內容題材與花間詞相去不遠;而李清照雖持“詞別是一家”的觀念,但其作為女性詞人而抒發(fā)的少女情懷及夫婦間的相思愛情,絕不等同于男性詞人的代言體;且于其詞觀之,題材范圍實際上比及晚唐五代時期的普遍題材多有擴展。

3.詞之作法的差異。李煜與李清照皆是悱惻善懷、靈心多感的純粹詞人,二人詞作有相近的方面,如皆擅以生動活潑的口語人詞:李煜《一斛珠》有“沉檀輕注些兒個”之句,李清照詞中也有類似的“江梅些子破”等語。而李清照更擅用尋常字眼以達到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以《如夢令》中“綠肥紅瘦”一語就足為見證了。

李煜和李清照詞都為“當行本色”的代表,觀其詞,其差異且在于:李煜詞較李清照詞來說,情感顯得更為奔放直白,而李清照詞則更加含蓄委婉。且以章法言之,李煜詞更多的是一蹴而就的詞作,十分簡單;相反李清照詞的章法則更多變化,比較復雜。這一方面是由于李煜亡國的特殊經歷,但更多卻是因為宋代慢詞的興盛與流行以及宋人對于詞這一文體的自覺。

晚唐五代詞壇由令詞一家獨霸天下,作法上多用比興,且此時常用的詞體十分近乎詩,如《鷓鴣天》、《玉樓春》等詞的體式,直與詩體相差無幾。而入宋以后,隨著慢詞的出現(xiàn),詞的體式日益復雜起來,自柳永引賦法人詞,此后詞作益較早期之詞來得婉曲幽微了,于是更傾向于表現(xiàn)幽約怨俳之情。

李煜與李清照詞這一差異,仍各以詞例加以具體的說明。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李煜《子夜歌》)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留人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李煜《烏夜啼》)

落日镕金,暮云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來相召,香車寶馬,謝他酒朋詩侶。??? 中州盛日,閨門多暇,記得偏重三五。鋪翠冠兒,捻金雪柳,簇帶爭濟楚。如今憔悴,風鬟霜鬢,怕見夜間出去。不如向,簾兒底下,聽人笑語。(李清照《永遇樂》)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ɡ钋逭铡堵暵暵罚?/p>

李煜的《子夜歌》和《烏夜啼》都是抒發(fā)的亡國之痛,感情直白奔縱,一瀉千里。而李清照《永遇樂》所寫的則是元宵佳節(jié)的悲涼寂寞,全詞的層次結構就李煜詞而言,明顯復雜,上闋接連三問,層層遞進;又由朋友相召去到往昔“中州盛日”的繁華景象;末又回到現(xiàn)實,章法嚴謹?!堵暵暵吠瑯尤绱耍瑑H開篇就可見一斑,十四個疊字層次清晰,情感線索逐步遞進,結構分明。詞人以淡酒解愁,卻不敵風急,又由過雁、黃花回想到舊時,最后用黃昏里的梧桐、細雨傳達出刻骨銘心,無法解脫的愁苦。全詞作法與李煜詞大不相同。

且從《詞論》中可以看到李清照對于詞的創(chuàng)作其實還有著鋪敘、典重、故實和情致的種種追求,以下詞為例加以說明:

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釄。???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皋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v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李清照《多麗》)

這是一首詠白菊的詞,娓娓道來,層層鋪敘,一連用了貴妃醉酒等九個典故,表現(xiàn)出白菊的不同流俗,清幽高潔。但全詞并不因為使用多個典故而致晦澀,反而見出極深厚的惜花、自惜之情,全詞清新自然,可謂故實與情致的完美結合。

總之,由以上所述“當行本色”和二李詞的差異可以知道,李清照詞實是李煜詞的繼承和發(fā)展,二人之詞各自為相應階段“當行本色”的代表。“當行本色”這一歷史概念,每個階段的所指要求不盡相同,后一階段是在前一階段上的繼承和發(fā)展。這正是李煜與李清照詞作差異的實質所在,也體現(xiàn)了詞這一文體從青澀逐步走向成熟的過程。

①《花間集·序言》,文學古籍刊行社1995年版,第1—2頁。

②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詞論》,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年版,第194—195頁。

③〔南唐〕李煜:《漁父》,選自王曉楓:《李煜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下文所引李煜詞皆出自此書,不再注明)。

④〔宋〕李清照:《玉樓春》,選自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版(下文所引李清照詞皆出自此書不再注明)。

參考文獻:

[1]王仲聞.李清照集校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2]王曉楓.李煜集[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6.

[3]趙崇祚.花間集[M].北京: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

[4]張璋,黃畬.全唐五代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5]王鵬運.四印齋所刻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唐圭璋.詞話叢編[M].北京:中華書局,1986.

[7]王兆鵬.唐宋詞史論[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8]何文煥.歷代詩話[M].北京:中華書局,1981.

[9]繆鉞.繆鉞說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0]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諸葛憶兵.李清照與趙明誠[M].北京:中華書局,2004.

[12]方智范,鄧喬彬,周圣偉,高建中.中國詞學批評史[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

[13]王國維.人間詞話[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14]郭紹虞.中國歷代文論選[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5]金性堯.唐詩三百首新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猜你喜歡
李煜李清照差異
相似與差異
音樂探索(2022年2期)2022-05-30 21:01:37
李煜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24
李煜作品
藝術家(2021年1期)2021-03-11 01:49:34
玉樓春·紅酥肯放瓊苞碎
我們家的小“坑貨”
點絳唇
北方音樂(2020年12期)2020-07-09 03:16:26
找句子差異
生物為什么會有差異?
喝醉的李清照
小布老虎(2017年1期)2017-07-18 10:57:26
李清照改嫁辨證
正定县| 洪江市| 化德县| 海伦市| 西平县| 云霄县| 英超| 郓城县| 奎屯市| 寻甸| 开平市| 遂昌县| 龙南县| 梧州市| 封丘县| 弥勒县| 富锦市| 宁阳县| 安义县| 黑河市| 泊头市| 湟源县| 葵青区| 屏东县| 崇义县| 元朗区| 西华县| 两当县| 台江县| 吉水县| 泸州市| 南京市| 延津县| 青川县| 左贡县| 黄大仙区| 巨鹿县| 巴彦县| 金华市| 南通市| 永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