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武 林芳富 詹 敏(通訊作者)
審美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其涉及人類先天的生理因素和后天的經(jīng)驗學習,由于人們所處的生活地域不同,擁有的文化背景、經(jīng)濟條件、教育程度、思想習俗迥異,導致審美觀念存在一定的差異,而這種差異深深地影響著藝術設計。李超德認為人是感覺、享受、審美和創(chuàng)造性自我塑造的場所,設計美學研究的核心內(nèi)容應該放到圍繞設計產(chǎn)品消費者、接受者主體的“人”身上。只有對人有更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進行藝術設計,歌德曾說過“并非凡是合理的都是美的,但是凡是美的確實都是合理的,至少應該合理?!币簿褪钦f美的東西是存在 “合理性”的。安簡·查特吉(Anjan Chatterjee)認為人經(jīng)過演化,發(fā)現(xiàn)某些特征是美的,祖先們碰巧發(fā)現(xiàn)這些特征能給人帶來快樂,正是這部分人更有可能將他們的基因遺傳給后代,通過演化,這些美的特征被夸大。所以人們在審美上會存在著一定的共識。
從古至今,人們對于美的存在和形式一直爭論不斷,至今仍有大量的學者在不斷鉆研,在長期的思想碰撞中,為藝術設計的發(fā)展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jīng)驗,形成了許多形式美法則,而對稱就是最基本的法則之一,古今中外,出現(xiàn)了大量采用了對稱特征的作品,比如良渚玉琮、三星堆商銅縱目面具、埃及胡夫金字塔、希臘帕特農(nóng)神廟、梵蒂岡圣彼得教堂、北京紫禁城等等。是什么原因?qū)е铝巳藗冊诓煌瑫r空,不同地點卻對對稱特征有著相似的應用,如果可以了解對稱特征之于人的影響,便可以從人的角度去揭開對稱特征對藝術設計的影響。本文嘗試通過使用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以客觀的實驗數(shù)據(jù)去研究對稱特征,從認知科學的角度分析形式美法則形成的原因,從實證的層面對形式美規(guī)律進行驗證研究,同時也豐富了美學探索的方式方法。
澤基(Zeki)發(fā)現(xiàn)了大腦的許多視覺區(qū)域及其體現(xiàn)的不同的視覺屬性,如顏色、運動和形式的功能專業(yè)化。即人的視覺系統(tǒng)是有特定偏好的,或者說是有內(nèi)在規(guī)律的,掌握這些規(guī)律并將其運用到藝術設計中,是許多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之所以名垂青史的原因之一。而對稱就是在人們的長期的演化和發(fā)展過程中被探索出來的一種視覺特征,就此學者們展開了大量的研究。王(Wang)等人發(fā)現(xiàn)對稱性圖標更能吸引用戶。洛赫(Locher)等人通過眼動追蹤實驗發(fā)現(xiàn)人們在進行視覺搜索的過程中會更快地被對稱特征吸引。對于這種偏好現(xiàn)象,羅德里戈(Rodrigo)等人認為對稱設計可以保持平衡感并加強規(guī)律性,從而讓用戶更容易理解設計,幫助獲取整體構圖,進而增強審美感知。奇普曼(Chipman)等人認為對稱可以降低復雜度,從而提高被感知的速度。馬金(Makin)等人根據(jù)流暢性假說(Fluency Hypothesis)理論,認為人們更喜歡對稱形式的原因是對稱圖形可以被更流暢地感知和加工,而流暢的感知會產(chǎn)生積極的享樂情緒。其他研究也認為對稱是視覺處理流程中早期提取的一個重要特征,有研究認為當人的面部是對稱時,會被認為更具有吸引力,因為人們會認為有遺傳問題會產(chǎn)生身體不對稱,而對對稱的認知過程可能是天生的,或者說是無意識的。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提出的“冰山理論”形象地描述了無意識,個體的意識如同冰山,露出水面的是小部分可以看得見、感覺得到的各種意識活動的領域,藏在水下的部分則是看不見的、無法意識到的潛意識,就像水下的冰塊大于水上漂浮的部分那樣??艿拢↘ouider)等人的研究證明,無意識條件下簡單運動、空間朝向、空間頻率等簡單特征信息能夠得到加工。層級理論(Hierarchical Model)認為大腦皮層是以層級的形式組織起來的,相關的知覺信息能在層級系統(tǒng)的每一水平都得以構建出來, 魏斯克蘭茨(Weiskrantz)等人發(fā)現(xiàn)對于初級視覺皮層(V1)受損的患者,其損傷的區(qū)域范圍內(nèi),雖然不能看見事物,但卻能在一些任務中正確辨別物體的位置和運動方向,也就是說意識不僅與內(nèi)容有關,還與內(nèi)容的特征有關。對稱特征作為一種認知的早期特征,大量的研究表明其認知過程可能涉及到無意識加工。
