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茗婷
上海疫情暴發(fā)以來,用藥難、就醫(yī)難的問題橫亙在無數(shù)病患和家庭面前:哪些患者需要用藥和治療?哪里有藥物?如何才能將藥物安全地送到患者手中?
在封控情況下,實現(xiàn)患者與醫(yī)療和藥物的連接,需要多方協(xié)調,更需要志愿者們點對點的跑腿。
20歲的大學生小宋,加入了“守滬者”志愿者組織,與200多名志愿者一起,借助一個在線共享文檔,收集了2600多條患者求助信息。他們通過電話線、網(wǎng)絡,為就醫(yī)難和用藥難的患者,找居委、找藥房、找跑腿、找醫(yī)院。
“一個電話打不通,我們就打20次,直到電話打通為止?!毙∷螌δ巷L窗說,語氣很堅定。
40歲的于醫(yī)生,落選了支援方艙的活動。他選擇回歸社區(qū),成為一名送藥志愿者。他駕著私家車,在浦東和浦西之間來回十多次,為同事、朋友和鄰居跑腿送藥。
“通過這次配藥,我才知道,原來在我的身邊,有那么多人被疾病纏身?!碑斸t(yī)生已超過10年的他對南風窗說。
31歲的外賣騎手徐隊長,在浦西剛封控時,從早上7點做到凌晨2點,最多一天跑了50單。在那天,他實現(xiàn)了“日入過萬”。
后來,他免費為需要幫助的人跑腿,為一名外地來滬援助的護士跑20公里買到皮膚過敏的藥,幫87歲的老人送來兩箱胰島素,為從外地來治療白血病的患者送去自己的電磁爐。
他們年齡、職業(yè)不同,但都共同擁有一個身份:送藥志愿者;都擁有一個目標:解決用藥難。因為,城市可以停下來,但生命不能停擺。
以下是3名志愿者的自述:
我叫小宋,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二年級學生,現(xiàn)在是“守滬者”志愿者組織機動組組長。
“守滬者”是我的同學小華建立的。3月30日凌晨,她在微博上看到了很多來自上海的醫(yī)療求助信息,小華創(chuàng)建了一個公開的在線文檔,為求助者,比如陽性患者、腎衰竭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腫瘤患者等等,收錄他們的需求,也為他們提供可以解決問題的渠道信息等。
我在4月1日加入了這個組織,我們的目標服務群體是在上海封控期間,無法獲得藥物和無法得到治療的群體。目前我們組織已經(jīng)有200多名志愿者了。截至4月20日18:30,我們收到了2621條求助信息,求助者自行解決和志愿者幫忙解決的問題占44%。
在我們的統(tǒng)計中,惡性腫瘤患者、腎衰竭需要血透的患者和糖尿病人是最多的?,F(xiàn)在對于患者來說,用藥難和就醫(yī)難是兩個主要的困境。
我們現(xiàn)在遇到最棘手的問題,是陽性的腎衰竭患者進行血液透析的需求。腎衰竭患者一周基本上需要穩(wěn)定地做3次血液透析。如果他們得不到及時的治療,代謝的廢物會一直堆積在體內(nèi),造成生命危險。我們了解到的是,很多血透室都已經(jīng)滿人了,能收治陽性患者的診室也滿了。
4月17日上午,有3名患者需要血透,他們都五六天沒有進行血透了。我們聯(lián)系了他們各自所在的居委會、醫(yī)院,確定哪間醫(yī)院可以收治。收治血透患者,需要居委會將患者名單報到疾控,由疾控安排醫(yī)院。當天,有一名患者已經(jīng)送去搶救了,但另外兩名還沒有得到收治。
