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ren Vallgarda
互聯網時代,讀者并不缺乏信息,但一些真正具有傳播價值的內容,卻往往淹沒于信息洪流之中。力求將最有價值的信息,最有銳度、溫度、深度和
多維度的思考與表達,最值得閱讀的網絡優(yōu)質原創(chuàng)內容,快速呈現給讀者,是 《世界文化》的初衷。【“大家”閱讀】每期將甄選優(yōu)秀公眾號上所匯聚的中文圈知名學者、專欄作家的最新文章,與讀者分享“大家”眼中的“世界文化”。
每個家庭都有秘密。創(chuàng)傷、不忠或丑事,多少都會被有意掩蓋。秘密以信任為紐帶,促使家庭團結,但也常會發(fā)展為不堪承受之重。秘密可能會撕碎一個家,留下傷感和一堆未能解答的問題。這些秘密是來自過去的包袱,有時還會世代相傳。但變化在悄然發(fā)生。主動披露,乃至于向大眾公開秘密,似乎已成了我們的時代精神。從更新狀態(tài)到記錄心路歷程,再到播客亮相,一波無休無止的自白狂潮正向我們襲來。祖母精神分裂、父親家暴成性、兄弟自尋短見、姐妹意外懷孕、叔伯忽然出柜,還有我們自己的嗑藥史。讓這一切都大白于天下吧!秘密貽害無窮,泄密不僅使人自由,還有益身心健康——至少我們得到了這樣的允諾。
不過,反思一下這種對秘密的攻擊,或許也是個不錯的點子。盡管家庭秘密的歷史堪稱一部恐懼、羞恥和壓抑的歷史,但它也是一部信任、溫情和忍讓的歷史。秘密可能令人窒息,但也能救人性命。哲學家米歇爾·??掠性?,拋棄禁忌可能令人如釋重負,但坦承心底秘密的沖動本身絕非無辜。表面上是對壓迫性社會規(guī)范的最后一戰(zhàn),實則可能為更加難以捉摸的權力運作敞開大門。與其對家庭秘密諱莫如深,不如視其為一面透鏡,藉此細察家庭及其與社會的復雜勾連。與當代公眾打交道時,我們務必要留意究竟哪些秘密才有保藏的價值,確定誰有權以及何時適于披露秘密,或許是重中之重。
美國知名作家、播主丹尼·夏皮羅(Dani Shapiro)可能是眼下對厭惡家庭秘密這一心態(tài)有最精到把握的人。她在《家庭秘密》系列播客的預告片里表示:
黑暗中的秘密會不斷潰爛。它們會變得更龐大、更恐怖,具備于不經意間左右我們整個生活的力量。但一旦我們讓這些秘密見了光,便會發(fā)生最奇妙的事:我們意識到了自己其實并不孤單。
惡化的潰瘍這一意象以及光與影這一老生常談的隱喻,無疑凸顯了秘密的不光彩和消極一面。夏皮羅給自己立下了令秘密擺脫此類污名的使命,甚至也包括“要命的”家庭秘密。她提出,我們正處于一場揭秘革命(revolution of revelation)的中心:
我們身處一個不再有秘密的時代。不管把原因追溯到基因測試、互聯網還是反性騷擾運動,踢爆和揭開我們身邊的一切秘密,都令我們開始認識到,我們可能在信任他人的同時懷有至深的恐懼,我們最深刻的秘密。
從個人和家庭角度看,秘密當然兼有壓抑和破壞性。某些情況下,它可能會加劇暴力,如在某些不承認家暴的家庭里,受害人可能會被迫繼續(xù)與加害者一同生活。塔拉·韋斯特弗的回憶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對此有生動的呈現。她在愛達荷州鄉(xiāng)下的一個摩門教家庭長大,父母是激進的生存主義者,與主流社會相互隔絕、格格不入。年少時,大哥就曾對她施暴,以身心兩方面的暴力迫使她屈服。他會拉扯她的頭發(fā),在廁所里用水沖她的頭,罵她“臭婆娘”,甚至還威脅要殺死她。多年來,塔拉未曾對他人披露家暴經歷,甚至自己也不去想它,她接受了大哥的說辭:兩人只是在玩游戲而已。當她最終鼓起勇氣,將此告知父母時,父母不僅對暴力橫加否認,更試圖以“你有幻覺”來說服她,令她反復拷問自己的記憶力和精神健康。父母不愿面對尷尬事實的做法,最終導致一家人反目成仇。韋斯特弗在接受《衛(wèi)報》訪談時表示:“在諸如我家這樣的家庭里,沒有比說出真相更惡劣的罪過了?!?/p>
