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晴川
正德元年(1506)冬,陽明因上章乞囿言官戴銑等而觸怒權(quán)閹劉瑾,受到杖責(zé)后被貶為貴州龍場驛丞。對于陽明如何安全抵達(dá)龍場問題,諸書記載不一,詭秘怪誕,遂成一大疑案。
最早記載王陽明“投江浮?!币皇碌氖撬麑懙摹队魏T姟?,其后,陸相根據(jù)《游海詩》及陽明口授,撰成《陽明山人浮海傳》,詩傳今雖不存,卻是后來陽明“投江浮海”故事的母本。由于此事流傳甚廣,好事者轉(zhuǎn)相傳述,尤其是陽明弟子和好友,對“投江”故事踵事增華,遂演變成神話故事,對陽明形象的塑造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王陽明的弟子黃綰《陽明先生行狀》,是最早祖述陽明“投江浮海”的文本:“公行至錢塘,度或不免,乃托為投江,潛入武夷山中,決意遠(yuǎn)遁?!标柮餍兄辽街?,在古廟中據(jù)香案而臥,山中虎狼遍地,而陽明竟無恙。道士問知事情原委,勸陽明道:“如公所志,將來必有赤族之禍?!标柮髀爮乃膭窀?,遂由武夷山至廣信,奔赴任所。另一弟子鄒守益《陽明先生圖譜》中的記載則完全不同:
瑾怒,未得逞,遣四人謀致之死。一旦,挾先生至山頂,吐實曰:“我輩觀公動止,何忍加害?公必有良策,使我得反報?!毕壬唬骸拔嵊菔谰靡?,明日吊我于江之濱。”夜間題于壁,從間道登海舟。從者求弗得,與鄉(xiāng)人沿哭于江。海舟,由紹興采柴者,往返如期。是夜,飄入閩中,備海兵捕之,微服奔岸,乞食于僧寺,題僧壁詩云……僧疑為京中訪事者,走報官,不得食而遁。先是,余姚諸公養(yǎng)和為江西參議,先生就婚貳室,嘗遇一道士,約二十年后再見海上,至是僧延入寺。道士笑曰:“候此久矣?!背鲈娨再?,有“二十年前曾見君,今來消息已先聞”之句。先生告以將遠(yuǎn)遁,曰:“爾有親在,萬一瑾怒,迫爾父,誣北走胡,南走越,則族且赤矣?!毕壬娜?,乃相與齋戒揲蓍,得箕子之《明夷》,遂決策從上饒以歸。
《圖譜》與《行狀》有以下幾點不同。一是《行狀》中說是王陽明估計劉瑾不肯善罷甘休,還會繼續(xù)迫害;《圖譜》則改成劉瑾派遣四個刺客前來殺他,反被陽明感化。二是《行狀》中陽明遇見的道士是陌生的,《圖譜》中則變?yōu)樵缒暝阼F柱宮的舊相識。三是《行狀》中說陽明從廣信轉(zhuǎn)道去龍場,而《圖譜》則說是從上饒回杭,然后再去龍場。嘉靖四十二年(1563),由陽明弟子錢德洪等主持編撰的《陽明先生年譜》成書,《年譜》中的陽明“投江浮?!惫适戮Y合《行狀》和《圖譜》寫成,但略有不同?!赌曜V》寫劉瑾遣人隨偵,陽明度不免,乃托言投江以脫身。他搭乘商船游至舟山,偶遇颶風(fēng),一日至閩,夜臥野廟,“夜半,虎繞廊大吼,不敢入”。后遇鐵柱宮“異人”?!赌曜V》通過怒吼而又不敢進(jìn)廟的老虎,進(jìn)一步突出陽明乃“非常人”。
由此可見,在陽明弟子的記述中,就有三個不同的版本。而傳聞異詞,更容易擴(kuò)大故事的傳播,因而后來越傳越奇,陽明逐漸神仙化,并形成多個不同的版本。嘉靖年間陳全之的《蓬窗日錄》卷八“詩談”就錄有三種。
