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趙聲是辛亥革命時期的重要領導人之一,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家、軍事家和宣傳家,是黃花崗起義的總指揮。趙聲對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不可磨滅的歷史貢獻。系統(tǒng)梳理百年來海內外有關趙聲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xiàn)為五個方面:趙聲遺墨、趙聲傳記、紀念趙聲的文章、研究趙聲的論文、趙聲遺址保護等。拓展趙聲研究,傳承其革命精神,應在發(fā)掘考訂整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進一步對其后裔和相關人士的后代進行口述采訪,集中力量對相關事件、人物和區(qū)域開展專門研究,建立研究網站,籌建基金會,適時召開關于趙聲研究的國際研討會議。
關鍵詞 趙聲 辛亥革命 黃花崗起義 《保國歌》
趙聲(1881—1911),原名毓聲,字伯先,江蘇省丹徒縣大港鎮(zhèn)(今屬鎮(zhèn)江市鎮(zhèn)江新區(qū)大港街道)人,是中國近代杰出的民族民主革命家、軍事家和宣傳家,對辛亥革命具有重大的歷史貢獻。然而,由于趙聲去世較早、相關史料散落各地等原因,進一步深入研究趙聲相當困難。本文擬對海內外關于趙聲的研究成果進行細致梳理,并就拓展趙聲研究提出建議,以進一步推動相關研究。
一、趙聲研究的回顧
近百年來,關于趙聲的研究成果主要表現(xiàn)為以下五個方面:
(一)趙聲遺墨
趙聲是文武全才,從事革命斗爭的同時,也留下了部分筆墨資料。目前,趙聲遺墨主要分為三類,分別是趙聲文章、致同志函和詩詞。
首先是趙聲文章,共有三篇,分別是《祭母文》《趙伯先日記鱗爪》和《步兵一隊戰(zhàn)斗教練之講評》。《祭母文》①是1900年11月趙聲撰寫的悼念母親的文章,記錄了趙聲母親葛氏的孝慈溫慧、持家有道和對趙聲的教誨,表達了趙聲對葛氏去世的哀痛和對母親的深切懷念?!囤w伯先日記鱗爪》②是趙聲于1901年1月25日—7月19日(農歷正月初七至六月初四)的生活記錄,反映了當時趙聲就館金陵、結交友人、憶母念父、書院考試等情況。雖然只是對數月生活的片段式記錄,但仍是研究趙聲重要的可信史料。《步兵一隊戰(zhàn)斗教練之講評》趙聲:《步兵一隊戰(zhàn)斗教練之講評》,《南洋兵事雜志》,1906年第2期,第8-10頁。是趙聲觀看新軍步兵散兵訓練后的感悟和對日后訓練需改正之處的建議,著重強調訓練即戰(zhàn)時,此文目前未被任何趙聲文集收錄。
其次是趙聲致同志函,共有十封,分別是致柳詒徵信三封、致柳砥如信一封、致孫中山信一封、致謝良牧信一封、致柳亞子信一封和聯(lián)名信三封。第一,致柳詒徵信三封。前兩封信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3輯),1986年,第5-6頁。的內容均為閱報茶社的事宜,趙聲請柳詒徵寄來進步書刊。后一封信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8頁。的內容為趙聲邀請柳詒徵參加安港小學堂開學典禮,并記述了籌備小學堂的艱難過程。第二,致柳砥如信一封。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9頁。內容為趙聲邀請柳砥如到校教書,共同安排安港小學堂開學前的事宜。第三,致孫中山信一封。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5輯),1990年,第1-2頁。內容為趙聲勸說孫中山從速起事,勿推遲延后,并表明自己以身許國的志向。第四,致謝良牧信一封。柳亞子于其所著《丹徒趙君傳》中曾引用。信應作于1911年,內容為趙聲為黃花崗起義籌款事宜。但是,目前未見任何書刊發(fā)表相關照片或文本。第五,聯(lián)名信三封。湖南省社會科學院編:《黃興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32-37頁。依次為與黃興致鄧澤如,與黃興、胡漢民致加拿大域多利埠致公堂,與黃興、胡漢民致馮自由,內容均為他們?yōu)辄S花崗起義籌款事宜。