此類保密不僅有害,道德上也成問題,哪怕還算不上徹頭徹尾的犯罪。當然,就保密之舉本身而言,未必都有韋斯特弗這般痛苦。說回來,論起政治生活中的保密,其矛盾感在許多情況下就要突出一些。
首先,保密與披露之間并非簡單的、非此即彼的關系。盡管人類的一切互動都基于一定程度的相互了解,但也難免會有含混和無知。1906年時,德國社會學家格奧爾格·西美爾(Georg Simmel)曾提出:“在一切個人性的、性質各異的關系中……每一單元在以言辭及行為向他人展示自身時,均有強弱(intensity)與濃淡(shading)之分?!痹缭谥T如Facebook和Instagram這類社交媒體誕生前一個世紀,西美爾就精準地意識到了一個事實:人類始終在有意無意地管理自己的對外表現,即便我們并不能完全掌控自己的境遇(他甚至指出,在親密關系中,欲望依賴于一定程度的距離——亦即意識到我們尚未完全知曉對方的每一個細節(jié))。無論我們怎樣努力,都永遠無法徹底向他人敞開,也無法徹底看透他人——還未必能看清我們自己??梢哉f,一定程度的保密乃是人類的基本沖動,沒有它就沒有社會生活。
先不論這點,我們或可將秘密定義為刻意不讓他人知曉的信息(無論準確性如何),用哲學家西塞拉·博克(Sissela Bok)《秘密》一書里的說法就是“鑒于隱瞞之需而只存在于保藏者心中”。秘密可能只有一個人知道,也可能只有一個人不知道。秘密可能是深刻的,被隱瞞的不只是特定的信息,還包括隱瞞這一行為本身。秘密也可能是表面化的,即有人知道存在隱瞞之舉,但不知道被隱瞞的具體事項。秘密有自身的歷史,其軌跡可能會隨時間而演變。起初為眾人皆知的事,之后可能會成為深刻的秘密,或者反過來。
人類學家莫妮卡·康拉德(Monica Konrad)在《無名關系》一書里提出,保密經常會與其他類型的知識活動糾纏在一起:集體發(fā)明另類敘事、顯見的沉默、含沙射影、選擇性的認知以及“主動不去知道(active not-knowing)”。我們或許會產生某種感覺,它幾乎完全是內在的,不僅沒有告訴家人,還本能性地回避提到它,理由在于我們覺得——不管正確與否——公布秘密會引發(fā)不快乃至于造成傷害。面對身懷大屠殺創(chuàng)傷的家庭便是一例。子孫固然知道過去發(fā)生了可怕的事,但可能不愿追問細節(jié),因為他們不想讓摯愛之人再度沉浸在痛苦中。另外,我們也可能感到家人做了道德上可疑之事,卻不愿表達自己對此人的意見或感受。這種隱秘的、情感性的機制,也許正是家庭的題中之義。
從社會和文化方面看,刻意的隱瞞、回避和閃爍其詞有其存在的根據:它們有助于撫平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鴻溝,或者說自我期望與自身能力或實際作為之間的鴻溝。歷史學家約翰·吉利斯(John Gillis)在《他們自己造就的世界》一書里指出,“我們賴以為生(live by)的家庭”(神話式的、想象中的、夢寐以求的家庭)和“我們生活其中(live with)的家庭”(真實的家庭)之間判然有別。