突破持續(xù)閃爍抑制范式(breaking Continuous Flash Suppression, b-CFS)是現(xiàn)在廣泛用于無意識研究的范式,對被試者的兩只眼睛呈現(xiàn)不同的刺激材料,給一只眼睛呈現(xiàn)測試圖片,給另一只眼睛呈現(xiàn)噪聲圖片(本實驗使用的是蒙德里安風格圖片),噪聲圖片會高頻閃爍,并一直處于優(yōu)勢狀態(tài),因此測試圖片會是不可見的,處于完全無意識的處理狀態(tài)。而抑制時間(Suppression Time,ST)則作為無意識加工的指標,如果具有對稱特征和不具有對稱特征的圖片都能存在潛意識破壞效應,對二者的ST進行統(tǒng)計分析即可確定二者在無意識加工下的差異性。
本研究挑選了華僑大學本科生、研究生20人(男女各10名,平均年齡23.4歲),視力或矯正視力正常,無精神類疾病,此前沒有參加過類似的實驗,所有被試均為右利手,用Dolman法測定被試的優(yōu)勢眼,在實驗前有充分的休息,實驗前認真閱讀并簽署《實驗知情同意書》,實驗給予一定的報酬。
實驗材料分為測試圖片和噪聲圖片,測試圖片為具有對稱特征的圖片和不具有對稱特征的兩種圖片,是采 用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 在400pix×400pix(像素)的透明圖像上建立10×10的網(wǎng)格,形成100個小方格,將其中的隨機40個方塊替換為黑色,控制圖片的復雜度,最后形成測試圖片各八張,如圖1所示。
圖1:具有對稱特征(左4)和不具有對稱特征(右4)的測試圖片部分示例
噪聲圖片要能夠消除另一只眼睛接受測試圖片的可見性,本研究采用蒙德里安風格的圖片,其具有輪廓豐富、對比度高的特點,利用 Matlab 6.0 軟件生成噪聲圖片20張,如圖2所示。
圖2:蒙德里安風格圖片部分示例
實驗程序采用 E-prime 2.0 軟件編制和控制,在大小為14英寸,分辨率1920pix×1080pix,亮度 12 cd/m,刷新率60 Hz(赫茲)的顯示器上呈現(xiàn)。利用左右分屏觀屏眼鏡把顯示器兩側的圖片分別反射到被試者的左眼和右眼上,并用黑色隔板作為分隔,避免干擾問題的出現(xiàn)。
實驗要求被試者放松地坐在實驗室內(nèi),桌面高度約73厘米,被試者雙眼距離顯示屏幕的觀看距離約為50厘米,雙手分別放在鍵盤的“F”和“J”鍵上。被試者準備完畢后,按空格鍵進入正式實驗,首先隨機呈現(xiàn) 1000 ms(毫秒)的中央注視點,然后其優(yōu)勢眼會接收到高頻閃爍的噪聲圖片,而非優(yōu)勢眼會接收到一個在1000ms(毫秒)內(nèi)透明度從0%變化到100%的測試圖片,然后保持透明度不變持續(xù)9秒,測試圖片會隨機出現(xiàn)在屏幕中的十字中心的左側或右側,如果被試者發(fā)現(xiàn)測試圖片,不需要判斷圖片特征和內(nèi)容,如果出現(xiàn)與噪聲圖片不同的圖像,就盡快判斷其出現(xiàn)的位置并相應地按下“F”鍵(測試圖片在十字中心的左側)或“J”鍵(測試圖片在十字中心的右側),程序記錄被試者的反應時間,即ST,然后進入下一個試次,如果10秒后被試者還沒有做出判斷,則自動進入下一個試次,實驗流程如圖3所示。
圖3:實驗流程圖
實驗前會有30試次的練習,被試者充分了解實驗內(nèi)容后進入正式試驗,每組實驗會有128個試次,采用完全隨機的方式呈現(xiàn)試次的順序,實驗分為兩組進行,每組之間閉眼休息兩分鐘。
對20名被試者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首先分析正確率,一名被試者出現(xiàn)了雙眼難以融合的情況,一名被試者正確率較低,剩余18名被試者的正確率都符合實驗要求(對稱組:98.8%;隨機組:97.9%)。選取被試者正確反應的數(shù)據(jù),剔除部分偏移極大的數(shù)據(jù),排除因走神引起的反應超時、誤觸按鍵導致的反應異常過快等對結果的影響。