再次是趙聲所作詩詞,共有十八首,分別是《口占三首》《贈吳樾詩四首》《登越王臺》《己酉初度寄友》《閱書報社門聯(lián)》《贈林文詩二首》《專諸刺王僚》《海角亭口占》《詩鐘二首》《第九鎮(zhèn)軍歌》和《保國歌》。《口占三首》趙聲:《趙伯先日記鱗爪》,《建國月刊(上海)》,1934年第5期,第1-10頁。節(jié)選于《趙伯先日記鱗爪》,內容均為趙聲就館金陵期間懷念父母雙親及弟妹?!顿泤情性娝氖住粪u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下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11年,第1367-1368頁。內容為趙聲鼓勵吳樾同為革命犧牲,反映了二人的革命情誼。《登越王臺》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下冊),第1368頁。內容為趙聲登臺北望,欲提兵收復中原?!都河铣醵燃挠选粪u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下冊),第1368頁。內容為趙聲向友人感嘆革命事業(yè)的艱難及事業(yè)成功后的打算?!堕啎鴪笊玳T聯(lián)》肖夢龍:《民主革命家趙聲壯麗的一生》,《鐘山風雨》,2001年第5期,第34-39頁。內容為趙聲向鄉(xiāng)人表明開辦閱書報社的目的,即開拓鄉(xiāng)人眼界,灌輸革命思想,去除封建思想?!顿浟治脑姸住返ね娇h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34頁。內容均為趙聲痛心國家處于專制統(tǒng)治之下?!秾VT刺王僚》趙聲:《專諸刺王僚》,《精武畫報》,1927年第2期,第3頁。內容為趙聲歌頌專諸行刺吳王僚的無畏獻身精神?!逗=峭た谡肌粪u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下冊),第1368頁。內容為趙聲感慨欽廉起義因郭人漳背信棄義而失敗?!对婄姸住返ね娇h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26、36頁。為趙聲與友人飲酒唱和之作,前一首以“線”字、“營”字為限,后一首以“桂”字、“紅”字和“廟”字、“舟”字為限?!兜诰沛?zhèn)軍歌》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集),北京:文史資料出版社,1961年,第461頁。內容為趙聲勉勵第九鎮(zhèn)新軍士兵勤奮訓練,日后光復漢家天下。《保國歌》祁龍威、周新國:《辛亥革命江蘇地區(qū)史料合集》,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2-73頁。是大陸目前所藏最為重要的趙聲遺著,內容為趙聲號召人民起來,推翻清朝專制統(tǒng)治,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二)趙聲傳記
