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宛若一條時而潺湲時而湍急的河,而每一個人則如溯流而上的小舟,需時刻應對隱匿在河床下面的險灘、暗礁的挑戰(zhàn)。
看似風平浪靜的日子里,猝不及防的事卻時有發(fā)生。
2015年孟夏某日,下午3時許,家住江蘇昆山市陸家鎮(zhèn)邵村北苑14幢、時年82歲的沈進元愉快地在小區(qū)老年活動室看完了錄像,他與鄉(xiāng)鄰招呼了幾句,便朝家中踽踽而行。途中,他猝然跌倒,昏厥過去,不省人事。路經那兒的居民瞥見路邊躺著一個人,心里一怔,疾步上前仔細端詳,一眼認出是老沈,立馬跑上樓敲開了301室的門,向其繼子沈興根說明了情況。沈興根等家屬旋即奔跑過去,攙扶起老人,送醫(yī)院就診。所幸虛驚一場,老人并無大礙。
沈進元確非沈興根生父,而是在他生父溺水而亡兩年后過來的繼父。
沈進元進門那年,沈興根才9歲。和善敦厚的沈進元視沈興根如己出,用微弱之軀為母子遮風擋雨,支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同處一屋檐,共吃一鍋飯,沈興根與沈進元的感情早已跨越了血緣的藩籬,親如父子。沈興根添了孫女后,鉚在工作崗位上的他無暇脫身接送孩子,而妻子早在30年前就撒手人寰了,之后為拉扯兒女,未再續(xù)弦。沈進元十分體諒沈興根的難處,主動挑起了用三輪車接送重孫女上學放學的擔子,一家人親密無間,其樂融融,屢屢引來艷羨的目光。
二
半年后的寒冬一日,沈興根偶然看到家里坐便器內存有微紅的尿液,急詢母親是誰撒的。母親誤以為沈興根是在責怪誰用廁后沒沖,就說他一個大男人,別多管閑事,不明就里的沈興根兒子兒媳也揶揄他又不是醫(yī)生,不要小題大作。沈興根見家人沒能理解他的用心,便解釋道,我不是怪用了沒沖馬桶,而是覺得尿液顏色異常,疑似含有血液,必須及時去看醫(yī)生。
人很快確認了。翌日清早,沈興根考慮到沈進元年歲已高,行動不便,則先帶他到地處陸家的第四人民醫(yī)院作檢查。醫(yī)生借助現(xiàn)代醫(yī)療設備,迅速得出結論:膀胱腫瘤晚期。
晴天霹靂在耳旁炸響,但他怎么也不愿相信這個事實。
第二天,沈興根與家人又帶著沈進元去昆山市中醫(yī)醫(yī)院診斷,孰料院方給出的結論竟與第四人民醫(yī)院的一模一樣。并鄭重勸告,鑒于老人已82歲高齡,且患有輕度老年癡呆,婉拒施行手術,建議采取保守療法。同時奉勸,像老人這種病情,被治愈的幾率極其渺茫,不必作無謂的折騰,最終落得人財兩空的結局。沈興根思忖,若放棄治療,自己固然會輕松許多,經濟上也可節(jié)省幾萬元的開銷,但是心地善良的他不甘就此放手,再三向院方懇求,手術必須做,倘有意外,一切后果自負。院方見他態(tài)度堅決,心情迫切,最終在全體家屬與院方莊重簽署了手術同意書后,才給老人做了手術。
沈進元剛做完手術的那幾日,身體十分虛弱,全身上下插了四五根塑料管子,輸氧的、掛水的、導尿的、輸血的,縱橫彎曲,神志不清的老人常會胡抓亂撓,稍有疏忽便有可能將管子拔掉。為此,沈興根絲毫不敢懈怠,日夜守護著,寸步不離,將全身心撲在照顧老人上。老人不會吞咽,沈興根買來400多元一罐的嬰兒奶粉,沖泡好了用針筒定時喂他。彼時恰值隆冬,病房里沒沈興根的臥榻之處,他就用草席鋪在病床旁邊冰冷的地磚上和衣而寐,聽聞動靜隨即爬起來查看。老人住了17天醫(yī)院,沈興根愣是連續(xù)陪護了16個白晝、15個夜晚。
