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生
在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蘇軾有著好奇和好勝的性格,往往對前人涉及過的題材、體式、風(fēng)格深有興趣,或有所挑戰(zhàn),或有所調(diào)整,總之都是希望寫出自己的特色?!独m(xù)麗人行》就是一篇這樣的作品。詩如下:
深宮無人春日長,沉香亭北百花香。美人睡起薄梳洗,燕舞鶯啼空斷腸。畫工欲畫無窮意,背立東風(fēng)初破睡。若教回首卻嫣然,陽城下蔡俱風(fēng)靡。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隔花臨水時一見,只許腰肢背后看。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zhèn)禾洹?/p>
這首詩有小序:“李仲謀家有周昉畫背面欠伸內(nèi)人,極精,戲作此詩?!闭f明是一首讀畫之作。周昉是唐代名畫家,李仲謀應(yīng)是蘇軾的友人。蘇軾在李家欣賞到一幅畫,上面畫的是一個背面打哈欠、伸懶腰的宮女,不禁想起杜甫著名的《麗人行》,于是調(diào)動想象,將這個宮女和楊家姊妹聯(lián)系在一起,寫了這首詩。
詩以一般的宮怨型寫法開始。沉香亭在唐興慶宮內(nèi),系玄宗用進(jìn)貢的沉香所建,玄宗曾和楊貴妃在此賞花,召李白賦詩,這就是著名的《清平調(diào)》三首,中有“名花傾國兩相歡”“一枝紅艷露凝香”等句,說明蘇軾寫作時心里有李白之作,也點(diǎn)出應(yīng)該和唐玄宗、楊貴妃有關(guān)。但當(dāng)年與楊貴妃相映成輝的百花,在這里卻對比出了另外的風(fēng)貌。第一句確定了基調(diào):不僅是“深宮”,而且是“無人”,獨(dú)自幽居,充滿寂寞,因此就備感時間漫長,又不僅是作為自然現(xiàn)象的“春日遲遲”(《詩經(jīng)·豳風(fēng)·七月》)而已。薄梳洗,指薄施脂粉,意為無心梳妝打扮。這一句含暗示,令人想起溫庭筠的《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由于這樣的心態(tài),看到燕舞,聽到鶯啼,就只覺得傷心。以上是寫其寂寞,下面則寫其美麗。所謂美麗,就是畫家要表現(xiàn)的“無窮意”,而古人往往認(rèn)為女子剛剛睡醒的情態(tài)非常美,如白居易《長恨歌》:“云鬢半偏新睡覺,花冠不整下堂來。風(fēng)吹仙袂飄飄舉,猶似霓裳羽衣舞?!睔W陽修《漁家傲》:“十月小春梅蕊綻。紅爐畫閣新裝遍。錦帳美人貪睡暖。羞起晚。玉壺一夜冰澌滿。”何以見得這是個美人呢?蘇軾用“東風(fēng)”來形容,“東風(fēng)”是“東風(fēng)面”的簡稱,也就是“春風(fēng)面”,語出杜甫《詠懷古跡五首》之三:“畫圖省識春風(fēng)面?!庇脻h昭帝通過毛延壽的畫圖來判斷王昭君容貌事,來寫此美人之美,也巧妙地把兩張圖聯(lián)系起來了。但這個美人展示的卻是背面。既然是背面,怎么知道相貌姣美呢?作者用了宋玉《登徒子好色賦》中的寫法,賦中東鄰女的美貌是“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陽城、下蔡都是楚國城市名。所謂風(fēng)靡,就是全城的人都為之傾倒。作品是題畫,因此可以這樣寫出作者的所見所感。但這首詩題為《續(xù)麗人行》,而《麗人行》是杜甫的名篇,二者必須有所關(guān)聯(lián),于是就又從杜甫的角度去寫?!尔惾诵小肥菑亩鸥Φ难壑锌吹降臈钍闲置玫尿溕菀荩浴独m(xù)麗人行》也采取這個角度,只是蘇軾為杜甫設(shè)置了另外一個場景。在《麗人行》中,杜甫寫“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無論是寫容貌,如“態(tài)濃意遠(yuǎn)淑且真,肌理細(xì)膩骨肉勻”,還是寫服飾,如“翠微匎葉垂鬢唇”“珠壓腰衱穩(wěn)稱身”,都是只能靠近才能看清楚的,但是,蘇軾認(rèn)為,以杜甫當(dāng)時的處境,他無法靠得這么近。什么處境呢?就是“杜陵饑客眼長寒,蹇驢破帽隨金鞍”。兩句出自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所以,杜甫只能遠(yuǎn)觀,不僅是遠(yuǎn)觀,而且只看到了一個背面。就是這個背面,讓杜甫贊嘆不已:“心醉歸來茅屋底,方信人間有西子?!钡牵K軾真的是像有些論者所說的,在這里是對杜甫有所調(diào)侃嗎?那真是小覷了蘇軾。在蘇軾心目中,杜甫是一個什么地位呢?其《書吳道子畫后》有這樣一段論述:“知者創(chuàng)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學(xué),百工之于技,自三代歷漢至唐而備矣。故詩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韓退之,書至于顏魯公,畫至于吳道子,而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边@個被賦予詩壇“集大成”桂冠的詩人,出現(xiàn)在詩里,有其深意。中唐詩人王建以善寫新樂府而知名,其著名的《宮詞》中有一首:“樹頭樹尾覓殘紅,一片西飛一片東。自是桃花貪結(jié)子,教人錯恨五更風(fēng)。”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蘇軾的意思。這位美人,幽居深宮,雖然美麗,卻遭冷遇。冷遇的原因,固然可能是和楊氏姊妹爭寵而失?。