1911年5月18日,趙聲逝世。趙聲逝世后,生前好友柳亞子、章士釗等便為他立傳,記錄趙聲一生事跡。新中國成立后,大陸有關專家開展文史資料征集工作,也出現(xiàn)了部分趙聲傳記;在臺灣,楊宗瑩為趙聲立傳。就目前所見,各種趙聲傳記長短不一,共有19篇,分別是柳亞子所著《丹徒趙君傳》(附跋)、章士釗所著《趙伯先事略》、柳詒徵所著《趙伯先傳》、束世澂所著《趙聲傳記考異》和《趙聲傳》、外史氏所著《趙聲傳》、天目所著《辛亥革命先鋒趙聲史》、張相文所著《趙聲傳》、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所著《趙聲傳》、肖夢龍所著《趙聲》、陸潮洪與祝瑞洪所著《趙伯先》、楊宗瑩所著《一腔熱血千行淚——趙聲傳》和江慰廬所著《趙聲事跡系年》和《趙聲事跡系年補遺》,以及著者不詳的《革黨趙聲之歷史》《趙聲事略》《趙聲》《光復偉人傳趙聲》《趙烈士事略》。這些傳記主要內容大同小異,都記載了趙聲從事革命斗爭的一生,只是在部分細節(jié)描述上有所差別。綜合來看,價值較高的有柳亞子所著《丹徒趙君傳》、章士釗所著《趙伯先事略》、柳詒徵所著《趙伯先傳》、束世澂所著《趙聲傳》和《趙聲傳記考異》、無名氏所著《趙烈士事略》、肖夢龍所著《趙聲》、陸潮洪與祝瑞洪所著《趙伯先》、楊宗瑩所著《一腔熱血千行淚——趙聲傳》、江慰廬所著《趙聲事跡系年》和《趙聲事跡系年補遺》。
具體而言,柳亞子所著《丹徒趙君傳》(附跋)柳亞子:《丹徒趙君傳》(附跋),《鎮(zhèn)丹金溧揚聯(lián)合月刊》,1946年第1期,第14-18頁。將趙聲比作諸葛亮、岳飛,對趙聲評價極高。就目前所能見到的趙聲傳記而言,此傳當為最早。之后,姜證禪為此傳作跋,追述了不少其親歷之事。章士釗所著《趙伯先事略》鄒魯:《中國國民黨史稿》(下冊),第1364-1367頁。重在記錄趙聲在江南陸師學堂學習和印行《保國歌》二事,其后的事,他也不過耳聞而已。不過章士釗回憶江南陸師學堂的事也有錯誤,北極閣演說者應為趙聲。無名氏所著《趙烈士事略》佚名:《趙烈士事略》,《江蘇革命博物館月刊》,1930年第2期,第1-12頁。不但敘述了趙聲的革命事跡,對其早年事跡也多有記敘。柳詒徵所著《趙伯先傳》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41-47頁。頗引人興趣,但新意不多。束世澂所著《趙聲傳》束世澂:《趙聲傳》,《文史雜志》,1942年第4期,第65-74頁?;旧弦罁延袀饔浂桑H訪李樹藩并查閱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藏品,故該作有較高史料價值;另外,束世澂結合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藏品和已有材料,著有《趙聲傳記考異》束世澂:《趙聲傳記考異》,《建國月刊(上海)》,1936年第5期,第1-7頁。,對各傳記差異處加以考辨,糾正謬誤。江慰廬所著《趙聲事跡系年》和《趙聲事跡系年補遺》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2輯),1985年,第15-26頁;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5輯),第6-8頁。,為趙聲簡單的年譜,將部分材料依年編列,并引用部分新材料。陸潮洪與祝瑞洪所著《趙伯先》陸潮洪、祝瑞洪:《趙伯先》,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近25萬字,分30個章節(jié),屬于傳記文學,由于編著時間較急,該書內容的若干細節(jié)呈現(xiàn)為史料的堆砌。這種偏文學作品性質的人物傳記,采取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原則,需要在細節(jié)上進行發(fā)揮,趙聲生平之中,空白不明之處甚多,更有發(fā)揮的余地。與此同時,還有肖夢龍所著《趙聲》肖夢龍:《趙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4年。和楊宗瑩所著《一腔熱血千行淚——趙聲傳》楊宗瑩:《一腔熱血千行淚——趙聲傳》,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0年。等。
(三)紀念趙聲
趙聲逝世后,時人和后人除了為趙聲立傳,還寫了不少詩詞,并且在回憶錄中提到趙聲。紀念趙聲的文章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紀念趙聲詩詞、追悼趙聲新聞、同人回憶、今人緬懷。
