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云飛,王亞柱,劉 超,李建玲
(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麻醉科1,心臟內科2,河北 承德 067000)
血脂異常(dyslipidemia)是CHD 發(fā)生發(fā)展的重要危險因素[1]。糖尿?。╠iabetes mellitus,DM)的發(fā)生發(fā)展與血脂代謝紊亂密切相關[2]。血漿致動脈硬化指數(shù)(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是由Fernández-Macías JC 等[3]提出的一項新的血脂指標,其為甘油三脂(triglyceride,TG)與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比值的對數(shù),即AIP=log(TG/HDL-C),可用于預測冠心病風險及評價冠脈狹窄程度,其相較于單一血脂指標而言,更能反映血脂的綜合代謝水平。既往研究顯示[4],高AIP 為DM 的危險因素,能預測DM 的發(fā)生風險,但AIP 對CHD 合并T2DM 的致病風險目前尚未確定。因此,本研究通過探討AIP 值與CHD 合并T2DM 的關系,旨在為AIP 用于CHD 患者的T2DM 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連續(xù)入選2018 年1 月-12 月于承德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心內科行冠狀動脈造影術,并確診為CHD 的59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合并T2DM 的患者為研究組(173 例),不合并T2DM 的患者為對照組(417 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 歲;②存在胸痛等癥狀且疑診為CHD;③完成冠狀動脈造影術檢查;④相關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①存在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者;②確診其他慢性疾病如結締組織病、免疫系統(tǒng)疾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③存在急慢性感染者;④確診為惡性腫瘤疾病者;⑤重度營養(yǎng)不良、貧血者;⑥甲狀腺功能減退或亢進者。本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知情同意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基線人口學特征:包括年齡、性別、體重、身高等資料,并計算BMI。所有患者于入院第2 天空腹采集靜脈血,檢測指標包括血糖、血尿酸、尿素氮、血肌酐、血脂等生化指標。冠脈造影資料由我科兩名具有資質的醫(yī)生線下進行分析及采集,根據(jù)目測法判斷病變血管名稱、節(jié)段、狹窄程度等。相關概念的定義:①BMI=體重(kg)/身高(m)2;②T2DM[5]:患者入院前已確診為T2DM,或入院后檢測隨機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或空腹8 h 以上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若任意時間靜脈血漿葡萄糖≥11.10 mmol/L,或空腹8 h 以上的靜脈血漿葡萄糖≥7.00 mmol/L,且患者具有多飲、多食、多尿及體重減輕的典型糖尿病癥狀,即可確診為T2DM;若無典型糖尿病癥狀,需改日復查空腹8 h 以上或OGTT2 h 的靜脈血漿葡萄糖水平以確認,此外還需排除其他類型的糖尿?。虎跜HD[6]:冠脈造影顯示主要血管或分支血管存在1 支狹窄≥50%,認為存在CHD;④吸煙[7]:吸煙≥5 支/d,并持續(xù)至少1 年,納入本研究時戒煙時間<6 個月;⑤大量飲酒:指攝入酒精量>40 g/d,并持續(xù)≥1 年;⑥血脂異常[8]: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3.40 mmol/L 和(或)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5.20 mmol/L 和(或)TG≥1.70 mmol/L 和(或)HDL-C<1.0 mmol/L;⑦高血壓[9]:入院前已確診為高血壓,或入院后測量3 次非同日血壓,收縮壓≥140 mmHg(1 mmHg=0.133 kPa)和/或舒張壓≥90 mmHg。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M(P25,P75)]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Logistic 回歸分析CHD 合并T2DM 的危險因素。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 研究組女性、血脂異常患者比例及心率、TG、AIP 值、空腹血糖、BMI 均高于對照組,吸煙患者比例及HDL-C 值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基線資料比較[M(P25,P75),n(%)]
