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楚琳
[摘?要]
音樂作品“文本”的存在奠定了作品的演繹與傳播。本文將以琵琶重奏作品《夏》為個案剖析,從作品中關于“文本”中記載的音樂術語與演奏技法,到實際演奏時的音樂內容的呈現(xiàn),進行分析與闡述。并且在現(xiàn)有的“文本”基礎之上,通過感性化的演奏處理后最終展現(xiàn)出的音樂效果,來探討“文本”記載的重要性與特殊性。
[關鍵詞]“文本”;《夏》;感性化處理;特殊性
[中圖分類號]J61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22)11-0113-04
《夏》是由青年作曲家孫晶為琵琶四重奏而創(chuàng)作的重奏作品,該作品具有濃郁的新疆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琵琶作為一門表現(xiàn)力極其豐富的樂器,在面對新疆維吾爾族音樂風格的樂曲時,其充分發(fā)揮樂器本身特有的特殊演奏技法來表達維吾爾族音樂,完整把握了《夏》的音樂風格,加強了樂曲當中的異域風情。作品運用了很多的“弱音”“靠下演奏”“品上”“小指抵弦根指音演奏”等一些演奏技法,以文本注釋的方式記載在譜面上,技法的設定實際上是為了模仿新疆少數(shù)民族樂器的音色。因此,筆者將會根據(jù)這一記譜現(xiàn)象,以琵琶重奏曲《夏》為例,淺析音樂作品中文明存在的特殊性。
一、琵琶重奏作品《夏》的文本記載
筆者學習琵琶至今,從幼時簡譜的學習到大學至研究生期間轉變成五線譜的學習,演奏音樂時的作品“文本”記譜的變化使筆者感到民族音樂的迅猛發(fā)展,民族樂器學習者也逐漸習慣用線譜演奏。隨著時代的進步,大量的新作品踴躍,簡譜記譜轉變?yōu)楦茖W嚴謹?shù)木€譜記譜來表達新時代的音樂作品。新作品的涌現(xiàn),對于作品中的音樂性的表達早已不滿足從前的傳統(tǒng)音樂旋律,一些特殊音效的發(fā)掘,如何在譜面上標記形成了一門新的學問。琵琶這一表現(xiàn)豐富的樂器,在新作品《夏》中所運用的特殊演奏技法使作品增添了一層神秘的面紗。在本首樂曲的記譜方面,由于民族樂器的技法特殊性,有些特殊技法如何運用簡單的符號或是文字落實在譜面上,并且讓演奏者可以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用意,樂曲的“文本”該如何記載是作曲家值得斟酌的一個問題,也是更多的演奏者們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
在琵琶重奏曲《夏》的記譜中,為了使用最佳的方式詮釋好作品,曲作者在樂曲的尾頁注釋了如圖一中的幾行文字:
譜面中的文字提示給演奏者在前期的視奏階段提供了幫助。要想呈現(xiàn)出一首相對成熟的作品,由三個維度構成,即是作曲家的作品、演奏者的演繹、觀眾的鑒賞。從音樂文本的角度來說,作曲家作品的初創(chuàng)作是第一文本,演奏者演繹出來的音樂是第二文本,觀眾欣賞到的音樂是第三文本。這里的三個文本分別對應了三個不同對象,而重奏曲《夏》文本中的文字注釋,使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會更加的注重作曲家內心的音樂語言,作為演奏者能否以第一文本的內容詮釋作曲家想要表達的音樂內涵,是筆者探索樂曲存在的音樂審美與情感體驗上的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二、《夏》特殊音樂符號的記載
如筆者在上述文章中所言,琵琶在本首樂曲中完美詮釋了新疆維吾爾族音樂風格,那么如何在沒有任何音頻借鑒的條件下演奏出新疆風格的音樂?因此,譜面的記載是這首樂曲中的重中之重。樂曲旋律上運用了維吾爾族的“十二木卡姆”為基調,來派爾節(jié)奏型、麥西熱普節(jié)奏型、賽乃姆節(jié)奏型的結合來展現(xiàn)新疆韻味。[1]其特點在于運用重復、變化重復、模仿呼應、對比等多種手法發(fā)展主題。除此之外,在旋律節(jié)奏的基礎之上如何使音樂效果變得更加豐滿呢?
