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胸懷
石膏山位于山西靈石,為太岳山脈主峰之一。石膏山并不出產(chǎn)石膏,這是我到石膏山才知道的,可能很多人有同我一樣的誤解。其實,古時石膏山有大量的鼯鼠繁衍棲居在懸崖上,善于攀爬和滑翔,有“千里覓食一處便”的習性,它們的糞便也流落于此,久而久之就在山上形成了一條條脂膏,人們認為是從巖石滲出的,因而稱此山為石膏山。石膏山不產(chǎn)石膏,卻在清幽的環(huán)境中生長出無限的山水之美,暮秋時節(jié)的石膏山,紅葉遍山,云霧繚繞,景色奇特,這是石膏山給我最初的印象。
來到石膏山是參加一個文學活動。清代文人張潮說:“文章是案頭的山水,山水是大地的文章?!敝袊娜擞杏螝v山水的傳統(tǒng),古往今來,山水行吟,樂此不疲,一處處自然景觀成就無數(shù)的名篇佳句,反之也構成和提升了山水的文化內(nèi)涵?;顒又?,我們一行以文字為伴的人暫時將塵世的功利放下,潛入深山,在塵世中尋覓一處世外桃源,以樹木為伴,以山石為友,任清風拂袖,任云霧纏身,領略一番石膏山的自然造化之美,人文景觀之麗。
在導游的引領下,一行人乘纜車上山,途中纜車在空中停留兩次,以便觀賞。高空環(huán)境下,有恐高癥的人立刻就會陷入恐慌,呼吸急促,手足無措,而我卻隨著纜車的不斷抬升,驚訝于石膏山呈現(xiàn)在眼前的秀美。
下纜車,走山路,步行片刻,巖壁上一大片巖松吸引了眾人的眼球。顧名思義,巖松是生長在巖壁上的一種植物。石膏山的松柏高聳于峭壁之上,憑借山石的縫隙頑強生長,盡管一邊是萬丈深淵的險峻,卻仍以一身青翠和磅礴氣勢,昂首挺立,傲視群山,令人敬仰。對我來說,這片巖松就像是一幅古老的、巨大的壁畫,讓來來往往的游客體會到生活的境界,禪宗中有這樣一句話:“巖松無心,風來而吟。”巖松似乎在山巖上擺出一副傲慢的姿態(tài),其實不然,當山風吹過,巖松的枝葉隨風飄動,風停了,它又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不以名累,以平常心面對一切,這種優(yōu)秀的、非同尋常的品質,是無數(shù)人所追求的,而能真正做到的怕只有極少數(shù)人。
巖松下的這片懸崖叫舍身崖,這里是登山的必經(jīng)之處,一條小徑上白云薄霧繚繞,左倚峭壁,右臨深淵,俯視百里,下望千丈,蒼松翠柏。古人在這里行走,有爬行者,有倚壁者,無不戰(zhàn)戰(zhàn)兢兢,目不旁視,小步前行,待進得南天門,方可舒一口長氣。佛家則以這個坎坷的道路來檢驗人性善與惡。據(jù)記載,清光緒年間,有一位游方道士在山外化緣歸來心生邪念,想私吞銀兩,走這段山路時,便從懸崖上掉下去,摔得粉身碎骨,為他牽驢的善士也一同滾下山崖,卻毫發(fā)無損,以此警戒人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為人不做虧心事定能安然過舍身崖。
關于舍身崖還有一個更古老的傳說,有一位孝子為了謝菩薩救母親的性命,在此跳崖舍身相報的故事也流傳至今。傳說,這位孝子的母親病重難返,黃泉路近。有好事之人說:“石膏山上的白衣大士最靈驗,只要你敢上山面對白衣大士像許愿,若白衣大士救活你的母親,你就舍身從南天門外的懸崖跳下去,就能換回你娘的一條命。”本是一句戲言,這個孝子信以為真,帶著供品香火,來到白衣洞前,對著白衣大士許愿,愿以自己的命換回老母一命。不久,其母的病情果然好轉,孝子沒有忘記當初許下的舍身相報的誓言,義無反顧地向石膏山奔去,從懸崖上縱身跳下。不知道過了多久,孝子醒過來,發(fā)現(xiàn)自己還沒死,原來,自己被掛在半崖中的一棵崖樹上,被崖松所救。也就是在這生死之間,這位孝子悟出“人先要活著方能行孝”的道理。這個傳說告誡后人善待自身,才能盡孝于雙親之前。其實,這句話中應該有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勸世人珍惜生命。唐代醫(yī)藥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要》載:“天地之性,惟人為貴,人之所貴,莫貴于生。”天地萬物,最可貴的就是人的生命,只要人在一切皆在,也一定能成就事功。
雖說舍身崖代代相傳的故事其真實性無法考證,但可以斷定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那些激濁揚清、嫉惡如仇的傳奇故事,之所以能流傳至今,不絕于耳,它凝聚著大眾對于善良、正義的向往與期待,寄托著人們對美好事物的無限追求,舍身崖的傳說也不例外。舍身崖的存在的意義不僅于此,還在于這里是一個絕佳的駐足觀賞地點。此處視野極為開闊,立于崖邊,觀天河流波,濃綠的山色,既相映成趣又渾然一體,印證了“無限風光在險峰”的詩句。清代詩人袁枚在《隨園詩話》中寫道:“文似看山不喜平。”眼前的群山不正是峰巒翠疊,奇勢迭出,讓人歡喜?,F(xiàn)在舍身崖的石壁依然險峻,但為了游人的安全,步道外側早已建有欄墻,不必擔心懸崖之危,深淵之險。
