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重要目標。文化自信是一種主動參與國際傳播的自信。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必須在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通過國際傳播進行文化交流。在交流中既要保持自身文化主體性,以我為主地借鑒學習,又要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文章闡述提升文化軟實力必須以堅定文化自信為前提,并分析做好國際傳播對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進而提出提升文化軟實力的路徑,旨在為建設文化強國、增強國際話語權和國際傳播力的實踐提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自信;文化軟實力;國際傳播;提升路徑;文化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4-0050-03
一、堅定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指一個國家、民族及其人民認同自身文化的價值理念,堅信自身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文化自信能使人們在充分認識自身文化內涵的基礎上,立場堅定地繼承和發(fā)展自身文化。文化自信是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前提和條件,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途徑[1]。
要提升文化軟實力,就要充分認識與認同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優(yōu)勢,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正確看待自身文化,抵制信息全球化背景下各種社會思潮的沖擊與侵襲,堅信我國文化的發(fā)展前景,激活傳統(tǒng)文化的創(chuàng)新力,實現(xiàn)文化自強。
信息全球化時代,我國在不斷提高文化對外開放水平的同時,還面臨著以美國為主的西方國家依托其強大的文化軟實力,向我國進行文化意識形態(tài)輸出與滲透。國際傳播視域下,盡管全球多元文化已突破空間界限,實現(xiàn)廣泛交流,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由美國主導的、宣傳美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價值觀的文化帝國主義。類似于《功夫熊貓》《花木蘭》等披著中華文化外衣的“球土化”內容,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背后承載的卻是西方的文化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tài),與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思想底蘊相悖。
倘若人民缺少文化自信,缺少對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識與認同,當面對外來文化和西方社會思潮的碰撞沖擊時,其文化價值觀就可能發(fā)生動搖,甚至產(chǎn)生文化自卑,滋生崇洋媚外或主張全盤西化的錯誤文化觀念,無法清楚地把握我國文化軟實力的發(fā)展根基及未來發(fā)展方向,在提升文化軟實力和參與跨文化交流的實踐中迷失方向,難以在跨文化傳播過程中實現(xiàn)真正的文化交流、對話和共存。
長此以往,我國文化發(fā)展或將在全球文化激蕩中莫衷一是、彷徨不前,再次被邊緣化,甚至逐漸被同化,最終陷于對西方國家的文化依附,對文化軟實力的提升和文化強國的建設產(chǎn)生嚴重制約。
因此,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擺脫文化依附,警惕西方某些國家別有用心的文化殖民,在文化交流過程中保持文化和身份的自主獨立,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相當重要。
堅定文化自信,是既要警惕喪失文化主體性,又要避免盲目排外。在積極參與全球文化交流的過程中,保持自身文化主體性、異質性、獨特性,理性看待本土文化和外來文化,正確處理好繼承與發(fā)展的關系,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精準把握自身文化定位,明確未來發(fā)展方向,以堅定的文化自信,在激蕩的世界文化浪潮中站穩(wěn)腳跟,既不夜郎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批判地學習、借鑒外來文化,同時創(chuàng)新本土文化,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不斷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進而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
二、做好國際傳播對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性
要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必須堅定文化自信。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傳播,在積極的對外交流中形成感染力和影響力??梢哉f,文化自信是一種主動參與國際傳播的自信,能夠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當前的國際傳播局勢下,我國應重視通過國際傳播來提升文化軟實力。只有提升國際傳播力,才能實現(xiàn)文化的廣泛流傳和持久影響。
黨的十九大對文化軟實力建設進行再部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向世界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2]。這為我國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提供了明確路徑,即要自信、主動地參與世界多元文化交流,既要大力弘揚和推廣本土文化,又要批判地吸收和借鑒其他文化的優(yōu)秀成果。
