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蓮 四川省富順縣北湖實驗學校
英語作為一門全世界通行的語言,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語的學習也越來越重要。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對初中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應試化教學方式,采用多種多樣有趣的、能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式,注重英語教學的實效性,保證英語課堂的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保證學生都能熟練運用英語來進行交流。下文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簡單研究。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近年來教育領域也在不斷進行改革。新課程改革的提出,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必須提高教學質量,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但是,就目前初中的英語課堂教學情況來看,教師大多是以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來進行課堂授課,只是以應試的要求來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沒有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迫地接受知識,學習積極性也不高。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有效教學的必要性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方面,新課程改革中,國家對學生及教師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求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不僅要掌握英語的一些基礎知識,還要提高英語聽說讀寫的能力,改變只會寫不會說的現狀,要讓學生都敢于張口,積極張口,大聲進行練習。二是社會飛速發(fā)展對教師教學手段的改進。隨著社會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信息技術也在不斷發(fā)展,信息技術開始運用到越來越多的領域,也運用到了課堂教學中來。這一運用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很多條件,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來進行視頻展示,為學生講授有趣的英語知識,使枯燥的英語學習變得更有趣,更形象。
在我國當前的教育中,英語課堂教學仍然存在很多問題。新課改要求“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圍繞學生開展教學設計。只有圍繞學生進行教學活動,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目前,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依然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教師處于課堂的中心位置,教師按照教材要求,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處于一個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這種“填鴨式”的教育形式,只能短時間內取得一定的效果。按照此方法進行下去,會使學生喪失主動學習探究英語的能力,將嚴重影響學生之后的英語學習,阻礙他們的成長。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也是注重學生參與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但是這些在當前教學過程中被忽略掉了,英語教學過于注重理論的傳授,要求學生對知識點死記硬背,實踐意識不強。我們學習英語是為了在現實生活中運用,所以教師不應只是重視對理論知識的講解,還應該重視英語的使用,應該把聽說讀寫結合起來,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練習。
學習首先要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只有擁有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究,從而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學生積極參與其中,有利于教師及時了解教學效果的反饋,對學生掌握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然后有針對性地改正,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對英語學習來說,積累很重要,需要學生積累大量的英語單詞,并且要通過反復循環(huán)的記憶,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初中生往往都愛玩,單詞記憶過程又相對比較枯燥,所以長此以往就很容易產生懈怠心理,覺得英語學習枯燥無味,慢慢喪失了學習英語的興趣,這樣會嚴重影響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我國當前的教育仍然需要更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經濟等方面也取得了飛速的發(fā)展,各個領域都開始創(chuàng)新,教育領域也不例外。但是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不能擺脫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影響,導致其在教學過程中不能用創(chuàng)新的思維去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因此,教師需要及時更新教育理念,不斷豐富教學方法。
教師在英語教學時要努力改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可以采用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首先使學生進入到英語課堂教學的情境中,在課上可以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活躍度,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現樂趣,可能是解決一道英語題的樂趣,可能是敢于張口交流的樂趣,可能是收獲句型語法知識的樂趣等,這種教學方式會慢慢使學生產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濃厚興趣,這樣對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都是有益的。
課堂教學作為初中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主要渠道,教師需要重視起對學生的課堂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有用的英語知識。在新課程改革中提出了“翻轉課堂”“小組合作學習”“錄制微課”“創(chuàng)設情境”等多種新型教學方式,供教師進行選擇。教師可以選擇其中一種教學方式,也可以選擇幾種教學方式的結合,如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課前錄制微課供學生學習,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這種教學方式可以鍛煉學生的英語自學能力。教師在課上還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可以在課上積極發(fā)言,這有利于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真正發(fā)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鍛煉英語思維以及語法能力。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學生快樂學習的前提,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不難發(fā)現,當學生不喜歡一個教師時,那么在這個教師上課時,他也不會愿意聽,會覺得這個教師說什么都是錯的。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成績會受到影響,所以構建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非常重要的。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要想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注重課堂教學氛圍以及課堂教學方式,通過采用多種多樣的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教學,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還有利于使學生愛上英語課堂,愛上英語教師,從而愿意和教師進行互動交流,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
