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雅
栗山村位于湘中的群山之間,距離最近的新化縣城還有20多公里,這里的很多村民都靠著一雙手,去外地的建筑工地做泥工討生活,鄒同石就是其中之一。
鄒同石賴以為生的泥工活,是從他的父親手里傳下來的,他的妻子也是如此。夫妻倆一起去長沙打工,把兒子鄒彬交給老家的父母照顧,到了寒暑假才把他接來身邊。
在塵土飛揚的工地上砌墻的鄒同石沒想到,蹲在一旁玩泥沙的兒子,也漸漸對這門手藝有了興趣。鄒彬16歲那年,怎么也不肯再去上學了,鬧著要跟父母去工地干活。鄒同石自然是不樂意的,工地上的苦,他吃了半輩子了,哪舍得半大點的孩子去干這辛苦活?但鄒彬執(zhí)意要去,鄒同石沒辦法,“想好了?去了可不要后悔。”
跟著父親來到工地,沒經(jīng)驗、沒技術(shù)的鄒彬只能搬磚——將一塊塊紅磚遞給正在砌墻的“大師傅”。做得久了,鄒彬漸漸發(fā)現(xiàn)這件看似沒有技術(shù)含量的事背后大有講究,因為磚塊難免會有斷裂,而砌墻有時恰恰需要長短不一的磚塊。如果自己挑得好,不僅能讓斷磚物盡其用,還能幫師傅減少切磚的時間。
從挑選磚塊再到切磚,兒子的進步之快,鄒同石都看在眼里。在他看來,自己這一代人選擇做泥瓦匠,好像從來沒有想過喜不喜歡這回事,更多的是把它當做養(yǎng)家糊口的一門手藝,但在兒子身上,他看到了熱情。等到鄒彬?qū)W習砌墻的時候,鄒同石送了一把砌刀給他,“別小瞧了這把刀,它可養(yǎng)活了咱家三代人呢?!?/p>
盡管父母在工地經(jīng)?!盎翌^土臉”的,但在鄒彬心里,從來沒覺得干這活低人一等,還有什么比用自己的勞動換取所得更光榮的事?在父母身上,他看到了一股不怕苦、能吃苦的勁頭。
事實上,除了肯吃苦,鄒彬還很好學。不過這種好學在其他工友看來有點“傻”,因為在工地上砌墻砌得越多工錢就越多,但鄒彬只要覺得砌得不美觀就推倒重砌。為了把墻砌得更好,鄒彬沒事就跟在老師傅后面請教。
就是在這樣的過程中,鄒彬的技術(shù)越來越好,砌一面12平方米的墻,別人要花一天的時間,他只需要半天;標準要求平整度誤差是8毫米,他可以控制在2毫米。“干活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標準?!边@是鄒彬自己悟出來的工匠精神。
憑著這種堅持,小泥瓦匠鄒彬一步一個腳印地走了過來。20歲那年,他前往巴西參加第43屆世界技能大賽,為中國捧回砌筑項目的第一塊獎牌。隨后鄒彬被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聘為項目質(zhì)量管理員,成立了“小砌匠”創(chuàng)新工作室。
今年是全國人大代表鄒彬履職的第五年,連續(xù)五年,他都在推動“農(nóng)民工”向新型建筑產(chǎn)業(yè)工人轉(zhuǎn)型。小泥工當人大代表,這是父親鄒同石過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他依然清晰地記得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兒子亮相“代表通道”,為建筑工人發(fā)聲時的畫面。鄰里鄉(xiāng)親都對鄒彬豎起了大拇指,親戚們打來電話道喜,鄒同石嘴上不說,但心里很高興,不僅是因為兒子為鄒家長臉,更是因為,在新的時代,從前讓人瞧不起的“農(nóng)民工”,終于挺直了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