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英
(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研究院,廣西 南寧 530001)
中國有世界上最多的民族和地方語言,從而造就了千差萬別的地域文化,其中最顯著的地域文化特征,即存在著多樣化的傳統地方戲曲。這些民間傳統戲曲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上占有相當的分量,是遺產中最具中國民間原生態(tài)文化特征的部分。許多地方戲曲有著古老的歷史淵源和曲折的發(fā)展脈絡,它們在歷史上的變遷絕大部分超過了百年。作為古典時代的藝術象征之一,傳統戲曲有著嚴格謹慎、豐富精巧的古典美學意蘊,它將“樂、歌、舞、詞、人”這五種個體緊密而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塑造著令人贊嘆的舞臺綜合體。其古老的技巧程式和滲透其中的傳統道德觀念,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精英和社會大眾,過去幾百年來,它們曾經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占據著人們的精神生活,成為他們日常瑣碎之外,難以割舍的精神食糧和內心理想的寄托。
以邕劇為例,它是廣西南寧特有的地方民間藝術,目前已名列極為瀕危稀有劇種。邕劇舊時稱老戲、廣戲、五六腔、本班戲、本地班等,活動中心以古邕州為主,使用邕州一帶流行的西南官話演唱,新中國成立后定名為邕劇[1]。
邕劇有著非常鮮明強烈的地域特征,它與祁劇、桂劇、絲弦劇、粵劇等皮黃劇種有著同宗同源的錯綜復雜的關系。邕劇在發(fā)展中善于博采眾長,努力汲取邕地壯鄉(xiāng)土戲、桂東南方言的特色,并在數代藝人的努力下,大膽放開視野,融匯多種民間土俗音樂,并吸納桂西南風土人情為表演方式,以迎合地方民眾審美所需,最終,它撇開其他劇種,獨立江湖,奠定了自身的表演地位,真正生根發(fā)芽,成為躋身于中國戲曲界的一朵奇葩,將濃郁的古邕州文化藝術的精髓傳播至今。
作為藝術工作者,我們更須直面困境,審時度勢,尋找傳統文化的優(yōu)勢,努力在當下的文化大潮中找準一個平衡點,讓自己站穩(wěn)腳跟,然后謀求更好的發(fā)展[2]。
優(yōu)勝劣汰不僅是自然界、也是人類社會強硬的生存法制。一種藝術樣式還能在社會中立足,獲取它的一方生存空間,即說明它仍有這個社會需要的優(yōu)勢,有可利用的人文價值和社會資源。換個角度來說,要使得一種藝術樣式仍被社會接納,那就得證明它的優(yōu)勢在哪里,而要證明就要拿出證據,傳統戲曲的證據擺放出來,即它對自我的表現、表達和表演。
邕劇和粵劇在源流上有著兄弟般的關系,南寧市的邕劇和粵劇演出人員目前為同一班人馬。在當下發(fā)展中,兩者在廣西區(qū)內已基本形成了互為照應、各有特色的豐富表演局面,雖然粵劇的觀眾仍占據著較強的市場份額,但邕劇能于一定程度上與粵劇并駕齊驅,證實了它確有與眾不同的地方,也說明市場對它有所需求。廣西東南部一帶為西南官話和粵語共存地區(qū),這種西南方言區(qū)的存在,在歷史上曾是孕育邕劇文白的土壤,那么,它應該具有著推動邕劇持續(xù)存在的可能性。這塊方言區(qū),在將來的發(fā)展中,應視為邕劇生存的一個區(qū)位優(yōu)勢,是邕劇演出市場化的一個最好的中央試驗區(qū)和實施點。還有,邕劇自產生以來,主要流布于桂西、桂南和云南河口市,輻射區(qū)較廣,包括桂中、桂東、桂北、廣東珠江三角洲和湛江市、黔西南、滇東南以及越南、新加坡等東南亞各國,這些地區(qū)可視為邕劇謀取發(fā)展的次位區(qū)域,如何在這些地區(qū)深入宣傳和演出邕劇,有待做進一步的探索。
