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梓言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比如,成為宇航員、籃球運動員、軍人、警察、人民教師……但你可能不知道,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個這樣小小的理想,并有千千萬萬的人為之付出的努力,才讓我們的生活變得如此美好。
我的爺爺,出生在一個窮困潦倒的農(nóng)村家庭。他從小的理想是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木匠。因為那時不像現(xiàn)在,很多東西都已經(jīng)機械化,就連當時的汽車,除了發(fā)動裝置等必須用鋼鐵之外,能用木頭代替的都會盡可能用木頭代替。所以,那時候的木匠,不但可以養(yǎng)家糊口,而且還相當有社會地位。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考慮,學木匠無疑是爺爺?shù)牟欢x。
成為一個木匠很簡單,但如果要成為優(yōu)秀的木匠,就得付出很多努力。所以,爺爺從當學徒的第一天開始就很努力:他每天早上五點鐘就起床,晚上十二點鐘才會去睡。他不是在搬木料,就是在磨洗工具,不是在斧鑿鋸刨,就是在鉆研圖紙—哪怕是再耗力、再辛苦的事情,他也能硬扛下來。有一次,他在鋸木頭的時候,因為不小心,把腳給劃傷了。由于口子比較大,流了不少血,但他還是沒有放下正在鉆研的木模去醫(yī)院包扎,而是把腳放進水盆里泡一會兒,又馬上忙開了……就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執(zhí)著的追求和辛苦的付出終于有了回報,他成了遠近聞名的木匠。
還有我的爸爸。他的理想是把豬養(yǎng)好,完成政府的“菜籃子”工程—這樣,就可以為贛南的百姓提供優(yōu)質(zhì)肉類,也可以做一個好老板,賺更多的錢,讓家人過上更好的日子。為此,他很少回家,總是在獵場忙碌著。至今我還記得,那年非洲豬瘟肆虐時的事。當時,很多人的豬場查出了豬瘟,對爸爸來說,這既是好事,也是壞事:如果處理得好,那就可以借機好好賺一大筆;如果處理不好,賺不到錢是小事,把家底賠光也不是沒可能。為確保萬無一失,平常隔一兩天就回一趟家的爸爸,那段時間都沒有回過家。首先,他得花大價錢購買一批高科技的消毒機器,做好疫情防范;其次還得引進專業(yè)人員成立實驗室—光有高科技的機器也沒用,還得有人會操作才行。即便在開銷如此劇增的情況下,他還拿出了一筆資金給員工改善伙食,提高待遇—只有這樣,才能穩(wěn)定豬場工作人員的情緒,才能確保他們在關鍵時候不掉鏈子。不僅如此,有時爸爸還得開好幾個小時的車,親自去外地學習疫情防控知識,回來又得想辦法把這些知識傳授給員工……盡管工作那么多,那么雜,既耗腦力,又費體力;盡管每天都累到虛脫,每天處理完工作躺在沙發(fā)上話都不想說,但他還是咬著牙堅持了下來。
爸爸這樣的盡職,終于迎來了上天對他的眷顧。當豬肉價格猛漲,別的老板還在“紙上談兵”,準備招兵買馬時,爸爸的豬場已是一欄一欄的生豬運往屠宰場,再一車一車地運向市場。因為有先見之明,因為吃苦肯干,所以,非洲豬瘟期間,爸爸不但沒有虧錢,反而比平時賺得多,盈利甚至還超過了其他以前比爸爸的公司好的公司。就這樣,不但減輕了家中的負擔,也擴大了養(yǎng)豬場的規(guī)模,爸爸既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也為社會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
我的理想是成為一名歷史學家。從懂事時起,我就對三國時期的歷史十分感興趣。只要一看到與三國有關的書籍或故事,我就會沉醉其中。關于三國的歷史書看完了,我意猶未盡,又找來了其他歷史書籍,依舊是愛不釋手。三國的歷史書籍,讓我了解了古代戰(zhàn)爭知識和戰(zhàn)爭智慧;其他歷史書籍,不僅讓我知道了當時的社會狀況,也讓我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讓我的時間變得更有意義,所以我立志要學好歷史。為了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歷史“專家”,我隔三岔五就會去翻看一些歷史類的書籍,書架里也塞滿了歷史書籍—盡管現(xiàn)在我才讀小學六年級,可我所掌握的歷史知識可比一些大人還要多呢。
爺爺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一個優(yōu)秀的木匠;爸爸通過自己的奮斗,成了一名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我一定要向他們學習,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奮斗,來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同樣,只要人人都有理想,人人都愿為之付出努力,宏偉藍圖就一定能變成美好實景,明天的生活就一定能更加美好—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也就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