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維和
文題亮相
請以“那個瞬間,觸動了我”為題,寫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病文在線
那個瞬間,觸動了我
“吱——吱——”悠長的蟬鳴將我再次帶到爺爺?shù)男〔藞@。爺爺年紀大了,家里人都勸他多在家里休息,可他執(zhí)意要種一塊地,也就是這個小菜園。①想到這里,我踏了進去。
一進小菜園,我和往常一樣,在爺爺?shù)墓ぞ咝∥堇锓@兒、翻翻那兒,總想找出什么新鮮玩意兒來瞧瞧。②
突然,我在小屋門口看到了一個擔子,這個擔子長長的,扁扁的,擔子兩邊還分別掛著兩個鉤子。③我好奇地將擔子拿起來,仔細地端詳著。④爺爺走進來,見我拿著擔子,趕忙對我說:“你咋來啦?小心點,別被鉤子勾著衣服,正好我要去挑水,你拿著擔子跟過來,我讓你見識見識擔子的用法?!?/p>
爺爺把扁擔一前一后地扛在肩上,又在前后的鐵鉤處分別掛一只空桶⑤,便領(lǐng)我出了門。沿著田埂走不多遠,我們便來到了河邊。爺爺拿起兩只水桶,放進河里咕嘟咕嘟地灌著水。⑥過了一會兒,爺爺拍拍我的肩,說:“喏!兩桶水已經(jīng)灌滿了,你要不要試試呀?這兩桶水可是很沉的哦!”我不服氣地說:“爺爺,我要試試!”⑦爺爺看著我堅定的眼神,夸贊道:“好,有勇氣,我教你怎么挑?!闭f著,爺爺一邊指點我的動作,一邊把擔子橫著放在我的肩上,讓兩個鉤子垂直朝下牢牢地勾住水桶?!坝涀?,等把兩桶水挑起來時,要用兩只手穩(wěn)穩(wěn)地扶住擔子,不然身子一晃,水就灑了,前面的努力可就白費了?!薄班牛抑懒?!”我堅定地回答道。
我依著爺爺?shù)闹更c,用盡全身力氣,終于把水桶挑離地面幾厘米??晌业碾p腿卻在輕微地顫抖著,⑧根本無法向前邁步。我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水桶在扁擔上晃晃悠悠。爺爺見狀,趕忙扶著擔子,將扁擔從我肩上拿下來:“還是我來吧!等你力氣大點再來挑吧!”我看著爺爺挑起擔子,邁著穩(wěn)穩(wěn)的步伐向菜園走去。⑨
一路上,我聽爺爺講起他年輕時的故事:那時候收莊稼都靠人力,家家戶戶有一副扁擔,挑水挑菜,挑成捆的糧食和化肥,還挑著小時候的爸爸去趕集……扁擔悠悠,爺爺挑著它走過了青年和中年,直到老了依舊沒離開他的老伙計。
那一瞬,正午的烈日透過一片片樹葉照在爺爺?shù)纳砩希舱赵跔敔數(shù)哪穷^白發(fā)上,刺眼的陽光使我一時恍了眼,仿佛看到了擔子陪伴爺爺?shù)挠朴茪q月。看著爺爺?shù)哪穷^白發(fā),⑩我不禁想:爺爺將自己的歲月無償?shù)孬I給了那片他深愛的土地,正如《三黑和土地》中寫的那樣,農(nóng)民們對土地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而正是這份情感,讓他們種下了養(yǎng)活人民的糧食。
那一瞬,觸動了我。
①這個小菜園究竟給“我”家?guī)砹嗽鯓拥谋憷?。這里沒有交代清楚,應(yīng)予以補充。
②兩個“翻翻”,語義重復(fù),可將后一個“翻翻”改為“找找”。
③表意不明,與實際不符。應(yīng)該是繩子上掛著鉤子。
④“端詳”后面缺少心理描寫的內(nèi)容。
⑤表述語言不夠精煉。
⑥動作描寫不連貫,先后順序不明確。
⑦語言描寫缺少感情色彩,沒有寫出少年不服輸?shù)男愿瘛?/p>
⑧邏輯關(guān)系不明,顫抖的原因是什么?這里沒有交代。
⑨對爺爺挑扁擔的細節(jié)缺乏生動的動作、神態(tài)等描寫,語言缺乏感染力。
⑩敘述視角應(yīng)轉(zhuǎn)換成“我”,且表達語言不夠精煉??杉訌妼敔斕舯鈸^程的描寫渲染,讓情感的抒發(fā)變得自然而然。
病情分析
扁擔承載了爺爺?shù)男羷跉q月,也承載了小作者跟爺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習(xí)作借老物件“扁擔”來表達小作者對爺爺、對故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但本文的不足之處也非常明顯。
1.表達不規(guī)范,語病較多。習(xí)作中存在多處語病,如成分殘缺、表意不明,搭配不當?shù)?,雖然都是些小問題,卻使習(xí)作文氣不暢通,影響了讀者的閱讀感受。
