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一顆麥子的歷程

2022-05-19 07:14:50劉奔海
吐魯番 2022年1期
關(guān)鍵詞:割麥麥稈麥粒

劉奔海

在我國北方,主要以種植冬小麥為主,秋季種植,來年的夏季收割。

每年秋收過后,秋耕一遍土地是播種小麥前必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農(nóng)人們把地里的秸稈殘枝收拾干凈,或者就砍倒后散放在地里秸稈還田,然后撒上肥料,用旋耕機把地深耕一遍。堅實的土地變得松軟,新鮮的土壤也被翻了上來,散發(fā)著泥土的馨香氣息,里面布滿了根須,還有一直穴居在泥土里,默默地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以利于植物根系呼吸、生長的蚯蚓和各種平時藏在地下不敢見陽光的害蟲,都被翻了出來,它們扭動著臃腫的身軀,顯得很不情愿。地翻耕后,還需用一種叫做“耢”的農(nóng)具在上面拉磨一遍,把大的土塊分解,掩土保墑。讓一個小孩趴在“耢”上,兩三個大人在前面牽拉,地被收拾得干干凈凈平平整整,等待著農(nóng)人們播撒下新的希望——播種小麥。小麥是北方的主要農(nóng)作物,是人們一年的口糧,播種小麥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來不得半點馬虎。等把一顆顆麥種埋入土里,農(nóng)人們這才放下心來,一年的辛苦勞作才基本結(jié)束,終于可以安安心心地過冬了。

幾天過后,便有麥苗從土里鉆出來,只有一兩片嫩黃纖細的葉片,像舉著一把把小劍。麥苗們爭先恐后地從土里鉆出來,越來越稠密,一行行清晰可辨,在煦暖秋陽的照耀下,它們歡快地生長。可成長路上注定要遭受磨難,只是給它們的磨難卻來得太早也過于嚴苛。天氣一天天地冷起來,冬天在不知不覺中降臨了,人們都回到暖融融的屋子里過冬了,廣闊的田野里就只剩下那一行行麥苗,它們疑惑不解又茫然無措,這是為什么?我們該怎么辦?

冬灌,對小麥安全越冬是非常必要的,既可以增強小麥的“體質(zhì)”,又可以保蓄水分,還可以殺滅病蟲害。寒冷的冬天,冰冷刺骨的一渠水漫灌下來,那一株株麥苗一定在打著寒顫,這也是對麥苗意志的考驗。不多久,麥田便被冰凍了起來,很多坑洼的地方還結(jié)了一層薄冰,踩在上面,發(fā)出“倉啷”一聲脆響。天氣越來越冷,那一株株柔弱卻堅強的麥苗擠靠在一起,身子緊貼著霜凍的大地,在嚴寒中默默地期盼著來年春天的到來。寒冬臘月,田野里千里冰封、萬木肅殺,唯有大片大片的麥田里還裸露著淡淡的綠色。

綠色就是希望,北方的冬天很寒冷也很漫長,但再寒冷再漫長也無法阻擋它們對生的渴望和對春天的向往。

盼望著,盼望著,春天的腳步近了,可以想象,麥苗們該是多么的欣喜啊。

對于一個生長在農(nóng)村的孩子,特別是北方農(nóng)村的孩子,初春的麥田,是他們的樂園,那些脫去了臃腫的棉衣棉褲的童男童女們,三五成群提個小籃小筐在返青的麥田里采挖野菜,一會兒便扔下籃筐追逐嬉戲、跳躍撒歡。這個時候的麥苗是不怕踩踏的,孩子們盡可在麥田里奔跑,累了便可隨意躺倒在松軟清涼的“麥毯”上。麥苗經(jīng)過春雨的洗滌和滋潤,每一片細葉都油光發(fā)亮,鮮綠得沒有絲毫雜質(zhì)。眼望著藍天白云,清甜的麥草氣息飄散在空中,那一定是孩子們最幸福的時光,比躺在媽媽的懷抱里還要幸福。