當前,國際傳播秩序是一種由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信息和文化的單向流動,西方發(fā)達國家憑借自身強大的文化軟實力,主導著國際事務多方面的話語權。世界文化的傳播力和輻射力明顯不對等,呈現(xiàn)出“西強東弱”的態(tài)勢。這種文化交流的背后,實則暗含著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主義思想,是一種東西方文化主體性不對等的跨文化傳播。由西方發(fā)達國家主導的文化交流,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求同存異、文化共存,而是試圖消除文化間的差異,強化西方中心主義和西方霸權邏輯,體現(xiàn)著一種文化霸權和文化帝國主義。不過,西方發(fā)達國家掌握話語權,并不代表西方文化具有多強的優(yōu)越性,形成這一態(tài)勢的根源在于其具有強大的文化傳播能力。在如此不平衡的傳播過程中,西方發(fā)達國家將自身文化置于中心,強化西方文化的優(yōu)越性和主體地位,將西方資本主義的價值觀念、思想理念、行為規(guī)范及生活方式強加給東方,強調西方主流文化的一元性,推廣全球文化同質化。在此引導下,東方國家或將逐漸淪為喪失主體性的、缺位的、失語的“他者”。
細觀當前,我國的文化傳播能力較弱,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與經(jīng)濟、政治影響力不對稱,阻礙了我國文化軟實力、傳播力和話語權的提升。雖然近年來我國的政治影響力不斷增強,在國際社會上積極倡導和平發(fā)展的方案,但因國際傳播能力較弱,在以西方為中心的國際傳播格局中,被以一種東西方對立的方式看待和處置,方案中蘊含的思想文化內涵被忽視和誤讀。某些國家更是別有用心地歪曲事實,使一些主張和方案被國際社會誤解。對此,亟須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努力傳播當代中國價值觀念,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3]。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提高國際話語權”[4]。文化軟實力與國家形象、國際話語權密切相關。是否在國際事務中擁有一定的話語權,已成為建構國家形象的重要依托和衡量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標準。這要求我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堅定文化自信,積極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讓世界了解中國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思想底蘊,逐漸消解世界對中華文化的誤解。
三、國際傳播視域下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的路徑
(一)發(fā)揮僑務資源優(yōu)勢,掌握人際文化傳播渠道
面對當前國際大眾傳播渠道集中掌握在西方發(fā)達國家手中的這一國際傳播形勢,我國應用好人際文化傳播渠道,積極開展以人際文化交流為主要形式的國際傳播活動,將之作為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開路者,在以人際傳播為渠道的國際傳播活動中堅定文化自信。
我國僑務資源豐富,這是我國開展文化國際傳播的天然優(yōu)勢。文化具有強大的感召力,中華民族悠久綿長的文化凝聚著鼓舞各族同胞、海外僑胞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而共同努力的精神動力,對于動員海外僑胞參與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具有較強的號召力。海外僑胞雖然生活環(huán)境、成長背景各不相同,但同源同宗、同文同種是其共同特點。
一方面,他們中的大多數(shù)人了解中華文化、關心中國國情、關注中國發(fā)展,并且熟悉所在國的社會環(huán)境、風俗習慣和當?shù)孛癖姷乃季S模式,可通過他們將中華文化的理念、主旨和意義傳播給當?shù)孛癖姡涣硪环矫?,通過海外僑胞接觸的當?shù)亍拜浾擃I袖”,能一定程度為我國的文化傳播起到“轉換器”的作用,在豐富傳播渠道的同時,讓內容表達更適于當?shù)卣Z境。
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僑務資源優(yōu)勢,通過華文媒體傳播中華文化,使更多海外僑胞積極參與到傳播中來。這不僅有利于拓寬傳播范圍,更具感染力和說服力地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華文化,而且有利于減少中華文化在國際傳播中因語境不同而造成的文化折扣,一定程度消除傳播障礙和傳播隔閡。
當前,已有大量海外僑胞積極參與到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中,未來還應進一步加強與海外僑胞社區(qū)的聯(lián)系,繼續(xù)堅定文化自信,在對中華文化的高度認同以及對中華文化加快發(fā)展的自信下,協(xié)力推動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提升。
(二)巧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與社交平臺,提升國際傳播效果
當前,我國國際傳播能力較弱,文化影響力和輻射力不強,重要原因在于沒能真正做到把我們希望表達的與國際社會期待聽到的結合起來,以至于形成了一種自說自話、說了也白說的尷尬局面。這種局面不僅使我國經(jīng)常處于失語和被西方媒體建構的狀態(tài),而且還極大影響了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效果。
如今,我國已列身于國際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前列,擁有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傳播平臺,如抖音的海外版在世界各國掀起火爆潮流。國內社交媒體平臺應堅定文化自信與文化自覺,主動承擔起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責任與使命,積極、自信地開拓國外市場,構建中華文化的強大傳播艦隊。