對兩組的突破抑制時間(ST)進行t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具有對稱特征的圖片其ST(M=1274.14ms,SD=218.58) 與不 具有對稱特征的圖片的ST (M=1367.26ms,SD=258.64)差異顯著(t=2.30,p=0.033<0.05),結果如圖4所示。
圖4:具有對稱特征與不具有對稱特征的圖片的ST差異
結果顯示,具有對稱特征的圖像比不具有對稱特征的圖像更快地進入意識,具有對稱特征的圖像突破抑制的時間更短,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得到了優(yōu)先的加工。這就說明對稱特征在無意識層面具有更大的優(yōu)勢,這也從另一個方面說明了人們對于對稱特征的偏好可能就是受到該機制的影響。
審美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正如楊震所說的,審美經(jīng)驗不是一種客觀現(xiàn)象,而是一種發(fā)生態(tài),對審美不確定性的體驗為我們指出了一種美好生活的可能性,如果一切都是確定的,生活也許不再值得欣賞。本文只是從無意識角度證實了人對對稱特征有更快的加工過程,從一個方面支持了萊德(Leder)等人的研究成果,以無意識的視角去探究人類更加喜歡具有對稱特征的原因。這種機制的形成可能來自于本能,甚至是生物之間的共性,伯恩斯坦(Bornstein)等人發(fā)現(xiàn)嬰兒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對對稱特征的偏好行為。格拉默(Grammer K)等人從進化的角度推測人類會認為越對稱的身體或面部意味著攜帶的基因越良好。默勒(M?ller)、威格納爾(Wignall)等人甚至發(fā)現(xiàn)在自然界中,蜜蜂、鴿子、劍尾魚等其他物種的求偶和覓食中也存在著對對稱特征的偏好。
對稱特征一直伴隨著人類的歷史發(fā)展,人們也在不斷的探索中發(fā)現(xiàn)對稱特征存在著特殊性。對稱特征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設計中,其具有的規(guī)律性和裝飾性,會給人帶來穩(wěn)定的視覺和心理感受。馬麗敏在對左右對稱的感知分析中提出人類的視覺軸線與重力線一致,均為垂直方向,故可以營造出莊重、穩(wěn)定的感覺。對稱特征隨著人類社會的發(fā)展,其延伸出來的各種更加深層次的含義,不只在潛意識層面具有優(yōu)勢,在更為復雜的審美機制中也有著特殊的地位,蒂尼奧(Tinio)和克勒森(Creusen)等人的研究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對稱的認知是一個積極的過程,與審美呈現(xiàn)正相關聯(lián)系。人類在不斷的發(fā)展過程中,通過大量的實踐賦予了對稱特殊的寓意,這些寓意有一部分是由人先天的生理因素決定的,也有一部分可能是來自于人類的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積淀??死丈热税l(fā)現(xiàn)對稱特征除了對作用于產(chǎn)品的審美機制,還對產(chǎn)品功能有著積極的影響。對稱特征在人的認知層面可能還存在更多的機制,對于這些機制的不斷探索,可以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再反饋到藝術設計中。
對稱特征作為藝術設計語言的一種外在表現(xiàn)形式,與人類的視知覺系統(tǒng)是密不可分的。在藝術設計領域中,越來越多的研究從更為客觀的角度分析美學特征對人的認知所造成的影響,以及形式美感的認知機制的具體過程,隨著這些研究的深入,人們能清楚地了解長久以來所形成的形式美感其背后深層次的內(nèi)在的視覺認知規(guī)律,這些規(guī)律可以為藝術設計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提供更多的理論基礎,提供更廣闊的思路。通過采用各種新的研究手段,拓展美學研究的方法,越來越多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會更全面地剖析各種美學規(guī)律,更好地指導藝術設計實踐,從而助力藝術設計的發(fā)展。