琵琶作為彈撥樂器首座,只要科學地掌握其演奏技法并與旋律結合,就可擅長于模仿各種種類的音樂,新疆音樂也不例外??赏覀冊诮鉀Q了技術這一難關后,如何運用到樂曲旋律上?這里除了需要演奏者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譜面上透露出的符號標記也是至關重要的。在筆者演奏《夏》這首樂曲的過程中,不得不贊嘆作曲家嚴謹?shù)膭?chuàng)作風格,每一段的演奏法,在譜面上都有詳細的符號或者文字記載,尤其是樂曲的聲部分譜記載得更加詳細。
作曲家在開頭的引子部分,四聲部分譜上的分弦演奏就注釋了“在品上位做分弦”(如譜例1)。
譜例1:
本意為,在演奏本段旋律時,右手分弦的位置往琵琶品排列的位置演奏,演奏位置略微靠上。這一演奏方法出來的聲音略微有朦朧感,同時音量也不是很大,符合譜例上“p”的演奏標記。
譜例2:
如上圖譜例2中,在琶音的上方記“上”“下”,也是與“品上分弦”有同工之妙,都是在強調右手位置的變化。往往琵琶在彈撥的過程中,右手的位置決定著旋律的音色與音量,演奏者在演奏的時候,還需要把握好右手的位置與力度,盡最大能力來還原原譜想要表達的內容。
為了表現(xiàn)新疆風格,新疆樂器熱瓦普的音色也是具有獨特韻味的,下圖中的“小指抵弦根止音演奏”實際上是琵琶音樂中的“弱音演奏”。在琵琶的其他樂曲里,如《春蠶》《狼牙山五壯士》等樂曲中,均有這一手法的展現(xiàn),但在不同的音樂情境下表達不同的音樂場景。[2]樂曲《夏》的“小指抵弦”與《春蠶》一致,其主要模仿了新疆樂器熱瓦譜。兩首樂曲同為新疆音樂題材,風格相似,“小指抵弦”的演奏技法體現(xiàn)旋律的顆粒感,增強了新疆音樂風格的音樂性。
譜例3:
除此以外,音樂中對于“搖指”的音色也有著一定的追求。在上圖的譜例3中第二行28小節(jié)處的“搖指?二弦”規(guī)定了音樂旋律的音色。以往當我們在看到無注釋弦數(shù)的音符進行“輪指”或“搖指”等技法的演奏時,往往會根據(jù)上下音樂的旋律走向,以及音樂中追求的音樂情境,在音高音準相同的前提下來決定在琵琶上的哪根弦演奏“搖指”技法音色才是最佳的,這需要演奏者敏銳的判斷能力以及對音樂的敏感程度,從而決定了樂段的音色處理是否符合作曲家設定的音樂情境。但在這首作品中,作曲家在現(xiàn)有的音高基礎上設定好了弦位,使演奏者一目了然,同時也達到作曲家心目中想要表達的音樂情愫。筆者認為,琵琶四根弦中通常使用“搖指”的是四弦、三弦、二弦三根琴弦,其中四弦太過渾厚,三弦僅次于四弦之后,變化不大明顯。經(jīng)過判斷,二弦的音色既不渾厚也不輕薄,很適合這一段旋律,同時音色也足以模仿新疆樂器的聲音,突出新疆韻味。至于作曲家為什么會這么的肯定在二弦上演奏,這要與作曲家的實踐經(jīng)驗有關了,作曲家孫晶本科就讀于中央音樂學院琵琶專業(yè),因此有過演奏琵琶的經(jīng)驗在創(chuàng)作琵琶曲上會更加的得心應手。所以譜面上記號的詳細記載與她的實踐經(jīng)驗是分不開的。
除了以上筆者所敘述的幾個演奏技法外,還有一些常規(guī)的經(jīng)常在琵琶演奏中出現(xiàn)的演奏技法就不加以贅述了。
三、《夏》曲譜中的中文注釋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對于譜面上記載的符合音樂情境下的演奏技法進行了個別的分析與探討。在譜面中,為了提升音樂的風格以及意境會運用到一些技法,這些技法在記譜的過程中有些可以運用符號來代替,有些無法用符號代替的只能選擇用文字來記譜。音樂符號在被作曲家運用在一些作品上時,對于民族樂器來說,這些符號只能輕描淡寫的概括這段旋律的演奏,不能夠表達民族樂器特有的腔韻。歷來不少的琵琶演奏家試圖用符號來代替琵琶中的“吟”“揉”等技法,但往往這些符號僅僅代表他們個人的理解,如果沒有和他們進行過交流的學習者就不會很明白,這樣的符號代表的含義是什么。尤其是一些只可意會的音樂語言,就更不好用符號來表達了,單純用符號來強制性地表達似乎會使音樂變得空白。因此,未來是否會有一種新的方法可以解決這一難題,我想這應該會成為我們新一代民族樂曲學習者值得思考的問題之一吧。