不過能這樣與青青麥苗親密接觸的日子不會有多少天的,——花花草草還都在春光里盡情地嫵媚著自己,麥苗卻開始了它生命的“拔節(jié)”。在寧靜的夜晚,你靜立在麥田,凝神靜聽,似乎會聽到那一株株麥苗拔節(jié)的聲響,仿佛貝多芬的《生命交響曲》在耳邊響起,它們掙扎著、伸展著,競相向上。我不知道拔節(jié)的麥苗是否會感到疼痛,它們在寒冬里忍耐和等待得太久,就算疼痛,也是一種快樂之痛。我忽然就想到了“揠苗助長”這個成語,那位宋人因為心里太急違反植物的生長規(guī)律去拔苗,結(jié)果禾苗都死掉了;而麥苗的拔節(jié),卻是它們自身對生命跨越的渴望與期盼。在寒冷的冬天幾乎要蟄伏半年時光,在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時間里,還要完成孕穗、抽穗、開花、灌漿直至成熟等一系列的生命歷程。盡管它們知道,長得越高、顆粒越飽滿,越容易倒伏,——如果單單是一株麥子,輕輕的一陣風,也可能使它從根部折斷,正是因為無數(shù)株麥子擠靠在一起,才抵御了一次次大風的侵襲。但是,它們來到人間,忍受了一冬的嚴寒冰霜,不是為了陶醉在煦暖的春風艷陽里。

朋友,你見過麥子抽穗嗎?那一棵棵柔弱的麥苗幾乎在一夜間都吐出嬌嫩的麥穗,那一穗穗緊簇在一起的麥芒,像一把把齊刷刷的利劍直指藍天,一下子便讓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熱風浮動著,麥浪翻滾著,天地之間還有比這更波瀾壯闊的場景嗎?

轉(zhuǎn)眼,那青青的麥苗就將變成一株株金黃的麥子。不要問那黃燦燦的麥穗為什么渾身滿是針尖般的麥芒,它是用它的“利器”來護佑它用生命孕育出的果實,每一顆麥粒都珍貴無比。

“三夏”,到了一年中第一個大忙時節(jié)——麥收時節(jié),酷熱的暑天也終于來了。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站一會兒,人也會被曬暈??蓪τ谵r(nóng)人們來說,收獲麥子是需要在“龍口”里奪食的,來不得絲毫的懈怠。

割麥最好是在驕陽似火的中午進行,雖然這個時候的太陽最毒,但麥稈也被曬得又干又脆,割起來就省力多了。炎炎烈日下,人們從家里出發(fā),他們頭上戴一頂草帽,脖子上搭一把毛巾,一手提水壺,一手握鐮刀,急火火地趕往麥田。來到地頭,再巡視一眼金黃的麥田,撫摸一穗金黃的麥子,深吸一口氣,收割開始。只見他們兩腳叉開,彎腰低頭,左手攏上一懷麥穗,右手提起鐮刀在麥稈底部順勢一拉,“嚓”的一聲,麥子還沒來得及反應(yīng),便嘩啦啦地向前傾倒,鐮刀一挑,挑在身旁,兩三下,一大堆麥子便安然地臥在麥茬上。太陽直射著背,銀鐮飛舞,汗甩八瓣,麥田里的熱浪夾雜著麥稈的塵灰蒸嗆得人喘不過氣來。幾個小時下來,再細嫩的雙手也變得烏黑,再白皙的面孔也變得通紅。鼻孔是黑的,吐一口痰也是黑的,汗水順著臉頰一滴一滴地滴在麥穗上,滴進黃土里,此刻再體會“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一定感受頗深吧。

割麥,看似簡單,但初割的人動作不協(xié)調(diào),一鐮刀下去麥稈便四散倒開,讓人措手不及;或者,一不小心,鐮刀就會傷到了手和腳。在我的腳面上,現(xiàn)在仍留有一個鐮刀的傷疤,那是我第一次割麥時留下的。割麥需要的是體力和耐力,割不多久便會腰酸腿疼,所以那些人高馬大的壯漢割起麥子來往往不是瘦弱纖細的婦女的對手。你看那些割麥的中青年夫婦,男人往往是割不到一會兒便直起腰、捶捶背,望一眼逐漸割在前面距離越拉越大的妻子的背影。

麥子割完后,緊接著就要運入早已平整碾壓好的打麥場。如果稍一拖延,天一下雨,地一變軟,再拉運就艱難了許多。等到這一切工作就緒,人們就可以舒一口氣:再也不怕麥粒灑落在麥田里。人們辛苦了大半年,每一顆麥粒灑落在麥田里發(fā)芽都讓人心疼不已。