外人或許有所不知,彼時的沈興根也已年逾花甲,且兩側髖關節(jié)都做過置換手術,患有較嚴重的哮喘病,不僅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股關節(jié)彎曲不自如,而且天一冷或人辛勞了就會上氣不接下氣,劇烈咳嗽,長年靠藥物控制著病情??v使那樣,樸實無華的沈興根依然未皺眉、未打退堂鼓,憑著純凈透明的良心,盡力伺候著繼父。不僅如此,他還得照顧米壽之年體弱的母親,并承攬了家里所有的買、汰、燒、洗、曬與環(huán)境保潔事項。
沈興根的辛勤付出沒有白費,繼父術后狀態(tài)良好,很快恢復了正常的生活。
時間如指縫中的漏沙,一晃,不覺已跨入了2017年10月。
彼時,蘇南天高云淡,楓紅桂香,人們沉醉在如詩似畫的氛圍里,品咂著生活的甘美與清逸。
三
沈進元出院后,進食、排泄很快就復原至正常水準,其他如心肺功能、血壓、脈搏、體溫也都保持合理區(qū)間,全家人緊繃的心弦暫時得到了放松。但長時間的臥多動少,不與外界接觸,導致其思維混沌,語言功能漸趨弱化,即便有時哇哇亂吼,也無法準確表達自己的真實意圖。細心的沈興根日夜陪伴左右,時刻觀察著老人的一舉一動,發(fā)現(xiàn)這種情狀已日甚一日。他焦慮不堪,心再度被揪得緊緊的。
沈興根與兒子從樓上把老人抬下來,合力抱上車,直奔醫(yī)院,做完腦CT,又做核磁共振,最終換來了“腦癱”的結論,沈興根猶如五雷轟頂。
真是人生無常,世事難料。
所謂“腦癱”,通俗講,是指患者因椎體系損害,出現(xiàn)運動功能障礙。通常會表現(xiàn)出思維停滯,張口困難,及肌肉僵直、感知低下、交流受阻、行為異常、視功能退化等癥狀。一言以蔽之,腦癱患者類似于植物人。
看著蜷縮在床榻上的沈進元忽而痛苦呻吟,忽而眼神漠然,沈興根心如刀絞。他想,縱然老人成了植物人,畢竟也是條活生生的生命,必須像對待常人那樣善待他,只要一線希望尚存,就要作百分之百的努力。
思路清晰的沈興根考慮到老人日后的諸多不便,果決地搬到了對面那幢樓的車庫,并叮囑兒媳在網上購買了一張醫(yī)用的可升降式床,加急發(fā)貨,次日收到床后,催著兒子連夜安裝好,幾個人抬肩抱腳,費了好大勁才將老人安頓妥當。
老人長期臥床,又不會自主翻身,很快臀部就生出了褥瘡,沈興根與兒子輪流為其消毒、涂藥,可效果甚微。不久,那褥瘡開始潰爛,面積逐步擴大。沈興根自知無力消解,掏出手機叫來女婿的面包車,將老人送四醫(yī)就診。院方見狀,一口回絕,橫豎不肯接收,沈興根據理力爭,說:“我爸現(xiàn)在還有心跳、呼吸,你們不該拒收患者,如若治療中真有什么不測,我不怪你們?!痹谏蚺d根的強烈懇請下,院長終于答應收治,并安排進入重癥監(jiān)護室。按醫(yī)囑,家屬應每隔半小時入內看望一次,可老人嘴唇緊閉,難喂食,且渾然無知覺,經常尿濕身上,處理起來甚為麻煩。鑒于這些因素,沈興根遂申請把繼父轉到了普通病房。
沈進元在四院住了一個月零四天,除了姊妹調換過沈興根一夜外,其余的時間都是由他在全程監(jiān)護。