ɑ蛘甙凳局峰?,不免使人同情,但是,如果僅僅寫到這一層,那就是落入了一般宮怨詩的老套。所以,蘇軾要搬出他所崇敬的杜甫來發(fā)表見解,這就是全詩的最后兩句:“君不見孟光舉案與眉齊,何曾背面?zhèn)禾??!薄逗鬂h書·梁鴻傳》:“(梁鴻)為人賃舂,每歸,妻為具食,不敢于鴻前仰視,舉案齊眉?!边@個典故一向用來形容夫妻的互敬互愛。詩中的這個美人確實(shí)有西施般的姿色,但是,她得到真正的幸福了嗎?《紅樓夢》中林黛玉寫有《五美吟》,其中詠西施一首說:“一代傾城逐浪花,吳宮空自憶兒家。效顰莫笑東村女,頭白溪邊尚浣紗?!彪m然指向有所不同,但羨慕普通女子能夠安穩(wěn)過著平常生活而終老的思路是一樣的。在杜甫看來,宮廷爭斗中的勝利者如楊貴妃,固然是應(yīng)該批判的對象(當(dāng)然也有憐憫);而宮廷爭斗中的失敗者,杜甫一方面為之悲憫,另一方面未嘗不有所反思。這才是杜甫的境界,或者說,這才是蘇軾心目中杜甫的境界。
蘇軾的這首詩對杜甫原詩既有呼應(yīng),又有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較為復(fù)雜的意蘊(yùn),體現(xiàn)了蘇軾特定的思想感情,已如上述,而在表現(xiàn)方法上,也有可說者。
如上所述,蘇軾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有著好奇和好勝的性格特征,他發(fā)現(xiàn)了前人的探索之后,往往就會加以回應(yīng),并努力寫出自己的新意。宋仁宗皇祐二年(1050),歐陽修任潁州太守時,曾匯集賓客,以“禁體物語”作詠雪詩,多用側(cè)面描寫,渲染烘托之法,成就一段佳話。蘇軾對此非常感興趣,不僅亦步亦趨,模仿一首,而且變本加厲,幾乎完全一空依傍,創(chuàng)作難度,更甚于其師,也成就了一段“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佳話。
這種特定的創(chuàng)作方法,無疑是蘇軾所深深喜愛的,在這首詩中也明顯體現(xiàn)出來。
蘇軾對詩與畫的關(guān)系一向感興趣,他不僅說過“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書摩詰〈藍(lán)田煙雨圖〉》),提出詩畫合一論,而且對于詩畫相通的具體表現(xiàn)手法,也有獨(dú)特的認(rèn)識:“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保ā稌沉晖踔鞑舅嬚壑Α吩娭唬┰谒磥?,無論是畫還是詩,都要提供想象的空間,為了這個目的,哪怕對傳形有所忽略,也是可行的。
可能正是由于這個原因,他對周昉的這幅背面美人圖深感興趣,周氏的這種表現(xiàn)手法,正和他的某種追求合拍,而且,也正是這種背面美人,創(chuàng)造了“無窮意”,可以讓觀者馳騁想象。所以他要用詩歌的形式再加以書寫。
蘇軾的學(xué)問大,在作品中,他幾乎是信手拈來,就把一些典故糅合在一起。其中,值得特別提出的是他對宋玉《登徒子好色賦》的使用,即“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事實(shí)上,從全篇背面美人的立意來說,還是更多地承接著宋賦的脈絡(luò)。這篇賦寫登徒子向楚王告狀,說宋玉好色。宋玉說這是誣陷。就此,他展開了一段鋪敘,說天下最美的女子都在楚國,楚國最美的女子都在我的家鄉(xiāng),而家鄉(xiāng)最美的女子就住在我的隔壁。隔壁這個女子喜歡我,一連三年,每天都趴在墻頭看我,可我毫不動心。那么這個女子是怎樣的美呢?“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完全不涉及正面描寫,而是設(shè)置一些條件,付諸讀者的想象,而這些條件又對每一個讀者都是開放的空間,心中的美人是什么類型,都可以之坐實(shí)。這和周昉畫背面美人的意圖是一樣的。而蘇軾敏感地注意到前人的這些探索,雖言“戲作”,實(shí)則很是認(rèn)真。他一貫喜歡將不同的文藝部類放在一起考慮,互相交叉,加以探索。這篇作品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北宋詩人韓駒有詩云:“睡起昭陽暗淡妝,不知緣底背斜陽,若教轉(zhuǎn)盼一回首,三十六宮無粉光。”這首詩,厲鶚《宋詩紀(jì)事》題為《題李伯時畫背面仕女》。韓駒(1080—1135),字子蒼,號牟陽,陵陽仙井(今四川井研)人。韓駒曾學(xué)蘇軾作詩,尤其受到蘇轍的賞識,也服膺江西詩派的主張,可算作江西詩派的重要成員之一,曾季貍《艇齋詩話》所提到的江西詩派中的幾個重要人物就有他:“后山(陳師道)論詩說換骨,東湖(徐俯)論詩說中的,東萊(呂本中)論詩說活法,子蒼論詩說飽參?!崩罟耄?049—1106),字伯時,號龍眠居士,北宋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畫背面仕女”,或許是和周昉暗合,但韓駒所題的這首詩,卻明顯是模仿蘇軾,但又“不及東坡之偉麗”(《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三四)。南宋的王十朋在《陳郎中贈韓子蒼集》中稱贊韓駒的詩:“非坡(蘇東坡)非谷(黃山谷)自一家?!钡ㄟ^這首詩,可以看到他很關(guān)注蘇軾詩作的創(chuàng)造性,在學(xué)蘇上下過一定的功夫。
(作者單位:香港浸會大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