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燃
一個人的角落,一個人獨(dú)處,我從沒感覺過任何的異樣,反而還特別享受。
那是在開學(xué)之后的一段日子,大家都處在認(rèn)識同學(xué)、結(jié)交朋友的時期。隔壁班女生在飯?zhí)贸栽绮蜁r,有幾次遇到我也在,這回她發(fā)出邀約:“你每天都起得挺早,很少能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以后我們一塊吃早餐吧。”
我邊想邊扒拉盤里的胡蘿卜卷心菜炒河粉,“每次吃飯我都特別慢,實(shí)在是不好意思讓人等?!蔽胰缡钦f。
“沒事,我也吃得很慢,可以等你?!彼耘χ铱吹贸鏊活w赤熱友善的心。
我搖搖頭,事實(shí)上沒有人和我一般慢了。而我想細(xì)嚼慢咽,慢得安然自得,自然是一個人慢慢享受美食,無旁人等待會更舒適些。我終是抱歉地拒絕她,即便我知道,這可能會減少一個日后感情甚好、無話不說的朋友。
我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行我素,享受一個人的靜謐生活呢?
大概是上高中時,舍友們選擇睡午覺,而我選擇去閱覽室度過中午的閑暇時光。那3年里,每每坐在閱覽室的窗邊,手里翻著雜志報(bào)紙,樹木蔥蘢的窗外飄來了從遙遠(yuǎn)的廣播站放出的曼妙音樂,我如沐春風(fēng)般感到愜意。有時候在安靜的午后,于校園內(nèi)道上遇到同學(xué),遠(yuǎn)遠(yuǎn)打一聲招呼便擦肩而過。
一個人的角落,一個人獨(dú)處,我從沒感覺過任何的異樣,反而還特別享受。
上大學(xué)后,周末舍友們約著去哪里玩,我閑來無事也會和她們?nèi)コ猭,但更多時候,我有計(jì)劃安排——午飯后去圖書館還書,再度過一下午閱讀時光,便會感謝后拒絕舍友們的邀請。她們一個個打扮得靚麗,也不會因?yàn)槲也磺巴鴲琅?,揮揮手便出了宿舍。
大家都過好屬于自己的課余時光,這才是最重要的。
睡在我對面鋪的舍友羨慕我的“我行我素”,覺得我的“拒絕”勇氣十足。她問:“你是怎么做到拒絕她們的?我都不好意思拒絕,我是想和她們處朋友才去的,本身對逛街并不感興趣?!?/p>
我被夸得有些飄飄然,不過始終覺得“拒絕”并不是多難的事兒。于是笑了笑,總結(jié)道:“我平時一個人待慣了,而且我覺得‘我行我素并不是什么壞事,至少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而我下午確實(shí)有事,打算看會兒書、刷會兒劇呢?!?/p>
“至于能不能成為朋友,我覺得志同道合的人自然可以聊到一塊去,且成為朋友,并不會因?yàn)槟闳毕怂齻兊木蹠D阏f對不對?”
在宿舍一個人的生活,周末早上我仍8點(diǎn)起床,刷牙洗臉后,去飯?zhí)贸栽绮?;而后回到宿舍安靜地做各科老師布置的作業(yè),之后看會兒最新的綜藝節(jié)目。開懷大笑一集后到了午飯時間,約上師姐準(zhǔn)時去飯?zhí)贸陨橡捔艘恢艿呢i扒飯,飯后獨(dú)自帶上一杯奶茶去泡圖書館。晚飯后,我和師姐圍著學(xué)校里的湖談心散步,或者有時候干脆回宿舍拿上輪滑鞋,相約去滑輪滑吹風(fēng)。
好不快樂的時光呢!
只要安排得充實(shí)舒適,一個人的角落不亞于一群人的狂歡。
一點(diǎn)就通:借助心理和日常片段刻畫角色
作者選取了不同階段的幾個常見的片段,通過“我”的語言和“我”對一些活動的行動態(tài)度的描寫,使一個享受靜謐的“我”的形象逐漸立體。另外,作者通過“我”和舍友的對話,清晰明了地表達(dá)自己對于個體和群體的想法,從而令“我”的行為有了理性的支撐,形象更加豐滿。
編輯 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