第一種說陽明在赴任途中寓杭州圣果寺,夜夢使者送來伍子胥和屈原的兩封書信。三日后,忽來二軍校,稱有旨賜陽明死。陽明留詩后,被軍校投入江中。王陽明入水后,遇一沉船,在上面漂流了七晝夜,所遇所見皆如伍、屈信中所暗示。船靠岸后,見一老人率四士兵來,問老人何處,答曰福建地界。老人命士兵們抬著陽明,行走如飛,半日不到已抵達(dá)廣信。令人稱奇的是,老人早已在那里等候,大家一同來到一僧寺,僧人非常恭敬地款待陽明。老人忽不見,僧云自海岸至僧寺有千里之遙,陽明才恍然大悟,自己得到神佑。
第二種說陽明入水后,即有二童子來挾著他而行,足如履空,耳傍唯聞風(fēng)濤澎湃,須臾至一洞口,簾卷珊瑚,有兩老人在,座位左右置放明珠白璧,仆從女樂,皆平生所未見。陽明與二老人下棋聯(lián)句,十日而別。
第三種說陽明謫行過閩中,行舟沉沒,被漁民救上山,遇一道者,自稱舊相識,邀至中和堂主人處,主人乃神仙,盤桓數(shù)日,臨行作詩送別。
上述三個故事版本,第一種見于正德年間沈周的《客座新聞》等,第二種見于正德間朱承爵《存馀堂詩話》、嘉靖年間侯甸《西樵野記》等書,第三種見于嘉靖間楊儀《高坡異纂》等,但有所不同,《高坡異纂》寫陽明被二軍校勒迫自殺,他留遺書于寺壁,然后布置投江的假象。人們見到他的遺書和遺留在江邊的鞋子,以為他已跳江自盡。陽明七日后至廣信府,自言入江有神人救之,漂至漳州府境,登岸后,中和堂主人邀至山室中。至明末時,故事就更加奇瑰。約明光宗時期王同軌的《耳談類增》卷三〇《王文成浮海傳略》,描寫陽明僑居圣果寺時,恍惚夢烏龍大王來謁,告知他七月二十一日有大難,并答應(yīng)“竭力相庇”。及期,果有二猛士排闥而入,挾持至山上,縛陽明于樹,正欲加害,忽有音紀(jì)、沈昱二人,從松間躍出解救。于是二武士驅(qū)迫陽明至湖邊,縛住雙手,以布衾蒙首,用棒擊之,推入水中。陽明昏迷后蘇醒,發(fā)現(xiàn)“身仰臥水中,所縛、所蒙盡已釋去,以手反摸,如有物負(fù)之。締視波濤,如屋上行,光怪萬狀,波及唇吻,天漸明抵岸”,被吳翁救上岸,并巧遇早年寓南昌神樂觀結(jié)識的朋友高某,“明日謁吳翁,堂甚高,粉繪輝目,珊瑚高三四尺,吳肅客入。公就賓席,膳畢,游書屋,亦三間,類世卷蓬,圖書珍玩充目,莫可名狀。返則列筵于堂,肴食精絕,已奏樂,則海鹽人扮《琵琶記》,艷姬數(shù)十人魚貫而岀,金翠珠璣,光彩射人;飄重裾,曳長袖,為回風(fēng)之舞,歌白雪之章,巧于應(yīng)節(jié),雖亂而不亂,如是累日”。陽明辭歸時,臥舟中,五鼓達(dá)岸,已有轎子在岸邊等候,四人抬著至一閣,隱隱見“天風(fēng)海濤”四字,知是閩境。日夜疾行至一市,進(jìn)入一寺廟,陽明向轎夫索飯,轎夫忽不見,陽明大驚,問人才知此處離“天風(fēng)海濤”有千馀里,但陽明兩日即達(dá)?!傲魯?shù)日回杭,向所偕巾物漸失去,因之烏龍大王前拜謝,忽一黑蛇長丈馀,自梁垂繞婁仆數(shù)匝,遂投神座下”。啟禎年間馮夢龍長篇小說《王陽明先生出身靖亂錄》中,援救陽明的兩個義士又改名為沈玉、殷計,陽明在水中受到龍王禮遇,龍王遣使者送他登岸。
