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筱菲 王方明
【摘要】在對學校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對各項工作的開展,都存在特殊的要求,要想提高建筑物外觀的美觀性,并且通過建筑物的設計,對校園文化進行傳承和創(chuàng)新,就要改變原有的設計理念。設計人員應進行完備且細致的前期調研程序,搜集關于校園文脈和需求的大量資料。在此基礎上,對校園現有的設計形式進行改善和優(yōu)化。通過建筑物的設計,營造良好的文化環(huán)境,確保學校內部的人文氣息更加濃厚,為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本文就學校建筑的空間設計策略進行相關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學校建筑;建筑文化;設計策略;分析研究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2.07.026
引言: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我國建筑類型正在不斷的增多,在對各種類型的建筑進行設計時,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設計人員需要根據不同建筑物的建設特點,制定針對性的設計方案,并且根據時代的發(fā)展趨勢,對現有的方案內容進行持續(xù)的完善和優(yōu)化。校園或學校建筑這一類設計,因在學校內,而有其獨特性。校園內很大一部分使用主體——學生,短時間內會不停變化。學生入學畢業(yè),周而復始。如何能保證校園的文化、人文氣息、校風等精神文脈始終傳承。建筑設計在校園空間設計方面可以做出哪些努力才能確保建筑物在使用時,既能滿足師生教學生活需要又夠展現其文化因素。因此設計人員必須對原有的設計形式進行全面的革新,才能從根本上提高綜合設計水平,確保設計方案在應用時,具備更高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1、學校建筑的建筑空間設計要求
1.1需要營造濃烈的文化氣息
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需要營造濃厚的人文氣息,才能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眾所周知,文化的傳承離不開人,對于建筑物的設計來說,要營造濃烈文化氣息,需要提供足夠的文化交往平臺。在對建筑內部的公共設施進行設計時,主要著眼于為學生提供情感交流和學習溝通的場所。例如在臺州技師學院實訓教學樓這一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設計師適當的擴大了走廊的空間,同時增設了通高的休憩大臺階。這種布局形式,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突破教室的限制,打破各個班級的桎梏,走出教室與其他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在這種建筑氛圍下,可以活躍學習氣氛,又能增強交流。在對體藝館這類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要充分發(fā)揮這一建筑物的功能特點。體藝館不僅僅作為開展體育運動的空間,也可以在這一空間舉辦一些活動和會議。首先,運動場地有明確的尺寸規(guī)定,需結合平面靈活高效地布置運動場地,可分可合。在需要舉辦活動和會議的時候,體育運動場地又可以輕松便捷的轉變?yōu)橛^演場地。因此在對這一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采用比較靈活的空間設置方式,才能提高空間的利用率。
1.2需要為學生提供溫馨的生活場所
大多數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是在學校內部空間中,學校建筑的空間設計,離不開學生相關的校園生活場所。因此設計人員在對校園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對各個區(qū)域進行精細化設計,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需求,還要滿足學生的精神和心理需求。要保證學生在建筑物內部,能夠感受到安全與自然的信息,通過為學生提供溫暖的生活場所,使得學生在學習和生活時,能夠保持積極愉悅的心理情緒。確保學生在這一氛圍下,能夠盡可能的保持舒適的心理狀態(tài),為學生的情感表達和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間環(huán)境。例如在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第一實驗樓設計,設計者調研了學校各個功能區(qū)域的使用情況。發(fā)現學校教學區(qū)缺乏休憩交流空間。因此在方案設計過程中就大膽將一層功能空間定義為交往空間。為學校學生課后休憩、社團集會等活動提供了場所支持。
1.3需要采用靈活的空間設計形式
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還要對現行教學方法的改變情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對不同的學習空間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和設計。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普及,各類學校在對學生進行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教學形式。特別是在進行探究教學和分層教學以及合作教學時,這些教學方式的實施,需要更大的教育空間。設計人員在對空間進行設計時,需要根據不同學習方法的實施需求,對各個空間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才能提高設計工作的開展質量和效率。尤其是在進行多媒體教學時,因為需要一些投影儀或電腦等設備,為了滿足教學活動的開展要求,設計人員需要對教育活動的開展空間進行深入的分析和了解,在此基礎上制定針對性的空間設計方案。還可以通過語言教室和多媒體教室的構建,為各項活動的順利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設計人員在對機房等多功能教學空間進行設計時,要對計算機設備的分布需求進行全面的了解,要保證內部空間的設置更加合理,才能充分發(fā)揮各個教室的功能特點。例如在臺州技師學院的設計時,建筑師整理歸納了現今較為常用的幾種技師學院功能布局形式。最終選擇了最為靈活、高效的布局形式。在教室布置上,順應人數、要求的不同,采用了靈活可變的平面布局形式。
2、學校建筑的空間設計策略
2.1提高建筑物的應用實用性