首先是紀念趙聲的詩詞,目前共有20首。分別是陳獨秀所著《存歿六絕句(其一)》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31頁。,趙玉森所著《伯先祠》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31頁。,陶遜所著《丁未八月將自廣州歸寄伯先廣州軍次》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28頁。,徐英毅所著《題趙伯先之生像》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31-132頁。,柳亞子所著《寄趙伯先香江》《哭伯先用楚傖韻》《飲中八友歌(節(jié)錄)》《追悼亡友趙伯先先烈和少華作,七十八疊杯、天韻》《謁亡友趙伯先先烈祠廟》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28-130頁。,古直所著《吊趙伯先先生》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等編:《辛亥革命詩歌選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244頁。,趙醉侯所著《吊伯先》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7輯),1992年,第44-45頁。,鈍劍所著《哭趙聲先烈》鈍劍:《哭趙聲先烈》,《社會雜志》,1913年第1期,第44頁。,佚名所著《季夏游京口趙聲公園》,張素所著《水調歌頭》,姜若所著《滿江紅》,邵蠲塵所著《菩薩蠻》邵蠲塵:《菩薩蠻》,《軍國民雜志》,1933年第7期,第83頁。,趙紹甫所著《補題與先烈伯先合影——調寄滿江紅》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21-123頁。,李竟成所著《致趙聲挽聯(lián)》,徐寶山所著《致趙聲挽聯(lián)》徐寶山:《致趙聲挽聯(lián)》,節(jié)選于柳亞子:《丹徒趙君傳》(附跋),《鎮(zhèn)丹金溧揚聯(lián)合月刊》,1946年第1期,第18頁。和程德全所著《趙聲墓志銘》。這些詩歌都回顧了趙聲從事革命斗爭的一生,歌頌了他為革命犧牲的大無畏精神,表達了對他的懷念。
其次是追悼趙聲的新聞。趙聲逝世后,埋葬于香港笳菲公園。辛亥革命成功后,孫中山追授趙聲為上將軍,將其棺槨遷回鎮(zhèn)江。為此,鎮(zhèn)江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后又為其建造銅像、照顧遺屬等。同時期的報紙對此都有報道,現(xiàn)收錄18條消息,分別為《江皖烈士追悼會啟》秦毓鎏:《江皖烈士追悼會啟》,《江蘇革命博物館月刊》,1929年第5期,第4-5頁?!囤w烈士從此不朽矣》佚名:《趙烈士從此不朽矣》,《申報》,1912年4月27日。《鎮(zhèn)紳會議追悼烈士辦法》佚名:《鎮(zhèn)紳會議追悼烈士辦法》,《申報》,1912年4月29日?!舵?zhèn)紳電乞總統(tǒng)挽烈士》佚名:《鎮(zhèn)紳電乞總統(tǒng)挽烈士》,《申報》,1912年5月11日。《趙烈士靈櫬抵鎮(zhèn)》佚名:《趙烈士靈櫬抵鎮(zhèn)》,《申報》,1912年5月20日。《趙烈士追悼會紀盛》佚名:《趙烈士追悼會紀盛》,《申報》,1912年5月23日?!囤w烈士舉殯盛況》佚名:《趙烈士舉殯盛況》,《申報》,1912年5月29日?!囤w聲絕命詩》佚名:《趙聲絕命詩》,《申報》,1922年9月11日?!稙橼w烈士請恤典》佚名:《為趙烈士請恤典》,《申報》,1916年11月14日?!睹駠陙碇K》佚名:《民國十二年來之江蘇》,《申報》,1923年10月10日?!读沂口w聲紀念公園設立籌備處》佚名:《烈士趙聲紀念公園設立籌備處》,《申報》,1924年2月27日。