4月初的時候,有一名患者需要進行血透,當時距離他結束上一次血透已經(jīng)有5天了。他的妻子是陽性病人,他自己是密接。經(jīng)過我們的聯(lián)系,患者被送到醫(yī)院去治療。他用上了血透機,但過了兩個小時,他開始渾身發(fā)抖,血透沒辦法進行下去。血透一般都需要做4~5小時的。他的妻子希望能在第二天再安排一次,但醫(yī)院的資源有限。結果這名患者第二天就去世了。去世的具體原因還不清楚。
當時我看到消息的時候,特別難過,也很無力。
我很清楚我們組織的局限性。我們沒有任何官方力量,也幾乎沒有向上反映的渠道。最終任何行動的落地還是需要居委、醫(yī)院這些機構去行動?,F(xiàn)在居委是上海特別重要的一層,出門、就醫(yī)、買菜等事情都堆在他們身上,幾個人管理幾千號人,基層壓力特別大。
但在做志愿者的過程中,也有不少讓人看到希望的時候。
有一個患者家屬找到我們求助,她在悉尼,但她的母親和父親在上海楊浦區(qū),兩位老人家已經(jīng)80多歲了。她的母親有癌癥病史、高血壓、抑郁癥,還是殘障人士,當時急需降血壓藥。她的父親向居委兩次申請配送藥,但都沒有配到。最后,我們一名志愿者通過在平臺搶藥,墊付藥費,將藥送到她母親那里。她寫了一封感謝信發(fā)在我們的群里。
我一直堅持能幫上一個是一個的想法,如果能幫上一個患者,真的是一件幸福而且喜悅的事。但如果發(fā)生了我們解決不了的問題,真的會非常揪心。所以,我們一直向志愿者強調,一定要注重自己的心情管理,保護自己,要理性不要過度共情。
我是上海一所三甲醫(yī)院的一名醫(yī)生,今年40歲。上海封城之后,我成為了一名社區(qū)送藥志愿者。
最早的送藥經(jīng)歷,是幫一名同事配藥。他的媽媽已經(jīng)高位截癱多年,前不久在脊柱上做了手術,需要長期服用止痛藥。她目前在住院,但醫(yī)院里的止痛藥沒有了,需要到其他醫(yī)院買。
但他們家情況特殊,他和他的爸爸、爺爺和奶奶都陽性了,他妻子在家照顧只有幾個月大的孩子,現(xiàn)在沒有人能幫他的媽媽去買藥,隨后他找到了我。
一想到病人每天都處在這種疼痛之中,加上當時剛封城,大家情緒必定很焦慮,我當時沒有猶豫,就直接答應了。
我自駕到我們醫(yī)院幫忙買藥。當時我會擔心感染的風險,畢竟是傳染性很強的病毒。但樂觀的態(tài)度占大半。因為說實話,這個事確實是很有意義的,真的是有幫助到需要的人。我今年40歲,也沒有基礎性疾病,身體的防護能力也好。我的防護應該也是蠻到位的,N95口罩、手套、消毒液,我整個全程都在用。這是第一次送藥的經(jīng)歷。
后來我看到我們小區(qū)微信群里有人在問,誰能幫忙配點藥,很急。后面我想大家既然都有配藥的需求,不如就在群里問一下大家,誰需要配藥,幫大家跑一趟。結果真沒想到,很多人都有這個需求,最多的時候我一次性幫十幾個人配了藥。
胰島素、安眠藥和高血壓藥是需求最多的幾類藥品。作為醫(yī)生,我基本上能根據(jù)藥物就知道對方患了什么病。通過這次配藥,我才知道,原來在我的身邊,有那么多人疾病纏身。
像最開始我的那位同事,我之前對他母親的情況是不了解的。我有一名朋友,一家三口看起來很幸福,但直到幫他們配藥的時候,才了解他的兒子有躁動癥,他的妻子眼結膜脫落,他的媽媽有白內(nèi)障。