幾個世紀以來,隨著家庭逐漸喪失實用和經濟上的功能,人們對家庭的構想開始變得理想化,視家庭為情感安全區(qū),以溫暖的相互扶持關系、親密和柔情為尚。歷史學家史蒂芬妮·孔茨(Stephanie Coontz)的《婚姻簡史》提出,愛情不僅戰(zhàn)勝了婚姻,它如今已經涵括了整個家庭?,F實生活里的家庭當然不同于理想,它可能是不幸的、令人窒息的、沖突不斷的乃至于不安全?!懊孛艿倪\作,”社會學家卡洛·斯瑪特(Carol Smart)認為,“使我們能創(chuàng)造出一個家庭敘事,藉此讓現實中的家庭顯得更接近于理想或神話意義上的家庭?!?/p>
鑒于保密是一種處置灰色乃至于不法之事的途徑,所需要隱瞞的事項也會因道德標準的變遷而有所不同。如今,一些做法在西歐和北美的大部分地區(qū)被視為基本無害——譬如婚外孕——放到一百年前這可能就是爆炸性新聞。特定的實踐——如毆打妻子、體罰兒童——如今已屬非法,在過去則廣為接受。隨著歷史環(huán)境的變遷,某些禁忌今后可能會解除,特定的秘密也會隨之浮上臺面,繼而又有新的秘密誕生。任何社會都有道德禁忌和社會期望,這一切都有助于維持一定的社會秩序。每個人都難免會有侵犯這些規(guī)定的時刻,也經常會設法掩蓋此種侵犯舉動。無論基因測試和互聯網怎樣有助于揭發(fā)令人不快的事實或可恥之舉,保密行為都不大可能消失。
但這也未必有那么可悲。有時,保密是一種護盾,可保護家庭成員或全家,使之免于丟臉和污名化。以性侵犯為例,承認某人的傷痛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受害者也未必愿意讓全世界都知道整個過程。當事人可能不愿背上受害者這個標簽,不愿被視為因侵犯而永久失能的人或者被打成所謂“殘次品”。在這種情況下,只與值得信任的小圈子分享信息,可能是更好的選擇。
進一步看,保密還有助于構建一個讓生活可堪一過的空間,哪怕確實存在違反公序良俗的行為。以英劇《唐頓莊園》為例,該劇講述了克羅利家族及其傭人的故事,其中存在感最弱的二女兒艾迪絲就承載了不少家庭秘密。在婚外懷孕后,艾迪絲起先聽了別人的勸,對私生女瑪麗戈德不管不顧。然而,與親生骨肉的分離令她備受煎熬,后來她設法把瑪麗戈德帶回家,謊稱其只是路邊撿來的孤兒,自己想要收養(yǎng)她。此后,家庭成員逐漸知道了孩子的真實身世,但都決定保守秘密,讓艾迪絲可以放心照料孩子,同時也令一家人免于紛爭。有人可能會認為這是一種諷刺。也有觀點認為此乃不得已而為之,家庭秘密發(fā)揮了重要的社會功能,起到了保護作用。當然,艾迪絲本身就是特權階層,在許多譴責婚前性行為的社會里,貧窮的單身母親幾乎不可能有艾迪絲的待遇。
家庭秘密甚至還能救人性命,如在納粹德國的蓋世太保面前藏匿猶太友人或親屬者,或今天在同性戀構成重罪的社會里協(xié)助家庭成員隱瞞性取向的父母和子女。
保密和隱私也有著深刻的勾連。歷史學家狄波拉·科恩(Deborah Cohen)在《家庭秘密》一書里提出,保密和隱私的歷史是緊密相關的。在18世紀,“保密”和“隱私”這兩個詞幾乎可以互換使用??贫鞣Q,如今前者有負面色彩,后者成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利,比較起來,幾個世紀以前還有“保密是隱私不可或缺的仆人”一說。人們視保密為一種使家庭免于外來干預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構建和維系一個免遭窺視的空間。科恩還提到,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保密通常是中產或上層階級的特權。工人階級的生活環(huán)境——人滿為患的宿舍、共享的樓梯間和衛(wèi)生間、脆弱的墻壁和位置不佳的窗戶——令隱瞞丑行丑事變得幾乎不可能。家境更寬裕、對隱私投資更多的人群則可以選用單向玻璃,令它一時成為中產和上流階層的身份象征。