《蔣在鎮(zhèn)演說趙聲革命之功》佚名:《蔣在鎮(zhèn)演說趙聲革命之功》,《申報》,1927年6月4日?!稉芸罱ㄖw聲銅像》佚名:《撥款建筑趙聲銅像》,《申報》,1928年2月17日?!稖适≌諘h議決先烈趙聲兄弟子女準予免費入學由》《準省政府函政務會議議決先烈趙聲兄弟子女準予免費入學由》,《第四中山大學教育行政周刊》,1927年第3期,第1-2頁。《江蘇省政府為飭月?lián)馨俳饟嵝糈w伯先遺族令》《江蘇省政府為飭月?lián)馨俳饟嵝糈w伯先遺族令》,《江蘇省政府公報》,1928年第30期,第29頁。《關于趙聲公園的決議》《關于趙聲公園的決議》,《江蘇省政府公報》,1927年第16期,第7頁。《議造先烈銅像》佚名:《議造先烈銅像》,《民國日報》,1924年2月20日?!读畹ね娇h籌趙烈士銅像經費》《令丹徒縣籌趙烈士銅像經費》,《江蘇省政府公報》,1928年第22期,第18頁。。
再次是趙聲同人的回憶文章。目前共有10篇文章,分別是莊炳輝所著《趙伯先烈士的追悼會及其葬禮》、陳銘樞所著《陳銘樞回憶趙聲》、狄膺所著《蘇曼殊與趙伯先》、柳亞子所著《羿樓日札·趙伯先與吳綬卿》、譚人鳳所著《譚人鳳回憶趙聲》、柏文蔚所著《柏文蔚回憶趙聲》、江謙吾所著《趙伯先在新軍三十三標》、趙紹甫所著《趙紹甫雜記一則及補題與先烈伯先合影〈滿江紅〉詞》、何遂所著《辛亥革命親歷紀實》、黃炎培所著《我親身經歷的辛亥革命事實》。莊炳輝根據時人記錄,著有《趙伯先烈士的追悼會及其葬禮》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5輯),第3-5頁。,再現(xiàn)了趙聲追悼會及葬禮的情景?!蛾愩憳谢貞涄w聲》全國政協(xié)文史和學習委員會:《陳銘樞回憶錄》,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第8-14頁。節(jié)選于《陳銘樞回憶錄》,陳銘樞記錄了在廣東黃埔陸軍小學、南京陸軍第四中學期間與趙聲的交往,提及趙聲對革命力量的培養(yǎng)。《譚人鳳回憶趙聲》譚人鳳著,文明國編:《譚人鳳自述》,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47-62頁。節(jié)選于《譚人鳳自述》,譚人鳳記述的趙聲在同盟會內爭中的活動,為他人所不及。《柏文蔚回憶趙聲》柏文蔚著,文明國編:《柏文蔚自述》,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11年,第14-16頁。節(jié)選于《柏文蔚自述》,內容為柏文蔚在第九鎮(zhèn)時與趙聲的交往,提及趙聲在新軍中宣傳革命思想及被推為長江盟主。江謙吾所著《趙伯先在新軍三十三標》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74-78頁。,記載江謙吾在三十三標時與趙聲的來往,提及趙聲訓練、團結士兵及被端方撤職前后的活動。在《趙紹甫雜記一則及補題與先烈伯先合影〈滿江紅〉詞》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21-123頁。中,趙紹甫回憶趙聲光輝的革命一生。何遂在《辛亥革命親歷紀實》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集),第456-496頁。中回憶了自己在三十三標時與趙聲的交往,提及趙聲編寫的《第九鎮(zhèn)軍歌》。黃炎培所著《我親身經歷的辛亥革命事實》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辛亥革命回憶錄》(第1集),第60-69頁。,記載了趙聲和吳樾的同盟會會員別號,反映了當時同盟會斗爭的秘密性。
