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緒奎
在新課改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深度學習理念是現(xiàn)階段信息化時代發(fā)展的重要產物,該理念為小學階段語文教學方式改革、促進課堂教學效果提升起著重要作用。本文就深度學習理念下,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學科閱讀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有效教學展開研究,以推動學生在閱讀中實現(xiàn)深度學習,促進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現(xiàn)良性發(fā)展。
一、深度學習理念的概念與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
(一)深度學習的概述
隨著新興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AI、人工智能、大數(shù)據(jù)、區(qū)塊鏈等技術也不斷地在我國教育發(fā)展過程中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并發(fā)揮出巨大作用,進而衍生出一種名為“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相比于該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深度學習”通常指的是一種區(qū)別于淺層學習的相對概念。
受益于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影響,在教育領域的“深度學習”更是一種教育指導思想與方法,其核心本質為“知識的整合+高質量的輸出”,同時其規(guī)定學生要想獲得新內容、新知識,就必須學會有效運用自身的學習技能,發(fā)揮出巨大的學習能力,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思想,通過對自身學習行為的有效控制,來對某一學習素材進行從點到面的深入分析、挖掘,進行多水平的加工及內容重組,從而在習得的過程中掌握并應用這些內容、知識和技能,最終要學習復盤,在復盤中不斷成長,更成熟的應用這些知識和技能。由此可知,“深度學習”強調的是一種過程性學習活動,其與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在于需經(jīng)過一系列邏輯性結構的分析與加工,才能獲取最終的知識與內容。
(二)深度學習與語文閱讀教學的關系
無論是從學習主體還是學習方法來看,深度學習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間都有著相互影響與相互作用的關聯(lián)性。從學生主體來看,基于深度學習的核心本質“知識的整合+高質量的輸出”,其更突出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人翁意識。而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閱讀標準與課程計劃,來一步步引導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學習方法,以此才能發(fā)揮學生自身主觀能動性參與閱讀學習與分析活動,從而探索出有益于其自身語文學習發(fā)展的良好知識與內容,這也突出了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重要作用。從學習方法來看,深度學習采取的是通過預評估,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并預備和激活之前的知識,來幫助學生獲取新知識,并在新知識的基礎上深度加工知識,最終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評價總結。這與閱讀教學方法有著一定的關聯(lián),通過深度學習所創(chuàng)建的積極的學習氛圍,教師可通過多種科學的教學方法來指導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學習,從而達到良好的閱讀學習效果。
二、深度學習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在傳統(tǒng)觀念中,學生對各個學科的知識熟練掌握需要建立在完成大量練習題的基礎上。為此,多數(shù)教師都偏向于采用題海戰(zhàn)術,這顯然違背了為豐富學生課余時間的學習活動而布置課后作業(yè)的初衷。事實上,過多的作業(yè)往往會造成作業(yè)完成質量不高,非但不能達到預期的鞏固效果,反而可能使學生感到枯燥和疲倦,甚至產生厭煩和抵觸的心理,不利于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加之,為了讓學生熟練掌握題型,教師所布置的大量作業(yè)在模式上也往往大同小異,缺乏創(chuàng)新性。過多單一重復的習題和作業(yè)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益,還可能適得其反。而深度學習能改善以上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對深度學習的特征進行分析,對深度學習的聯(lián)想學習法以及結構分析法進行應用,在實際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主動參與到相關主題活動中,對學習內容產生更深刻的直觀感受以及體驗。在深度學習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對課本內容進行學習,還要對課本內容中的本質進行探究,并能保持著求知的思緒,對其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變,能通過舉一反三的方式來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率。通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用最新的“深度學習”教學理念,能夠有效引導學生科學地開展閱讀學習活動,通過對閱讀學習活動的結構性重組,可針對重要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和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最終可提高學生的閱讀學習積極性,并挖掘出獨特的閱讀價值和意義。