在《夏》中,音樂符號的標注不足以概括樂曲的音樂內涵,因此,作者使用了最簡潔的語言,用中文注釋記錄在旋律的附近提供給演奏者參考。
在分聲部旋律中,每一個聲部的中文注釋都是值得拿出來推敲的,如一聲部的開頭(見譜例4)。
譜例4:
主題旋律是由《古麗碧塔》的旋律素材變形發(fā)展而來的[3]。在主旋律的上方標注的“極其優(yōu)美富有感情地”,作曲家在試圖營造一個音樂氛圍,若是站在演奏者的角度,在視奏的過程中看到這一行字會迅速進入作曲家設定的音樂情境中去。如果沒有這一段文字,出現(xiàn)的音樂效果可能不會那么的盡如人意。除此以外樂曲中還有很多地方標注了可以讓演奏者迅速進入狀態(tài)的中文注釋,如譜例5。
譜例5:
譜例5中出自《夏》的第三聲部,可以看見為了追求音響效果留在譜面上的批注。37小節(jié)上記載的“右手拍板”雖然在琵琶的演奏技法中,拍板是有音樂符號的,但是為什么在這里還是運用了文字記載?筆者認為,此段的音符上運用了“打帶”音和“吟揉”并且都有符號標記,如果再去譜面上標記拍板等記號可能會與譜上的其他音符混淆,并且文本從視覺角度上來說會較為混亂。還有可能在演奏時對于這個符號的演奏方法有爭議,用文字敘述會更加確定它的演奏法。這也是琵琶符號體系的不完善,因此,加上注釋后會更加明確,運用拍板來演奏這一段。41小節(jié)的“后出輪靠上演奏?甩起來”也在加強樂曲在這里的處理,后出輪的符號與筆者剛剛敘述的符號一樣,都具有爭議,還沒有出現(xiàn)像“彈挑”一樣約定俗成的音樂符號,因而在這里作曲家標注了后出輪演奏。并且還強調了演奏的位置,靠上方演奏。這與筆者在第二段里介紹的“上”的位置,是一樣的?!八ζ饋怼笨赡軙^于的口語化,不過口語化的好處是簡單直白,讓演奏者直接就可以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是什么。
譜例6:
再比如右手演奏位置的不同,除了“上”“下”的表述以外,還有如上圖譜例6中出現(xiàn)的“靠近復手演奏”,“復手”是琵琶固定琴弦的位置,靠近復手演奏的聲音音色會變得很尖銳同時也很“木”,不像琵琶平時表達得那么圓潤的音色,所以,這里其實運用靠近復手演奏也是為了模仿新疆樂器。
譜例7:
新疆音樂中的特殊強弱的控制,在譜例7中“弱奏持續(xù)到最后要結束再突然漸強起來”以及下面的伴奏音型中注釋的指法“彈挑挑彈”和在演奏過程中需要注意“要有彈性和重音”“甩起來”這些對于曲目的演奏效果來說是非常有氛圍感的。在這里要強調“彈挑挑彈”的指法編排,因為樂曲的旋律進行到了高潮的快速部分,為了預防在實際演奏過程中速度壓不住,作曲家在這里特別地設定了“彈挑挑彈”的演奏指法,這一指法會相對的控制演奏者的速度,同時也模仿到了新疆彈撥樂器的節(jié)奏型與技法。
根據(jù)以上所舉的例子,在演奏琵琶重奏曲《夏》還是注釋上的文字是很重要的,是具體到能否原汁原味地還原新疆音樂風格。這一文本也成了這首樂曲的特點之一。
四、《夏》文本的特殊性
通過以上三點的總結,琵琶重奏曲《夏》在文本上的特殊記譜和特殊演奏技法的融合相得益彰。正因為這兩點的融合,使作曲家可以更加精確地表達出自己內心流淌的音樂旋律,同時演奏者可以根據(jù)譜面上記載的記號尊重原譜表達的音樂內涵。作曲家為了加強音樂內涵的表述,才有了譜面上嚴謹細致的記載與提示,演奏者在演奏時可以更加明確地處理這些樂句中流露出的音樂內容,豐富作品本身。也側面說明了琵琶的音樂風格之廣泛,文武雙全別具一格。
“一千個人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句話同樣也適用在音樂里。在演奏過程中,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同,[4]樂譜文本作為音樂的一種物質化的存在方式,它并不能完全同構于音樂本身。特殊的文本記譜可以確定作品本身的個性,從而使更多的人感受音樂創(chuàng)作的獨特魅力。