最后是今人的緬懷文章。新中國成立后,海峽兩岸都有人撰文懷念趙聲,如沈云龍著《革命先烈趙伯先的一生奮斗》沈云龍:《現(xiàn)代政治人物述評》(中卷),沈云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20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98頁。、杜英穆著《革命先烈趙聲》杜英穆:《革命先烈先賢別傳》(下冊),臺北:名望出版社,1985年,第65-90頁。、趙啟著《趙聲革命事跡》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52-59頁。、趙俊欣著《紀念伯父、辛亥革命先烈趙伯先》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6輯),第133-136頁。和孫亦農著《民主革命先烈趙聲情況簡介》丹徒縣政協(xié)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丹徒文史資料》(第1輯),第157-159頁。。
(四)研究論文
迄今,公開發(fā)表的研究趙聲的論文共有7篇,分別是周新國所著《趙聲與黃興》、趙彭生和趙金柏合著《趙聲與辛亥革命》、肖夢龍所著《民主革命家趙聲壯麗的一生》、陶耘所著《淺論趙聲對辛亥革命時期鎮(zhèn)江籍革命黨人的影響》、魏志文所著《辛亥革命先烈趙聲》、郭孝義所著《趙聲評傳》、周勇所著《趙聲與辛亥革命》。綜合來看,學者們大部分從趙聲與辛亥革命的角度入手,肯定趙聲對辛亥革命的巨大貢獻。具體而言,周新國所著《趙聲與黃興》周新國:《趙聲與黃興》,周新國:《中國近現(xiàn)代史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358-366頁。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東瀛相識,并肩戰(zhàn)斗;第二部分,自日歸國,發(fā)動起義;第三部分,廣州碧血,英雄沾襟。該文回顧了趙聲和黃興的交往及并肩戰(zhàn)斗,并對趙、黃二人有較高的評價。趙彭生和趙金柏合著的《趙聲與辛亥革命》趙彭生、趙金柏:《趙聲與辛亥革命》,趙金柏:《大港趙氏宗譜》第4卷(內刊本),揚州:揚州古籍印刷廠,2014年,第21-52頁。不僅交代了趙聲從南到北的革命斗爭過程,而且著力論述家族文化、父母教育和地方文化對趙聲的影響。陶耘所著《淺論趙聲對辛亥革命時期鎮(zhèn)江籍革命黨人的影響》陶耘:《淺論趙聲對辛亥革命時期鎮(zhèn)江籍革命黨人的影響》,《文教資料》,2008年第33期,第89-90頁。認為趙聲是辛亥革命時期鎮(zhèn)江籍革命黨人的杰出代表,論述了趙聲對鎮(zhèn)江籍革命黨人(如李竟成、冷遹、馬錦春等)走上革命道路的影響。郭孝義走訪了趙聲在大港和鎮(zhèn)江的親友后人,搜集了大港趙聲故居鄰里的回憶,與歷年來辛亥革命研究成果相綜合,著成《趙聲評傳》郭孝義:《趙聲評傳》,《鎮(zhèn)江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2期,第39-54頁。,糾正了此前相傳的謬誤,如趙聲生辰、宗支源流等。周勇所著《趙聲與辛亥革命》周勇:《趙聲與辛亥革命》,碩士學位論文,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揭示了趙聲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過程。受近代中國政治環(huán)境變遷的影響,趙聲的思想演變主要包括以下三個階段:愛國主義思想時期、改良主義思想時期和民主革命思想時期。第二部分主要論述了趙聲在革命思想形成后尋找革命道路的艱難曲折歷程。在這一階段,趙聲發(fā)動新軍策劃起義的模式已基本成熟。第三部分主要論述了趙聲在廣東組織新軍發(fā)動的數次武裝起義,如著名的黃花崗起義。這是趙聲對辛亥革命做出貢獻的主要階段。在實踐斗爭中,趙聲在廣東革命黨人中的權威地位逐步確立。第四部分從各方面肯定了趙聲對辛亥革命的貢獻。該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趙聲在辛亥革命時期的歷史地位和作用進行了系統(tǒng)的研究,但仍存在一定缺陷,如未注意家族文化和地方文化對趙聲思想的影響。
