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付金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之際,黨中央批準了中央宣傳部梳理的第一批納入中國共產(chǎn)黨人精神譜系的偉大精神,以偉大的共產(chǎn)主義戰(zhàn)士雷鋒名字命名的雷鋒精神,赫然列入其中。雷鋒以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身份,引起了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的熱忱關(guān)注,他們在不同歷史時期都作過重要的題詞、指示和講話,推動著一個億萬人參與的群眾性學雷鋒活動,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進程中延續(xù)不斷。一個年僅22歲的短暫生命,卻成為浩瀚的銀河之中一顆永恒不滅的道德之星,與共和國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激蕩著一代又一代人的青春。
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公殉職。今年是雷鋒同志犧牲60周年,讓我們傳承和弘揚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譜系”,以雷鋒精神的基本內(nèi)涵為參照,去探求雷鋒的人生價值取向和精神追求——“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
義無反顧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
雷鋒,原名雷正興,1940年12月18日出生在長沙望城縣安慶鄉(xiāng)簡家塘(今屬望城區(qū)雷鋒街道)一個貧苦農(nóng)民家庭。一家人靠租種地主的田土維持生計,常常是“禾鐮上壁就揭不開鍋”。在不到6年的時間里,貧病相煎的一家中,爺爺、父親、哥哥、弟弟、母親先后離世,不到7歲的雷鋒成了孤兒。
雷鋒很早就將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作為自己人生奮斗的目標。在小學畢業(yè)典禮上,雷鋒發(fā)出“為了新中國的建設(shè)而奮斗”的時代豪言。小學畢業(yè)后雷鋒在望城縣委機關(guān)擔任公務員(工勤人員),干的都是一些不顯眼的瑣碎事。有人曾試探著問他對工作有沒有想法,雷鋒毫不遲疑地回答:“我覺得不管干哪一行,都是革命工作的需要,都是黨的事業(yè)的一部分,黨叫我干啥就干啥!”
在黨組織的培養(yǎng)和同志們的關(guān)懷下,雷鋒迅速成熟、進步。1957年2月,雷鋒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前身),同時被評為縣委機關(guān)工作模范。3月,雷鋒出席望城縣第一屆建設(shè)社會主義青年積極分子表彰大會。
1958年9月,雷鋒積極響應黨“支援鞍鋼”的號召,不遠千里來到遼寧鞍山,當了一名推土機手。在鞍鋼工作的一年多時間里,他3次被評為廠先進工作者,5次被評為紅旗手,18次被評為標兵,并榮獲“青年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光榮稱號,并出席了鞍山市青年社會主義建設(shè)積極分子代表大會。
1959年12月,雷鋒被破例批準入伍。1960年1月,雷鋒入伍后,被編入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當汽車兵。他曾多次立功,被評為節(jié)約標兵和模范共青團員。1960年11月,雷鋒作為唯一一名新兵和一百多名老兵一起,被批準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這一天,他懷著萬分激動的心情,提起筆來,向黨、向人民立下了這樣的誓言:“今天我入了黨,使我變得更加堅強,思想和境界變得更加開闊和遠大。我是一個共產(chǎn)黨員,人民的勤務員!”1961年5月,雷鋒作為全團唯一候選人,被選為遼寧省撫順市第四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在雷鋒人生的道路上,究竟有多少次向黨傾訴衷腸,有多少次表示過要時時聽黨話、處處跟黨走,誰也無法說清。“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只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這首被雷鋒摘抄過的詩句,如今已成為時代美好的贊歌。正是不忘黨的恩情、不忘黨的教導,堅定了他前進的方向,給予他無窮的力量,使他義無反顧地把自己的一切獻給黨,實踐了“永遠做您忠實的兒子”的人生誓言。
雷鋒精神,它其實是一種“生活方式”
“我愿是一滴水”“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我活著,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做一個對人民有用的人”“人民的困難,就是我的困難,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是主人,是廣大勞苦大眾當中的一員,我能幫助人民克服一點困難,是最幸福的”……
60年前,雷鋒這位普通士兵,以其短暫的22歲的生命,詮釋了人性中最可貴的品質(zhì)——真、善、美。