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不僅要滿足學生的生活和住宿以及娛樂需求,還要根據各項教育活動的開展需求,對建筑物的功能進行適當的改變。可以按照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對建筑物進行針對性的設計。例如在對圖書館等建筑物進行設計時,需要將學校的資源和文化氣息以及歷史元素融入到設計理念中,確保設計出來的建筑物功能更加完善,在使用時能夠為各項活動的開展,提供充足的空間和范圍。實際上在對圖書館等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融入學校的發(fā)展特點,不僅能夠反映建筑物的文化氣息,還提升了建筑物的文化水平。例如有些學校在進行圖書館設計時,將其設置在博物館周邊。這種設計形式比較靈活,可以通過教學設施的設置,反映學校的教育理念,并且對整個學校內部的環(huán)境進行裝飾。
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要想充分發(fā)揮建筑物的實用性特點,設計人員還要將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融合到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需要從各個角度對功能進行優(yōu)化,確保建筑物在使用時,能夠為學生和教師的發(fā)展,提供充足的便利。例如設計人員可以對不同階段學生的活動類型和行為特征進行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對建筑物的功能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在對體育館等建筑物進行設計時,主要是為了滿足體育活動的開展需求。如果在對中小學校的發(fā)展情況進行分析和探究時,發(fā)現學生對活動的需求比較大,就要適當的擴充體育館內部空間,并且對現有的體育設施進行完善和優(yōu)化。在對學習場所進行人性化設計時,可以添加一些無障礙的基礎設施,并且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進一步提高場所的實用性特點。
2.2優(yōu)化建筑物環(huán)境設計
在對學校的建筑環(huán)境進行設計時,不能采用獨立的設計形式,要保證建筑物內部環(huán)境與周邊環(huán)境協(xié)調一致。在對建筑內部的環(huán)境進行設計之前,設計人員要對周邊的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環(huán)境進行全面的了解,確保建筑物內外環(huán)境處于和諧統(tǒng)一的狀態(tài)。例如在對我國某一中職院校的建筑環(huán)境進行設計時,因為建筑物的設計受到了周邊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且受到了交通的制約。在對建筑物環(huán)境進行設計時,需要構建良好的交通秩序,還要促進各項環(huán)境的協(xié)調發(fā)展。設計人員采用了將教育區(qū)域與行政區(qū)域結合的設計方法,在對各個區(qū)域進行設計時,不僅實現了整體化和分層化的統(tǒng)一設計,且在不同建筑物周邊設置了不同的景觀。在不同的景觀之間,設置了連接的通道。在對不同建筑物周邊的景觀進行觀賞時,具備獨立性的觀賞特點,也可以從整體層面上,對所有的景觀進行觀賞。
設計人員為了對校園結構進行優(yōu)化設計,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將其劃分為了教育區(qū)域和管理區(qū)域。在對不同類型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根據主要功能需求,對建筑物的外形進行了精細化設計,并且從整體層面上對同一功能的建筑物進行了協(xié)調設計。校園環(huán)境內部所有建筑物,都保持了和諧的景觀特點,且各個區(qū)域的景觀存在一定的聯(lián)系,營造了生動的校園環(huán)境氣息。在對學校的主要建筑風格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選擇了鐘樓,作為了主要的設計風格,并且將各個區(qū)域進行了有機組合,采用了暗紅色的主色調,將綠色作為輔助色。在對不同的色調進行組合設計時,實現了現實與科幻氣息的對比,且在進行線條和顏色使用的過程中,營造了建筑物的文化和開放性氣息。
2.3充分展現建筑物的文化魅力
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不僅要滿足不同建筑物的功能要求,還要將建筑物設計為文化的載體,展示學校的文化氛圍,確保學生能夠在這個環(huán)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形成獨特的文化符號。目前我國各個院校的文化氣息都變得更加濃厚,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文化設計時,不僅要體現院校的發(fā)展特點,還要對文化特點進行充分的展現,要強調文化的包容性和融合性,才能營造獨特的建筑風格。如在對我國某一中職院校的建筑物進行設計時,設計人員根據區(qū)域內的地域特點,結合學校的文化特點,營造了江南式的建筑風格,通過不同類型建筑物之間的相互融合,給學生帶來了更加新奇的文化體驗。這種設計方式不僅能夠反映建筑物的地域特點,還能對我國的傳統(tǒng)教育文化進行充分的展現。
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可以將文化元素融合到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一些細節(jié)展現文化特點。在對學校的建筑進行設計時,各項工作都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設計人員需要對文化元素的展現形式進行精細化設計,要盡可能營造濃厚的人文氣息,才能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產生正面的影響。在對文化元素進行選取和設計時,要盡可能采用多元化的設計形式,因為不同區(qū)域的文化發(fā)展形式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在進行文化元素設計時,選擇的設計形式不夠協(xié)調,就會引發(fā)強烈的爭議。因此在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文化元素設計時,要盡可能展現多元化的文化特點,要營造和諧的文化環(huán)境。在這種氛圍下可以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得學生能夠通過參觀校園文化建筑,了解到更多的文化知識,同時對學生的性格和發(fā)展產生積極的影響,使得學生能夠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