(五)趙聲遺址保護
趙聲是鎮(zhèn)江近現(xiàn)代著名的革命家、軍事家,現(xiàn)存趙聲遺址有三處:趙伯先墓、伯先公園(趙伯先紀念館)和趙伯先故居。分別介紹如下:
1.趙伯先墓
趙伯先墓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南郊竹林寺附近,始建于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目前在南郊文苑公園內。坊柱上鐫有“巨手劈成新世界,雄心恢復舊山河”“綠竹徑回環(huán)勁節(jié)雅似君子德,黃花崗縹緲忠魂是有故人游”等聯(lián)語。坊額有“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墓前有重建的白石碑,上刻隸書“辛亥烈士趙聲伯先之墓”。
2.伯先公園
伯先公園是鎮(zhèn)江市為趙聲而建的公園。公園位于鎮(zhèn)江市云臺山南麓,占地面積120畝。民國十五年(公元1926年),由冷遹倡議籌建。民國二十年,鎮(zhèn)江市舉行公園落成典禮,為趙聲銅像揭幕。園內有伯先像、趙伯先紀念館、“五卅”演講廳等。1979年,國家名譽主席宋慶齡為伯先公園題寫園名“伯先公園”,現(xiàn)勒石于公園大門右側。
3.趙伯先故居
趙伯先故居位于江蘇省鎮(zhèn)江市鎮(zhèn)江新區(qū),系清代晚期建筑。故居現(xiàn)有瓦房三進。目前,鎮(zhèn)江市政府已經對故居修繕一新,左側的廂房改為展覽館。展覽館分為六個部分,向世人展示了趙聲光輝的一生。第一部分的主題是“青年壯志,以革命為己任”,第二部分的主題是“宣傳鼓動民眾,培植革命力量”,第三部分的主題是“組織新軍,籌劃起義”,第四部分的主題是“組織武裝,領導庚戌之役”,第五部分的主題是“籌劃指揮,浴血黃花崗”,第六部分的主題是“精忠革命,萬古流芳”。
二、拓展趙聲研究的思考
(一)發(fā)掘、考訂與整理資料
歷史研究是在掌握大量確鑿可靠的資料基礎上進行的。目前趙聲的研究資料主要分為四類,分別是趙聲遺墨,紀念趙聲的文章(傳記、詩詞、新聞),趙聲研究論文和趙聲后人口述。前三類已經在前述趙聲研究綜述中提及,這里特別說明對趙聲后裔及相關人士后代開展口述采訪工作的情況。
口述歷史是搜集歷史資料的途徑之一,這類歷史資料源自人的記憶,歷史學家、記者、學生等訪問曾經親歷事件的見證人,進行筆錄、錄音、錄影等,留待日后研究分析。在這些原始記錄中,抽取有關史料,與其他歷史文獻進行比對,可以讓歷史真相得到更進一步的還原,讓人們更加接近具體的歷史真實。20世紀50—60年代,揚州師范學院歷史系就注意收集整理口述歷史資料,將其運用到辛亥革命的研究中。祁龍威教授帶著學生走訪趙聲在大港和鎮(zhèn)江的親友,趙聲故居的鄰里,征文訪獻,編成《江左用兵記》《歌保國》等文,收錄在《辛亥革命江蘇地區(qū)史料》中。2016年9月,在周新國教授的指導下,揚州大學口述史團隊一行三人再次前往鎮(zhèn)江大港鎮(zhèn),走訪趙聲生前好友李竟成的后人,并就趙聲對辛亥革命的貢獻等問題對他們進行訪談,并整理成口述資料。
在有組織、有計劃地對趙聲等辛亥革命名人的后裔進行口述采訪的同時,還要進一步呼吁并征集趙聲研究資料。首先,在趙聲家庭和親友的范圍內進行。趙聲的家庭是革命家庭,趙聲夫人嚴吟鳳、大弟趙磐(后改名念伯)、二弟趙馨、大妹趙芬先后參加辛亥革命,并與孫中山、黃興、冷遹等有來往。據趙聲侄孫趙彭生回憶,趙聲逝世后,黃興、冷遹等革命黨人對趙聲家人甚為關照,且多有信函來往。此類資料仍需進一步發(fā)掘。其次,趙聲活動范圍廣泛,足跡涉及國內國外。在國內,他從鎮(zhèn)江到過南京、上海、天津、北京、廣東、香港多地;在國外,從日本東京到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都留有他的足跡??梢詫Ω鞯貦n案館、各種報紙和雜志等進行多方面的搜集,開展全方位的合作。在此基礎上,編撰《趙聲研究資料總目》。