從生物學角度來說,人們的行動及思考是受大腦所控制的,而大腦中很重要的三個組成部分分別為“腦干”“中腦”和“新腦”。其中腦干關注著生存和繁衍,中腦控制著情緒,新腦負責存在目的性的活動,例如分析和推理。人們在經(jīng)歷某個事件時,在新腦發(fā)出指令信號之前,首先透過潛意識來進行反應,也稱作無意識反應。對此,心理學家榮格在其著作《本能與無意識》中描述道:“無意識定義為所有那些未被意識到的心理現(xiàn)象的總和”。當遇到某個事件時,人們的“無意識”行為更能體現(xiàn)出心理對此事最直接的態(tài)度,也稱為條件反射。因此對于產(chǎn)品設計來說,應該更重視人的本能反應,以此促進人、產(chǎn)品及環(huán)境的融合。
心理學家弗洛的精神分析理論表示,意識可以分成三個層次,除了意識之外,還包括無意識和前意識。一般來說,無意識指的是在觸發(fā)到意識之前形成的一種意識,類似于人們心中的秘密與欲望等不被意識到的事物。而本文提到的無意識,正是對這種前意識的直觀感受的重視,在沒來得及進入意識中而形成的本能反應。對于“無意識”來說,并不是一件可以感觸到的事物,而是在我們腦海里出現(xiàn)的感受。
若將無意識結合到設計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這要求設計師不僅擁有豐富的經(jīng)驗,還需關注細節(jié),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設想成用戶,了解其需求及操作習慣,解決用戶的“痛點”。可見無意識設計是“將無意識的行動轉化為可見之物”的設計,因此又被稱為“直覺設計”。對于設計而言最早提出無意識設計(Without Thought Design)的是日本工業(yè)設計師深澤直人先生,他主張通過有意識的設計來實現(xiàn)無意識的行為。即在進行設計時,應該注重整體的細節(jié),同時又能夠考慮到認知情感方面,在力求簡潔明了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象以圜生、簡潔細膩”的特色?!盁o意識”并非字面意義上的“沒有意識”,而是用戶雖然明確知道自己的訴求,但是大腦沒有及時匹配信號做出反應。無意識的概念源于對人類日常生活簡單的觀察:我們的頭腦中裝有某種東西,但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如在騎自行車時,可以毫無困難地思考其他的問題,或與別人交談,但是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如何維持車的平衡的。當人物、事物和周圍環(huán)境達到和諧統(tǒng)一后,便呈現(xiàn)出無意識設計的價值。這一設計理念促使設計師不應按照自己的角度去思考、設計產(chǎn)品,而應該站在用戶的角度,最大程度地了解用戶需求與使用環(huán)境,把控好產(chǎn)品細節(jié),設計出符合用戶愿景和良好交互體驗的產(chǎn)品。
總之,積極探索用戶的認知、情感和審美背后共性的規(guī)律,結合人類歷經(jīng)幾千年凝結的智慧,以多元的視角來研究形式美感的認知機制,對于設計美學來說是一條充實傳統(tǒng)理論的有意之路。
注釋:
① 李超德:《設計美學研究不同理論向度的現(xiàn)代性思考——從堯斯的“接受美學”到舒斯特曼的“實用主義美學”》,《藝術設計研究》,2021年第4期,第97-106頁。
②(美)安簡·查特吉著,林旭文譯:《審美的腦:從演化角度闡述人類對美與藝術的追求》,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年,第47頁。
③ 丁峻、崔寧:《當代神經(jīng)美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年,第1頁。
④ Wang, M. and X. Li,. 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2017, vol.17, no.1, pp.83-102.