麥子堆積進麥場,下一道工序便是“打場”。那幾天,農(nóng)人們最關(guān)心的便是“天氣預(yù)報”。如果哪天天氣晴好,早上起來,吃過早飯,太陽剛冒頭,人們便來到打麥場,清掃一邊場面,把被蟲子疏松了的地方用腳踩實,然后開始“攤場”——用耙子、鐵叉把麥垛攤開晾曬,這個時候,孩子們也紛紛上場,邊玩樂邊干活,抱起一捆麥子,隨意地拋灑,或者用腳踢,把麥子踢散。氣溫漸漸升高,均勻地攤在場上的麥子要一遍又一遍地翻挑起來,直到干透為止。正午,晴空萬里,正是碾打的好時機。牛馬拉著磙子,機動車后面拖個磙子,滾動、旋轉(zhuǎn)、沸騰!發(fā)動機的轟鳴聲、磙子滾動地面發(fā)出的隆隆聲、人歡馬叫聲、麥稈的爆裂聲一時齊發(fā),緊張,繁忙,而又熱烈!在一遍遍的碾壓下,麥粒從麥穗上脫落下來,麥稈也變得柔軟。

麥子碾打過后,開始“起場”。這個過程是為了把碾壓過后的麥稈挑出,只剩下麥粒麥糠,然后再掃成一堆。老人、小孩一齊動手,挑的挑,推的推,掃的掃。夏天的天氣說變就變,剛才還是晴空萬里,轉(zhuǎn)眼之間烏云密布,打場最怕的天氣突變、暴雨驟降,這便成了“塌場”,已經(jīng)曬干的麥稈麥穗還沒來得及碾打或者剛碾打過準備“起場”一下子又被澆得濕透。人們一下子手忙腳亂、懊惱不已。

起好了場,最后就是“揚場”,把麥糠和塵土揚走,最后只剩下一堆黃燦燦的麥粒。揚場要在有風的時候進行,但技術(shù)也必不可少,怎樣起锨,怎樣拋灑,需要掌握分寸、準確把握。你看那一把把好锨有力地向空中揚起,麥糠和塵土順風飄飛,麥粒便唰啦啦地拋物線般墜落??赡切┏鯎P的人往往會使出全身的氣力,但麥粒和麥糠的界限卻好像永遠也分不清楚。揚場需要兩個人來配合,男人揚,女人在麥堆上輕掃,把那些還沒有被吹走的麥糠掃到一邊。

有時風兒遲遲未到,“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大人們便三五成群坐在場地上、麥堆上,抽煙、喝茶、談笑、休憩,每個人的臉上都滿是疲憊和喜悅;小孩子們則滿場嬉戲歡跑,笑聲四濺。

天漸漸地黑了,有些人在麥場中呼呼地睡著了。忽然,風吹草動、樹葉嘩嘩的響,警覺的人立刻翻身躍起,大喊一聲:“來風了!”于是全場人聞風而動,風聲、喊聲、麥粒的濺落聲混在一起,像一首交響樂,雄渾、高亢而又細膩。等到人們把一袋袋新麥拉入家中,終于可以長長地舒一口氣了,這時,每戶人家才能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吃上一頓熱飯,躺在床上睡上一晚安穩(wěn)覺……

麥收時節(jié)只有十天左右,卻關(guān)系到每家每戶一年的口糧,龍口奪食,不敢有絲毫的懈怠和懶散。

如今,麥子一黃,大大小小的收割機便在公路田間來往穿梭,你只需要站在地頭,一袋煙的工夫,一大堆干干凈凈黃燦燦的麥粒便呈現(xiàn)在你的眼前。人們笑著說,現(xiàn)在收麥,一個十幾歲的孩子都完全可以應(yīng)付。但我常常想起那些年火熱的麥收場景,雖然緊張勞累汗流浹背,但勞累中收獲著欣喜,汗水里更讓人體會到幸福的滋味。我想,經(jīng)歷過那段歲月的人,對那一顆顆麥粒一定有著更加深厚的情感。

猜你喜歡
割麥麥稈麥粒
麥稈畫
割麥栽秧兩頭忙
幼兒100(2023年22期)2023-06-21 03:21:02
大豐麥稈畫
華人時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44
折段麥稈來作畫
華人時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5:54
掉在石縫里的麥粒
快樂語文(2021年11期)2021-07-20 07:41:36
變廢為寶的麥稈畫
螞蟻和麥粒
《花亂開》
從麥粒到面包
割麥的老師
金秋(2016年14期)2016-04-13 16:30:47
藁城市| 隆昌县| 宁蒗| 永靖县| 于都县| 贵南县| 望都县| 上杭县| 阳东县| 怀集县| 来凤县| 利川市| 建昌县| 景宁| 定兴县| 白朗县| 雷波县| 双牌县| 莆田市| 秦皇岛市| 河西区| 北海市| 安图县| 澄城县| 杭锦后旗| 日土县| 锦州市| 周口市| 定西市| 九寨沟县| 洪洞县| 定远县| 老河口市| 隆德县| 唐山市| 五台县| 新宾| 云阳县| 安丘市| 讷河市| 屏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