雖然這可能會限制了演奏者自身的演奏發(fā)展,不過在筆者看來,在尊重原譜的基礎之上,能夠對音樂進行一些特別的處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但反過來,如果過度的更改不尊重原譜,演奏時為了方便自己彈奏隨意挪動指法,實際上也是一種不尊重原作者的現(xiàn)象。演奏者要承認音樂作品中存在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也是作品存在的立足點,不能代表作品可以隨意地更改。這是出于對原創(chuàng)作者的尊重,也是對于現(xiàn)在琵琶音樂的發(fā)展上,站在演奏者的角度進行二度創(chuàng)作的幾點反思吧。
對于《夏》的文本的研究,尊重作者、尊重音樂內涵是對她這部作品的最好的理解。在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兩個支點立足的現(xiàn)代音樂里,太多的內容等待著我們去學習,文本的特殊不僅僅只是在《夏》這部作品的特殊領域里,而是應該存在于越來越多的新作品當中。在孫晶創(chuàng)作的四部琵琶重奏組曲中《早春》《秋歸》《冬——一場飄然而至的小雪》都有這樣的文字記譜。只不過在筆者看來《夏》是最具有特殊性,最具有代表性的。綜上可得知,這樣的文本記載已經(jīng)成為了她的個人創(chuàng)作風格,是新時代音樂道路上的后起之秀。
筆者在學習的過程中,對于現(xiàn)在音樂文本的不斷涌現(xiàn),總是有很多新的思考。大量的民族音樂作品不斷創(chuàng)新,也總會有人在“文本”上創(chuàng)新,實際上“百家爭鳴”就是最好的狀態(tài),但是這個創(chuàng)新難就難在能不能被演奏者和學習者接受。特別是對于琵琶這個傳統(tǒng)樂器,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更容易引來爭議。但作為新時代的民族樂器學習者,不能因為創(chuàng)新不易停下腳步,我們應該發(fā)揚傳承創(chuàng)新精神,不畏險阻勇往直前。
總?結
琵琶重奏曲《夏》不管是音樂風格方面還是演奏技法,或是譜例記載上都有它的獨特的特點。筆者在學習作曲家孫晶創(chuàng)作的《夏》中打破了自己一直以來記譜的固有思維,這一文本記載也打開了筆者想要對《夏》進行研究的好奇心。
筆者在演奏樂曲的初期,就注意到了上面標注的中文注釋,并且嚴格地按照作曲家譜寫的內容來演奏。雖說演奏者表演出成果的文本是第二文本,但是筆者與其他的同學在排練過程中,已經(jīng)盡自己最大的能力來尊重原譜,尊重作曲家的音樂思維。果然在排練后收獲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也體會到了演奏家細膩的音樂情感。
筆者在練習的時候常常也在思考,為什么作曲家可以運用如此特別的方法來表達她的音樂呢?同時我們在以后的學習中能不能借鑒這一方式,或者是創(chuàng)造一個屬于琵琶的符號體系來表達自己內心的音樂?同時也填補琵琶符號記譜上面的不足等等,這樣的想法在腦海里揮之不去?;蛟S這是一條很難走的路,但是前輩們的勇往直前讓筆者看到了民族音樂輝煌的一面。雖然筆者的能力有限,但是也可以用自己的微光去照亮路上前行的學習者們,讓民族音樂在當今的音樂環(huán)境下更扎實地走下去。
注釋:
[1]
杜亞熊.中國少數(shù)民族音樂(一)[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86:116.
[2]葉佳彥.琵琶四重奏《夏》音樂特征與演奏表現(xiàn)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21:20.
[3]李蕓珂.琵琶重奏組曲《四季》的創(chuàng)作特點及演奏分析[D].西安音樂學院,2021:19.
[4]宋?瑾.音樂美學基礎[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63.
(責任編輯:劉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