(一)重視課文載體的作用
“深度學習”理念強調的是采取科學的方法對所學的內容及知識進行結構性的重組與分析,從而挖掘出適合學生所需的閱讀思想和價值。因此,其強調的是課文載體的關鍵性作用,引導教師應基于語文課文中的文本資源,進行教材內容的深度挖掘,擴大課文載體的重要效應,為學生構建基礎且專業(yè)的學習架構,以此更好地指導學生開展閱讀學習。
(二)提高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基于“深度學習”的教學理念,可將學生的學習行為以“金字塔”的形式進行分級評價。將學習金字塔分為六層,其中最上面兩層則為淺層學習階段,主要表現(xiàn)有“單純聽課”“提前預習閱讀內容再上課”,學習內容的留存率僅有5%和10%。由第二層往下至最后一層則為深層學習階段,主要表現(xiàn)為“聽課,認真做好筆記”“聽課,做好筆記并以思維導圖的方式進行內容整理”“能積極地與同學、老師交流問題”與“能做別人的教師進行問題講解”,此時的學習內容留存率從20%依次上漲至90%,有效做到了將閱讀知識進行總結提煉,并能夠內化知識,從而做到對他人的正確輸出,以此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
三、結合深度學習理念,基于“課前、課中、課后”的閱讀教學策略
(一)課前:以學生為主體,開展深度學習
1.以學生為主體展開深度學習模式的重要性
深度學習理念下需要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最大化地實現(xiàn)閱讀教學效果。深度學習模式核心目標是推動學生更好地發(fā)掘自身潛能,實現(xiàn)高效自主學習。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時要發(fā)揮引導作用,積極地鼓勵小學生參與課堂閱讀活動,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通過深度學習展開更深層次的思考,進而加深對知識的感悟與理解。
2.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在深度學習理念下開展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在引導學生開展學習活動時,要根據(jù)學生對知識的接納程度和具體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內容,要尊重小學生的個性化和差異化,規(guī)避“一刀切”的教學方式。例如,在共同學習《觀潮》一文時,教師要在課前根據(jù)小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xiàn)和學習狀況,并結合教材大綱及課文內容設計閱讀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面對不熟悉的生字生詞加以標注,并聯(lián)系上下文展開自主思考,實現(xiàn)思維拓展并理解記憶;了解課文“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能夠把握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順序;結合文本內容,想象錢塘江漲潮的畫面,感受祖國山河的壯美。根據(jù)目標的要求,教師在深入閱讀階段,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第 3、4、5 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想象錢塘江大潮的幾個畫面,并結合文本內容進行具體分析。這樣,學生在目標的引導下能夠逐漸走進文本,理解文字含義的同時,感受作者面對此情此景表達的思想情感。
(二)課中:有效運用U型路線指導閱讀教學
1.U型路線指導教學的必要性
結合深度學習理念的過程性思維,基于課中教學階段,筆者建議教師可采用“U型路線“指導閱讀教學。深度學習理念為小學語文教學任務的深化和貫徹落實、促進學生對閱讀教學內容的整合認知、提高教學過程效用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可見深度學習過程是一個“沉淀—反思—上浮”的U型過程。
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閱讀教學時,也要圍繞這一教學路線特征展開指導,要明確閱讀過程中深度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實現(xiàn)知識的內化,配以必要的教學情境,可達到良好的閱讀教學效果。因此,關注和重視學生的深度學習進展和具體情況顯得尤為重要。
2.U型路線指導教學的具體應用
首先,教師要將教學重點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橐龑W生自主學習;其次,要注意課堂教學方式的多元化,單一的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趣而降低學習熱情,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地融入課堂教學氛圍,豐富閱讀教學內容,以帶動學生集中注意力,實現(xiàn)學生通過閱讀活動進而更好地了解和感知文本內容,發(fā)掘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并產生有效共鳴。促進深度學習模式在閱讀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關鍵是通過合理利用該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此學習氛圍下實現(xiàn)自我理解并深刻感悟整個學習過程。語文教師在引導學生進入自主閱讀環(huán)節(jié)時,可以采取讀寫融合的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面對不理解的內容或是重點知識點進行相應的標記,并為學生預留出足夠的思考和討論時間,讓學生逐漸深入文本內容,挖掘深層次知識內容,進而實現(xiàn)深度學習。例如,在課堂上講解《莫高窟》一文時,學生通過初步了解文章內容,被文中所描述的精美壁畫工藝所折服,同時也對其中反面人物的毀掉文物及賣國行為產生憤懣,對文章中關于文物流失的情節(jié)產生感慨。本文的閱讀教學,實現(xiàn)了學生對文章內容的情感共鳴,與深度學習理念所呼應。因此,教師要使學生在作業(yè)中獲得進一步的提升,而不是僅僅利用題海戰(zhàn)術去提高學生對各類知識點的記憶能力。在課堂之后,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能對學校課后服務水平進行不斷提升,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進而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的不足,并對自身的知識點進行總結與分析。