在上述資料搜集整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資料考訂工作。由于趙聲的活動大多處于隱秘狀態(tài),大量史料需要經過多方面考釋才能令人信服。例如,有關趙聲資料的落款署名,既有趙聲或趙伯先,又有趙聲的化名“宋王孫”“葛念慈”等,這些化名是趙聲為躲避清政府通緝和追捕而使用的。值得注意的是,趙聲傳記中記述了趙聲為報館供稿以換取生活費等情況,其使用過的化名尚需進一步搜集、考證,在此基礎上編撰《趙聲研究資料考訂》。
(二)集中力量對趙聲參與的重要事件、涉及人物和區(qū)域開展系統(tǒng)研究
鑒于趙聲活動之隱秘,資料之分散,應聯(lián)合相關地區(qū)、相關部門開展合作研究,發(fā)揮協(xié)同研究的優(yōu)勢。在趙聲主要活動過的江蘇、上海、廣東、天津、北京以及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與相關部門、單位開展合作研究。以鎮(zhèn)江趙伯先紀念館、伯先公園、趙伯先故居等為牽頭單位,合作編制資料,共同研究討論,聯(lián)合出版《趙聲研究系列叢書》。
就目前有關趙聲的研究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兩個方向,分別是趙聲家世、趙聲發(fā)動新軍籌劃起義的詳情等。其實,趙聲研究還有若干需要加深的地方。
第一,進一步研究趙聲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梢詮钠浼易宓臍v史淵源(始祖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子孫)、鎮(zhèn)江大港鎮(zhèn)的地理因素與歷史傳統(tǒng)(位于長江口岸,具有東晉抗前秦、南宋抗金、明代抗倭、清代抗英的歷史)入手,并結合鎮(zhèn)江的政治、經濟、文化情況和趙聲父母、家族的影響等進行考察。
第二,對趙聲最早開展發(fā)動新軍的實踐和對辛亥革命的貢獻做進一步研究。將趙聲和同一時期其他革命黨人注重會黨的思想和實踐進行對比,突出趙聲發(fā)動新軍掌握武裝力量等方面的情況。還應當注意到趙聲性格豪爽,交游廣泛,與孫中山、黃興等一大批辛亥名人均有交往,并結下了深厚友誼,這一點當進一步加深研究。
第三,將趙聲置于整個辛亥革命史和亞洲民族民主運動史之中進行研究。辛亥革命是歷史意義重大的民族民主革命,中華民國是亞洲在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第一個民主共和國,孫中山、黃興、趙聲等人都是建立共和國的元勛。趙聲的革命活動,無論發(fā)動新軍組織武裝斗爭,還是撰寫慷慨激昂的宣傳文章,在整個亞洲的覺醒中都具有明顯的特色。趙聲本人先后去過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積極從事革命活動,留下了相當多的印跡。因此,將趙聲置于整個辛亥革命史和亞洲民族民主解放運動的大背景中進行考察,能更好地看清其歷史價值和意義。
(三)建立研究網站,籌建基金會,定期召開學術研討會
建立趙聲研究網站,匯集各方面趙聲研究資料、研究動態(tài)和新的信息,使之成為趙聲研究的信息交流平臺。
籌建趙聲研究基金會。在海內外籌措資金,推動趙聲研究。設立趙聲研究青年學者獎勵基金,評審有關的優(yōu)秀論文和論著,組織出版《趙聲研究論文集》,使趙聲研究得到可持續(xù)發(fā)展。
定期召開趙聲研究學術研討會?;I備紀念趙聲誕辰和逝世的研討會,由相關部門提前組織,并向海內外發(fā)出邀請函。趙聲的革命活動和趙聲研究涉及海內外,在條件具備時可策劃召開“趙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從而使趙聲研究邁上新的臺階。
〔責任編輯:沈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