1958年,雷鋒在鞍鋼當工人時,在新年放假期間到農(nóng)村幫社員勞動,發(fā)現(xiàn)一個貧困戶,就立刻掏出5元錢給他,還把自己的一套衣服送給了那個貧困戶。1959年,雷鋒在遼陽工作時,有一天晚上,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想到工廠的7200多袋水泥沒有苫布,就立即抱著自己的被子、褥子跑到工地,將水泥蓋上。
1960年6月,雷鋒到撫順后的一個星期天,在去團部衛(wèi)生連看病回來的路上,見一個建筑工地的工人們正在熱火朝天地開展勞動競賽。雷鋒看到運磚的工人,個個跑得飛快,卻還是供不上砌磚的需要。這時,雷鋒也顧不上自己正肚子痛,跑到堆磚場地,推起一輛小車干了起來。事后,撫順市第二建筑公司工區(qū)黨委組織了一些工人,給連隊送去感謝信,部隊才知道雷鋒昨天帶病又做了一件好事。同年夏天,雷鋒到丹東參加軍區(qū)體育運動大會。到沈陽換車時,發(fā)現(xiàn)一位婦女從山東到吉林去看望有病的丈夫,把車票、糧票和錢全都丟了,想買車票也沒有錢了。雷鋒急忙到售票口給那位婦女買了車票,那位婦女流下了感激的熱淚……
1960年9月,雷鋒所在團政治處收到兩封表揚信。一封是撫順市望花區(qū)和平人民公社寄來的,感謝雷鋒把自己積攢的200元錢捐給了公社;一封是中共遼陽市委寄來的,感謝雷鋒為援助災區(qū)捐了100元錢。從此,“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的佳話便傳開了。對于雷鋒的行為,有人不理解,甚至稱他為“傻子”。對此,雷鋒作出了這樣的回答:“如果說這是‘傻子,那我是甘愿做這樣的‘傻子的人,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shè)也需要這樣的‘傻子?!?/p>
用最平實的態(tài)度理解雷鋒精神,它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方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一把手,看見垃圾彎一下腰,在斑馬線前禮讓他人……這,正是雷鋒精神的價值內(nèi)核,也是雷鋒精神在傳承與發(fā)展中凝聚的時代共識。
“黨把我們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
1962年4月17日,雷鋒在日記中寫道:“一個人的作用,對于革命事業(yè)來說,就如一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螺絲釘雖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永遠做一個螺絲釘。”社會進步,需要人“指點江山”,需要人“運籌帷幄”,更需要人做“螺絲釘”。雷鋒選擇做一顆“螺絲釘”,這是雷鋒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背后還蘊藏著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
雷鋒在望城縣委機關(guān)當公務員的時候,一次跟隨書記張興玉下鄉(xiāng)調(diào)研,一邊走一邊聊天。走著走著,雷鋒腳下踩到一個東西,低頭一看,原來是一顆生了銹的螺絲釘。他沒在意,便一腳將它踢到了路邊。張書記問:“你踢的是什么?”雷鋒說:“是一顆舊螺絲釘?!睆垥浡犃?,一聲不響,從草叢里撿起那顆螺絲釘,裝進了上衣口袋。雷鋒看在眼里,心里卻覺得很奇怪。
過了幾天,雷鋒跟著張書記到縣機械廠開現(xiàn)場會。在機械廠,張書記問廠長:“如果這機床少了一顆螺絲釘,機床還會轉(zhuǎn)動嗎?”廠長說:“那就要出毛病了!”“嗯,對羅!” 隨即,張書記從口袋里掏出那顆螺絲釘交給了廠長。聰明的雷鋒頓時恍然大悟,立馬明白張書記當時撿那顆小小螺絲釘?shù)牧伎嘤眯摹?/p>
在回來的路上,張書記又鄭重其事地給他上了一課:“雷鋒,你瞧,一個小小的螺絲釘,機器上少了它可不行!革命也是這樣,我們這些人就是大大小小的螺絲釘,缺了誰都不行。就像你這個公務員,別看職務不高,我們的工作缺了你也不行。所以,黨把我們放在哪里,就要在哪里起作用?!睆垥浀倪@番“螺絲釘”理論,可以說是雷鋒人生道路上一次至關(guān)重要的導航。在雷鋒短暫的生命歷程中,他時刻用“螺絲釘”理論作引導。
當農(nóng)民,他是農(nóng)場的拖拉機手,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當工人,他常常干最苦最累的活,像《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那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磨煉自己;當戰(zhàn)士,他珍惜來之不易的軍旅生活,一心一意當個好兵,不知疲倦地為國防事業(yè)默默付出。正是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的實干品質(zhì),鑄就了雷鋒的“螺絲釘精神”,使他完成了從平凡到偉大的升華。
正如董必武同志在《歌詠雷鋒同志》中對其“螺絲釘精神”所作的闡釋:“螺絲釘不銹,歷史色常新。只作平凡事,皆成巨麗珍?!?/p>
今天,雷鋒離開我們60年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里,“雷鋒”從不曾離開。進入新時代,雷鋒的名字超越時空。雷鋒精神,這一融民族傳統(tǒng)美德、社會進步潮流、黨的先進本色為一體的“精神樣本”,已升華為中華民族重要的文化符號,成為當代中國的精神坐標。
“你不是太陽,但你可以發(fā)出比太陽更溫暖的光!”人民,永遠銘記雷鋒;時代,永遠需要雷鋒。雷鋒,永遠是愛,是善,是希望,是夢想,是人間三月暖,是世上艷陽天……
編輯/汪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