2.4加強自主學習空間的設計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下,課程改革深度正在不斷的加大。目前在對在校的學生進行教育時,很多教師采用了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主權和主導權。這也對學校建筑物的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人員需要構建自主學習空間,才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確保學生能夠在這個空間氛圍下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為學生學習目標的實現,提供有效的支持。在對自主學習空間進行設計時,不僅要滿足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需要,還要通過空間氛圍的營造,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對自主學習空間進行精細化設計時,要充分展現空間的擴展性和包容性特點,例如可以配置科技活動區(qū)域和閱讀區(qū)域以及興趣活動區(qū)域。將各個區(qū)域與學習區(qū)域進行有效連接,確保學生在這一空間中,能夠參與到更多的活動,并且在活動的過程中學習到更多的知識。在進行空間設計時,設計人員還需要增強空間的開放性特征,可以通過營造具備想象力的空間特點,利用空間結構突破學習和思維的障礙。傳統(tǒng)的學習空間在設計時,形式過于統(tǒng)一,無法滿足新型教學活動的開展需求。目前在進行新型教學空間設計時,設計人員根據不同活動的開展需求,營造了不同的空間功能。例如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時,可以設置獨立的閱覽室空間,也可以構建實踐活動空間,要保證這些空間的功能能夠得到充分的發(fā)揮,才能為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
2.5營造生態(tài)空間
在對建筑空間進行設計時,采用生態(tài)型的設計形式,需要營造更多的綠地,并且加大綠地的建設力度,才能滿足生態(tài)空間的構造需求。目前在對建筑物進行設計的過程中,生態(tài)設計理念已經融合到設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在對建筑物內部的生態(tài)空間進行建設時,需要對區(qū)域內的環(huán)境特點和氣候條件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設計人員要充分把握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還要突破環(huán)境的限制。在開展設計工作時,需要營造獨特的生態(tài)空間,還要充分發(fā)揮這一空間的功能特點。例如設計人員可以在建筑物內部設置一些綠色景觀,在進行景觀建設時,需要通過植物品種的合理搭配,對區(qū)域內的環(huán)境進行適當的改善,也可以選擇某一個區(qū)域進行小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設計。
設計人員可以在建筑物內部,設置生態(tài)發(fā)展區(qū),將其與各個空間進行有效的連接,確保建筑物內部的環(huán)境更加適宜。但因為在進行生態(tài)空間設計時,對設計人員的能力,存在較高的要求。設計人員需要積極的積累經驗,學習一些新型的知識。在對生態(tài)空間進行構建時,不僅要充分發(fā)揮這一空間的生態(tài)功能,還要避免這一空間的設計,對其他空間的發(fā)展產生不良影響。也可以通過建筑物內外空間的有效聯(lián)合,進一步提升這一空間的功能特點。例如可以通過對建筑物內部的采光進行設計,為植物的生長提供適宜的環(huán)境,還需要對建筑物內部的溫度和濕度進行適當的調整,要保證建筑物內部的溫度和濕度符合植物的生長特點。還要降低建筑物內部空間等系統(tǒng)的運行損耗,要盡可能通過植物的配置,提高內部空間的舒適性。這一設計理念在實施時,可以滿足綠色環(huán)保的設計需求。
結語:
綜上所述,學生要在學校等場所進行學習,因此學校建筑物的應用是非常重要的。對于學校內部建筑的設計來說,主要是為了體現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因此在進行學校建筑物設計時,需要增添人文的色彩,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和生活場所。在素質教育不斷發(fā)展的現階段,設計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新型的教學需求,對學校的建筑物進行精細化設計,不僅要提高建筑物主體結構的應用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還要充分發(fā)揮建筑物的功能特點,為學生的健康學習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汪凌.學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設計關鍵淺述[J].居舍,2021(25):94-95.
[2]楊岱男.學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設計關鍵分析[J].建材與裝飾,2020(07):81-82.
[3]徐朝升.學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設計關鍵分析[J].居舍,2019(18):105.
[4]劉海濱.學校文化設計行業(yè)的定義與形成背景分析[J].商訊,2019(09):104-105+108.
[5]丁昌桂,李繼良.金湖縣銀集中心初中學校文化系統(tǒng)設計方案[J].教育視界,2018(11):35-39.
[6]王鐵,趙堅,賀德坤.構建中央美術學院建筑設計研究院的多維價值——中央美院建筑設計研究院院長王鐵教授訪談[J].美術研究,2017(05):11-15.
[7]賈桂寶.淺談學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設計[J].建筑知識,2017,37(12):52+66.
[8]方程. 高校圖書館建筑閱覽空間效果評價及設計策略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
[9]丁怡瑾.校園景觀的文化設計與表達——以三全學院概念方案為例[J].中外建筑,2014(07):134-136.
[10]劉君強.淺談學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設計[J].建筑與文化,2012(08):60-61.
[11]邵興江.懂教育的學校建筑文化設計[J].上海教育,2012(07):54-55.
[12]謝嘉琳.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海校區(qū)景觀文化設計淺議[J].廣東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8(01):7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