巖壁上的寺廟建筑物 ▲
我并不是一個特別喜歡登山的人,相對于登山來說,我更喜歡游園。當我們登上南天門時,得知先向上走凌云路,可到白衣洞、龍王洞、塔林,再返回南天門,向下行去天竺寺、鐵佛寺時,我便停下了腳步,不再向前,在南天門前,或憑欄遠眺,或門樓聽風。南天門是石膏山的標志性建筑之一,坐落在通天巖頂處,北負山嘴,凌空而立。石膏山的南天門上下兩層,下層曲拱形門洞兩側題寫有楹聯(lián)“俯瞰湖平波不起,仰視天闊水徐行”。此楹聯(lián)雖是根據(jù)南宋詩人陸游的“湖平波不起,天闊月徐行”化句而來,但用在南天門上與其景致也算是珠聯(lián)璧合。
在中國古代傳說中,南天門是天庭的門戶,是眾神去往天庭的必經(jīng)之路。大江南北的名山上多有南天門,如泰山、普陀山、武當山等,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關南天門的描寫,如《西游記》《八仙過?!贰斗馍裱萘x》《白蛇傳》等神話故事中都多次提及南天門,因此,在石膏山有一處南天門也不足為奇。但令人生奇的是,無論是泰山、普陀山、武當山的南天門,還是石膏山的南天門,好像都只有門樓而沒有門,有的連堵墻也沒有,不知何故。反觀各地古城城門,都有厚重的兩扇門,難道是天庭少了些許人間彼此的戒備和防范,不然眾多的南天門怎么沒有兩扇門,不然怎會有眾多正好路過人間的人向往天堂呢?
就在我還在思索和比較人間天堂之美的時候,一行人又返回到南天門,等大家到齊后繼續(xù)前行。在我的常識中,山中至美景致應該是在山頂上,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豪邁,聊以慰藉內(nèi)心那點征服群山之勇和自以為的高瞻遠矚。我看在石膏山不一定如此,因為走過一段幽靜的林蔭道后,又有一片天地呈現(xiàn)在石膏山北峰下的半山腰處,這里就是由三個巖層上的廟宇建筑群組成的天竺寺景區(qū)。
天竺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相傳五臺山僧人道正久聞石膏山是天然勝境,于是慕名前來。到達石膏山后,果不其然,這里是山勢險峻,景色絕佳。登上山頂,放眼四望,見峰巒環(huán)抱,滿目青翠,溶洞幽深,鳥語花香,連連感嘆道:“真乃蓬萊仙境也?!彼煸谏蠋r白衣大士像前立下了誓愿,要在此山中創(chuàng)建佛家。自從佛家落腳石膏山后,佛寺幾經(jīng)增擴復修,香火不斷,佛意漸濃。取名天竺的佛寺并不多見,天竺專指佛國圣地,是佛祖弘揚佛法的地方,一般寺院是不能使用的,只有修行高深的尊長,才有使用天竺的資格,可見石膏山天竺寺在佛家中的地位。如今,除了上巖有白衣寺、龍王寺外,中巖有天竺寺、保安禪院,下巖還有鐵佛寺、鐘泉寺,它們有的建在崖壁之上,有的建在溶洞之中,人文與自然竟是這般如此結合在一起,其巧奪天工的壯觀和美妙,讓人驚嘆。
石膏山景區(qū)門景 ▲
看過上巖的白衣寺、龍王寺后,再往下走是保安禪院,這里是天竺寺僧人悟道修行的場所,禪院上下共有五層,三層以上是藏經(jīng)樓,儲藏經(jīng)文典籍,為法門重地。也許是走累了,我們并沒有進入里面一探其中的神秘,而是在禪院前的茶歇里坐下,這是一處人工修建在山巖邊的露地,雖說少了些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之清靜,但是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之禪意還是有的。
寺院讓這半山腰處有了不一樣的天地,難怪游歷名山大川者中有人獨喜半山腰處的風景。半山腰不像山頂俯視群山,大地上的一切瑕疵都被掩去;也不像山腳草木芊芊,從一朵野花可以看到一個天堂。相對于半山腰處,山頂和山腳的風光都是極端的,萬事忌滿,方得自在,而山腰處正好花看半開,酒飲微醺。正如一位哲人所說的那樣:“不要爬上山頂去,也不要站在山腳,從半高處去看,這個世界真美好?!比松谑酪膊贿^如此,人生好似是一場風景,最美不在山腳的起點,也不是山頂?shù)慕K點,而是行走在山腰處的過程中。
不一會兒工夫,僧人在導游的指引下給我們逐一遞上禪茶。我的家鄉(xiāng)盛產(chǎn)茶葉,我雖然不能說精于茶道,更不敢妄言禪茶里的乾坤,但也有喝茶的習慣,自然喜歡這碗中茶水。在這深山藏古寺的地方,品人于草木之間的滋味,也在品味禪茶之余試想,清靜之處,清風之中,端清茶一杯,面對山野古寺的青燈黃卷,晨鐘暮鼓,世間還有什么拿不起放不下,世間還有什么不安不可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