邕劇的本位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表演程式、音樂唱腔和武功特技上與其他劇種之間的差異,這種區(qū)別是十分顯著的。邕劇的表演藝術,有文武排場(注:排場即表現某一情節(jié)的固定程式化表演方式)約三百多種,現存世仍有約七十余種。邕劇又以武戲為最有看頭,舞臺調度講究構圖變換,動作幅度大,舞蹈性極強。武打場面十分熱鬧,而人物動作粗獷灑脫,淳樸雄壯,最喜好打“五色真軍器”,以真刀真槍當場對練,因此演員多數有過硬的武功底子。每當鑼鼓一敲,觀眾多呼過癮。目前,邕劇獨有的特技有“大過山”“跳臺”“鏟椅”“氣功變臉”“耍獠牙”“砸爛臺”等。
以上這些特征是邕劇的傳統特色和固有個性。個性,乃是其他劇種所不具備的,也就是邕劇的本位優(yōu)勢。在紛繁眼花的各種新藝術形式的沖擊下,保持本位優(yōu)勢就是邕劇生存的一個絕佳前提。不要忘記,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保護的核心部分,也就在于傳統民間表演藝術獨有的本位優(yōu)勢。
值得憂慮的是,現在的很多戲曲種類正是在求新、求變、求發(fā)展的社會演變過程中失去了自己的本位優(yōu)勢,在創(chuàng)新劇目的同時,一些傳統戲曲在借鑒其他種類藝術特色的同時,有時會不當地挫傷自己的本色,造成風格淡化,個性模糊,背離自我,最后則是喪失市場。時下有一種誤區(qū),似乎現代人更喜歡看現代戲,其實這話有失偏頗。記得在南寧承辦的第七屆戲劇節(jié)上,共有22類劇種參演。當時有一出現代蒲劇《土炕上的女人》在廣西財經學院演出,觀眾多為大學教授和學生,筆者曾訪談過其中幾位教授,他們表示更想看傳統的古裝蒲劇,而非現代戲,因為只有傳統戲才能夠體現出該劇種的個性特征。自然,并非僅僅是南寧觀眾才傳達出這樣的聲音。關于昆劇、京劇,業(yè)界也有過類似的觀眾調查,凡真正喜愛戲劇的人,無一不想看到最古典最專業(yè)的表演,而不是身穿古裝服飾來表演的現代情節(jié)。
還有不少例子可以表明,在北京、上海、天津、成都及廣州等大都市,一些茶座正是以最經典的名家折子戲來吸引觀眾,名聲較響的有廣州龍津東路的榮華酒樓、天津同悅興茶社、上海湖心亭茶樓等。在北京,最有名氣的前門建國梨園飯店打造了京劇中最富代表性的四出劇目《貴妃醉酒》《霸王別姬》《三岔口》《坐宮》,獲得國家文化旅游重點項目稱號。這四部古典劇作,觀眾反響熱烈。雖然票價不菲,但人們認為在此處才尋求到了真正的古典藝術,享受到最為純正的陽春白雪,這就是戲曲的本位優(yōu)勢獲得的市場認可。戲曲的本位優(yōu)勢,是古典美學的集中體現,在中國這樣一個崇尚傳統文化審美觀的社會中,公眾的文化消費有相當一部分是以傳統為重的,這就如同家家戶戶雖然喜歡看美劇韓劇,但依然要購買古典名著來裝點自己的書架。因為傳統經典美學依然在文化主流中占據著一定的優(yōu)勢,尤其有相當一部分的精英階層,以古典為高層次的藝術享受,古典即意味著歷史、意味著底蘊、厚重和份量的存在。因此,這也是傳統戲曲從業(yè)者的幸運,因為他們所擁有的這門古典技藝,唯有依賴他們本身的動態(tài)演出,觀眾才能享受得到,而戲曲藝術家應以此為榮耀。
如此,再言及邕劇自身,它所要提供給觀眾的,就是它最本色的特性。它必須重視自己在版本、在排場、在音樂表現力方面獨有的精神氣質,以此為出發(fā)點,打造自己的品牌,強化帶著邕劇氣息的陽春白雪,打造屬于邕劇的《霸王別姬》《貴妃醉酒》等經典作品,以純粹的、純正的面貌,傳達給觀眾最美最本土的東西。令人非常振奮的是,邕劇展演團體已經實施這樣的計劃和措施,近年來排演的許多大型邕劇,重新讓觀者了解到這個劇種的存在。如南寧市戲劇院在2017 年、2018 年排演的大型邕劇《玄奘西行》《頂螄山人》,前者進入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資助項目之列,后者則作為慶祝廣西成立60 周年獻禮劇目,成為近年來邕劇振興之路的代表性作品,逐步確立了邕劇的文化自信。
要謀取市場眼球,這不僅是戲曲,幾乎是任何一門藝術種類都在爭取的目標,是決定生存的關鍵,是活下去的保障。那么,關注在哪里?關注有幾種途徑呢?