具體來說,一是要善于利用大數(shù)據(jù)技術,掌握國際社會關心的、國際受眾感興趣的內容,并利用社交平臺實現(xiàn)與國際受眾的及時互動,改變以往以單方面宣傳為主的傳播形式。比如,每逢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時,積極利用國際社交平臺的直播、投票、送禮等多種服務功能,向海外用戶贈予獨具中國特色、傳遞中國理念、蘊含中國符號的禮物,或選取投票呼聲最高的話題策劃欄目內容等。通過互動拉近中華文化與國際受眾的距離,吸引更多關注。
二是要在保持高度文化自信的前提下,鼓勵國民積極參與中華文化的國際傳播,以普通人的視角講述中國的文化故事,使我國的文化傳播更親切、更生動,把以往抽象的、“高大上”的宣傳敘事轉化為鮮活的、接地氣的日常生活敘事,通過人民的生活實踐經(jīng)歷展現(xiàn)中華文化的精髓。
三是針對外媒的大肆炒作、惡意渲染和歪曲報道,要針對性開設辟謠賬號,對突發(fā)事件、危機事件及時發(fā)布信息予以回應,努力做到“澄清謬誤、明辨是非,聯(lián)結中外、溝通世界”;對于涉及我國政治經(jīng)濟形勢、軍事動向等核心問題,應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消息,做好解讀和評論,防止外媒惡意解讀和渲染,消除西方媒體對我國的歪曲報道和惡意解讀。
總之,要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就要巧用新技術、打造新平臺,在落小、落細、落實上下功夫,在文化交流互動中增進理解與認同,在國際社交網(wǎng)絡建立強大的輿論發(fā)聲陣地,掌握輿論引導的主動權,提高中華文化在國際社會的認同度和影響力,進一步增強國際話語權。
(三)賦予中華文化新的時代內涵,激發(fā)其發(fā)展活力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yōu)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4]。提升文化軟實力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信,在繼承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還要與時俱進不斷進行文化創(chuàng)新,打造能被廣泛傳播且具有持久國際影響力的文化精品。
中華文化具有深厚底蘊。但就目前的發(fā)展狀況看,中國作為一個文化大國,尚未對自身傳統(tǒng)文化資源進行深入挖掘和整合創(chuàng)新,尚未真正做到把文化資源優(yōu)勢充分轉化為文化競爭力。
對此,一要加強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挖掘,提煉并傳播其中精華;二要采用順應時代發(fā)展、符合國內外受眾需求的傳播形式和話語表達,選擇易被當?shù)厥鼙娊邮?、與當?shù)匚幕L俗等人文因素相契合的文化符號,在傳播過程中不斷更新、升級,盡可能打造能夠消除傳播隔閡的中國符號、中國名片;三要在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過程中,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不斷整合創(chuàng)新;四要將中華文化與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現(xiàn)狀以及彰顯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相結合,激發(fā)其內在活力,以抵抗西方話語的惡意攻擊;五要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前提下,學習國外文化的先進內容和表達形式,兼容并蓄,在國際傳播過程中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為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注入不竭動力。
四、結語
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是增強綜合國力、提升民族凝聚力、塑造大國形象的重要途徑,需要繼承和弘揚我國文化的深厚底蘊,需要通過國際傳播吸收先進養(yǎng)分,打破被西方發(fā)達國家書寫、言說、質詢和形塑的邊緣化失語狀態(tài),增強國際話語權和文化影響力。而堅定文化自信,保持對自身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身份認同,主動參與到平衡的跨文化傳播過程中,能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提升提供堅實基礎、強勁支撐和不竭動力,確保中華文化不在多元文化交流碰撞中迷失方向。
總之,要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就要堅定文化自信,積極開展國際傳播,在文化的交流傳播中堅持自身文化主體性和獨特性,正確看待自身文化與其他文化的差異和關聯(lián),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取長補短、聚同存異,充分發(fā)揮現(xiàn)有優(yōu)勢和資源,與時俱進發(fā)展創(chuàng)新中華文化。
參考文獻:
[1] 鄭學剛.中國文化軟實力提升研究[D].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18.
[2] 習近平.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chǎn)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EB/ OL].新華網(wǎng),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19cpcnc/2017-10/27/ c_1121867529.htm,2017-10-27.
[3] 王琎.努力夯實國家文化軟實力的根基:訪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主任張國祚[N].光明日報,2015-08-30(007).
[4]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2,155.
作者簡介 李怡寧,碩士在讀,研究方向:國際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