2.缺乏細節(jié),描寫不夠生動。如爺爺用扁擔挑水的動作、神態(tài),“我”挑水時水濺出來等細節(jié)處理得都比較粗糙;對“我”挑水時的神態(tài)等也沒有寫出少年不服輸?shù)男愿?,人物描寫不夠傳神?/p>
3.描寫不細致,主題不突出。“那個瞬間”是習(xí)作著力要刻畫的,要有工筆細描的場景,但小作者對此的描寫卻不夠細致,導(dǎo)致習(xí)作主題升華得不到位。
化蝶之作
那個瞬間,觸動了我
◎王適之
“吱——吱——”悠長的蟬鳴將我再次帶到爺爺?shù)男〔藞@。
爺爺年紀大了,家里人都勸他多在家里休息,可他執(zhí)意要種一塊地,也就是這個小菜園。卻沒想到種得頗有成果,這個小菜園居然提供了我家一年四季的蔬菜。
一進入小菜園,我就和往常一樣,在爺爺?shù)墓ぞ咝∥堇锓@兒、找找那兒,總想尋出什么新鮮玩意兒來瞧瞧。
突然,我在墻角看到了一個擔子,擔子長長的、扁扁的,兩邊還分別掛著一根繩,繩子末端有一個鉤子。我好奇地將擔子拿起來,琢磨它是干什么用的。爺爺走進來,見我正拿著擔子,趕忙對我說:“你咋來啦?小心點,別被鉤子勾著衣服,正好我要去挑水,你拿著擔子過來,我讓你見識見識這個擔子的用法?!?/p>
爺爺在扁擔前后的鐵鉤處分別掛一只空桶,然后把扁擔一前一后地橫著扛在肩上,便帶著我出了門。沿著田埂走不多遠,我們便來到了河邊,爺爺拿起兩只水桶,放進河里咕嘟咕嘟地灌著水,然后麻利地把兩桶水提上來。爺爺拍拍我的肩道:“喏!兩桶水已經(jīng)灌滿了,你敢不敢試試呀?這兩桶水很沉的哦!”我不服氣地說:“有什么不敢試的!”爺爺看著我堅定的眼神,夸贊道:“好,有勇氣,我教你怎么挑。”說著,爺爺一邊指點我的動作,一邊把擔子橫著放在我的肩上,讓兩個鉤子垂直朝下牢牢地勾住水桶。“記住,把兩桶水挑起來時,要用兩只手穩(wěn)穩(wěn)地扶住擔子,不然一晃,水就灑了,前面的努力就白費了?!薄班?,我知道了!”我認真地回答道。
我依著爺爺?shù)闹更c,雙腿慢慢直立,用盡全身力氣,終于把水桶挑離了地面幾厘米??晌业碾p腿卻因承受了太大的重量而微微顫抖,根本無法向前邁步。我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兩只桶在扁擔上晃晃悠悠,水也跟著一點一點濺了出來。爺爺見狀,趕忙將扁擔從我肩上拿下來:“還是我來吧!等你力氣大點時再來挑吧!”沒想到那扁擔到了爺爺肩上好像一下子變輕了,爺爺邁著穩(wěn)穩(wěn)的步伐向菜園走去,一路上跟我有說有笑地聊著天。
爺爺說,他年輕那會兒收莊稼都是靠人力,家家戶戶都有一副扁擔。作為家里的壯勞力,他挑過水挑過菜,挑過成捆的糧食和化肥,還挑過小時候的爸爸去趕集……扁擔悠悠,爺爺挑著它走過了青年和中年,直到老了依舊沒離開這個老伙計。
我突然注意到,正午的烈日透過一片片樹葉照在爺爺身上,最強的那束光正好照在爺爺那頭白發(fā)上,我被這個光芒四射的瞬間深深觸動了,以至于停下腳步,靜靜地看著爺爺越走越遠的背影,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挑著擔子的爺爺。
回過神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爺爺將自己的歲月無償?shù)孬I給了他深愛的土地,正如《三黑和土地》中寫的那樣,農(nóng)民們對土地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而正是這份情感,讓他們種下了養(yǎng)活人民的糧食。
(山東淄博市張店區(qū)九中七·12班)
升格點評
1.逐層深入,過渡自然。升格后的作文以“我”進菜園——跟著爺爺去挑水——“我”挑不動扁擔——爺爺挑扁擔等一系列的情節(jié)遞進,徐徐引出令“我”觸動的“那個瞬間”,情感逐步濃烈,直至高潮。全篇過渡自然,讀來水到渠成。
2.動情點工筆細描,情感濃烈。升格文對“那一瞬間”進行了細致的描繪,引出文末“農(nóng)民與土地的情感”這一深刻的話題,是對爺爺?shù)馁澝?,也是對廣大像爺爺一樣農(nóng)民的贊美,升華了主題。
3.文從字順,文氣貫通。升格后的習(xí)作修改了原文中存在的語病,并對詞句進行潤色,增強了語言的表達效果,使習(xí)作文氣貫通,讀來流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