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氣候變化與長江下游文明演化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2021年11月19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植保學院昆蟲生態(tài)學團隊在《Journal of Pest Science》期刊在線發(fā)表了題為“Barley yellow dwarf virus-infected wheat plant modulated selection behavior of vector aphid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fā)現(xiàn)攜帶/不攜帶大麥黃矮病毒(BYDV)的麥二叉蚜對感毒(BYDV-infected)、模擬感毒(mock-inoculated)和健康小麥選擇偏好存在差異,并進一步從感毒小麥揮發(fā)物的角度揭示了引起這種偏好選擇的機制。植保學院胡祖慶副教授為論文第一作者,青年副教授羅晨為論文通訊作者。
西工大生態(tài)環(huán)境學院與中科院動物所等合作完成的研究長文在《自然·通訊》發(fā)表
2021年11月24日,《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雜志刊登了西安交通大學全球環(huán)境變化研究院張海偉、程海、蔡演軍等與美國加州州立大學教授Ashish Sinha、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教授Christoph Sp?tl、浙江大學教授劉斌等合作的研究論文《長江下游良渚文化及其他新石器文化衰亡對氣候變化的響應》(Collapse of the Liangzhu and other Neolithic cultures in the lower Yangtze region in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該研究為研究長江下游新石器文化演化提供了高精度的氣候變化背景,表明距今4300年前長江下游極端降水增多是導致良渚文化衰亡的重要氣候因素。
西農昆蟲生態(tài)學團隊在蚜蟲—植物病毒—小麥三者互作機制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21年11月25日,國際著名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志在線發(fā)表了西北工業(yè)大學和中科院動物研究所與國內多家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題為“Molecular mechanisms and topological consequences of drastic chromosomal rearrangements of muntjac deer”的研究長文。該研究組裝了具有祖先核型的獐子(也稱中國水鹿、河麂,2n=70)、小麂(2n=46)、雌性和雄性黑麂(2n=8/9)的染色體水平基因組,以及黑麂最近緣物種貢山麂的草圖基因組,結合大量能揭示基因組三維構象的Hi-C數(shù)據(jù),深入研究了麂屬物種染色體進化的分子機制,以及劇烈的染色體進化對基因組三維構象的影響,同時還從多個方面分析了黑麂新性染色體的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