總之,故事越傳越神奇,皆表現(xiàn)陽明機(jī)智果毅,吉人天相,得到神仙的護(hù)佑,暗示他就是神仙;而劉瑾倒行逆施,人神共憤,最終必敗。“投江浮?!惫适路痔Y和衍化出許多版本,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但細(xì)勘“投江”案,盡管陽明及其弟子曲為彌縫,但還是露出了馬腳。
按照明律,犯官遭貶謫后必須立即上路,且一路兇多吉少。如正德年間,太子太保劉大夏被貶肅州,他即刻入室攜錢數(shù)百,跨小驢就道。欽天監(jiān)官員楊源以天變上疏指斥劉瑾,在謫戍途中,因杖傷過重而死。按照前行路線,陽明趕赴謫所,如從京城出發(fā),抄近路應(yīng)經(jīng)過河北、河南、湖北,最后到達(dá)貴州;退一步講,假若他先回故里,最佳路線也是穿過江西、湖南到達(dá)貴州,而不會繞道福建。從正德二年閏正月初一離開京城后,王陽明滯留浙江近一年之久,因當(dāng)時貴州龍場是偏遠(yuǎn)煙瘴之地,且一路千難萬險,他擔(dān)心客死異鄉(xiāng),所以開始不打算赴任,而是準(zhǔn)備逃避隱匿。后來,經(jīng)別人點醒,陽明擔(dān)心朝廷尤其是劉瑾追究他的罪責(zé),而且可能連累父親王華及全家,只得決定赴任。
束景南先生已在《王陽明年譜長編》中指出:陽明為了掩蓋自己逗留一年未去任所的原因,于是杜撰出浮海的曲折經(jīng)歷,為使別人相信,還創(chuàng)作了一卷《游海詩》,又授意陸相作《陽明山人浮海傳》。其實,陽明的游海經(jīng)歷在當(dāng)時已有人懷疑,如季本《跋陽明先生游海詩后》曰:“游海之事茫昧幽渺,世所罕有,豈先生忠義之氣所感歟?不然,或其有為而自托焉,未可知也?!标柮鞯暮糜颜咳羲凇蛾柮飨壬怪俱憽分忻鞔_指出“此佯狂避世也”,并說陽明曾親自向他“吐實”。萬歷年間,對心學(xué)頗有微詞的徐三重在其《采芹錄》中,明確指出浮海傳說“皆類語怪,不足深信”。認(rèn)為當(dāng)時劉瑾專權(quán),勢焰熏天,若有意除掉陽明,他早斃命杖下,何勞追殺?且當(dāng)時陽明“名位未振”,上疏只是救人,并未數(shù)落劉瑾的罪逆,因此,不存在劉瑾一定要致陽明于死地的動機(jī)。葉權(quán)約成于嘉靖末年的《賢博編》一書中,又記陽明弟子柴后愚言,陽明寫完疏文后,王華恐受牽連,與他斷絕父子關(guān)系,但后來又暗中行賄劉瑾,使陽明得以杖下逃生。筆者認(rèn)為徐、葉兩人的說法比較符合事實,后來的確有朝臣拿王華賄賂劉瑾說事。