2.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 將表1 中P<0.20 的單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包括AIP 值、女性、年齡、吸煙、血脂異常、高血壓、舒張壓、BMI、心率、甘油三脂、HDL-C、尿酸(其中以年齡≥60 歲或年齡<60 歲、舒張壓≥90 mmHg 或舒張壓<90 mmHg、BMI≥24 kg/m2或BMI<24 kg/m2、心率≥100 次/min或心率<100 次/min、甘油三脂≥1.70 mmol/L 或甘油三脂<1.70 mmol/L 將研究對象進行分組),采用Forward 前進法擬合模型,結果顯示AIP 值、高血壓、年齡≥60 歲為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HDL-C 為CHD 合并T2DM 的保護性因素(P<0.05),見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分析結果
2.3 AIP≥0.077 與CHD 合并T2DM 的風險分析 將表1 中P<0.20 的單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模型,其中以年齡≥60 歲或年齡<60 歲、舒張壓≥90 mmHg 或舒張壓<90 mmHg、BMI≥24 kg/m2或BMI<24 kg/m2、心率≥100 次/min 或心率<100 次/min、甘油三脂≥1.70 mmol/L 或甘油三脂<1.70 mmol/L、AIP≥0.077 或AIP<0.077 將研究對象進行分組,采用Forward 前進法擬合模型,結果顯示AIP≥0.077、血脂異常、年齡≥60 歲為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HDL-C 為CHD 合并T2DM 的保護性因素(P<0.05),見表3。
表3 AIP≥0.077 與CHD 合并T2DM 的風險分析
既往研究認為[10],TG 和HDL-C 是CHD 新的危險因素及保護性指標,但綜合血脂因素常難以定量描述,而AIP 作為CHD 的綜合危險因素與保護性因素的血脂指標,與傳統(tǒng)單一血脂指標相比更加敏感,可更好地反應脂質代謝的綜合水平。DM 患者的AIP 高于非DM 患者,且高AIP 是DM 的危險因素,能預測DM 的發(fā)生風險[4]。盡管大量研究證實AIP是DM 發(fā)生及預后的重要危險因素[11],但AIP 對CHD合并T2DM 的致病風險目前尚未確定。因此,本研究通過探討AIP 值與CHD 合并T2DM 的關系,旨為AIP 用于CHD 患者的T2DM 防治提供理論依據(jù)。
AIP 是CHD 的獨立危險因素,是預測CHD 風險的有力指標[12]。Zhu XW 等[13]研究顯示,AIP 和其他脂質參數(shù)與DM 風險一致的結論,即DM 人群相對于非DM 人群擁有較高的AIP 值,隨著AIP 值的增高,DM 的風險增加。本研究結果顯示,CHD 合并T2DM 患者的AIP 值明顯高于單純的CHD 患者,提示AIP 可能與CHD 合并T2DM 的關系密切。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AIP 值為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為4.179(1.684~10.374),可以認為隨著AIP 值增加,CHD合并T2DM 的風險增高。將AIP 值按中位數(shù)0.077進行分組并納入多因素Logistic 回歸危險因素模型中分析顯示,AIP≥0.077 為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為1.723(1.012~2.933),因此可以認為高AIP 是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既往研究顯示[14,15]:高齡、血脂異常、高血壓為CHD 合并DM 的獨立危險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高血壓、年齡≥60 歲、血脂異常為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相對危險度分別為分別2.072(1.145~3.748)、2.103(1.193~4.023)及2.214(1.016~4.826),與既往的研究結論一致。趙偉等[16]的研究顯示,高HDL-C 是T2DM 低發(fā)生風險的獨立預測因子。本研究統(tǒng)計分析結果顯示,HDL-C 為CHD 合并T2DM 的保護性因素,與既往的研究結論具有一致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通過統(tǒng)計學分析證實CHD 合并T2DM 患者的AIP 值高于單純CHD 患者,AIP 值升高是CHD 合并T2DM 的獨立危險因素,為AIP用于CHD 患者的T2DM 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但本研究為單中心、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樣本量較少,同時在樣本的選擇和信息采集過程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研究結論尚需日后多中心前瞻性隊列研究加以論證,此外,還需完善隨訪、深入研究AIP 值對于CHD 合并T2DM 的預后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