我的一位鄰居,當他將藥盒給我時,我一看才知道他有那么多?。耗X梗、心臟病、便秘、肛瘺、眼疾……另一名失眠的鄰居,不吃安眠藥是絕對睡不著的。以前只要吃半粒藥就可以入睡,現(xiàn)在得加倍吃。
一段時間后,我感覺現(xiàn)在配藥的需求減少了,因為現(xiàn)在政策放寬了,以前是無論居民所在的樓棟有沒有陽性病例,都不能出去配藥?,F(xiàn)在變成了,所在樓棟沒有陽性的居民,可以自行去配藥。
現(xiàn)在藥物資源還是很充足的,三甲醫(yī)院和藥店的藥相互補充,基本上沒遇到缺藥的情況。
除了配藥之外,我還會回醫(yī)院做志愿服務和測核酸,急診和門診都去過。在急診的病人很多,但看起來是井井有條的。在門診,來配藥的人也很多。很多都是社區(qū)工作者或者志愿者來幫忙配藥的,他一個人就要為幾十個人配藥,需求量是很大的。但是我感覺民眾的防護意識蠻好的。大家比較自覺就不扎堆,人與人之間都距離得比較遠,可能有兩米的距離。
在疫情期間,醫(yī)院內(nèi)部都是不停擺的,還在工作。很多病人需要透析,需要急救。所以需要醫(yī)院各個部門都在崗。同事們?yōu)榱吮苊飧腥荆麄兂宰《荚卺t(yī)院里,不能回家。他們可能在醫(yī)院待上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我們把這種形式叫閉環(huán)管理。
封閉在里面的醫(yī)護人員是很辛苦的,我們有一個醫(yī)生,他說自己一整晚都在做急診清創(chuàng)縫合,病人也很多,除了工作其他時間就是睡覺,或者也沒有多少時間情緒化。
現(xiàn)在越來越多醫(yī)院都陸續(xù)開放,上海幾乎所有的醫(yī)院急診都開了,然后門診現(xiàn)在也在陸續(xù)開。剛開始封城的時候,有的急診是需要病人出示48小時核酸陰性報告。現(xiàn)在我們急診的要求是不需要核酸報告,你只要是急診,你沒有核酸報告也是可以來做治療的。但是門診的話還是需要的,這樣對其他病人是一種負責。
我是上海的一個外賣騎手團隊的隊長,在上海做外賣騎手快三年了,現(xiàn)在團隊里有60名外賣騎手。
3月中,上海剛出現(xiàn)疫情的時候,我去做了兩天志愿者,幫忙分配物資。后來他們?nèi)耸謮蛄?,我就做回騎手的本行了。
吃的、用的、藥物,只要是有需要跑腿的,我都會去送。一天最少能跑20多單,最多的時候搶到了50單。
和配送物資相比,送藥就一個字:等。
對于平臺的訂單,我在搶到單之后,由自己或者派給團隊里的騎手負責配送。
我做騎手經(jīng)驗豐富,認識的人也多,跑腿的時候很少走冤枉路,最多跑3家就買到藥了。但我們有些騎手,為了買到藥,騎車找了三小時才買到。
我們?nèi)サ结t(yī)院或者藥店的時候,需要出示“隨申碼”、行程卡和核酸報告,然后排隊取藥。
排隊取藥至少需要20分鐘,我經(jīng)歷過最長的,要等一個小時。
現(xiàn)在上海還在開業(yè)的藥店不多,海王星辰、益豐、復美這些連鎖藥房開門的比較多。它們一般從早上7點一直開到晚上9點。有時候藥店線上可能開門5分鐘,一下子就涌入了兩三百份訂單。
藥店里能出來上班的員工不多,每一家營業(yè)的藥店一般最多只有兩個人。訂單過多,人手忙不過來的時候,有些藥店就選擇了關閉線上的購藥渠道,等忙完了一批訂單,再重新開門。
我遇到的至少80%的藥店店員都直接睡在藥店里,因為他們出來之后,一般就不能再進小區(qū)了。他們的睡袋就直接擺在柜臺旁邊。