除了維護中產家庭的聲譽,保密還會影響家庭的內務。不無啟發(fā)意義的是,德語的秘密(Geheimnis)一詞的字根就是家(heim),其本意為專屬于某間房子或某一家的。然而秘密未必只是屬于家庭或家族,它甚至對家庭有塑造作用。它可以透過信任的紐帶讓家庭成員更團結,私密性可能有助于發(fā)展親密關系和相互依賴——且不論其好壞。反過來,它也可能加深最初知曉秘密的那群人和不明就里者之間的隔閡。
秘密在倫理和政治上具有極為復雜的面向,揭秘也是如此。不管是對小圈子還是公眾披露家庭秘密,其牽涉面幾乎肯定不會限于當事人。這樣一來,坦白之舉通常有代表他人的成分,也會讓他人承擔一定的后果。即便沒人會有生命危險,不合時宜的揭秘比起保密而言也可能會造成更大的損害。譬如,一個人可能打算向不愿知情(或者已經留意到蛛絲馬跡)的某人揭露不忠,但又留意到了此舉蘊含的風險,感到有保持沉默的必要。有時,察覺養(yǎng)育你長大的父母并非親生,可能會不必要地加重親子之間的隔閡,且沒有實質性的好處。
但公開指證還另有一些嚴重問題。公開家丑一般被視為勇敢、誠實之舉,大部分情況下也的確如此。秘密越是丑惡,沖擊感也就越強——不少事例表明,此類丑陋的真相頗受市場歡迎,書籍的大賣或播客的高點擊量經常能為揭發(fā)者帶來可觀的收益。
話說回來,坦白并不僅僅是反映一些固定的內在特性或一組毋庸置疑的事實。相反,這一行為本身就建構了這些現象。揭秘通常基于個人記憶,而它并非隨時都可信。韋斯特弗的《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對此有深入的考察?!拔易顝娏业挠洃洠彼谛蜓岳锓Q,“根本就不算記憶。它是我想象出來的某種東西,接著再加以記取,儼然事情真的發(fā)生過。”在回顧一段段家庭過往時,韋斯特弗曾仔細地比對各種證詞,屢屢發(fā)現不同在場者的回憶之間存在實質性的出入。
一些公開坦白者也對記憶的歪曲性和創(chuàng)造性懷有擔憂。另一些人則不那么在意這一點。
哪怕我們假設坦白者對過往事件和感受的記憶基本準確,僅由個人來擔保真相也是成問題的。不同的角度會產生不同的觀感,每個人的作為或不作為都會被重述,其動機可能會被議論也可能會被忽視,人們對同一事情的觀感有極大的差異。換言之,潛在的真相可能不止一種。但編撰一套有說服力的敘事、將之公開并建構關于個體對象和家庭的公共真相的欲望——或權力——極少有平等的分配。
與其異口同聲地討伐秘密,不如承認有些秘密有害,但有些秘密則有用,最關鍵的一點或許是,一條秘密可能會兼具賦權和抑制、保護和壓迫等特征。這樣,我們需要問的便是:秘密保護了誰?它是強化還是挑戰(zhàn)了不對稱的權力關系,抑或是兼具這兩種成分?針對坦白:誰的真相被確立為唯一的真相以及這是如何發(fā)生的?
一旦我們跨過與揭秘有關的諸多文化禁忌的藩籬,保密和坦白就將成為一面犀利的透鏡,我們可借之檢視家庭中由情感主導的微觀政治與過去或當下社會里的宏觀政治趨勢的復雜關聯。
(轉自公眾號《學人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