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首先要有課堂有效性的觀念,認識到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性,改變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教育模式,注重對學生語言能力的訓練。教師應該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引導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提高課堂的有效性,首先需要改進教學模式和方法,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引導學生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不斷改進課堂教學過程。
在教學初中英語教材中關于打招呼的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要讓學生明白,熟人見面時候的打招呼方式和陌生人初次見面的打招呼方式是不一樣的。教師可以先簡單講授一下教材上的相關知識,然后在網絡上找一些熟人打招呼、家庭成員之間打招呼、陌生人打招呼的家庭劇的影視片段,讓學生真切感受到打招呼的不同形式,熟悉英語的發(fā)音和讀法,提高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能力;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之內進行不同情境下打招呼的訓練,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借助多媒體來播放視頻,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教師不僅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也可以放一些英文歌曲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放松。通過聽大量英文歌曲,不斷被熏陶,讓學生體會英文歌曲中的文化,培養(yǎng)學生利用英語文化來思考英語、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思維。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把學生當作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教師為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要充分了解班級內學生的學習水平、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然后據此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組內優(yōu)秀學生帶動基礎稍差的學生。由于有的學生對于不懂的知識點不好意思向教師請教,但是通過分小組(每個小組都有優(yōu)、中、差三類學生)學生可以向小組內優(yōu)秀學生請教,從而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的優(yōu)勢。
教師在選擇小組合作學習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選擇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單元,如When is your birthday?這一單元,教師安排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與要求,設置一些從易到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小組討論進行解決同時,引導學生針對同一個問題得出多種不同的答案,然后根據學生的答案進行分析,分析不同答案的閃光點,充分激發(fā)學生探討問題的欲望,不斷拓展學生的英語思維。由于不同學生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相互討論可以讓學生取長補短、拓寬思路。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除了強調要使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還強調要使用科學的評價方式來對學生的課堂及課下表現進行評價。新課程改革的教育理論倡導的是贊賞式的教育方式,也就是提倡教師在上課過程中盡量避免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以表揚鼓勵為主,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和長處,并及時進行表揚,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課上發(fā)言、回答問題情況、完成作業(yè)情況等進行適當的表揚,通過表揚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教師要鼓勵學習比較優(yōu)秀的、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向更高層次發(fā)起挑戰(zhàn);對于學習能力稍微弱一點的學生,在其回答不正確的時候,教師也不要馬上批評,要先鼓勵他、肯定他敢于回答問題的勇氣,然后一步一步發(fā)現問題的所在并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又能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教師在教學八年級英語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這一單元時,先講解各種家務的單詞用法,然后講解做家務的各種短語用法以及表示請求對方做某事的句型,接著讓學生進行小組練習,熟練掌握短語句型的用法。熟練掌握后,教師進行提問,學生來舉手回答,對每一位回答的學生,教師都需要先進行肯定的表揚,然后鼓勵其再接再厲。對于回答錯誤的學生,教師應進行指導,幫助其掌握英語知識,提高英語運用能力,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由于課時緊張、教學內容多、教學任務重的原因,英語課堂大多是以講課為主,很少組織英語活動,學生大部分時間都在背單詞、做練習。時間長了之后,學生容易感到厭煩,喪失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完成正常的教學任務之后,可以花時間組織一些有趣的英語課外活動,鼓勵學生多參與活動,以此鍛煉學生對英語的實際運用能力,讓學生在活動中邊玩邊學,感受英語的樂趣。
教師可以在一個單元學習完成之后,針對單元的內容,開展一個英語主題演講活動,例如,在學完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這一單元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學習一些關于運動的詞匯,讓學生以My favorite sport為主題,寫一篇演講稿,寫完之后進行朗讀鍛煉,最后每個人再上臺進行演講。對表現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獎勵,提高學生參與英語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以及口語表達能力都得到鍛煉。
隨著素質教育以及新課改的推進,社會對教師及學生的要求越來越高,要求教師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科,要求教師改變以往的重視應試、書面等方面的英語能力,轉為重視對學生口語能力的培養(yǎng),要培養(yǎng)敢于說、會說的學生;同時,也越來越重視英語教學的有效性,要求教師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通過豐富的教學手段,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斷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英語的興趣,從根本上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