3.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實現(xiàn)U型教學過程的優(yōu)化
傳統(tǒng)語文閱讀教學中多采取教師為主導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差異化發(fā)展,導致學生在參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只能實現(xiàn)淺層學習,在閱讀環(huán)節(jié)中的學習活動缺失主動性和自主性。而現(xiàn)階段在深度學習U型教學理念下,教師應摒棄灌輸式教學,開展高效閱讀活動。例如,在指導學生閱讀課文《鳥的天堂》時,可先于課前利用信息技術及設備制作課件,并在課堂上播放,帶領學生深入課文意境,讓學生從聽覺、視覺上進行深刻感悟;之后帶領學生在富有生機的情景中理解作者寫作時所運用的各種描寫手法,引導下學生開展討論活動并積極思考;最后,教師還可以結合文本內容設計隨文練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表達能力。這樣在情境中學生才能深入體驗文字的魅力,提高閱讀效果。
(三)課后:結合課后練習,加強課堂閱讀指導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小學語文的閱讀教學必須加強所有學生的閱讀指導,使他們在體驗中積累經(jīng)驗,在感悟中突破自我,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越高,整體的教學效果就越理想。以深度學習為基礎,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指導工作時,語文教師應該更新傳統(tǒng)思路,增強小學生的“主人翁”意識。
1.結合課后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結合課后練習設計核心問題,可以精簡教學結構,突出教學問題引導的重要作用,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最終走向“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課堂,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例如,在講解《憶讀書》一文時,該教學模塊中涉及課后思考練習問題“冰心為什么說‘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以此作為本文主要教學目標來進行相關的教學方案設計并開展閱讀教學活動,構建核心問題網(wǎng)絡:你從哪兒讀出了冰心的心情?冰心七歲時一知半解讀《三國演義》,你贊同這種讀書方法嗎?誰發(fā)現(xiàn)了冰心讀書快樂的秘密?她認為怎樣的書才是好書?冰心從讀書中得到了哪些收獲?讀書給你帶來怎樣的快樂?根據(jù)問題網(wǎng)絡,教師可設計三個板塊:復習導入,聚焦“快樂”;梳理經(jīng)歷,感受“快樂”;拓展總結,延伸“快樂”。這樣,幫助學生理解了冰心所說的“我永遠感到讀書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樂”的同時,滲透梳理了信息方法(圈畫、圖表、分條等)的學習與引導,教學落實思考與練習,精準地凸顯和完成了教學目標,使閱讀走向深度,進而成功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幫助學生在閱讀世界中獲取到更好的閱讀體驗。
2.結合課后練習,鍛煉學生理解能力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通過課后練習的習題,結合深度學習理念,可啟發(fā)學生從不同視野和角度去理解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更好地透過文本內容探索出潛在的文學樂趣和情感,從而鍛煉學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達到良好的閱讀學習目的。例如,在講解《琥珀》一文時,文中細致地講述了琥珀的形成過程與發(fā)展階段,課文末尾也提出了問題:“課文為什么說從那塊琥珀,我們可以推測發(fā)生在幾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形?”通過課后習題,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在課文中找到這句話所在的位置,是在文中最后一個自然段的倒數(shù)第二行。秉持著深度學習的理念,教師應積極地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技巧“把控關鍵句的前后信息”。通過對最后自然段關鍵句前后信息的細讀,可初步了解通過琥珀可以知道,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jīng)有蒼蠅和蜘蛛了。而這句話正是課后問題“為什么說琥珀可以推測故事詳細情形”的直接解釋和解答。無論是從文章結構還是從語境判斷入手進行分析,其最終都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視角來看待問題,加強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升了自身的閱讀分析能力。
綜上所述,在深度學習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當圍繞教學要求,并結合小學生學習特點來明確教學目標,以促進小學生全面發(fā)展。閱讀活動的開展要引導學生深入文本內容進行深層次的思考并理解記憶,提升閱讀教學效果。教師還應依據(jù)實際教學效果,不斷地改進教學策略,生成持續(xù)有效的教學策略。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