政府的主動關注是首要的關注,直白地說,地方政府得有主體意識,認識到本土文化的現狀和危機。邕劇在八十年代一度瀕臨消亡,劇團基本不再演出邕劇,老藝人或者改演粵劇,或者干別的活去了。2000 年以后,為了使邕劇得到傳承與發(fā)展,在南寧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南寧市文化局啟動了邕劇保護搶救計劃,發(fā)掘整理了一批邕劇傳統劇目,錄制了《殺四門》《殺奸妻》《會妻》《斬帶》《打閉門》《收狀》《大亂金殿》《逼寫退婚書》《打三山》《綁子》和《擘網巾》等幾十個邕劇傳統排場,創(chuàng)編了《龍象塔奇緣》《開泰新聲》《縣長請客》《棗樹搬家》《歪打正著》等一批新劇目[3]。
政府最大膽的一個措施,即使以新會書院為載體,在這里建立了“邕劇展示中心”,同時,利用新會書院內部的小舞臺,推出“邕州神韻”周周演活動,常態(tài)性演出邕劇。新會書院的古典范圍十分有效地襯托和提升了演出的效果。這里既演出邕劇,也演出粵劇,雙軌并進,而今,在邕江之畔,已經有相當多的市民重新聽說了邕劇,知道了邕劇的存在,并有一些學校開始組織學子來觀賞邕劇,邕劇在本土的傳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政府除了以上幫扶,依然要持續(xù)投入關注,包括加大資金投入、建設劇場等硬件措施,都急需進行規(guī)劃和實施落實。近年來,南寧市政府專門劃出一塊30 多畝的地方來修建了南寧市民族文化藝術基地,并在基地內建起了“粵、邕劇傳承基地”“邕州劇場”,真正從根本上解決了劇團辦公和演出場地的問題,讓廣大觀眾有了更好的欣賞演出的大型場所,對于邕劇、粵劇的發(fā)展都是極好的措施。
同時,在國家大力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的時期,政府對傳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保護應加大傾斜力度,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對邕劇給予更多的人力及物力上的扶植,并通過政府途徑,積極號召社會各界來共同關心文化遺產的命運。這些扶植和關注,才是邕劇生存下去的精神和物質支柱。
從邕劇本身來說,如何贏取關注,如何開拓市場也是它必須思考的問題。本文提出6 種策略供參考:注重精品劇目的包裝、善于打造和推出邕劇明星、積極參加藝術節(jié)并加大對外交流展演活動、建設一個較為齊備的邕劇展示館、將觀賞邕劇活動貫穿到當地旅游線路安排之中、推進邕劇研究工作。
當一種民間技藝需要人們投入大量精力去思考傳承的問題,也就說明這種藝術確實面臨了最困難的境地,它的吸引力在弱化,它的現實利益在流逝,它的價值雖然仍被肯定,但卻不屬于可以直接轉化為社會所需的資源。唯一如此,它被人們所遺忘,被教育所舍棄。然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一種特性,就在于這種遺產往往是依靠人的自覺傳承。人一旦不在,或者傳承喪失了自覺性,那么這種遺產也隨之灰飛煙滅,失去生命力,最后造成民間技藝的消亡。因此,傳承工作勢在必行,當非物質文化遺產不再被現實生活所需的時候,甚至于不得不強制進行傳承的時候,也就是說,培養(yǎng)傳承人就成為人類保護這種技藝的唯一剩下的途徑,但到了強制的階段,這種境況將是令人非常痛心的,這時候的傳承就成了徒有其表的行為。
值得慶幸的是,邕劇還沒到強制性傳承的地步。最近十年來,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邕劇的發(fā)揚光大做了許多工作。除了利用新會書院平臺,配合做好邕劇展示工作之外,最近十年來,在戲曲活動較為活躍的地區(qū)如橫州市、隆安縣、賓陽縣,均成立了專門的相關戲曲傳承基地,開展戲曲類授課活動。同時,南寧市戲劇院每年均開展戲曲進校園、進高校、進鄉(xiāng)村活動。目前,在學校的傳承氛圍可謂順利開展,頗有收獲,不少學校也在多種的文藝匯演中增加了邕劇和粵劇的表演節(jié)目,努力配合做好傳統文化的宣傳工作。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特質在于活態(tài)傳承,在傳承過程中,維持本位元素和核心符號不變的情況下,必須善于“逢迎”當代審美需求,翻陳出新,實現破立相承。傳承和創(chuàng)新往往是相輔相成的。費孝通說過,“強調傳統力量和新的力量具有同等重要性是必要的”,如果沒有新思維、新思路的逐漸滲透,舊的藝術種類必將很快地被時代所淘汰。創(chuàng)新乃是藝術的自覺性之一。南寧戲劇院在演出傳統邕劇的時候,就十分強調要吸取傳統排場中的精華部分,拿為我用,而去除其陳腐、粗俗的情節(jié),最終使得新排演的邕劇既不失原味,而又迎合了觀眾的審美需求。在破舊的同時,立足新的境地,這才是邕劇得以進一步延續(xù)發(fā)展的可能。
邕劇只是中國千百種傳統地方戲曲中的一種,它的歷史發(fā)展和變遷都有著時代的深層烙印,邕劇未來的命運也昭示著許多類似的地方戲曲的發(fā)展,保護傳承好邕劇,就是給很多傳統戲曲藝術的去向豎立起一面好的旗幟。因為,邕劇將要走的路子,恐怕正是很多傳統戲曲同樣要摸索著前進的。因此,筆者希望對邕劇及其他民間藝術形態(tài)發(fā)展的這幾點思索,如能成為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進行保護的可資參考的做法,則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