⑤ Locher, P.J. and C.F. Nodine,,1987, pp.353-361.
⑥ Cárdenas, R.A. and L.J. Harris,. Evolution and human behavior, 2006, vol. 27, no.1, pp.1-18.
⑦ Chipman, S.F. and M.J. Mendelson,. J Exp Psychol Hum Percept Perform, 1979, vol.5, no.2,pp.365-378.
⑧ Makin, A.D., A. Pecchinenda and M..Emotion, 2012, vol.12, no.5, pp.1021-1030.
⑨ Norcia, A.M., et al.,. Journal of vision(Charlottesville, Va.), 2002, vol.2, no.2, pp.131-132.
⑩ Kohler, P.J., et al.,, 2016, vol.36, no.3, pp.714-729.
? Sasaki, Y., et al.,. Proc Natl Acad Sci U S A,2005, vol.102(8):pp. 3159-3163.
?(法)高宣揚著:《弗洛伊德及其思想》,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09-310頁。
? Kouider, S. and S. Dehaen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Biol Sci, 2007, vol.362, no.1481,pp.857-875.
? (英)M·W·艾森克、(英)M·T·基恩著,高定國、何凌南等譯:《認知心理學》,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50頁。
? Weiskrantz, L., et al., Visual capacity in the hemianopic field following a restricted occipital ablation. Brain, 1974, vol.97, no.4, pp.709-728.
? Faivre, N., V. Berthet and S. Kouider,. Front Psychol, 2014, vol.5, p.475.
? 張秀玲、董波、姜云鵬、張明:《無意識信息加工中的“完型”——無意識捆綁假說的新證據(jù)》,《心理學報》,2012年第12期,第1563-1570頁;程凱文:《無意識水平對漢字視覺加工的調(diào)節(jié)機制》,電子科技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20年,第 135頁。
? Anderson, E., et al.,. Emotion,2012, vol.12, no.6, pp.1210-1221.
? 楊震:《不確定性:審美經(jīng)驗的重新定位》,《藝術設計研究》,2021年第5期,第115-120頁。
? Leder, H., et al.,.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4, vol.95,no.4, pp.489-508.
? Bornstein, M.H.,, 1981, vol.17, no.1,pp.82-86.
? GRAMMER, K., et al.,.Biological reviews of the Cambridge Philosophical Society, 2003, vol.78, no.3,pp.385-407.
? Moller, A.P. and R. Thornhill,.Am Nat, 1998, vol.151, no.2, pp.174-192.
? Wignall, A.E., et al.,. Ethology, 2006, vol.112, no.5, pp.510-518.
? 馬麗敏:《建筑裝飾裝修形態(tài)視知覺感知中“度”的研究》,東南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8年,第309頁。
? Tinio, P.P.L. and H. Leder,. Acta psychologica, 2009, vol.130, no.3, pp. 241-250.
? Creusen, M.E.H., R.W. Veryzer and J.P.L.Schoormans,. European journal of marketing,2010, vol.44, no.9/10, pp.1437-1452.
? Creusen, M.E.H. and J.P.L. Schoormans,. The Journal of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2005, vol.22, no.1,pp.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