在王陽明“投江浮?!惫适碌挠绊懴拢L畫、戲曲、小說和民間文學(xué)等各種文體,都參與了對王陽明的“造神”運(yùn)動。王門弟子董谷《碧里雜存》中有多篇仙化王陽明的故事,如《虔臺夢》寫陽明在贛州都府時,一夕中夜呂洞賓來訪?!稊仳浴穭t暗示陽明是許真君轉(zhuǎn)世,寧王是妖蛟遺腹子投胎。陽明曾自稱“陽明真人”,他崇信呂洞賓,曾命蔡世新繪呂洞賓仙圖。鄒守益在詩中稱“陽明仙翁”,也是王門弟子的董沄稱他是“無位真人”,甚至編造陽明生時出現(xiàn)“東井先祥,德星后聚”的瑞征。郎瑛《七修類稿》卷四六《事合昨夢錄》提及陽明死后成仙,住在終南山。王同軌《耳談類增》卷二九“山陰諸生”寫山陰諸生某死后復(fù)生,自稱在陰間見到了已為五閻王的王陽明。與其他杰出的人物一樣,王門弟子等還編造了陽明出生的“神異譚”,如鄭氏懷孕十四個月始生下陽明、陽明出生時祖母岑氏夢見神人送兒、陽明六歲不能言遇老僧摩頂?shù)取R蚨柮魈熨x異稟,如《碧里雜存》卷下《習(xí)靜》寫陽明修行后已臻“心通”化境,因而能無所不知。《王陽明出身靖亂錄》中陽明行神仙導(dǎo)引之術(shù),“月馀,覺陽神自能出入,未來之事,便能前知”?!侗汤镫s存》中《石刻先兆》篇寫平定寧王之亂后,陽明在廬山石壁上親書“嘉靖我邦國”之句,后來世宗果改元嘉靖。特別是明末清初的一些小說,對陽明的超能極盡夸張之能事,如徐樹丕《識小錄》卷三說陽明在軍中能日行二百馀里,可以四十日不睡。周召《雙橋隨筆》卷一一記王陽明少時,“有童子師督令習(xí)走,負(fù)兩磚于髀間,令行十步,久之能勝,又各益一磚,足背皆腫,不令得息,腫平痛止,去磚而行,往來如飛”。明末陳弘緒《寒夜錄》卷中通過王慎中與王畿的對話,將陽明“在軍中四十日未嘗睡”之能力,歸于練習(xí)了“燕息之法”。
神話制造的王陽明,有著復(fù)雜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背景。首先,從文化慣性而言,古代有神化杰出人物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出人們對于非凡人物的敬仰和歷史闡釋。其次,陽明心學(xué)糅儒、道、釋于一體,湛若水《陽明先生墓志銘》中稱陽明“初溺于任俠之習(xí);再溺于騎射之習(xí);三溺于辭章之習(xí);四溺于神仙之習(xí);五溺于佛氏之習(xí)”。因而儒、道、佛都積極參與了對他的塑造。再次,陽明一生“譽(yù)雄海內(nèi),而毀亦相當(dāng)”,一直飽受爭議,在廟堂和輿論之間,各種爭議和博弈從未停止。平定宸濠之亂時,遭武宗寵臣江彬、許泰及一些朝臣的讒毀,誣他私通宸濠,部隊“貪狠縱殺”。他在世宗即位后,雖有封賞,但讒謗不斷,一直受到打壓,被迫在家賦閑六年之久。嘉靖六年,他率軍平定廣西恩田之亂,世宗又斥責(zé)他奏捷“夸詐”,“恩威倒置”。他最后死于任上,世宗還“疑有詐”,“廷議”“免奪封爵”,但“申禁邪說”,嘉靖帝仍不滿意。嘉靖四年修成的《明武宗實錄》,剝奪陽明平濠功與伍定謀。至清末,有關(guān)王陽明的功業(yè)和學(xué)術(shù)的爭議從未休歇。因而,對陽明弟子及其支持者來說,神化王陽明,是抵御對他的詆毀、拔高他在人們心目中形象的一種最佳方式。
(作者單位:揚(yáng)州大學(xué)文學(xu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