我們一線配送人員,必須無接觸配送。因為 我們是一直在外面跑的人,被認為是感染風險較大的群體。一旦一個騎手感染或者成為了密接、次密接,會有很大的傳播風險?,F(xiàn)在能在外面跑的騎手本來就少,感染或者隔離了一個騎手,大家的工作量和壓力更大了。只要不被感染一天,我就會一直上班。
所以我們都會做好保護措施。我會自帶N95口罩、防護手套和酒精。但是現(xiàn)在防護服太貴了,一套至少需要70塊錢,一套撐死了能穿兩天,這樣算下來不劃算。我們還會每兩天做一次核酸,一天做一次抗原。這些都是自費的,一天下來,在防護措施上就要自己墊付100多塊。
公司最近也在為我們準備這些物資了,還提供睡袋,但是沒有防護服。
為什么提供睡袋?因為我們有些騎手所在的小區(qū)規(guī)定,只出不進,他們沒錢去賓館,只能睡在橋洞啊。
4月13日這天,上海下了一天雨,有個騎手只能在高架橋下面,墊著一塊紙皮,就地躺下了。
我看有些兄弟太慘了,就把自己的被子借給他們,我自己也沒有被子蓋了。
在配送過程中,我們也會保持距離。我們拿到藥之后,只能給到社區(qū)的志愿者手中,或者放在小區(qū)門口的架子上,因為顧客或者患者他們也被禁止下樓,只能待在家里,而且現(xiàn)在馬路上是不允許聚集的,不可能出現(xiàn)兩三個人扎堆的情況。
除了平臺派單,我們有時候也會接到一些求助的需求。4月初,有一名志愿者找到我,說他們那邊有人需要跑腿的。我和其他幾個隊長就和志愿者建了一個“騎手支援群”。只要是寶山、靜安這幾個區(qū)里需要騎手跑腿的,我們就會提供服務或者是免費的幫助。群里目前有126個人,包括騎手、志愿者和需要跑腿的人。
4月19日,我在群里看到一條信息說,一名外地來支援上海的護士,因為穿防護服太久了,出現(xiàn)了皮膚過敏、長濕疹的情況,需要用到氯雷他定片、除濕止癢軟膏、復方甘草酸苷膠囊。我接了這個單。跑了20多公里,才找齊這三種藥。最后把藥送到護士手上的時候,她給我轉錢,我沒收。我覺得,他們來到上海支援,肯定是很辛苦的。
通過志愿者或者私下接的單子,我一般都不收錢,有時候還會倒貼給他們買。目前對于我來說,省吃儉用,生活還能繼續(xù)下去。我基本跑一跑,辛苦一點,就能把這個錢掙回來。
開始時有騎手日入過萬的。我也試過一次日入過萬。那一天,我從早上7點干到凌晨2點,跑了50多單。但大概在4月10日之后,就很少這種情況了,目前很多騎手一天能賺的錢,不過千。
因為做騎手,能看到很多緊急需要幫助的人,我都是能幫就幫。
有些人生活物資緊張,我去聯(lián)系公司幫忙,最后是找到了一家基金會來捐贈食物。
有老人家的風濕關節(jié)炎藥斷了好幾天,找到我來跑腿,我跑了好幾家藥店才買到,最后也沒收老人家錢。
有一個小伙子找到我,說他的丈母娘今年87歲了,沒有和他們一起住。老人家患上了糖尿病,需要胰島素,但現(xiàn)在家里的胰島素用完了,需要騎手跑腿去買。最后我給老人家送了兩箱藥到他們小區(qū)。
有一個白血病病人和女兒來上海做骨髓移植,現(xiàn)在兩父女被封在賓館里。病人需要吃熱的,想買電磁爐,但現(xiàn)在買不到,我最后將自己的電磁爐送了過去。
一個結腸癌患者因癌痛想去醫(yī)院治療,但她是密接黃碼,居委不允許。她的外孫才5個月大,為了防止感染,外孫和女婿只能在賓館隔離,她女兒在家陪著她。外孫吃不上母乳,對奶粉過敏,也需要去醫(yī)院治療。
這個情況,我真的無能為力。
(應受訪者要求,部分人物為化名)