照料普通病人,一般人或許都能從容應對,而護理腦癱患者,卻沒有那么簡單輕松。首要的是吃?;颊邿o意識,完全不知配合,整天緊閉著雙唇,因而每喂一勺食物,都得用手輕柔扒開老人的嘴巴,然后再將食物送進嘴。如此周而復始,喂一頓飯,大多需要半小時,性情急躁之人是絕然難做好的。其次是喝水。老人不會自主吸啜,沈興根就讓兒媳買來大號針筒,消過毒放在專用的器皿里,按時按劑量將溫開水慢慢注射到老人的嘴里,看他咽下去了,再給第二口。再則是需定時給老人翻身。腦癱的老人如同孩童,感知麻木,不知曉翻身,而一個姿勢睡久了,就存在生褥瘡的風險。為此,沈興根嚴格按照每兩小時翻一回身的要求來踐行,無論白天深夜,一概如此。即使偶爾去親友家喝喜酒,也從不耽誤。還有一件事,也是最令人頭疼的事,則是老人的便溺無規(guī)律。有一段時間,老人7天沒拉大號,便秘固化成了栗子狀,硬邦邦的,沈興根為及時消解老人的苦惱,借助開塞露,再戴著指套,幫老人一點一點往外摳。老人像小孩,腦癱的老人更是如此,有時一日拉數次,常弄得滿屁股都是。尤其是寒冬臘月的深更半夜,沈興根從暖和的被窩里爬起來給老人擦洗身子時,常凍得瑟瑟發(fā)抖。實踐出真知,后來沈興根用防濕襯墊鋪在老人身下,拿裁剪好的防濕墊兜住老人臀部,兩端將皮筋箍好,這樣縱使有排泄的污穢物出來,也不至于弄臟床鋪。每間隔一段時間,沈興根就會掀開被子查看一下。若發(fā)現(xiàn)情況,立即展開一系列的處置動作:清除污穢物,用溫水揩擦,再撲上爽身粉,換襯防濕墊……
這些芝麻芥菜籽大的事很瑣雜寒微,擺不上桌面,然而要真正做到位,日復一日持之以恒做下去,恐非常人皆能做到。
四
聽聞沈興根的事跡后,我深受感動,遂萌生前去見他的念頭。2021年10月29日上午,我驅車前往邵村北苑,想去看看沈興根是如何應對這些瑣碎日常的。
踱入小區(qū)大門,左側一株茂盛的桂花散發(fā)出馥郁的濃香,沁人心脾。我按沈興根電話里所指,直奔18幢樓4號車庫而去,老遠就窺見沈興根正坐在車庫外的椅子上與熟人說著話。
面積不大的車庫里并排擺放著兩張床,外側是老人睡的可升降式醫(yī)用床,內側是沈興根陪夜睡的普通木質床,顯得十分擁擠。環(huán)顧四周,米白色地磚上纖塵不染,大床上被鋪疊放整齊潔凈,老人朝右側安詳地睡著,身上蓋著薄被,后背處用一個三角形墊子撐住,再拿枕頭堵住,床上干干凈凈,不見半點污漬,局促的空間里也聞不到任何異味。我不禁暗自頷首贊佩。
沈興根見我去看他,頗為意外,欣喜之余力邀我到家里坐坐,于是我隨他上了三樓。落座后,我們便喝著剛沏的茶,話題圍繞著他的繼父聊開了。
聊得興酣之際,沈興根驀地對我說:“我下去看看?!蔽抑挼暮x,于是跟他下了樓,來到了一路之隔的18幢樓4號車庫。
沈興根進去后,輕柔掀起被子,凝眸查看,果然發(fā)現(xiàn)了情況,他略顯羞赧地對我道:“不好意思,我得給他清理,你回避一下吧。”我沒離開,而是親眼目睹了沈興根操作的全過程。他先嫻熟地用手卸下兜在臀部的防濕墊,包住污穢物,放在一邊,迅速拿濕巾紙擦去老人股溝內的污跡,再用溫水毛巾幫他揩擦,繼而拿出圓筒的嬰兒爽身粉,均勻撲上,再襯好干凈的防濕墊,用皮筋箍住兩端,而后為老人蓋上被子,并掖好肩胛處與身體兩邊的被角。一系列動作做下來,沈興根額頭上沁出了細密的汗珠。眾所周知,成人的排泄物,氣味很刺鼻,可沈興根做這些舉止時,不戴口罩,沒戴手套,自然而熟練,未見毫厘厭惡的表情。半個多小時后,他終于弄停當了,雙頰綻開了紅暈。我看著他,心生感動,由衷感慨:“老兄,你真不容易!”沈興根憨憨一笑:“沒什么,這是一個兒子應盡的義務?!?/p>
邵村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有位醫(yī)生聽說沈興根無微不至照料繼父,而且老人臥床幾年渾身沒褥瘡,有些疑惑不信。一日,他乘隙突然造訪車庫,揭開被子詳細察看了一番后,深有感觸地對沈興根說:“你能把老伯打理得潔凈滑爽,養(yǎng)得紅潤細白,就是專業(yè)護工也不見得能做得這么好,興根,你真不簡單!”
