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銳
在寫《雨山公墓》之前,我有兩年左右的時間沒有寫小說。
對朋友的解釋當然是怎么合理怎么來:寫小說很窮啦,上班忙沒時間啦。真正的原因解釋起來比較麻煩。就好像是在火車上偶然邂逅了一個對眼的人,在激情的推動下傾訴了一些不過腦的心情,萌生了一點曖昧氛圍。起身上了個廁所以后,再次入座,話頭卻突然滾落得沒了蹤影。
“接下來該說些什么呢?”想必,這是人與人之間最為尷尬的間隙。
這兩年里,我有過很多個創(chuàng)意,又始終沒有動筆。還是套用火車邂逅的比喻,再次入座,兩人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了解,話題理應(yīng)引向更深的地方??墒窃趺匆肽??套路自然是不行的,像個油嘴滑舌的流氓。過度地掏心窩也不好,唐突的真心話一旦說出口,過后只怕會暗自懊惱,只好閉嘴不言,靜等這份尷尬自己散去。
回頭看自己最初的小說,有太多的不滿。拘泥于講一個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上總有些似曾相識的元素,能在這里或者那里找到原型。那不是我欣賞的短篇小說。依我的閱讀經(jīng)驗,好的短篇小說應(yīng)該沒頭沒尾,像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的拼圖碎片,完整的模型已經(jīng)遺失,只能憑碎片本身,去想象它的整體性。最好連碎片本身都是模糊的,像是剛好踏進張開嘴巴,卻欲言又止的邊界之中。
談?wù)劇队晟焦埂?。一句話表述,它起始于一個模糊的念頭:三場死亡,發(fā)生在離我們不遠也不近的地方。
事實上,這是我第一次嘗試跳脫出一個完整的故事,鼓起勇氣親近模糊,讓它盡可能靠近“好像啥也沒說”的感覺。不過這也是一個事實,關(guān)于死亡,我們能說什么呢?對于一個和死亡(貌似)相距甚遠的年輕人來說,將“死亡”當作一個命題來探討時,容易陷入虛幻的概念陷阱,把它認作類似于“人生意義”一樣的存在。過于親近的人的死亡,沖擊又太過強烈,我們只會陷入情緒,而不會去談?wù)撍劳霰旧怼?/p>
這都不是死亡與日常的關(guān)系。日常中的死亡往往是這樣的:和媽媽閑聊時,得知兒時隔壁家阿姨的丈夫得癌癥走了。在出租車上等紅綠燈的時候,司機說這個路口三天前發(fā)生了車禍,死了兩個人。聽到諸如此類的話時,總覺得好像應(yīng)該說點什么,可是說什么呢,感慨人生無常?算了吧。仔細想想,還是保持沉默為好。從“好像該說點什么”到“算了吧”中間,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咀嚼這樣的瞬間,是一件有趣的事,同時也是一件沒有結(jié)論的事。
之前讀到雙雪濤的采訪,采訪者問他,“你這篇小說想表達什么?”他吸了一口煙,出神了幾秒,然后緩慢地回答,“我也不知道。”
這讓我想起和別人談?wù)撐乙郧暗男≌f時,看過的朋友總能輕描淡寫地概括出,“哦,你寫xxx的那一篇?!边@使我有一種難言的沮喪感。以后倘若聊起《雨山公墓》,若是被人問到“我想表達什么”,我總算也可以點一支煙,賤兮兮地回答他,“我也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