我隨機采訪了小區(qū)綠化工陳士新。他滿含欽佩的神色對我說:“興根天天給繼父喂飯喂水、按摩翻身、擦洗身子,哪個能做得到?他真正可算是做子女者中最好的了?!?/p>
沈興根僅讀過幾個月書,可算是個大老粗,可他卻知曉做人的道理,懂得感恩,深諳百善孝為先的傳統(tǒng)美德,并默默身體力行。他常說:“繼父把我們養(yǎng)大,我就要給他養(yǎng)老?!鄙蜻M元自2017年10月腦癱迄今,在沈興根及家人的攜手努力下,已平安度過了4年又3個月。在這1550多個日子里,沈興根白天基本守候在車庫,放棄了一切娛樂休閑活動,所有心思都記掛在繼父身上。夜晚,他陪繼父和衣睡在車庫內,不時起來弄這弄那,從沒安心睡過一個囫圇覺,何其不易。他用金子般的心照亮了老人的每一個至暗時刻,他用人性的光輝燃起了老人的每一縷生命之光,擊潰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俗話,展現(xiàn)出他的坦蕩襟懷。這是充滿艱難困苦的1550個白晝黑夜,也是沈興根用行動詮釋真情、盡獻孝心的1550個日日夜夜,歲月不會疏淡,人們不會遺忘。
想起書中讀到過的一句話:“我們無法定義偉大,卻可以量化稀缺。”是的,沈興根所做的僅僅是一個兒子的本分,平凡得近乎平庸,談不上高尚或偉大。但捫心自問,日長歲久,有幾人能做到像他那樣?從這個層面上而言,沈興根4年多來一以貫之悉心伺候繼父,是非常了不起的稀缺義舉。
五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風家教會潛移默化感染、影響家庭成員的價值取向與行為準則。身染疾患的沈興根數年如一日,無怨無悔、不離不棄照顧沈進元的一幕幕情景、每一個細節(jié),不僅被沈興根的兒子兒媳與孫女悉數看在眼里,銘記心底,而且悄然反射到他們各自的行動上來了——
沈興根兒子阿華、兒媳王慧當得知爺爺需用針筒、尿壺、測溫計、修理灰指甲專用剪刀、血壓器等器具時,素來不說二話,盡速購回送給沈興根。沈興根有時欲付錢,兒子兒媳總是歉疚地說:“阿爸,您為爺爺付出了那么多,我們出這點錢又算什么?”
沈興根的孫女是大四在讀生,2021年暑期結束時,她將社會實踐所得的有限酬勞,分別給曾祖父、曾祖母和祖父各200元,以示對她這些年來呵護關愛的深情感恩。
沈興根有時自責自己是個無用俗人,回天乏力,沒能耐讓繼父再復原如初。心緒平復后,他略顯遺憾地嘟噥:“自己能做的,就是當個忠誠的水手,竭盡全力履行一個兒子的義務與責任,讓老人的生命之舟行穩(wěn)致遠,最大限度延續(xù)他的航程。只要他活在世上一天,我就會照顧好他一日?!?/p>
蘇州廣播電視臺總編接到筆者的文稿后,次日派人專程前往陸家拍攝沈興根精心照料繼父的感人畫面,在當晚的《新聞夜班車》中精彩呈現(xiàn)。節(jié)目播出后,在全鎮(zhèn)、昆山乃至蘇州范圍內產生了強烈反響,晨昏旦午,大街小巷里,人們異口同聲夸贊沈興根“真情可貴,堅守不易”,并從他身上真切感受到人性光輝的力量,汲取到滿滿的正能量。
大愛無價,孝心似金。
愿老人安好,愿世間多些沈興根這樣的良善之人。
作者簡介:
褚福海,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在《人民日報》《清明》《山西文學》《安徽文學》《鴨綠江》《北方文學》《散文百家》《少年文藝》《小說月刊》《微型小說月報》《微型小說選刊》《小小說月刊》《散文選刊》《青春》《青海湖》《時代報告》等發(fā)表小說、散文百余萬字。
責任編輯/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